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环境禀赋影响作物间的比较优势。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农户会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调整种植结构还是调整生产资料投入?如何影响大豆播种面积?其作用机理是什么?本文基于1998—2017年3560份地级市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差分广义矩模型(DIF-GMM),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大豆播种面积占比的影响。研究发现:日照、气温和降水均会影响大豆播种面积占比,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进而影响其播种面积占比。农户的适应性行为在气候变化对大豆播种面积占比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其中,灌溉、地膜和化肥在气温对大豆播种面积占比的影响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调节降水变化的要素主要是灌溉。同时,进口量、相对收益以及生产成本也是影响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变化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未来十年气候变化及农户适应性行为对大豆播种面积占比的动态影响路径和影响程度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可在短期内缓解气候变化对大豆播种面积占比的影响,而日照、降水、灌溉和地膜将对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具有长期持续冲击。  相似文献   

2.
基于河南省314家麦农和30个基层政府部门55名工作人员的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户和政府的气候变化认知与适应措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麦农和基层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其中,对于气候系统的变化,麦农的认知度高于基层政府;对于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和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麦农的认知度低于基层政府。研究还发现,麦农和基层政府对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选择偏好不同。超过80%的小麦种植户采取了气候变化适应措施,但主要是增加农药化肥投入和增加灌溉等被动性适应措施,基层政府倾向选择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等主动性适应措施。对于气候变化适应的政策支持,加强气候变化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推荐农作物新品种、暴雨和干旱预警是麦农和基层政府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3.
系统化、全面化的总结归纳现有的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的相关文献,理清农业适应性研究脉络,对于减少农业脆弱性风险、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第一,理解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进而引出气候变化适应性分析框架;第二,从行动主体、采用动机、采用形式、实施对象、行为特征等5个方面对气候变化下农业适应性行为进行分类讨论;第三,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约束条件2个方面讨论农业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第四,从降低气候风险、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福利、改善生态系统等4个方面评估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有效性。最后,提出未来可能存在的研究方向,以期能够丰富农业适应性行为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5.
气候变化加剧给农业生产系统带来的风险日益增加,农业系统是否能积极地适应气候变化,最大限度地规避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阐述了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分析了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的实施主体,并根据气候适应性行为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行为推广对策,以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农户适应性行为及其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效应,基于河北、河南省等地粮食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取处理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对粮食单产的影响.研究表明:1)面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近80%的农户会采取应对措施,而且农户倾向于采用成本较低的措施.2)农户是否采取适应性措施的行为决策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气温、...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户作为气候变化直接感知者与决策者,研究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要素对农户应对气候变化及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北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影响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结果表明,影响粤北农户气候感知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分为:平均年收入、年龄、受教育阶段、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从事农业劳动人数、农业补贴、获取气候信息的途径数、作物耕种面积以及看天气预报的频率。  相似文献   

8.
薛斯文  周旗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8):185-192+216
运用819份陕南调查数据,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对陕南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效果感知、人地观念、文化程度、气候变化问题关心度、产业结构调整感知影响应对状况感知;民众的人地观念、风险观念通过影响气候变化原因感知进而影响民众对气候变化应对状况的感知;人地观念、风险观念影响气候变化原因感知;陕南地区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相关路径有19条,因果路径有9条。路径模型有空间差异,汉中市和商洛市表现出的是无中介的路径模型,而安康市则呈现有中介的路径模型,并与陕南地区整体表达一致。基于地理探测器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探究影响陕南地区气候变化风险感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民众气候变化风险应对感知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理清气候变化感知影响农户生计的基本路径和内在逻辑,本研究基于云南省昭通市大山包镇农户调查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气候变化感知对其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气候变化感知对农业生计策略具有显著负面影响,但对非农业策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气候变化感知同时通过适应性行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计策略,进一步推动农业生计策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3)气候变化感知对生计策略的影响路径表现出明显的农户个人因素差异和农业生产环境差异,风险喜好型和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农户群体更倾向于调整和转变生计策略,存在农业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较完备时农户倾向于坚持农业生计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气候变化政策、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问卷调查和实测气象数据,分析了咸阳市农民对气候变化感知及适应对策选择倾向。结果表明:(1) 34年来咸阳市气温呈现缓慢升高趋势,平均增速为0.68℃/10 a;降水存在波动减少趋势,平均减速为32.53 mm/10 a。(2)80%农民的气候感知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但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较复杂。(3)农民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适应性行为主要是关注气候变化、更换农作物品种和调整种植结构或退出种植业。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面临的困境,分析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各方面因素,探讨从拓展参与渠道、健全参与机制、规范参与途径等方面改善农民基层政治参与状况,以期为农民有序参与政治创造优良环境,促进农村基层政治稳定,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恶化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大包大揽"式的全能型农村水环境治理策略逐渐式微,成效不显著,甚至出现了"边治理、边污染、忙应对"的恶性循环。基于农村水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当前治理困境,认为只有通过优化政府动员方式,有效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形成中国"善治"意义上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方式才能突破困境,使得农村水环境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改善成为可能,实现可为。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三农"发展问题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宁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最突出治理问题是"精英俘获"问题、经营模式问题和人才匮乏问题。文章建议以关系社员的切身利益——内部治理结构为基,以合作社发展最缺乏的要素——企业家培育为本,以社员最关心的问题——农产品销售入手,快速提升宁波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信息素养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农村的发展,农民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生代农民又是农村发展的主体和主力,他们的信息素养决定了农村发展的速度,他们的信息素养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以吉林省这个农业大省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吉林省新生代农民的信息素养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农民信息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户调研数据,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相关系数法定量分析南京市锁石村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由经济社会驱动力主导向生态保护驱动力转变过程中,经济、社会关系、安全和环境4项福祉因素层各项指标的变化浮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转变时,经济指标对福祉的贡献率略降低0.095,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的重要性则升高0.282;锁石村总福祉增长7.0%,其中经济福祉、环境福祉增加2.6%和9.4%,社会关系福祉和安全福祉降低7.4%和2.3%,降低福祉的68.7%是源于食品安全满意度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在提高经济水平、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要保障自留地减少时商品化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以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理论依据为指导,对杭州市补偿安置失地农民的实践探索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通过货币化征地补偿与参与发展的入股方式相结合,遵循市场的自有交易原则,在资源配置、组合和利益分配中允许合约的自由选择,才能最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市场效率和保障公平分配,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合作社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整个农业生产周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合作社发展的前景.农户利益最大化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终极目标,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是其发展重要路径选择,最后提出了促进合作社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新津梨花溪211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从参与种类、参与时间、参与人数、投入资金四方面评价出当地农户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再以是否经营"农家乐"为界将农户乡村旅游分为两组,并对其进行t检验,证实分组成立。进而对两组分别运用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其参与的因素,得出旅游收入是共同影响两组参与的共同因素,此外交通管制、农户态度等因素对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影响较大;举行节庆活动、路面状况等因素对未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影响较大。对此现象,提出增加旅游项目拓宽收入渠道、完善配套设施解决交通问题、进行统一培训增强农户能力等促进农户参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农村宅基地复垦中土地用途转变后的土地资产专用性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不确定性,建立了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宅基地复垦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关键点的分析框架。结果表明,降低土地资产专用性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过程中的交易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费用是农村宅基地复垦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陕西及宁夏部分地区农户关于产权抵押贷款的有关调研数据,以所在地区、年龄、家庭年收入等6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农户产权抵押贷款需求为因变量,利用R语言构建决策树的农户产权抵押贷款信用评估模型,为相关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政策方面的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特征的农户,其贷款意愿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最终,除耕地面积变量外其余5个变量被引入决策树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检验和改进后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分类正确性及准确性,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在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及实际贷款风险控制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