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者于1994年5~6月在乌梁素海渔场进行了鱼类寄生虫种类与感染情况的调查,收集到2种绦虫,1种复殖吸虫,9种单殖吸虫,3种线虫,2种甲壳动物,3种原生动物,共20种。分别隶属于6门、8纲、12目、13科和13属。其中双穴吸虫囊蚴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94年5-6月在乌染素海渔场进行了鱼类寄生虫种类与感染情况的调查,收集到2种绦虫,1种复殖吸虫,9种单殖吸虫,3种线虫,2种甲壳动物,3种原生动物,共20种。分别隶属于6门,8纲,12目,13科和13属。其中双穴吸虫囊蚴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豫南地区鱼类寄生虫前人未作过系统调查.1989—1994年,笔者对豫南地区鱼类寄生虫进行了初步调查,收集标本348件.初步鉴定出17目24属34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1984—1986年碧流河水库鱼类寄生虫调查.共检查、解剖鱼类49种,计846尾。查见寄生虫13个类群.计51种.对寄生虫在鱼体上的寄生部位、感染率、感染强度作了记录.根据调查和鱼种放养情况.提出了鱼病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5.
系统调查了东洞庭湖鱼类寄生虫区系,42种鱼类的寄生虫共有117种,分别隶属于38科50属9纲23目,较详细地研究了该区系寄生虫对寄主的感染情况及其在鱼体的分布频率,可为湖区的鱼病防治和有关寄生虫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地不断提高,鱼类传染性疾病暴发所带来的损失愈发严重,鱼类病害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寄生虫病发生较为频繁,同时由于原发寄生虫所造成继发感染其它的疾病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损失.当前,传统的化学药物防治鱼类疾病带来了病原体抗药性增加和药物残留等新问题,这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养殖、生态养殖的观点是不相适宜的,所以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及环境的相互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从寄生虫对寄主造成的损伤方式、寄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寄生虫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对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防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大通湖鱼类寄生虫区系,查明21种鱼类共有99种寄生虫,分别隶属于10纲23目38科48属,并较详细地研究了该区系寄生虫对寄主的感染情况及其在鱼体的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8.
该项研究针对湖南省鱼类资源丰富,而寄生虫危害严重的特点,对全省不同类型水域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研究丰富、充实了我国鱼类寄生虫的内容,为鱼类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该项由金燮理副教授等完成的课题,从1989年开始,通过对湖南省11个地市的19个县市不同类型的各种水体的调查,共发现268种鱼类寄生虫,其中发现新种1个,184个虫种为湖南省的新纪录,同时发现了10个虫种的新寄主.  相似文献   

9.
五家渠地区鱼类寄生虫的调查结果为:调查的11种鱼类,共查获寄生虫16种:粘孢子纲2科2属3种;纤毛纲2科3属5种;单殖吸虫纲2科2属3种;绦虫纲2科2属2种;甲壳纲2科2属3种。本研究还对6种新疆新记录虫种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0.
鱼类寄生虫病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深入研究鱼类寄生虫的种类及其及所致危害等对于预防和控制鱼类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淡水鱼类寄生虫病的种类、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又从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分子免疫学等3个方面对鱼类寄生虫病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该领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呼市南郊地下水的水质现状,对呼市南郊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提出保护南郊地下水资源是十分重要、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郊区成片低产林有其自身的绿色环境价值,是建设公园和游憩林带的必要基础,本文拟以蚌埠市锥子山公园规划,从城市林业和风景园林的角度,重新认识低产林区的环境价值和游憩功能,增加城市绿地和绿量,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邓斌  严平  杨书运  宋卫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49-3950
利用合肥及三县4个站点的近36年气候资料,分析了合肥市城、郊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相对温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近36 a来合肥市城、郊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合肥市城、郊年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而且随季节变化;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年际变化幅度很大;城区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城市干岛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呼和浩特市市树。本文对该市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土壤紧实度、土壤质地等主要城市环境因子对油松的成活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影响程度作了评价,提出合理建议,为油松在呼和浩特市栽培立地的选择,养护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态足迹评价呼和浩特地区的生态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及其计算模型的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市2003年的生态可持续状态进行了实例计算及分析,并与国内部分城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87 hm2/人,人均生态盈余0.27hm2/人,呼和浩特市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人均生活水平整体偏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相似文献   

16.
以延安市为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从处于不同空间格局的市区中心、城郊结合部、郊区农村的社会功能、人为活动影响、生态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出发,城市森林建设从市区中心到郊区应建立3个绿化生态圈,第一圈是城市防污调气美化生态圈,第二圈是近郊美化、防护、农林果生产带生态圈,第三圈是远郊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沙防护、林果生产林生态圈。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市道路绿地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和浩特市市区的道路绿地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绿化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呼和浩特市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科学化、注重养护管理从而巩固绿化成果、加强领导确保城区绿化任务落实、以园林文化为依托建设园林城市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文平  姬晓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10-9111
市郊河道水体是市区河道或河流水源补充的重要来源,由于污染加剧和生态破坏等原因,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治理和修复对保护和维持市区河道或河流具有重要意义;从市郊河道受损水环境现状入手,并分析了市郊河道水环境受损的原因,最后基于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地的治理11条举措。  相似文献   

19.
合肥城市热岛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雅丽  邓斌  杨书运  严平  张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88-5089
利用合肥历史气候资料分析城市热岛的年、季、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6年中2003年城市热岛(ΔTu-r)日平均值最大,达到1.08℃;ΔTu-r季平均值冬季最大,为0.55℃,夏季最小,仅为0.30℃;年际变化1970~1990年间ΔTu-r较小,1991~2005年ΔTu-r平均为0.54℃,热岛效应明显增强;年代变化以90年代为最大,70年代最小。近36年年平均ΔTu-r明显上升,市区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20℃,郊区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15℃;合肥年平均气温明显存在以12年为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胡建敏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03-104,107
分析了河南濮阳市郊农业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市郊农业发展的方向,并探讨了市郊建立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