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茅岩莓茶经过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仅生长在张家界海拔400~1300米云凝雾绕的张家界原始森林红砂岩中,是一种珍稀物种,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可追溯到上古神龙尝百草时期。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称莓茶为古茶勾藤,在《明洪武实录》《明史》《崇陵传信录》等史册中均有记载。张家界茅岩莓茶始于元末明初,是张家界土家族、苗族常用药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永定乡土志》史册中有明确记载。当地群众都把此茶认为是神灵对土  相似文献   

2.
正茅岩河镇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的核心地带,不仅有"爱心湖""澧水第一湾"等引爆网络的新晋网红景点和茅岩河漂流、茅岩河平湖游、天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老牌旅游景区,还有久负盛名的茅岩莓茶。茅岩莓茶因产于茅岩河两岸而得名,是当地土家族的传统特色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茅岩莓茶     
<正>在张家界永定区茅岩河的源头,深沟峭壁云雾缭绕的双峰岩、驻马溪、月亮界山中,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茅岩莓,被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仙茶"。据史料记载,茅岩莓茶一直是当地土司王的贡品,以珍贵中草药的身份出现。清朝道光年间,当地许多山民得了一种叫"鸡窝症"的传染病,致人死亡无数。一名叫向光武的土医生通过"仙  相似文献   

4.
开山白毛茶是广西四大名茶之一,本文针对当前开山白毛茶规模小、效益低、发展慢,没有形成特色名牌茶产品,品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生产及管理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培育优新品种、推广标准化生产及无公害、绿色、有机茶栽培技术、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树立品牌等对策,促进优质开山白毛茶的壮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家界莓茶黄酮含量极高,具有清热解渴、消炎止咳祛痰等多种功效。本文介绍了莓茶栽培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漳平水仙茶以福建水仙品种为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而成,是漳平市特色农产品,在农业市场发展中具有较大竞争优势。该文对漳平水仙茶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从种植基地选取、定植建园、抗旱保苗、杂草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适应福建水仙茶的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漳平水仙茶绿色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茅岩霉茶     
在张家界永定区茅岩河的源头,深沟峭壁云雾缭绕的双峰岩、驻马溪、月亮界山中,生长着一种神奇的植物-茅岩莓,被誉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神仙茶".  相似文献   

8.
藜蒿原属于野生植物,自人工种植以来,种植规模不断增加,给当地种植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总结了江西省藜蒿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产地要求、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扦插、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运等方面内容,以期提升江西省藜蒿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S【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稻麦周年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从淮北地区稻麦的轮作种植应用现状入手,就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说明。【方法】明确了在具体情况中应该注重当地的气候资源配置特征,对当地常见的病虫草害进行综合防治,要形成一个符合当地特征的、适应当地农户种植习惯的规范管理体系。【结果】淮北地区的稻麦种植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种植方式,通过对当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品种类型的选用,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让当地的种植规模、种植效率以及种植效益都有显著提升。【结论】通过对淮北地区稻麦周年均衡增产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可显著提升稻麦轮作产量和经济效益,以期能够为更大片区域的稻麦周年大面积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以及经验。  相似文献   

10.
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梁"之一(水稻、小麦、玉米),近些年广西平南县为了能够提升水稻种植产量、实现绿色种植,当地农技部门不断加强睡到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在科研、推广中取得了应有的成效,提升了当地水稻种植品质和产量。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水稻绿色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永顺县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将莓茶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在产品种植、加工、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存在资源整合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缺乏生产标准化、品牌推广不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包括搞好规划布局、建立生产标准、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体系等,以期加快永顺莓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如何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农业成果,促进农户增收,这既是农业科技研究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与"精准扶贫"工作相互衔接的迫切需求。以湖南永顺县润雅乡莓茶栽培技术在产业脱贫中的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3年的试验探索,对它的生长环境、科技运用、技术培训、生产基础、标杆打造、营销推广等事项深入研究,开拓出了润雅乡主要依托莓茶栽培实现全乡贫困户稳步脱贫的致富之路。这对其他贫困地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的科学高效种植,努力让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栽培技术规程以及质量安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对绿色无公害大棚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最终实现"绿色无公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不老莓"基本介绍不老莓蔷薇科、腺肋花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波罗地海沿岸至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我市近几年来随着河北宝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先锋企业的引导,不老莓产业稳步发展,并入选河北省优势特色产业。2016年1000亩左右,2017年2000亩,2018年5000亩,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标准化基地等发展水平逐渐提高。二、标准化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临高县的重要农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文章结合临高县实际情况,总结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为全县进行科学水稻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莓茶是一种多年生的落叶藤本植物,可药、饮两用。莓茶,俗称藤茶,学名显齿蛇葡萄。莓茶是一种活性成分独特、应用价值高的植物,具有地理分布广、产量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随着莓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其基础性研究不断深入,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莓茶现已成为永顺县及周边地区农村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安徽省怀宁县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并且在当地农技部门多年努力下,采用并推广了符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逐年提升了怀宁县水稻种植产量和质量,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升了当地种植户的种植收益。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进而提出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有机种植因其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使有机菜心种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探讨了广州地区有机菜心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有机菜心种植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当地有机菜心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证"灌云大豆"产品特色和产品质量,确保生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动较大规模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生产组织化程度提高,在总结前3年栽培试验和生产示范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规范要求,制定了灌云县蛋白专用大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连云港市灌云县地区小麦后蛋白专用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产量构成、种植方式、茬口安排及栽培种植管理等技术体系,以指导灌云县蛋白专用大豆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业最紧迫的一个任务就是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高我国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近些年来,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水平大幅度增长,但是因为我国水稻种植的规模较小,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在水稻种植中要研究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效、低成本的轻简栽培技术体系,开展适用农机具和农机部门合作、研究和机械化相配套的种植技术,使我国水稻种植和生产机械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