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一、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茶园发生危害特点(一)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2.若虫。若虫5龄,特征与成虫相  相似文献   

2.
正一、识别卵(图1)呈香蕉形,产在茶树芽头下1~4叶间嫩梢皮层下。若虫(图2)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体色与成虫相似。成虫(图3)体长约3.5毫米,通体黄绿色,前翅淡黄绿色,后翅无色半透明,腹部及足基部鲜绿色。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梢芽叶的汁液为害,轻度危害(图4)时,芽叶失水,叶片变形,叶脉变红。重度危害(图5)时,焦叶,焦边,生长停止,芽叶脱落,严重时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3.
正一、识别及为害症状幼虫(图1)成熟时体长约5毫米,略呈"C"字形,头棕黄色,体乳白色,多横皱,3对胸足。幼虫在土中生长、越冬。蛹(图2)长约4毫米,乳白色,复眼棕红色,翅芽向两侧伸出,腹部末端有一对长而稍弯曲的巨刺,在土层中生存。成虫(图3)体长3~4毫米,宽1.5~2毫米,棕黄色,头颈短,触角第一节膨大,第二节短粗,前胸背板宽度大于长度,后翅浅褐色膜质。  相似文献   

4.
<正>绿盲蝽形态特征一、成虫成虫呈长椭圆形,体长约5.0毫米,宽约2.2毫米,绿色。头部三角形,黄绿色,复眼黑色突出,触角4节,淡褐色,第二节最长。前胸背板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膜质暗灰色,半透明。小盾片三角形微突,黄绿色。后足腿节末端具褐色环斑。  相似文献   

5.
<正> 菜豆象又叫大豆象,是我国新确定的检疫对象,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其寄生种类很多,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储藏食用豆类35%的重量损失。1 主要特征 成虫体长2~4毫米,长椭圆形,淡褐色或暗褐色,有黄色的小毛和灰白色小毛组成的斑点,触角12节,1~4节和末节红褐色,其余呈现褐色。前翅有10个斑点,组成3条纵带。腹部末端露出在鞘翅外,后足长有3刺。卵长0.6~0.7毫米,乳白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特殊的刻纹。幼虫体长0.8~3.5毫米,乳白色,头淡褐色,体弯曲成弓形,被有长的刚毛。蛹长3~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疏生柔毛,蛹期8~20天。2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4代,以幼虫或成虫在仓库内越冬。翌年春播时随被害种子带到田间或成虫羽化  相似文献   

6.
<正> 1 为害特点 幼虫在形成层和木质部之间纵横蛀食,破坏输导组织,造成树势衰弱,树干逐渐枯死,以致全树死亡。一般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伤口多的树受害重,树势健壮受害轻。 2 形态特征 金缘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甲科。成虫:体长13~17毫米,宽5毫米,全身绿色有黄色光泽,密布刻点,体扁平,前胸至翅鞘前缘有1条金黄色纵条纹并有金红色银边,头中央有1条黑蓝色纵纹。卵:椭圆形,长约2毫米,黄褐色。幼虫:体长30~36毫米,扁平,淡黄白色,前胸扁平宽大。蛹:体长15~20毫米,褐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葡萄栽培面积增大及套袋技术的普及,康氏粉蚧逐渐成为具有偏重发生趋势的危害葡萄果实的重点害虫之一。笔者总结了葡萄康氏粉蚧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山东胶东葡萄产区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并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一、形态特征康氏粉蚧雌成虫椭圆形,扁平,体长3~5毫米,体宽约3毫米,淡粉红色,身体上覆盖1层白色蜡粉,体缘具17对白色蜡刺,其中腹部末端1对蜡刺几乎与体长相近。触角多为8节,足较发达。雄成虫体长约1.1毫米,紫褐色,触角和胸背中央色淡。卵椭圆形,长约0.3毫米,浅橙黄色,由雌成虫产在白色絮状的卵囊内。若虫雌3龄,雄2龄。1龄若虫椭圆形,长约0.5毫米,淡黄色,体侧布满剌毛。2龄若虫体长约1毫米,体表开始覆盖白色蜡粉,体缘出现蜡刺。3龄若虫体长约1.7毫米,与雌成虫很相似。  相似文献   

8.
<正>一、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7~8毫米,翅展15~18毫米;雄蛾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体灰白至淡褐色,复眼红色。前翅前缘近中央处有一个近似三角形蓝褐色有光泽的大斑纹,翅基部和中部有7簇黑色斜立的鳞片,后翅灰色。2.卵近椭圆形,长0.45毫米,一般1~3  相似文献   

9.
<正> 棘Neohirasea aponica de Haan(见图) 棘属竹节虫目(Phasmida)的枝科(Heteronemiidae)。本种系我国首次发现,现简介如下: 成虫体长63毫米。体褐色,无光泽。无翅种类。体背除有刺外尚生有许多小瘤突。头长方形,背面平坦,约与前胸等长,头顶除疏生细毛外,尚有不规则小突起。复眼圆形,凸出。触角丝状,密生细毛,各节节间清楚。前胸背板后侧方略宽于中胸基部,除生有瘤突  相似文献   

10.
一、形态特征 1.成虫 体小、淡黄色,雌虫体长1.0~1.2毫米,翅展2.0~2.3毫米;雄虫较小,体长0.8~1.0毫米,翅展1.7~2.0毫米。翅膜质覆盖白色蜡粉。2.卵长0.22~0.26毫米,最宽处0.06~0.09毫米,卵有柄,柄长0.03毫米,初产时淡黄白色,后渐变紫黑色。3.若虫椭圆形,扁平,长0.52毫米。体缘及体背有蜡刺。  相似文献   

11.
(续第2期第20页)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常发性水稻害虫,各稻区均有分布,尤以华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受害最为严重. 形态特征成虫(见第21页图1)长7~9毫米,淡黄褐色.前翅、后翅有2条褐色横线,外缘有暗褐色宽带,前翅两线间有1条短线.雄蛾前翅前缘中部,有闪光而凹陷的"眼点",雌蛾前翅则无"眼点".卵长约1毫米,椭圆形,扁平而中稍隆起,初产白色透明,近孵化时淡黄色,被寄生卵为黑色.幼虫老熟时长14~ 19毫米,低龄幼虫(见第21页图2)绿色,后转黄绿色,成熟幼虫桔红色.蛹(见第21页图5)长7~10毫米,初黄色,后转褐色,长圆筒形.  相似文献   

12.
一、形态特征 棉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在我区主要以苜蓿盲蝽、牧草盲蝽危害棉花为主。苜蓿盲蝽为黄绿色,牧草盲蝽为棕褐色,成虫体长5.5-7.5毫米。盲蝽象前翅革质部绿色,膜质部暗灰色,飞翔力强,行动活泼。卵长口袋型,长约1毫米,宽0.26毫米,黄绿色。若虫梨型,初孵化时绿色,分5龄,5龄若虫鲜绿色。  相似文献   

13.
<正>一、春尺蠖春尺蠖危害杨树、榆树及各种果树,主要以幼虫危害树木幼芽、幼叶、花蕾,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1.外部特征①成虫春尺蠖雄成虫有翅,雌成虫无翅,雄成虫翅膀展开30毫米左右,体灰褐色,触角羽状。雌成虫无翅,体长15毫米左右,触角丝状,体灰褐色,腹部背面各节有数目不等的成排黑刺,刺尖端圆钝,臀板上有突起和黑刺列。因寄主不同体色差异较大,可由淡黄至灰黑色。②卵长圆形,长0.8毫米左右,赭色,卵壳上有整齐刻纹。③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2~40毫米,灰褐色。  相似文献   

14.
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6毫米,加上翅长为2.9~3.3毫米。身体淡黄色,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圆形斑点。复眼黑色,雌虫颜色淡,雄虫颜色深。若虫体长0.5毫米,体呈白色,复眼红色,2~3龄时体呈菱形,体长约2毫米。卵为乳白色,长约0.6毫米。  相似文献   

15.
Parasa 属的刺蛾种类较多,并且分布广,危害重。本属中有些种类的成虫很相似,尤其是中国绿刺蛾(中华青刺蛾)P.sinica 与黑边绿刺蛾(棕边青刺蛾)P.hilarata 区别甚小,极易混淆。笔者自1964年以来,对辽宁省危害柞树的刺蛾进行调查及研究,本文仅就 Parasa属中的 P.sinica,P.hilarata,P.consocia 的主要形态特征做以描述。一、成虫的识别1.褐边绿刺蛾(青剌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体长17毫米左右,翅展32毫米左右。体绿色,额部脊状隆起,下唇须茶褐色,前平伸超越额部。前翅宽大、绿色,基部有一近“△”形的茶褐色斑块,外缘有一弧形的褐色带;后翅淡黄色。足褐色,胫节及第1跗节有刷状的褐  相似文献   

16.
稻根叶甲又名稻根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体长约6毫米,体背面及触角绿褐色而具金属光泽,腹面有密厚的银色毛.各足腿节的下半部膨大,后足腿节近端部有1齿状刺.鞘翅上有多条南刻点组成的平行纵沟.卵产成块,上盖有白色透明的胶状物.卵粒长椭圆形,稍扁平,长约0.8毫米,初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幼虫体长约9毫米,纺锤形,白色稍弯曲,胸足3对甚小,腹末有1对褐色爪状尾钩(呼吸钩).裸蛹长约7毫米,初为黄白色,后变褐色,蛹藏在红褐色的茧内.  相似文献   

17.
沙枣既耐寒、耐旱,又较耐盐碱,主要分布在荒漠半荒漠地区,是西北干旱区各地实施四旁绿化、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林业工程的造林先锋树种. 一、植物学特性 沙枣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高5~10米,无刺或具刺,刺长30~40毫米,棕红色,发亮;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红棕色,发亮.叶薄纸质,矩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0~13毫米,顶端钝尖或钝形,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具银白色圆形鳞片,成熟后部分脱落,带绿色,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鳞片,有光泽,侧脉不甚明显;叶柄纤细,银白色,长5~10毫米.  相似文献   

18.
1形态特征1.1成虫分冬型和夏型2种。冬型体长3.0mm左右,体褐色,有黑色斑纹,前翅后缘区有明显褐斑。夏型体长2.5~2.7mm,体色多为淡黄绿色,翅上无斑纹。  相似文献   

19.
小绿叶蝉是云南梁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若虫和成虫绿色,体长3.3~3.7毫米。杂草丛生的茶园容易发生。多栖息于芽叶面,以芽下第2、第3叶虫口居多,喜横向爬行,产卵于第1~3三节嫩茎皮下或叶柄及主脉中。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新梢汁液,被害  相似文献   

20.
<正>1形态特征绿盲蝽象成虫体长约5mm,呈绿色,前胸背板为深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基部为绿色,端部为灰色;卵长约1mm,黄绿色若虫体呈绿色,有黑色细毛,翅芽端部深绿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