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豫楸1号、豫楸2号、南阳楸、金丝楸、圆长楸、梓树、光叶楸和灰楸8个楸树品种(类型)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类型)苗木的高生长、直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对比不同品种(类型)间多项指标的差异性,为初步筛选出适宜在江苏地区栽植的楸树良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8个不同品种(类型)楸树1年生扦插苗在4种不同水分胁迫(分别为土壤田间含水量的20%、40%、60%、80%)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楸树苗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m′、ETR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ФPSⅡ在干旱初期,随着干旱增加,其先降低后升高,后期随干旱的增加而降低;胁迫初期,光叶楸、豫楸1号及楸树光合能力整体水平较其它5个品种(类型)差,在干旱初期的不利逆境下植株的自我调整能力较差;胁迫后期,光叶楸、豫楸1号和南阳楸发生光抑制大,光合能力较差。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类型)楸树的抗旱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梓树灰楸圆基长果楸金丝楸楸树南阳楸豫楸1号光叶楸。  相似文献   

3.
<正>"楸杂1号"楸树是周口市楸树研究所通过多品种、多组合人工杂交技术研究,培育出的楸树杂交系列新品种。它是对近几年来培育出得楸树优良无性系开展不同组合人工授粉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超亲本杂种优势后代之一。自2014年2月经楸树专家郭明引种到洛阳偃师顾县镇以来,经过近5年的对照试验和观测记载,汇总分析得出结论:楸杂1号适宜在洛阳偃师地区生长,在胸径生长量和树高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性状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出不同基因型楸树离体培养条件的差异,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以期为今后楸树良种产业化生产和繁育提供理论借鉴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洛楸1号’‘朝霞楸’‘云朵楸’和‘鲁楸1号’4个楸树优良品种为试材,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对4个品种的植株再生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4个楸树品种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诱导阶段:6-BA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洛楸1号’和‘鲁楸1号’的诱导率可达100%;6-BA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朝霞楸’和‘云朵楸’的诱导率最高,依次为100%,81.82%。增殖阶段:同一增殖处理对楸树4个品种的增殖效果不同,1.0 mg/L 6-BA最适于‘洛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为4.70;1.5 mg/L 6-BA最适于‘云朵楸’和‘鲁楸1号’增殖,增殖系数依次为3.38、5.68;6-BA 3.0 mg/L最适宜‘朝霞楸’增殖,增殖系数为5.49。生根阶段:相同质量浓度的NAA比IBA能更好地促进楸树4个品种生根,0.1 mg/L NAA最适合‘朝霞楸’生根,生根率为97.50%;0.2 mg/L NAA最适合‘云朵楸’和‘鲁楸1号’生根,生根率依次为76.67%、93.33%;0.4 mg/L NAA最适合‘洛楸1号’生根,生根率为96.97%。【结论】4个楸树品种在组织培养阶段对培养基所用的外源激素的要求不同,繁殖能力存在差异,应针对品种建立相应的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楸树杂交新品种-洛楸1号、洛楸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楸1号、洛楸2号是洛阳市林科所利用“七·五”楸树试验林中8—5为母本,6—7为父本和以8—5为母本,长果楸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过连续多年的苗期试验和全国多点区域造林试验选育的楸树杂交新品种。造林4年,洛楸1号平均树高8.77m,平均胸径8.91cm。比对照金丝楸分别提高76.196j阳46.1%,比亲本8—5提高3...  相似文献   

6.
楸树的初代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楸树的4个品种(类型)(圆基长果楸、豫楸1号、豫楸2号和梓树)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豫楸1号和圆基长果楸在MS、1/2MS、N6、WPM、B55种基本培养基上的诱导率和启动时间确定了该实验的最佳培养基为N6,其诱导率达80%,接种后2 d即启动。(2)外植体的消毒方式采用75%的酒精和0.1%HgC l2双步消毒,4个品种(类型)中豫楸2号的成活率最高,污染率最小。而不同品种(类型)最适消毒时间分别为:圆基长果楸5 min、豫楸1号8 min、豫楸2号7 min、梓树9.5 min。(3)大田栽培的圆基长果楸的污染率是温室栽培下的4~6倍,而成活率仅为温室栽培下的1/4,温室栽培的材料更适于进行组织培养。(4)豫楸1号在30 d内的污染率动态变化表明,外植体在接种7 d后出现污染,而主要污染发生在接种后的第14 d和第21 d。  相似文献   

7.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以下项目内容:选育出优良单株,即"皖楸1号",被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由于未到1/3轮伐期)为优良无性系;摸索出种子繁殖的基本技术要领,掌握了1年生出圃苗的规格和产苗量;建立了楸树种质资源基因库;开展区域林试验,以证明楸树在其它地方长势良好、造林成活率高和适应范围广;粗略掌握其造林密度,为各地营造楸树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IBA诱导楸树嫩枝扦插不定根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RNA-seq技术对楸树易生根品种‘豫楸1号’的嫩枝扦插生根的4个发育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为阐明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浓度为2 g·L-1IBA处理‘豫楸1号’嫩枝,然后分别提取处理后0天(对照)、1天(激活期)、15天(愈伤形成期)的插穗基部的RNA及25天(不定根形成期)和35天(不定根伸长期)的根部的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接着测序得到raw reads,通过去除接头、重复序列、低质量的序列,得到高质量的clean reads,使用Trinity软件进行拼接获得contigs;随后,利用BLASTx、RSEM、Cytoscape及Me V4.9.0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注释和差异基因鉴定;最后随机选取15个差异表达的RNA-Seq数据利用q PCR验证基因的表达。【结果】在62 955个unigenes中,31 646(50.26%)个unigenenes获得了注释;差异基因分析发现了11 100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10 200个特异的和900个共同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细胞骨架’仅在激活期显著富集,而‘DNA代谢过程’仅在愈伤组织形成期显著富集;KEGG富集分析显示参与丙烷合成、糖酵解和植物激素代谢等途径的基因对楸树不定根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楸树不定根发育进程的发展,参与糖酵解途径的基因数目逐渐减少而参与苯丙素合成的基因数量却在持续增加,表明在IBA刺激后,代谢通路的动态变化响应了不定根的发育进程。【结论】通过对楸树‘豫楸1号’不定根发育的4个阶段的转录组分析,发现细胞分裂素和乙烯间的互作促进楸树愈伤形成而生长素和油菜素内酯间的互作则促进了楸树不定根的伸长。虽然本研究不能完全解释‘豫楸1号’不定根形成的分子机制,但它可以作为进一步探索与这一复杂过程相关的候选途径和基因的有力工具,可为解析楸树不定根发育的分子机制和其他近缘物种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10.
干旱胁迫对豫楸1号嫁接苗的生理生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豫楸1号四种砧木嫁接苗(金丝楸、豫楸1号、灰楸和梓树)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以正常浇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这四种不同砧木豫楸1号嫁接苗在保护酶活性、脂膜透性、过氧化物的反应物积累和细胞渗透调节性物质等方面的生理生化影响。结果表明:保护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活性表现明显的是金丝楸嫁接苗;MDA的积累都有明显增加,金丝楸嫁接苗积累最少,增加较多的是梓树嫁接苗和灰楸嫁接苗;脂膜透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梓树嫁接苗和灰楸嫁接苗上升较快,金丝楸嫁接苗积累较少。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金丝楸嫁接苗积累较多。经过对几项生理指标的综合方差[1]分析,认为金丝楸嫁接苗相对于其他三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1.
豫楸1号扦插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楸树良种—豫楸1号不同插条类型、插条不同部位、不同激素处理及处理时间、不同扦插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得出一套能够将难生根树种楸树扦插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的扦插技术模式。认为豫楸1号采用1年生苗干平埋复幼催生嫩枝作为插条、以IBA︰NAA=2︰1混配,浓度500μl/L速蘸、以蛭石为基质的扦插技术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中林5号’楸树是通过杂交育种选育的优良品种。其母本(♀)和父本(♂)分别为楸树6-1和楸树6-8,均是“七·五”期间收集的天然优树无性系单株。该良种选育过程经历优树收集、亲本选择、杂交育种、家系评比与超级苗选择、超级苗无性系二级筛选和无性系分生态区试验、优良无性系决选。通过6年来对比分析,该品种具有遗传稳定性、材质优良、速生、抗逆性更强等优良特性。适合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湖北、天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金丝楸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加深对金丝楸(Catalpa bungei C. A. Mey.)优良无性系资源遗传背景的认识,[方法]本研究运用荧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筛选10对Eco RⅠ+3/MseⅠ+3引物组合,以梓树属的梓树(C.ovata G. Don)、灰楸(C. fargesii Bur.)、光叶楸和‘豫楸1号’良种为对照,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定植于河南省洛宁县的75个金丝楸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结果]总体水平上,在获得的1 177条可统计条带中,1 13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PPBs)达96.01%;不同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0~1.99,平均为1.48±0.03;基因多样度为0.00~0.49,平均为0.28±0.01;Shannon信息指数为0.00~0.69,平均为0.43±0.02。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27 7时可将供试样品分为8组,其中,71个无性系聚为一组,显示出金丝楸无性系遗传背景较狭窄。各无性系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地理隔离对楸树遗传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金丝楸无性系当中的63号与其他遗传距离最远,值得重点保护和推广。[结论]形态学性状观察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显示:金丝楸与普通楸树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因此,认为金丝楸的分类地位宜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4种楸树嫁接苗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楸树嫁接苗的抗旱性,用盆栽自然干旱法对4种砧木嫁接的豫楸1号幼苗(砧1为金丝楸,砧2为灰楸,砧3为豫楸1号,砧4为梓树)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系统测定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 b)含量及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砧木嫁接的豫楸1号幼苗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a含量均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砧1嫁接苗、砧3嫁接苗、砧4嫁接苗、砧2嫁接苗,其中砧1与砧2嫁接苗间叶绿素a含量差异显著;叶绿素b含量在干旱胁迫期间总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降低,但变化幅度均不大;叶绿素(a b)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砧1与砧2嫁接苗叶绿素(a b)含量差异显著;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b含量变化相反。以叶绿素a、叶绿素(a b)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叶绿素(a/b)比值为依据来确定不同砧木嫁接的豫楸1号幼苗抗旱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砧1嫁接苗、砧3嫁接苗、砧4嫁接苗、砧2嫁接苗。  相似文献   

15.
楸树(Catalpa bungei)作为扦插难生根树种,普通扦插技术成活率一直很低,少见其扦插技术系统研究报道(郭从俭等,1993;梁明武,2002).近年来,豫楸1号(C.bungei cl.‘Yu-l')作为从楸树中选育的良种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但该品种主要通过嫁接繁殖,第1年培育砧木,第2年嫁接,繁育周期长、费用高,不利于良种迅速推广,制约这一优良品种的发展(王新建等,2005).  相似文献   

16.
楸树新品种-豫楸1号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对河南省林科院新选育的楸树良种———豫楸1号的生物学特性、形态、物候、育苗、造林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特征及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叙述,以期为该楸树良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最适宜湖北低山丘陵区种植的泡桐品种及最佳经营措施,在湖北省京山市虎爪山林场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品种、密度、造林模式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品种对泡桐生长量影响最大,‘中桐1号’(C1)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最为优良,其次为‘01-23’(C3)品种。(2)随着林龄的增加,不同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间泡桐生长量逐渐趋于一致,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在幼林期,不同造林密度、造林模式、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泡桐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林龄的增长,仅有造林密度和造林模式表现出较强的互作效应。因此,在湖北低山丘陵区可优先选择‘中桐1号’和‘01-23’号泡桐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4种豫楸1号嫁接苗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盆栽自然干旱法对4种豫楸1号嫁接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胁迫对MDA含量、质膜透性及叶片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一致.金丝楸砧的MDA含量与梓树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砧木的相对电导率均与各自对照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均随干旱胁迫的持续而下降.金丝楸砧和灰楸砧始终保持较大的降幅,而其它2种砧木嫁接苗在处理中期减少幅度较小.4种砧木嫁接苗的叶片水分饱和亏变化趋势与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反.综合评定豫楸1号4种砧木嫁接苗的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金丝楸砧苗>本砧苗>灰楸砧苗>梓树砧苗.  相似文献   

19.
选育速生、抗旱广适的刺槐品种是黄淮流域的黄土高原、黄河故道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所需。‘民刺1号’为自然选择品种,优树选自民权林场,经多点多年对23个优良无性系进行选育研究,结果表明,‘民刺1号’无性系在民权、西华、洛宁3个试点试验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豫刺1号’和其他刺槐品种。对‘民刺1号’、‘豫刺1号’(CK)、M3、M24、M30、R5进行抗干旱能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民刺1号’和‘豫刺1号’叶片Pn始终明显高于其他刺槐品种。持续干旱胁迫下,‘民刺1号’能有效通过降低Pn、Tr,大幅提高WUE来适应逐渐加剧的水分胁迫,耐干旱能力优于抗干旱的‘豫刺1号’。区域化试验结果表明,洛宁试点造林成活率略低,但该试点9年生‘民刺1号’较‘豫刺1号’的材积分别高出民权试点和西华试点9.44%和14.66%,胸径和高度增益也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20.
以小叶杨与欧洲黑杨为亲本,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方法获得近万个种实,在圃地进行播种育苗筛选试验.经过圃地选择、品种造林对比试验、区域试验、中间试验等程序,历经13年的培育‘通林7号杨’充分表现出突出的遗传特性和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