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胡萝卜早春播种时,在1~3℃的低温条件下,早熟品种幼苗长到15片叶,晚熟品种长到20片左右,经60~80天即可完成春化阶段,造成先期抽薹、开花结实,进而失去食用价值。生产中可采取以下七项关键栽培措施避免先期抽薹,提高种植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胡萝卜春季栽培先期抽薹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5种胡萝卜栽培类型共101份材料,调查3a春季栽培先期抽薹发生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有37份材料抽薹率为0,丹佛斯型、南特斯型、阿姆斯特丹型和黑田型均存在;有5份材料抽薹率高于20%,南特斯型和黑田型各1份,紫根型3份。紫根型平均抽薹率为48.4%,极显著高于其他类型;2004年平均抽薹率为7.0%,极显著高于2005年(2.7%)和2008年(3.7%)。长日照对胡萝卜先期抽薹发生具有一定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对遵椒2号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遵义海拔800m地区,不同播期对遵椒2号出苗率、生长发育、果实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不同,遵椒2号的产量也不同.2月20日至3月10日播种产量较高,为622.87-679.83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以胡萝卜耐抽薹品种‘新秀三红’和易抽薹品种‘岐山透心红’的未抽薹和抽薹植株的肉质根为材料,研究了高原夏季胡萝卜肉质根内源激素变化及其与先期抽薹的关系。结果表明:苗期肉质根内源激素含量逐渐下降;叶片旺盛生长期GA3、GA4、IAA和IPA含量先升高后下降,ZR和DHZR含量持续下降后逐渐升高;肉质根迅速膨大期ZR和IAA含量逐渐升高,其它激素含量均渐下降。长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品种中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内源GA3和ZR含量较低,GA4和IAA含量较高,与耐抽薹品种的差异均显著;易抽薹品种中先期抽薹植株肉质根的IAA和IPA含量较高,GA3和ABA含量较低,与其未抽薹植株肉质根的差异均显著。较低含量的GA3与较高含量的IAA促进胡萝卜的先期抽薹,较高的IAA/ZR、GA4/ZR比值可导致胡萝卜的先期抽薹。  相似文献   

5.
对3个洋葱品种的4个播种期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洋葱先期抽薹率与品种和播种期密切相关,产量与先期抽薹率呈显著负相关。江苏地区适宜的播期为9月中下旬,9866为较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探讨了甘蓝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期对先期抽苔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先期抽苔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同一品种不同播期的先期抽苔率也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对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播期对产量影响不显著。春甘蓝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通过提前播种的方法筛选不易先期抽苔的春甘蓝品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甘蓝生产实践,分析重庆地区春甘蓝发生先期抽薹的原因,提出选择冬性强品种、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及时定植、注意肥水调控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棚延秋无土栽培,探讨不同播期对辣椒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遵义县生态条件及相似生态条件下,不同播期辣椒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间差异明显;辣椒播种以6月上旬最好,6月中旬次之,7月上旬是大棚延秋无土栽培的生育拐点,产量随播期推迟而大幅度下降:经试验建立的播期与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145.5625—20.2018x,该方程表明,最佳播期为6月5日,每晚播1d,鲜辣椒产量将降低20.2018kg/667m2,每推迟15d播种,将减产17.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地区种植较多的"黑骠"茄子为试材,在塑料大棚里覆盖地膜进行区块试验,设计4个不同播期:11月22日、12月1日、12月21日、1月10日,并在茄子的4个不同生理成熟期测定了其植物学性状和产量,以期为南京地区茄子早春栽培的适宜时期及高产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2月21日播种的茄子在各主要生长时期如门茄成熟期、对茄成熟期、四门茄成熟期、八面风茄成熟期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表现都为最好,而且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中熟秋甘蓝新品种中甘101在荆门地区收获期及产量的影响,设置5个播种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月6日和8月13日播种的甘蓝产量最高,但生育期较长;7月16日播种的甘蓝生育期最短,但产量最低;7月23日和7月30日播种的结球甘蓝农艺性状大致相同,能够在相对较短的生育期下获得比较稳定的产量,因此认为7月23日—8月5日为秋甘蓝中甘101在荆门地区的适宜播期。  相似文献   

12.
为在河北省推广种植黄秋葵,在安国、保定、邯郸、衡水和石家庄5个试验点进行黄秋葵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3个品种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石秋葵1号、红玉和五福生长势、抗病性和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3个品种的茎粗大致呈逐渐增高的趋势,株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除2018年的红玉外),单株结果数则先增加后减少,单果质量(除五福外)逐渐增大;以4月20日、25日和30日为播期,得到的黄秋葵单株产量和折合667 m~2产量较高。综合得出,河北省黄秋葵种植以4月20日、25日、30日为播期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特早熟松花菜新品种浙农松花50天在杭州地区的最佳播期和播种密度,设置6个不同播种期(6月24日、7月1日、7月5日、7月10日、7月15日、7月20日)和3个不同种植密度(30000、33000、36000株/h m2)复因子试验,比较分析不同播期与密度对植株性状、花球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浙农松花5...  相似文献   

14.
郭芳  侯爽  王帅  徐进  祁俊锋  尚超 《蔬菜》2021,(1):13-19
羽衣甘蓝经过春化后温度升高时即可抽薹开花,即使剪去花茎也会影响到其观赏效果。为抑制羽衣甘蓝抽薹,延长植株观赏期,需要筛选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喷施方案,通过在羽衣甘蓝不同生长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比久(B9)、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青鲜素(MH)等生长调节剂,对比分析喷施处理后羽衣甘蓝的抽薹数量、花薹高度、开花及观赏性等情况。结果表明:在薹高0.5 cm左右喷施3 000~4 000 mg/L MH可起到显著抑制抽薹开花的效果,但对于叶片色彩艳丽的品种,喷施MH后会使转色叶片褪色而降低观赏性。  相似文献   

15.
夏秋季松花菜在萧山区种植面积较大,而种子市场上松花菜品种较多,品种表现不一,早花、小花、毛花、畸形花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松花菜的产量和质量,为此对2017年筛选试验表现较好的秋玉70天松花菜品种进行了适宜播期及密度筛选试验,同时引进了8个品种与常规品种长胜65天F1进行比较以筛选更多优良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秋玉70天松花菜在7月下旬播种,表现为单球质量高、黑斑病发病率低、产量高,以667m2种植2200株为宜,单球质量高,虽然发病率略高,但不影响产量。品种筛选试验中明珠65天花球洁白、球形美观、发病率低、产量高,有示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在甘肃庆阳地区推广种植黄秋葵,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了4个播期(A)、2个种植密度(B)、2种整枝方式(C)对黄秋葵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播期,其次是种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影响不大,最优组合是A2B1C2,即播期3月30日、株行距30 cm×50 cm、不整枝,以及A1B1C1,即播期3月15日、株行距30 cm×50 cm、单秆整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播种期的2个菠菜品种入冬前的生长特性比较分析,为北疆地区越冬菠菜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最适的播种期和科学依据。以"绿冠369"和"美国大叶"2个菠菜品种为试材,分别于2018年8月15日、8月25日、9月15日进行播种,并于10月16日测定相关形态指标。结果表明:2个不同的菠菜品种在3个播种期均可正常生长,"美国大叶"菠菜的单株叶片数和单株鲜质量随播期的推迟逐渐降低,且各播期有显著差异,而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8月15日和8月25日播种时无显著差异;"绿冠369"菠菜随播期的推迟单株叶片数逐渐降低,前2个播期的单株高、单株鲜质量、叶绿素相对含量等指标无显著差异。9月15日播种的"美国大叶"菠菜单株叶片数为5片,"绿冠369"菠菜单株叶片数为6.67片,均符合菠菜安全越冬的要求。北疆地区秋季平均温度20~25℃时播种的菠菜品种入冬前可以供应市场或假植储藏。平均温度15℃左右时播种的2个菠菜品种入冬前的生长指标最适合越冬。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研究紫豇豆品种绵紫豇1号的配套栽培技术,为其栽培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6个播种期及3个种植密度的双因子试验,分析不同播种期与密度对绵紫豇1号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绵紫豇1号豇豆产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播种期>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密度;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呈下降的趋势,随密度的增大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得出,绵紫豇1号在四川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25日前后,播种期不宜太迟,太迟会影响产量;在土壤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67 m2栽8 100株。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为提高平菇的产量及品质,优化制棒工艺,以灰美2号平菇为试材,研究了熟料、发酵料、发酵 料加短时高温灭菌、诱导灭菌4种不同制棒工艺对平菇产量、农艺性状以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 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的平菇农艺性状最优,其第一潮菇单朵质量、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直径、 分枝数均最大,分别为544.33 g、1.51 cm、6.47 cm、7.75 cm、34.00枝,但每百棒总产量为85.56 kg,排名第 3;发酵料工艺的平菇产量最高,每百棒为98.26 kg,营养品质最优,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 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4.57%、16.02%、1.53%、154.64 mg/g,农艺性状仅次于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 艺;诱导灭菌工艺的成棒率最高,为99.2%。发酵料和发酵料加短时高温灭菌工艺均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 品质,诱导灭菌工艺可获得较高的成棒率和产量;发酵料工艺无需灭菌,其子实体产量和品质俱佳,且 节能高效,是适合北京地区夏末秋初平菇栽培的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