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正>吴金山,197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7年毕业于长沙农校,一直在湖南省平江县乡镇农技站工作,现任伍市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长、农艺师。十多年来,他在这平凡而艰辛的农技推广战线上默默地工作,用青春与汗水谱写着美丽农技人生,全身倾注着自己所喜爱的农技推广与服务工作,是平江县基层农技人员中的标兵。1专注农技,言传身教抓推广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牢记一名党员和农技推广工作者的标准、职责和义务,坚持以服务"三农"为  相似文献   

2.
《湖南农业》2011,(5):13
现年40岁的周建军是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农技站站长。20年来,他扎根在农业科技推广第一线,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真实地体现了一个农村科技二传手的价值。周建军多次被评为"湖南省星火科技带头人标兵"、"湖南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2009年他作为中南五省农技推广工作者的代表出席了全国的农技推广工作大会,并做了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产粮大县的四川合江,有一位心系农技推广、奉献高原藏区的农技人员,他就是泸州援藏干部人才、高级农艺师杨汝才。二十九年来,他默默无闻奉献在农技推广第一线,并为他的农技推广梦和援藏梦努力奋斗着。  相似文献   

4.
<正>一、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技队伍现状建平县农技推广组织和农技人员承担着建平县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和直接指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职责。掌握和了解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和农技队伍的基本情况,建立高效、稳定的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技队伍,对于促进建平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平县农技推广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农技推广队伍为核心,以乡镇农技站为骨干,  相似文献   

5.
<正>廖伟林,郴州市苏仙区坳上镇农技站一名普通的农技干部。熟悉他的人最常听到他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让农民满意!"这句话中饱含着这个普通农技人一心为农的责任感。1990年7月,廖伟林从郴州农校毕业后,就来到了苏仙区坳上镇农技站,成为了一名最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农技推广工作的根基在田间地头,廖伟林将2/3以上的时间用在进村入户,跟农民面对面交流。25年来,他跑遍了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8,(11)
正现年60岁的沈学能是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渔业技术员,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已有40年。在菱湖镇渔民的心中,他是不折不扣的"鱼博士",更是淡水鱼都的"领路人"。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农技推广员,他注重经验积累与科学技术结合,一门心思扑在养殖技术创新和养殖新模式推广,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渔业先进工作者、基层农技推广优秀工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分析总结我国"十二五"期间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大技术推广取得的成效及经验,探讨"十三五"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对研究未来我国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国"十二五"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技推广体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以来,按照农业部要求,山西省紧紧围绕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效能,探索形成了"四位一体"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思路。所谓"四位"即完善改革、强化创新、规范管理、提升效能,"一体"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四位一体"就是以改革为引领,以创新为核心,以管理为手段,以效能为目标,建设更加符合现代农业需求、更加贴近农民生产需要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建设及其农技推广模式为例,研究其建设思路、运行机制及推广成果,发现大学作为农技推广"多元主体"的"一元",是政府农技推广体系的有益补充与自然延伸,大学为主体的农技推广模式对于突破"最后一公里"障碍,维护中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启发深刻:问题导向的农技推广理念与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理念的更新与结合;进驻"科技小院",以实现零距离农技推广;将"政学研用产"相结合,保证农技推广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政府为"三农"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平台,是农业技术传播中克服"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前沿阵地。我国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积极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1])。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一衔接两覆盖,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待遇衔接、补助项目覆盖农业县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覆盖全  相似文献   

11.
建瓯市房道镇七道村农民技术员江鹿华,把农技推广当作一项甜蜜事业来经营,在农技传播、试验、示范中摸索出帮助农民朋友拓宽致富的门路,并从中得到乐趣。村民们亲昵地称他为"田专家"。他也被光荣地授予建瓯市劳动模范称号。在推广农业技术中,他有一套自己的作法:"要搞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首先要抓好农技试验、示范,让农民朋友有样可看,有样可学,有效益农民朋友自然会向你学,跟你干。他就是凭着这  相似文献   

12.
平江县向家镇农技站长喻克让,30年从事农技推广,20年担任农技站长,在农民眼中,他是专家、是朋友、是及时雨,是一位扎根基层,服务农民,为农技推广事业奉献一生的人. 作为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喻克让站长是个“痴情人”.公安系统两次干警、交警扩编找他谈话,他都婉言谢绝了,一直坚守着农技推广事业.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他都带着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信息都记下来.他将全镇3000多个农户的电话编印成册,群众有疑难问题,或电话、短信解答,或上门入户交谈,或田间地头指导,每年解答群众技术咨询1000余次,发送农技短信1万多条.  相似文献   

13.
正"十三五"期间,全国种植业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将围绕稳粮保供的总目标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全力推进实施五大行动。据介绍,截至"十三五"末,全国省州县乡四级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共设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2.48万个,实有农技人员23.14万人,农技人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稳步提升,农技体系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推广机制不断完善。每年打造示范区近万个,开展品种筛选、水肥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在榆中县广袤的黄土地上,人们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在辛勤地劳作着,他就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牛建彪。1983年他从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毕业,在35年农技推广生涯中,敬业爱岗,锐意创新,视农技推广事业高于一切,潜心于实用农业新技术的创新推广工作。累计推广实用农业技术30多项次,完成各项试验近200多次,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尤其是亲自探索创新的"全膜双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存在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近年来,农技推广"空壳"现象较为严重。2003年机构改革后,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管理以乡镇为主,人权、财权统归于乡镇,乡镇侧重于行政管理,业务部门多以指导为主,农技推广工作形成了"乡镇想管管不好,业务部门想管管不了"的局面,导致农技推广的职能日渐淡化。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自2012年以来,孟津县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创新农技推广服务形式,建设了一批农业示范基地,支持了小麦、玉米等产业的发展,培养锻炼了一支农技推广队伍,拉近了技术人员与群众的距离,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机构队伍到位,保障项目实施为搞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工作,孟津县制定了《孟津县2017年基层农技推广体  相似文献   

17.
<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政府为"三农"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平台,是解决农业技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前沿阵地。我国广大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积极开展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1])。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一衔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待遇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待遇衔接)两覆盖(补助项目覆盖农业县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覆盖全部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双牌县,有这样一个人,痴心农技推广36年,用勤劳的汗水,默默耕耘在农技推广第一线,无论严寒酷暑,总是在田间地头奔波,为群众送上急需的农业技术服务,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当地农业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这个人就是双牌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经作站站长——唐少东。2020年,他被授予"全国最美农技员"称号。除此之外,他还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永州市科技进步奖""双牌县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19.
涉农高校与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有机衔接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原农业部、财政部组织的科研院校开展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中9家涉农高校农技推广服务模式的概况与典型案例,分析了"涉农高校+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衔接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现实情况、发展约束、模式发展趋势,提出了健全涉农高校绩效考评机制、探索涉农高校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衔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等完善"大学+农技推广体系"融合型农技推广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杨陵区"专家+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田园使者"的农技服务体系及推广成效,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探索了科技成果引试、农技体系运转、农技推广服务、发展智慧农业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