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8 毫秒
1.
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进一步调整河北省农业粮经结构提供相应的对策,立足河北省情,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营销效率,实现山西杂粮产业振兴目标,采用资料收集及定性分析法,以山西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解析山西杂粮产业的发展困境,并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对山西杂粮产业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山西省杂粮产业依托互联网实现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杂粮种类众多,发展潜力较大,但消费水平较低。以河北省当前杂粮产业发展为背景,分析河北省杂粮生产的供求关系,基于河北省农业统计数据,采用线性方程预测未来河北省杂粮供求情况。结果显示,河北省杂粮当前及未来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预计2023年河北省杂粮缺口达248.6万t,需要通过省外或者国际贸易解决缺口问题。最后,从加强杂粮发展政策制定,打造河北杂粮、发展高端精品杂粮,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杂粮生产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北省杂粮生产和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其种类众多,发展潜力也较大,但种植效益较低。基于2015—2019年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主要杂粮种植大户生产效益调查数据,利用比较效益模型(密切值法)分析杂粮与大宗作物比较效益和杂粮在各区域的比较效益。结果表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太行山区、太行山前平原区、滨海盐碱平原区、燕山山前平原区、燕山山区适宜种植不同的杂粮作物;不同的杂粮作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了不同的效益。最后提出加强杂粮政策制定,打造河北省高端杂粮品牌,加大杂粮科研力度,加大宣传、扩大消费等建议,以期为河北省杂粮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猛  刘斐  赵宇  夏雪岩  李顺国 《农学学报》2021,11(3):93-100
河北省是杂粮生产大省,且种类繁多.为稳定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进一步调整河北省种植业结构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杂粮的历史生产现状,包括面积、单产、总产以及河北省各地市杂粮的分布,试图探索杂粮的生产布局与趋势,同时针对河北省杂粮历史单产水平变化趋势,分析了造成单产变化的成因,并简单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河北省杂粮生产布...  相似文献   

6.
杂粮是一种健康营养食品,对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河北省杂粮种植分布广泛且种类繁多,为做好河北省杂粮生产和稳定供给,笔者基于河北省杂粮生产历史变化、当前种植分布2个方面,选择2007年和2020年河北省杂粮生产县种植面积做对比,确定河北省杂粮种植分布在坝上、燕山和太行山及其山前地区、黑龙港流域等区域。最后从加强杂粮政策支撑;加大品种推广和更新速度;加大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打造高端和健康杂粮品牌、推动杂粮生产;加大杂粮科研支持力度;加强宣传、扩大消费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河北省老龄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河北省老龄产业的市场需求,重点研究了河北省老龄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河北省老龄产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农业品牌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国形成一批小米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推动了谷子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作为谷子主要生产省份,品牌建设较先进省份具有较大差距。通过调研对比分析河北省与山西省谷子产业现状、产业优势与产业短板,总结出山西省谷子产业发展经验与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经验,提出了“河北小米”三级品牌体系建设路径。河北省谷子产业具有资源禀赋优越、轻简化水平高、加工规模大、科技创新能力强等优势,但在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体系、加工深度、文化挖掘利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比分析,提出“河北小米”省域公用品牌、县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有品牌三级品牌体系形成逻辑、建设原则、功能定位与建设路径,并从坚持“四动”模式、深入挖掘粟文化、组建河北小米运行中心、延伸产业链、健全标准化生产与质量体系、做强种子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河北省谷子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青海是全国唯一将青稞、蚕豆、豌豆等杂粮作为主栽作物的省区,加快发展杂粮及其种子产业,对促进青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青海省特色杂粮及其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以品种改良为切入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发展杂粮种子产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辽宁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生产经营主体分散、劳动力老龄化、留守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等,阐述了辽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主要任务,并提出了政府引导推动、财政金融助力、科技引领支撑、龙头企业牵动等加快辽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杂粮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河北省杂粮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杂粮生产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用优质品种,调整布局,建立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强化小食品加工和营销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消费者杂粮购买决策的动力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结合健康信念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提出研究假设,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课题组实地调研的1 911位受访者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个人健康信念对杂粮购买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1)消费者最为关注杂粮的功能价值,希望通过调整饮食来降低“三高”等疾病的发病率;(2)决策路径上,健康信念经由感知价值、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传导,影响杂粮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3)不同社会群体的健康信念及其对杂粮消费决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家庭成员健康上;(4)价值感知的缺失、经济成本的偏高和口感的偏差是杂粮消费的最大阻力。对此,应多指并举加强杂粮功能价值宣传,多方联动研发口感较好、成本较低的杂粮产品,聚焦特殊群体的消费需求、打破消费路径的障碍,以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和杂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气候多样,地形复杂,境内74.5%为丘陵、山区,非常适合杂粮生产。近年来,该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产业基础实际,不断调整优化粮豆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杂粮产业。文章通过对该市杂粮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等方面分析,探求杂粮产业发展方式与路径,同时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对策思考,旨在为山岭地区杂粮产业发展提供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对于牛肉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福建省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路径、丰富的秸秆草地资源与优秀的人才资源,实现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但肉牛产业发展仍较为滞后。该文分析了福建省肉牛产业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肉牛业的优势与劣势,并就存在的品种不良、生产力低下等问题,提出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福建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掌握宁夏肉牛产业技术需求,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团队,以微信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宁夏12个养殖企业、2个养殖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的基本养殖现状和制约养殖场收益的因素进行调研,并提出解决措施和产业发展建议,为宁夏"十四五"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吕梁作为山西杂粮的黄金产区,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迈上了新台阶。本文通过对吕梁杂粮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加快吕梁杂粮产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河北省太行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保障战略”、“经济发展跨越的核心带动战略”、“社会进步和谐的全面支撑战略”,并重点以科学发展、市场培育、机制创新等战略举措来推动其实施。同时还提出了最能体现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五大典型产业模式:绿色杂粮产业、绿色林果产业、生态畜牧产业、生态旅游产业和特种资源开发产业,并从资源与特点、潜力与优势、战略与对策等方面分别对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业集群具有抱团发展的优势,推进山西杂粮产业集群式发展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农民依靠产业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对振兴山西杂粮产业进行分析、总结,系统探讨山西杂粮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现实意义、基础条件、发展机遇、存在的短板,最后提出推进山西杂粮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战略路径.山西杂粮的优品质、多品种、多功能为山...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辽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针对辽宁省粮食产业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当前辽宁省粮食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及未来发展的路径,提出了政府引导推动、财政金融助力、科技引领支撑、龙头企业牵动等促进辽宁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河北省杂粮生产发展的要素变化,促进河北省杂粮生产效益提升,根据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和河北省杂粮生产调研两方面的信息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河北省谷子、高粱、绿豆、红小豆等杂粮作物的生产要素投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杂粮生产总费用呈现降低趋势,主因是新品种、新技术的使用降低了人工使用;杂粮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基本稳定;杂粮的种子投入费用缓慢增长、用量不变;杂粮生产中机械投入增加、人工投入减少。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河北省杂粮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