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福建省政和县佛子岩景区各类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植物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包括植物景观观赏性、科研性、多样性3个准则和12项评价指标。根据评判者对景区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结合景观美学指数计算方法得出景区的植物景观关学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B中植物景观观赏性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景观优美;指标层c中森林覆盖率、珍稀树种和物种多样性等指标的权重值较大,说明景区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植物景观美学指数为7.94,属于较好水平,说明景区植物景观特色明显,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提出景区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建议,旨在为今后景区的改造提升和进一步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张飞  林凌 《农技服务》2009,26(6):62-63
常州市人民公园位于常州市中心,是常州市第1个改造的城市老公园,改造后主要景区有延陵春韵、枕流飞瀑、绿野芳洲、莺啭琴音、晋陵遗韵等。植物景观改造上保留现场大树,增加植物品种,丰富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3.
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时杭州西湖茅家埠景区进行多次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茅家埠景区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长势,并从野生种与栽培种、乡土种与外来种两个角度分析草本植物构成。最后,提出了景区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景观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城乡过渡景观的分析和对登封生态田园城市的建设要求,对Y060生态廊道提出田园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通过新建景观、改造景观、提升景观3种景观打造方式,完成逐村逐段的设计。通过植物配置景观(花坛、模纹等)打造生态修复景观,以大地田园景观为主要对象,打造农田景观带和以原有杨树林及补植乔木为茂密森林景观的森林景观带。3个景观区域互相联系而又逐步演化,体现了不同景观的和谐过渡以及从人文到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5.
"红轴"是湖南农业大学新校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南农业大学"红轴"植物景观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从生物多样性、校园绿地景观效果、校园绿地特有教学功能三方面对"红轴"植物景观进行评价与综合分析.针对现有"红轴"景观出现的如植物品种及数量不足、植物景观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植物数量、强化科普教学功能等校园植物景观提质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28-130
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景观资源和成功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田园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乌龟河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营造设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葡萄峰林景区乌龟河的旅游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茜  陈月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5,(2):178-180,190
针对桃花岭景区林相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空间利用不充分、群落结构简单、缺乏防护林,存在安全隐患等林相现状,提出2种林相改造模式:①人流集散处的植物配置改造:入口区以桃花为主题,搭配其他春季开花植物营造春天花海景观;园路两侧采用乔灌草多种搭配方式组合,营造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溪流、水库周边种植耐水湿、观赏性高的乡土树种、开花或观叶地被植物及蕨类植物;服务用房区应结合建筑物东南西北不同的面进行植物配置.②山体林相改造:洪寺庵水库周边山体增种或补种秋色叶树种;腊八寺周边山体增种或补种耐水湿且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临城市道路周围山体增种或补种当地常绿阔叶林的建群树种和秋色叶树种.最后对长沙市桃花岭景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荔波小七孔景区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从植物种类构成、生长状况和配植情况等方面对荔波小七孔景区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出荔波小七孔景区在植物配植、季相变化、保护管理、景观体验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保定市滨河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月惠  周正晨  张洪燕  章文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73-9375,9388
以保定市滨河公园为例,在分析公园概况的基础上,认为植物景观布局应因地制宜地构建植物景观框架,并富有时空变化,体现园林的意境美。选取植物造景较突出的6个特色景区,从植物造景特色方面对其丰富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深入了解滨水景观带设计中处理植物的方法。指出了滨河公园在滨水植物配置和主题营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对策,以期为城市滨水景观带的植物配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都市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国内外三个小型都市农场景观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北京华润五彩城南部广场改造为"五彩田园"都市农场的设计方案,期景观设计分为四个功能区:魔方植盒区、田园菜畦区、科普互动课堂、迷你动物社。建成后的农场将兼具艺术、经济、教育和生态功能,是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玉春 《中国农垦》2014,(10):26-27
<正>近年来,江苏农垦云台农场坚持"田园就是家园"的理念,把田园风光作为战略资源经营,打造生态农业的金名片。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星级乡村旅游三星级景点;2013年获国家AA级旅游风景点称号。农场发挥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农场第三大支柱产业。今年初投资235万元对生态旅游核心区土建景观和植物景观进行提升改造,形成百荷园、湖心岛、荷花池、王莲池、赏荷广场、蔬菜长廊、睡莲池、荷花荡、摸鱼池和主题  相似文献   

12.
城郊风景林兼具重要生态和景观功能,山体风景林是城郊风景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山体植物林相的树种规划对实现山体林相改造有着重要指导作用。以长沙梅溪湖片区桃花岭景区山体林相改造为研究对象,研究山体林相改造树种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三台云水景区开放性的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对人文景观和植物景观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植物种类构成特点、季相变化情况、人文景观氛围、植物与建筑搭配关系、滨水绿地植物景观和溪流植物景观的营造方法等,总结出了富有文化底蕴、自然、写意的植物景观意境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贵州美丽乡村绿化建设中大量运用的绿化植物种类和植物造景模式与城市趋同,使得乡村植物景观逐步失去了田园野趣风貌。乡村特色植物景观的构建关键是对其现状风貌的认知与解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乡村特色景观营造的主要着手点和方法,提炼乡村仿自然植物景观营造模式。运用此研究思路,以贵州省10个精品型和12个普及型美丽乡村示范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5个主要空间节点植物景观风貌现状进行分析,提炼各个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和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根据美丽乡村不同空间节点的植物景观特色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和植物配置模式,营造出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田园野趣景观。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7,(18):31-32
濠河风景名胜区环绕南通老城区,是南通地区唯一的5A级风景区,被誉为南通城的"翡翠项链",是国内保留最为完整且位居城市中心的古护城河。本次通过对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濠西书院、濠东绿地、体育公园的植物景观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到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主要植物种类有87种,整个景区植物景观品种丰富,植物群落配置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并通过调查得出的结果,提出了未来濠河景区植物景观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梅园属特殊的植物专类园。本文以南京梅花山景区的营建为例,梳理其发展历程,着重对现有的景观系统进行分析,从而结合时代背景与发展契机提出景观优化措施,同时展望景区的未来,以期为梅花山景区的景观完善提供依据,也能为其他梅园的景观营造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许诺  杨凡  包志毅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2):2194-2199
选取杭州湘湖一期环湖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对景区内植物种类、配置群落等进行系统调查,总结分析植物的应用现状、观赏资源、典型配置,指出存在问题并给予相应建议。结果表明,湘湖一期环湖景区植物种类丰富,在选取的70个样方中共统计到园林植物88科222种,其中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水生植物分别有56、27、53、55、31种。通过对植物占比及游人需求进行分析可知,该景区需注重水生植物的品种运用,增加游人可进入式的低矮地被物种的配置。通过对观赏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景区内中下层的彩色植物偏少,秋冬季观花植物缺乏。对其典型植物景观群落进行测绘分析发现,植物景观总体效果较好,植物营造特色突出,四季可观,但植物空间营造较为单一,林冠线的刻画不足,植物群落结构有待成熟,观花下层植被有待营建,植物后期管理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乾陵园林规划原则及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对园林景区划分、各景区点的布局、及植物造景景观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规划了各景区、景点的主要植物种类、并提出了建设乾陵园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析公路沿线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用地情况、优劣条件,遵循"以植物造景为主"和"景观、生态、文化并重"的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思想,把公路沿线的城、河、田、林、路、桥、湖、渠、园、村等诸多景观要素融为一体,全线规划为"六个景区"的带状序列布局结构,通过总体构思、总体布局结构、六个景区绿化、竖向规划、土方工程、灌溉排水工程、生产路和管理设施等方面的综合规划设计,使其成为宁夏高速公路景观生态林的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景区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景观植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记录各个季节观花、观叶、观果等植物,以清风峡为例,分析春夏秋冬4季的植物景观现状,并提出突出春季开花景观,营造夏季的凉爽氛围,完善和突出秋季红叶景观,营造冬日浪漫景色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