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汾市小麦田恶性杂草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节麦、雀麦、野燕麦、早熟禾等麦田恶性杂草均属禾本科有害生物。与小麦同属不同种,越年生或一年生,秆丛生,株高90cm,靠种子繁殖,外部形态无论苗期、成株期都与小麦极为相似,尤其是生长前期难以辨认。与小麦争光、争肥、争水,造成小麦生产不同程度的减产,甚至绝收。近几年来,在本市小麦田不断发生为害,呈扩展蔓延之势。2006年发生危害面积达2.87万hm2,给局部麦田造成严重减产,成为本市小麦生产一大隐患。1发生情况据调查,小麦田节节麦、雀麦、野燕麦、早熟禾等麦田恶性杂草在本市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局部田块重发生或大发生。一般轻发生田…  相似文献   

2.
一、野燕麦的发生与危害野燕麦是麦田恶性杂草,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争肥、争水、争阳光,导致小麦减产。在世界上,欧洲和北美发生严重,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60至70年代曾设立野燕麦防除委员会,专门进行研究和指导农田野燕麦的防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60年代初期开始,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陕西麦田杂草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一般麦田有杂草8万~10万株/667m2,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几年来对陕西麦田杂草的调查、药剂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现就陕西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除草剂的发展变化及麦田杂草防除技术简述如下。1陕西省麦田杂草的种类与分布1.1杂草的种群变化及化除情况陕西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化学药剂除草试验示范,最早引进五氯酚钠、敌稗等,进行水稻田杂草防除试验。20世纪70年代引进燕麦灵、燕麦敌2号、敌草隆、灭草隆、棉草隆、除草醚防除麦田、棉…  相似文献   

4.
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俗称荞麦蔓,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茎缠绕,由过去麦田的次要杂草,现已在大部分地区上升为主要恶性杂草,而且发生面积逐年增加,主要分布在春麦田。此杂草生长迅速,在小麦的灌浆期株高超过小麦,与小麦争光、争水份,对小麦的危害很大,用常规农药2.4—D 丁酯连续喷3—4次,也达不到理想的防除效果,甚至还使小麦造成药害。目前卷茎蓼已成为我县春麦稳产高产的主要障碍,为此,我站于1991年开展了卷茎蓼防除技术的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试验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藜(ChenopodiumalbumL.)别名灰菜、灰条菜,是北方春小望田主要杂草。妻生长发育迅速,小在拔节前与小麦争肥、争空间,严重影响小麦幼穗分化。据1982年调查,藜发生频度为对.96,草害指数为18.441。10年来,由于2,4-D丁酯在春麦田的应用,至1992年草害调查时,黎的危害指数有所下降。近几年由于巨里等在青海音麦田的应用,基的危害又有逐渐严重的趋势。所以搞清茶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特点,对搞好防除工作是极其重要的。一、材料与方法(-)出苗特性1.出苗时间与深度:1992~1995年田间定点调查,每点面积lin’,共3点。4月初开始每7…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仙桃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近年来,由于棉价伤农,油莱籽价低滞销,加之小麦产量高,价格适宜,经济效益较好,且适应机械收割,从而使旱地大面积冬作油菜改为满幅小麦,导致麦套棉、油后棉改为麦后棉。如何确保麦后棉高产丰收,我市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棉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麦后棉中后期田间管理进行了一些探讨,现简介如下:1适迟打顶争秋桃麦后棉比棉套棉播种、移栽时间推迟,大田  相似文献   

7.
杂草不仅同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传播病虫害,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1997年笔者设置了8种小麦除草剂的对比试验,试图通过对该试验结果的计算、分析,筛选出了适合不同麦田杂草的理想除草剂。一、供试农药①10%甲黄隆可湿性粉剂(安徽农业大学研制)666.67m2用6克;②75%巨星可湿性粉剂(美国杜邦公司生产)666.67m2用1.4克;③10%苯黄隆可湿性粉剂(江苏农科院杂草所研制)666.67m2用12克;④10%骠马乳油(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666.67m2用35ml;⑤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8.
毒麦(IoliumtemultentumL)是禾本科黑麦草属的一种麦田杂草,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毒麦是通过种子传播的,最初由欧洲传入我国,现已遍及全国大多数省区。麦田中混有毒麦,在其生长期就会与小麦争地。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更重要的是毒麦种子内含有一种能麻痹中枢神经的物质——毒麦碱,如果人吃了含有4%毒麦的面粉,家禽吃了达到体重0.7%的毒麦,就会引起中毒。本试验的目的在于了解毒麦的生物学特性,为防除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播种1m2的毒麦,并定点作生育期观察记载。(二)用五种处理方法观察不…  相似文献   

9.
阔叶草是我县农田主要杂草,它广泛分布于山、川、滩农田,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若防除不利,轻者减产2~3成,重者减产5成以上甚至无收。为减轻草荒为害,我县自1976年以来,连续20年开展了以72%2.4-D丁酯防除麦田阔叶草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除草保粮效果。但在长期的使用实践中也发现2.4-D丁酯按用药标准亩用50~70ml洒后对苦苣菜、刺儿莱、田旋花等多年生阔叶草防效甚微,若在苗期超剂量使用2.4-D丁酯,小麦受药害明显,对产量影响较大。针对生产上存在的这一实际问题,我们于…  相似文献   

10.
《植物医生》2008,21(2):54
玉米田杂草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与玉米争水、争肥、争空间,对玉米苗期生长危害较大,易造成瘦苗、弱苗,减产达30%左右,必须进行化学除草。目前推广的“一杀一封”除草技术,可有效控制玉米整个生育期间的杂草危害。因其省工、省时、效果好、增产增收,已得到农民朋友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1.
棉花采用密植化学除草不中耕是当前棉花栽培另一种方法。它比早播、稀植、中耕多次的播种期晚30—40天,但提早拔秆15天左右,前后作物可以不套种。为了发挥群体增产作用,每亩密度为15000—20000株。早打顶,每株留3—4个果枝,主攻伏挑。前期用除草剂灭草,中、后期以密植控草,整个生育期不中耕。经我省连续5年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证实,它可以克服我省3—4月播种时,低温多雨,烂种死苗和深秋低温多雨烂桃或不吐絮等不良气候的影响,能一播全苗,提高棉花品质;能避开前期棉蚜、地老虎和后期第四代棉铃虫的为害;还能调节棉花与小麦、油菜等春收作物及插早稻争季节、争劳力、争土地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争取粮棉、油棉双丰收。在同一品种,土、肥、水相当的条件下,棉花采用密植与化学除草不中耕相结合,除草效果达75—95%,其产量,一般比当地早播、稀植、多次中耕的增产两成左右。高的每亩产皮棉150—200斤。省工50%左右,降低成本20—30%。  相似文献   

12.
杂草常伴随麻类作物滋生,与其争光争肥争水,严重影响其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有效防除麻田杂草尤为必要。文章概述了我国麻类作物生产现状,主要麻类作物田杂草危害、杂草种类及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13.
《湖北植保》2010,(4):65-65
10、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mm Spreng.) 紫茎泽兰对林业和农业造成的危害相当大:使幼树衰弱甚至死亡;使经济林推迟投产,效益下降;入侵田边地埂,就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造成入侵田块减产。另外,紫茎泽兰入侵120d后,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分别下降56%-96%、46%-53%、6%-33%,从而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地严重退化。  相似文献   

14.
宿县地区豆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与大豆争水、争肥、争空间,影响大豆生长。一旦管理失时,即造成草荒,减产严重。过去曾用拉索、氟乐灵、利谷隆等药剂进行豆田化除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由于夏种时间紧、任务重,大多板茬播种,采取毒土处理防除杂草,不易被群众接受。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剑河县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之一,油菜田杂草与油菜争肥争水,直接影响油菜的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通过2014—2017年对剑河县油菜田杂草的调查结果表明,油菜田杂草有16科39种。  相似文献   

16.
小麦连作、迎茬和轮作对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小麦8-12年长期连作、小麦-大豆-小麦迎茬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条件下麦田杂草群落变化。结果表明,小麦长期连作区杂草密度最大,杂草最多,小麦-大豆-小麦迎茬次之,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杂草最少。小麦-大豆-小麦迎茬和玉米-大豆-小麦轮作区之间差别小于两者与连作区的差别。3种茬口杂草密度、杂草数量顺序为连作区>小麦-大豆-小麦迎茬>玉米-大豆-小麦轮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小麦连作区一些杂草种类增加,同时也有些杂草种类减少。小麦连作10年增加的杂草有龙葵、鸭趾草、鬼针、苋及野苏,连作12年增加的杂草有问荆、扁竹菜和猪秧秧,而减少了龙葵、鬼针、野苏和苣荬菜。小麦连作区主要杂草为藜、龙葵、荠、稗、鬼针、鸭趾草和卷茎蓼。  相似文献   

17.
<正>咸宁地处湖北南部,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气象条件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为害。近年咸宁市小麦赤霉病菌源充足,加之常年种植的小麦品种抗病性较差,赤霉病成为咸宁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和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2014年由于小麦生长中后期遇到特殊的气候条件,造成小麦赤霉病在咸宁市大流行。2014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1.15万hm2,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1.07万hm2,  相似文献   

18.
程朝阳 《湖北植保》2023,(5):58-59+62
渍害是枣阳市稻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渍害的发生会降低小麦产量,影响小麦品质。2020年4~5月,枣阳市降雨量多达208.6 mm,时逢稻茬小麦灌浆结实期,部分勾厢质量不高的稻茬麦田小麦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渍害。为了解小麦灌浆结实期渍害对产量的影响,本文调查了枣阳市受害小麦情况,分析了渍害产生的不良影响。结果显示,本年度渍害的发生对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进而较大幅度的降低了小麦产量;不同程度受渍小麦产量损失在35.4%~83.2%;与未受渍小麦相比,受渍小麦次生根数量减少53.4%,根鲜重降低78.6%;受渍小麦倒三叶失绿严重。  相似文献   

19.
甘肃白银盐碱地区小麦品种的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利用盐碱地,筛选适宜盐碱地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以耐盐3号、8号小麦新品系为材料,以当地主栽品种宁春18号和764为对照,在甘肃白银引黄灌区不同程度盐碱地上进行了耐盐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3号、8号小麦在土壤全盐含量为0.299%~0.786%的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性强,比对照小麦增产明显。当土壤全盐含量0.299%时,小麦的农艺性状受到轻度影响,耐盐小麦比对照小麦略有增产;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299%~0.786%时,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着盐分浓度的上升,耐盐小麦比对照小麦增产幅度提高,优势明显;当土壤全盐含量在0.786%~0.828%时,小麦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随着盐分浓度的继续上升,小麦产量急剧下降,耐盐小麦比对照小麦有优势,但产量太低,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20.
油菜田杂草与油菜争肥、争水,影响了油菜的正常生长,长顺县经常使用的油菜田除草剂为乙草胺,品种单一,远不能满足油菜除草的需要。为寻求更多的油菜田除草剂品种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