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昭阳区自1993年起,在监测点(旧圃)采用白炽灯(200W)来诱测稻飞虱成虫迁入的数量、时间、种类,发现其消长规律,辅以田间调查,掌握田间种群变化,确定当年发生程度,探索出昭阳区稻飞虱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以指导防治。  相似文献   

2.
经过连续3a的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双季晚稻田稻飞虱田间种群消长曲线基本上为双峰型,发生盛期从9月中旬到10月上中旬;近年来稻飞虱混合种群中白背飞虱发生数量比率增大,在混合种群的发生趋势中起主导作用;稻飞虱混合种群与白背飞虱发生年度间表现为每6a出现1个高峰。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结合生产调查实践与田间观察认为,稻飞虱发生为害虽具有隐蔽性,但在常年稻飞虱发生区域,或发生为害程度各异的稻田,害虫发生为害的前后,常伴有一些有利的适生环境条件,或迁入为害后仍可查见一些较明显的现象和症状,这些因素可作为田间检查、虫情判断的重要参考与补充依据,供基层技术人员检查虫情、指导防治时参考应用。田间调查,除必要时需深入了解虫情,选用田间拍查法外,还可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明确多年生水稻田间主要害虫种类、种群发生及为害情况,为多年生水稻害虫的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扫网法、盘拍法和目测法,采取五点取样调查记录多年生水稻及当地常规水稻田间害虫种类和数量,并记录水稻的卷叶数及白穗、枯心苗数量;利用四分位法对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系统调查,多年生水稻第1季和常规水稻田间水稻害虫均共17种,隶属5目12科,且主要害虫均为稻飞虱、钻蛀性螟虫(主要为二化螟和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多年生水稻第2季田间水稻害虫共13种,隶属4目8科,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为主要害虫,常规水稻害虫共12种,隶属5目10科,稻飞虱、钻蛀性螟虫(主要为二化螟和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为主要害虫。多年生水稻田和当年常规稻田中主要害虫种群动态趋势基本一致,多年生水稻(第1季)田间稻飞虱主要发生期在分蘖期至孕穗期,第2季田间稻飞虱主要发生期在拔节期至扬花期,多年生水稻(第2季)稻飞虱种群数量高于第1季,多年生水稻田(第1季、第2季)稻飞虱种群数量均高于当年常规稻。多年生水稻(第1季、第2季)和常规水稻田间稻纵卷叶螟主要发生期均在抽穗期至乳熟期,多年生水稻第1季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同常规水稻差异不显著,多年生水稻(第2季)田间稻纵卷叶螟平均为害率显著高于第1季和当年常规水稻。【结论】多年生水稻(第1季)田间主要害虫种类及主要发生时期与常规水稻田基本一致;多年生水稻(第2季)受害虫为害较第1季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收集整理福建省云霄县2005-2015年稻飞虱灯诱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2005-2015年云霄县稻飞虱发生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霄县早稻以白背飞虱为绝对优势种群,占91.3%,其次为褐飞虱占8.7%;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占75.7%~77.7%,中后期褐飞虱虫量逐渐超过白背飞虱,占51.6%~63.1%。各年度各月份稻飞虱种群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即呈现"双峰型"发展态势。云霄县稻飞虱常年发生7~8代,早稻主害代第四(3)代重于晚稻第七(6)代。白背飞虱始见期早于褐飞虱。11年来平均发生程度3.3级,为中等偏严重发生,主害代呈现提早发生及间歇性爆发为害的特点。气候条件是关键影响因素。台风、西南气流活动、阵性降雨等气候条件对稻飞虱迁入影响明显,而迁入峰次多且迁入峰量大是导致云霄县稻飞虱爆发成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上,5月底第1代若虫出现,若虫群居为害,受食物限制,成虫转移为害,6月以后世代重叠,7月底至8月为为害高峰期,10月下旬成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进行越冬(二、三代田间种群高峰期)。【结论】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是防治梨冠网蝽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温岭市泽国镇打角村、东片农场和城南镇田塘村分别设置观测圃,调查早稻、单季稻和连作晚稻上蜘蛛和寄生蜂的种类分布,以及田间蜘蛛和稻飞虱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共在田间调查到蜘蛛8科40种、寄生蜂9科17种。对比早稻、单季稻、连作晚稻上蜘蛛和稻飞虱的消长动态,单季稻和连作稻上的蜘蛛、稻飞虱发生量整体高于早稻。从种群来看,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senberg et Strand)、食虫瘤胸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senberg et Strand)和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ticus Bsenberg et Strand)3个种群在单季稻和连作稻上优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稻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预警预测,为防虫治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桐城市2005~2007年逐候田间系统调查的稻飞虱百丛虫量数据,分析影响桐城市稻飞虱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稻飞虱发生适宜气象条件等级预测的模型。[结果]分析发现,旬平均气温、侯平均气温与系统调查的桐城市稻飞虱百丛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显示高温对稻飞虱发生具有抑制作用,最适宜的候平均气温为20.5℃。降水量、降水日数和相对湿度等因子是通过某种综合作用机制来影响稻飞虱发生的。据此建立的桐城稻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等级预洲模型为Df=INT(0.982 6-0.097 8X_1+0.065 3X_2+0.629 1X_3)。[结论]此稻飞虱发生适宜气象条件等级模型适用性强,经历史拟合和2008年试报应用,拟合率较高,试报效果较好,可靠性强,可投入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吉林省西辽河稻区主要害虫种类、种群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为西辽河稻区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4~2016年间通过性诱剂、粘虫板及盘拍法对吉林省西辽河稻区水稻主要害虫进行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内,害虫的种类及为害部位各有不同,在插秧期至分蘖期,主要有稻潜叶蝇(Hydrellia griseola)、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稻负泥虫(Oulema oryzae)等害虫为害水稻叶片;在分蘖期至孕穗期,主要有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黏虫(Mythimna separate)、稻飞虱等害虫为害水稻茎秆及叶片;在孕穗期至收获期,主要有稻飞虱、黏虫、尺蠖(Geometridae)等害虫为害水稻叶片及茎秆.所调查的害虫中稻潜叶蝇在田间呈随机分布;水稻二化螟成虫有两个发生盛期,表明水稻二化螟可以在该地区完成两个世代的发育;稻飞虱分为灰飞虱(Laodelphax stiatellus)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两种,以灰飞虱为优势种,两种飞虱种群的成虫和幼虫虫龄结构相似,并且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飞虱在我镇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我们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准确的田间普查,安全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保护了我镇水稻生产。现将我镇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1.
对沧源勐董水稻稻飞虱的越冬虫源、田间发生及大面积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摸清稻飞虱田间发生代数、主害代种类、发生高峰及为害规律,提出预测预报的依据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的稻飞虱在我镇水稻生产上发生面积大,危害重,我们根据稻飞虱的发生规律,通过准确的田间普查,安全及时的防控措施,有效保护了我镇水稻生产。现将我镇稻飞虱发生危害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技术与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3.
经过11年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白背飞虱,褐飞虱两个种群在黔北一季中稻上的消长动态。两飞虱的迁入有同步突增的现象,发生量与和过入量关系密切;白背飞虱的主迁入时间比褐飞虱早,主要集中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2次或1交,分别为6月中下旬和(或)7月中下旬,且年度间没有差异;褐飞虱主迁入迟,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田间种群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至下旬。稻飞虱在中稻上的种群消长表现出7月  相似文献   

14.
沿江圩区稻飞虱发生概况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湖圩区为例 ,分析了沿江圩区稻飞虱发生的特点。根据资料分析 ,7月份平均温度、降雨量是造成白湖圩区稻飞虱种群动态消长的主导因素。将褐飞虱、白背飞虱种群发生划分为 3种类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海城市水稻种植面积28万亩,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据调查,2008年稻飞虱为害程度比往年同一时期偏重发生,其中有田间稻飞虱虫量每百穴3000~5000头偏重发生的,也有每百穴2000~3000头中等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洛阳市近几年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动态 ,归纳了该虫的发生特点 ,总结了种群田间消长规律 ,探讨了种群消长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宁夏全区银柴胡病虫种群的构成、发生规律及田间虫种消长进行系统调查,并对为害银柴胡主要病害(根腐病、霜霉病、白粉病)、虫害(无翅黑金龟幼虫、银柴胡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稻飞虱的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稻飞虱的特征、越冬、田间发生动态及为害特点,总结分析了宁洱县稻飞虱的监测、防治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提高水稻稻飞虱监测和防控能力,针对全州县2016-2020年稻飞虱发生为害情况,应在农业防控技术、物理防控技术、生物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技术等方面探索稻田生产中稻飞虱防控关键技术的应用,确保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1、发生情况,4月中旬以来,伴随着大范围的降水过程,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开始大量迁入我国南方稻区发生为害。主要表现为:华南、西南灯下稻飞虱迁入量比常年明显偏多,褐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华南、西南中南部、江南南部田间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上年;华南、江南南部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与上年相当,部分地区已出现较高的卷叶为害。根据水稻生长情况、气象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5—7月,稻飞虱在华南、西南、江南中南部稻区将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和江南大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