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包括一些野生动物在内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从首次发生以来一直呈扩大趋势,成为了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小反刍兽疫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该病的流行动态,并介绍了几种小反刍兽疫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反刍兽疫病毒分子生物学与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小反刍动物一种重要的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的A类传染病,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病的广泛流行,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该病2007年第一次在我国报道后,更应加强对它的研究。文章主要叙述了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情况,特别是主要基因特征和结构蛋白的功能,并对小反刍兽疫疫苗的使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 PPRV)引起的包括一些野生动物在内的小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安全的重大跨国动物疫病之一。近年来,全球PPR疫情复杂,我国周边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态势。我国近期也陆续在多个省份发现疑似和确诊疫情。2014年3月27日,农业部宣布针对小反刍兽疫疫情启动一级响应。加强小反刍兽疫诊断工作、加快新型诊断试剂研发工作是当下做好防控小反刍兽疫的必要前提和必然要求,本文介绍了几种小反刍兽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诊断和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山羊和绵羊的急性、烈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小反刍兽疫抗体检测方法主要有胶体金试纸条、酶联免疫ELISA、板式化学发光。本试验利用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小反刍兽疫磁微粒化学发光抗体检测方法,将整个反应过程缩短至15 min。为大批量临床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俗称羊瘟,又名伪牛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高热稽留、眼鼻流涕、出现口腔溃疡、胃肠炎、腹泻以及支气管肺炎.该病是我国规定的一类疫病之一,被OIE规定为必须上报的动物疫病.本文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测以及防控等方面对小反刍兽疫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其免疫防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目前已给中国养羊业造成巨大损失与威胁。作者对PPR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及疫苗研制进展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反刍兽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浩  段小波 《中国畜牧兽医》2011,38(10):135-138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高度易感;牛、猪等动物也可以感染带毒,野生动物偶有发生。作者主要介绍了小反刍兽疫病毒各基因结构特点,6种结构蛋白的功能,以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FAO/OIE规定的A类烈性传染病,我国规定为一类动物疫病,是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以发热、口腔溃疡、咳嗽、腹泻和死亡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兽类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国际上将小反刍兽疫归为A类传染病.目前除非洲、中东和南亚次大陆传播外,在我国周边地区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频繁出现流行.因此,该病作为一种重大的跨国动物疫病,也在开始危害我国西藏和其他地区的动物生产和卫生安全[1-2].  相似文献   

10.
小反刍兽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反刍兽疫又称小反刍兽假性牛瘟、肺肠炎、口炎肺肠炎综合征等,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对羊,尤其是山羊危害严重,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PPR)是国际兽疫局(OIE)法定报告性疾病名录中规定的A类传染病[《国际动物卫生法典》(1999)]及根据我国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  相似文献   

11.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广大农牧民和养殖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该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进行概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成员,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引起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小反刍兽疫为一种重大的外来性疾病,2007年在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土县首次发生。自2013年末以来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湖南、辽宁等地频繁暴发小反兽疫疫情,给中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引起极大的重视。为更好的分析小反刍兽疫的病原特性及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文章对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烈性、接触性重大跨国动物疫病.目前,该病在我国已经发生,给我国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同多数病毒性疾病的防制相同,对小反刍兽疫PPRS的防制仍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文章对小反刍兽疫的各类疫苗进行综述,以期为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4.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易感动物以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为主。目前,小反刍兽疫主要流行于西非、中非、中东、阿拉伯半岛及南亚等地区。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和高效的预防性疫苗将为该病的防控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对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现状、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 is an acute, febrile, highly contagious and economically important viral disease of small ruminants. A polyclonal antibody based indirect ELISA was developed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PPR virus in the serum samples of goats and sheep using purified PPR viral antigen propogated in Vero cell culture. A threshold (cut-off) value was set as twice the mean of the negative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n negative serum samples in respect of PPR virus antibodies in the test. A total of 1544 serum samples from goats and sheep were screened by indirect ELISA and competitive ELISA. The indirect ELISA compared very well with competitive ELISA, with a high degree of specificity (95.09%) and sensitivity (90.81%). When compared with virus neutralization test, the present assay had 100% specificity and 80% sensitivity. With serum samples, the assay could clearly differentiate animals from the infected population from uninfected on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indirect ELISA may be a good alternative tool to competitive ELISA for seroepidemiological surveys.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影响家养以及野生的小反刍动物。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热、口腔炎、结膜炎、肠胃炎和肺炎。小反刍兽疫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IE)规定必须上报的法定疾病之一。文章对该病的流行、传播方式、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小反刍兽疫(PPR)在我国西藏首次暴发,在西藏和新疆部分地区使用PPR Nigeria 75/1疫苗株制造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为明确疫苗的安全性,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国家牛瘟参考实验室对其安全性能进行了系统评价。健康易感山羊、绵羊及怀孕山羊、怀孕绵羊按不同剂量接种疫苗后,均未观察到异常临床反应;怀孕母羊所产羔羊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疫苗对小白鼠、豚鼠的非特异性安全试验表明,所有接种动物均健活。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性良好,可在田间大规模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建立小反刍兽疫(PPR)荧光抗体诊断方法,研究选用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igeria75/1减毒疫苗株制备抗原,免疫试验山羊,制备小反刍兽疫高免血清,用硫酸铵盐析法粗提免疫球蛋白(IgG),再应用提取的IgG制备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荧光抗体对试验用Vero细胞组织抗原和犬瘟热病毒(CDV)抗原无反应性,对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细胞的检出敏感性为1×106稀释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