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由于病毒只能在寄主活细胞内增殖,因而解决大量复制的技术问题,是“以病毒治虫”的首要环节。我们自1979年起开始研究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复制的有关技术,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下。一、病毒复制 1.在有松毛虫发生的松林,采集距结茧1-2个龄期的老幼虫,室内饲养在33×33×54厘米铁纱笼内,每笼300-500头,也可饲养于塑料薄膜围成的高50厘米的空间,大小视幼虫数量而定。一平方米可养虫2,000头,四周培砂压紧,上部敞开。在饲料松枝上用0.5亿/毫升多角体悬液均匀喷湿,松枝插入砂缽保  相似文献   

2.
昆虫激素作为一种增产和治虫的措施,近年来有了迅速的进展。1975年7~8月,我们用保幼激素738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成的原油) 和ZR-512 (北京动物所提供50%乳油),分别对第一、二代马尾松毛虫末龄幼虫进行了试验。其方法是用喷筒将一定浓度的保幼激素喷湿幼虫体和喷清水为对照。处理后用马  相似文献   

3.
<正> 1984年8月在广东省林科所林地采集到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病死幼虫,经显微镜检查,发现有四角形多角体病毒。在室内用养虫盅养虫,将四角形多角体悬浮液喷洒在松枝上,供幼虫取食。幼虫感毒后,初期食欲不振,活动迟缓;后期虫体萎缩,刚毛竖起。喷病毒后第七天幼虫开始死  相似文献   

4.
1984年8月在本所林地采集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死幼虫,曼微镜检查发现有四角形多角垂体病毒。在室内用养虫盅养虫,用四角形多角体悬浮液喷布在松针上,供幼虫取食。幼虫感毒后,初期食欲不振,活动迟缓;后期虫体萎缩,刚毛竖起。喷病毒后到第七天幼虫开  相似文献   

5.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usTsai etliu)在北方分布较广,是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我所在学习外省经验研究利用昆虫病毒防治松毛虫的过程中,最近在本地区发现了油松毛虫多角体。经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鉴定,初步认为是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通过用于室内和林地防治试验,证明对油松毛虫有较高的杀虫效果,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微生物杀虫剂。一、病原体的发现1977年8月,我们用从建平县富山公社鱼山子林地捉的2龄左右的油松毛虫幼虫,分放在用松毛虫死虫水、棉铃虫病毒和洗衣粉水等14种不同材料处理的松枝上,在室内进行观察。8~20天后,各种处理的试虫几乎全部死亡。根据显微镜检查,在每种处理的死虫中都发现了多角体,其中最多的占89%,最少的也有33%。分析结果,与试验处理无关。随后,  相似文献   

6.
<正> “青虫菌六号”液剂是由湖北省农科院配制筛选出的一种新型生物杀虫剂。经过毒力测定和飞机防治马尾松毛虫证明,该剂型分散性好,菌株毒力高,无论是防治越冬代幼虫,还是第一代幼虫,效果均达85%以上。青虫菌为苏云金杆菌类群中的一种,为广普性天敌细菌,对多种昆虫,特别是鳞翅目昆虫有很强的致病力。为了弄清“青虫菌六号”液剂对桑蚕的致病力,以便为该菌剂在蚕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于1986年结合我市飞机喷药防治了马尾松毛虫进行了有关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日本赤松毛虫病毒在马尾松毛虫上的感染株为毒源喷施松针(浓度为1×10~7PIB/毫升),饲喂山东赤松毛虫5—6龄幼虫。接种12—14天幼虫中肠Ⅰ、Ⅱ类病变率达85.10%,第15天采收病毒较适宜。本次试验喷毒量与收获量之比为1:98.9。这表明以林间老熟幼虫为宿主,采用此法繁殖病毒,可在短期内获大量病毒,适合生产单位自行繁殖应用。  相似文献   

8.
1973年5月,我们调查杉梢小卷叶蛾虫情时,发现有绿色、黄色寄生菌的虫尸不少,我们从中分离出一个菌株,依据虫体寄生情况和分离时间,初步叫它"绿僵737".73年7月第一次用这种菌的一级菌种,室内回复喷务于带枝梢的杉梢小卷叶蛾幼虫上(一支斜面试管加20c.c水),杀虫效果很好,四天内死光.我们再清洗工具,重复试验一次,效果也不差.同时发现同一室内饲养的马尾松毛虫第一、二龄幼虫大量死亡,虫尸并长有这种菌体.8月16日于野外在马尾松树上套袋,作喷菌液毒杀松毛虫试  相似文献   

9.
连续三年的室内外养虫试验证明,马尾松毛虫食树势强盛的马尾松针叶,幼虫死亡率明显提高,长期食用,还会推迟幼虫结茧期,降低虫重、雌雄比例、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等。从而明显地减小了马尾松毛虫的种群趋势指数,使马尾松林对马尾松毛虫有较强的抗性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细皮夜蛾(Selepa celtes Moore)是一种为害八宝树、大叶紫薇等树木的害虫。1984年10月初,在本所标本园的八宝树上采到幼虫(见封二图1)。于室内用养虫盅(规格10×15cm,并燃烧酒精消过毒)饲养,至10月18日幼虫全部死亡。死虫大部分掉下盅底,体色变黑,表皮不易触破(见封二图2)。镜检死虫,有大量的多角体。多角体呈三、四至多边形。同年10月20日又在八宝树上采回幼虫,在室内用上述养虫盅饲养。22日有部分幼虫死亡,死虫症状同上。镜检亦观察到有同种的多角体。在无病区的大叶紫薇树上,采回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毛虫为害在黑龙江省山河屯林业局一年发生一次,主要以幼虫为主。通过人工饲养的办法详细观察不同虫龄的食叶量,并发现了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2.
春尺蠖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1994年以来在牡丹江市区大量发生,以幼虫取食刚萌发的芽苞、幼叶及老叶,严重地危害了榆、杨柳、锦鸡树等绿化树种。为了控制该虫的发生和蔓延,对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控制了该虫的猖獗及危害。1 试验方法个体发育规律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室外每日定期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室内采用25cm×25cm×50cm铁纱网养虫笼饲养,每个笼内放越冬蛹100头,3次重复。室外模拟自然状态于枯枝落叶层上设样方1m…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在滁县地区部分县的松林内调查,蠋敌是捕食松毛虫的天敌优势种,它对松毛虫卵、幼虫、蛹、成虫均有刺吸作用。通过开展蠋敌的人工饲养和治虫试验,证明蠋敌对抑制松毛虫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人工饲养、繁殖作为一种生物措施,应用于防治松毛虫。因此,滁县地区松毛虫综  相似文献   

14.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复制和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病毒只能在寄主活细胞内增殖,因而解决大量复制技术,是“以病治虫”的首要环节.自1979年起我们即开始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制种有关技术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下:一、病毒复制1.在有松毛虫发生的松林,采集距结茧1—2个龄期的老幼虫,室内饲养在33×33×54厘米铁纱笼内,每笼300—500头.  相似文献   

15.
对白僵菌、苏云金杆菌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3种林用杀虫微生物油烟剂的配制技术、助悬剂筛选进行了研究,对初步配制成的3种油烟剂成烟性能、成烟后孢子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以松毛虫和松茸毒蛾为试虫进行了林间套笼毒力测定和林间小区毒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油烟剂对松毛虫和松茸毒蛾有较好的致死和感染效果,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油烟剂和常量喷雾水剂所至松茸毒蛾4龄幼虫死亡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松林的大害虫,寻找经济有效的办法防治松毛虫,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原生动物中的微孢子虫是许多昆虫的重要病原,关于用微孢子虫来防治害虫有过不少报道。但用微孢子虫防治马尾松毛虫未见有过详细报道。为了解微孢子虫对马尾松毛虫的影响,我们用玉米螟微孢子虫Nosema pyraustae(Paillot)不同浓度的悬液对不同虫龄幼虫的接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于研究昆虫的需要,往往需要饲养昆虫。具体说饲养昆虫的目的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为了研究观察昆虫的发生规律,如生活史、习性等,为防治提供依据。二是为饲养益虫提供食料和为防治试验提供试验用虫。三是为采集制作、鉴定标本。本文主要是为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森林昆虫的需要进行饲养工作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松人工林中选择9株样株,对文山松毛虫第1代4 500粒卵加以标记,经过幼虫、蛹和成虫不同虫期的存亡状况的跟踪观测,获取不同虫期的存活率,组建自然种群生命表。由生命表得出,文山松毛虫第1代种群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整个世代死亡率高达99.87%。通过30头第1代幼虫室外套笼饲养、食叶量测定的结果表明幼虫期单虫的总食叶量为4842cm;不同龄期幼虫的单虫食叶量不同,1-3龄较少(为601cm)、5龄最多(为1 589cm),6龄次之(为1 311cm),5~6龄为暴阶段。生命表组建和食叶量测定,为可持续控制文山松毛虫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引进和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日本引进赤松毛虫CPV对我国松毛虫属(Dendrolimus)的七种松毛虫以及棉龄虫有较高的致死效果。根据 RNA 电泳图谱的研究,赤松毛虫 CPV 与在中国松毛虫属上的各复制株是不同的。目前,我国已发现有三种 RNA 类型,日本赤松毛虫CPV 属第一型。JADP-CPV、JYDPW-CPV、CYDPW-CPV 等属于第二型,CGDP-CPV 离心所得的上带多角体属于第三型。类型Ⅱ、Ⅲ属首次报道。和其他CPV一样,JDS-CPV 只侵染中肠上皮细胞。对第一代3龄和5龄虫的 LC_(50) 分别为1.6×10~5CPB/ml 和3.3×10~5CPB/ml,对同代3龄虫的 LD_(60)为2.1×10~3CPB/虫。JDS-CPV 不仅对幼虫防效好,而且也影响幼虫取食、体重以及下代幼虫存活率。此病毒与BT混用可以减少针叶被害72—80%。在油乳剂中于4℃下保存197天,在水悬液中保存 5年,对此病毒活性无明显影响。以林间松毛虫作宿主可进行大量增殖。一头6—7龄幼虫平均可产多角体2亿个。  相似文献   

20.
我场从1976年以来连续利用生物防治松毛虫,效果显著.三年中都是以喷洒苏云金杆菌液剂为主要手段,害虫数量压缩85%以上,对漏网害虫用赤眼蜂和赤松毛虫液作辅助防治.没有使用化学防治.至今年春季调查,全部松林(1500亩)中,松毛虫有虫株率由33.3%下降到0.03%,虫口密度由9.2头下降到0.04头。实现了有虫不成灾,全场到处呈现出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的景象.现将具体做法介绍于下.(一)1976年9月第一次利用苏云金杆菌进行防治松毛虫试验.防治1—3龄幼虫,气温26.5℃,湿度75%,采用喷雾法,菌液浓度分为300、500、800倍三种.每种浓度喷三株标准树,喷后24—120小时检查,300倍的杀虫率达97.1%,500倍的杀虫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