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延安市1991—2020年13个国家气象站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冬季)、4月中旬~5月中旬(春季花期)的旬极端最低气温和109个加密区域站2008—2020年的年极端最低气温,以及2013—2020年4月中旬~5月中旬的旬极端最低气温观测资料,通过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延长和空间插值,并利用GIS技术,绘制樱桃冬季、春季花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国家气象站与加密区域站温度观测数据相关性非常好,可以得到加密区域站30a温度数据;温度受海拔高度、经度、纬度的共同影响,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0.001的可信度检验,计算出的温度分布呈现出沟壑区沟谷低山顶高的特征;区划结果为延川县中东部、延长县、宜川县以及宝塔区东部、黄龙县、洛川县、黄陵县为樱桃低温冻害低风险区;甘泉县、富县、宝塔区西部、延川县中西部、子长县南部、安塞区南部为樱桃低温冻害中风险区;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区北部、子长市北部为低温冻害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2.
李磊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21,(5):64-68,16,52
本文以河北省境内滦河为研究对象,以河道实际管理效果为导向,从水资源保护等河长制六个方面任务出发,构建河长制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河湖管理保护情况开展内外业调查,对比"一河(湖)一策"任务和目标,从完成率及完成效果两个维度,对各类指标进行赋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指标主观权重评定,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通过权...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干旱分区及农业旱灾风险区划的方法,并在云南省开展了应用研究。选取流域地貌特征指数、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和75%保证率年降雨量负距平百分率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云南省进行干旱自然分区进行了研究;将干旱分区成果作为旱灾风险区划指标之一,综合考虑旱灾风险危险性、脆弱性及易损性因素建立了旱灾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并根据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结果进行了云南农业旱灾风险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滇东北是干旱易发区,滇西南是干旱轻发区或少发区;滇东北属于旱灾高风险区,滇西北属于旱灾低风险区。分区成果与云南省的历史干旱情况基本符合,表明基于主成分的干旱自然分区和基于构成要素的旱灾风险区划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连云港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4方面选取20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AHP-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对连云港市2008-2016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0年连云港水资源承载力由Ⅲ级降低到Ⅳ级,2011年起提升至Ⅲ级,且在2012年达到最大综合评价值0.6506,此后承载力水平虽略有波动,但始终处于Ⅲ级中等水平,年均综合评价值为0.599 9。基于连云港市水资源现状,可采取注重农业节水、加大水利建设投资、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注重海水淡化等方法来提升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根据灌区快速评估方法中的内外部指标,对灌区的续建配套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估,发现灌区存在的问题, 从为农民提供服务的角度,以供水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公平性,确定灌区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出灌区现代化建设方案,从而使引黄灌区发挥更好、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水库移民是我国乡村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中指出要使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如何全面提升水库移民的幸福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重要内容。基于幸福经济学,以非农就业水库移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移民幸福感测度指标体系,利用AHP-熵权法组合赋权法,对比分析就业区位差异对于移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和家庭关系是影响移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工作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便利程度、基础设施和政策公平性等指标也处于较重要地位,而消费情况、社会福利、社会地位和邻里关系对移民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本地非农就业移民幸福感高于外出务工移民,且两者幸福感较高人群的个人特征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应持续开展技能培训,提高移民就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年轻移民回乡就业创业;切实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移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系数法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陕西省西安市石砭峪水库下游居民调查实例,通过熵权系数法对各评价指标赋值,利用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算子得出评价结论,调查地区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中”,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提高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系数法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陕西省西安市石砭峪水库下游居民调查实例,通过熵权系数法对各评价指标赋值,利用加权平均模糊合成算子得出评价结论,调查地区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中",针对评价结果给出了提高水库下游居民风险承受能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下辽河平原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是省内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伴随着农业发展,农业污染也较为严重.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评价,对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综合考虑了含水层本质脆弱性、农业活动和地下水价值三方面因素,重点突出地下水功能价值的重要性,对下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对浅层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应用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利用GIS软件做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图,为下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保护及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小水电水工建筑物的风险评价是一个很少涉及的课题,且对小水电安全更新改造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结合小水电自身的一些特点,在葡萄牙人提出的综合风险指数法的基础之上,作出了一定的改进,综合考虑影响小水电安全的各类因素,包括工程结构、运行管理、失事后果及所处环境,建立了小水电水工建筑物风险评价模型。为提高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传递熵的理论对专家们的意见进行处理。并举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将整个县域农村电网可靠性评估分为变电站层可靠性快速评估、馈电线路层可靠性快速评估和系统指标计算三层,并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变电站层可靠性快速评估是在形成变电站电气主接线集合的基础上,运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简化评估流程、避免重复评估;在馈电线路层可靠性快速评估中,将馈电线路可靠性指标表示为其影响因素的函数,处理为多自变量多因变量的建模问题,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求解;进而给出了适用于县域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快速评估流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李宁宁;赵璧奎;程涛;刘霞;谭超;廖华明;林浩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23,(11):19-26
近年来,广东省多地遭遇了罕见的严重旱情,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后果严重等特点,与人们对南方丰水地区的普遍认知有所不同。为了摸清广东省的干旱成因、影响因素、干旱特征,有效识别干旱灾害防治的薄弱环节,以省内典型易旱县区——粤东潮南区和粤西徐闻县为例,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构建了耦合危险性、易损性、抗旱减灾能力三要素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模型,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风险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自然断点法科学划分区划,并引入风险矩阵方法将干旱风险与抗旱减灾能力聚合以表征干旱灾害防治水平,对干旱灾害风险影响因子及风险等级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在天然降雨少、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大导致水资源供给不足的主要影响下,潮南区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自西向东递增,多数镇街为中等干旱风险,徐闻县全域均为中高及以上干旱风险,西部和中部干旱灾害综合风险较高,再叠加供水工程能力、河流水系密度、抗旱投入水平不高,可确定潮南区多数镇街为中等防治区,徐闻县多为重点防治区。通过典型历史干旱事件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并针对易旱县区抗旱薄弱环节提出了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以为完善广东省典型易旱县区抗旱减灾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