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特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和水曲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适合我国东北地区广泛栽培。本文对现有国内外落叶松和水曲柳种间关系、立地条件以及混交优势对生长的影响进行总结,其结果对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的经营及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曲柳与长白落叶松混交造林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水曲柳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08.76%~123.71%、105.46%~114.59%和121.66%~161.26%;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纯林的127.78%~136.23%、104.07%~111.71%和179.8%~207.45%;双行混交的效果优于单行混交。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24a生的单株平均材积为0.13007m3,为纯林单株材积的1.53倍。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较水曲柳和长白落叶松纯林平均提高了34.78%;减少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表层的孔隙度、持水量和通气度,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根际土壤中养分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彦东 《林业研究》2002,13(4):269-272
在落叶松水曲柳纯林与混交林中,采集林地土和根际土,测定了氮、磷、钾浓度,目的是探讨养分条件变化在混交林增产上的作用。结果表明:混交林林地土全氮浓度和水解氮浓度与水曲柳纯林相近,但要高于落叶松纯林。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全氮和水解氮浓度与纯林中的相近,而落叶松在混交林中根际土水解氮浓度明显高于纯林中的。混交林林地土全磷和全钾浓度与两个树种的纯林相差不大。混交林林地土有效磷、有效钾浓度均高于水曲柳纯林,而且水曲柳在混交林中根际土的有效磷和有效钾浓度与纯林中的相比明显增加,分别高出44.1%~79.6%和13.5%~25.6%。这说明水曲柳在混交林中磷和钾的利用状况得到了改善。表2参15。  相似文献   

4.
红松、水曲柳混交林营造技术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松、水曲柳可选择带状、块状、隔行或隔株进行混交造林、造林蜜度为红松3300株/hm^2,水曲柳4400株/hm^2,混交林中,水曲柳年均高生长明显高于纯林,达到57.6cm,红松略高于纯林。  相似文献   

5.
用灌施和管施方法研究了纯林和混交林中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对^32P的吸收及利用。结果表明,树木对^32P的吸收,运转很快,施^32P的当日即达冠层。^32P在树冠上层分布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灌施时^32P在树冠阳面分布较多;管施时在树冠阴面分布较多。灌施时混交林中树木对^32P的吸收多地纯林;管施时纯林中树木对^32P,混交林中异种树木间^32P交换量最多。长白落叶松与水曲柳种间营养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6.
混交条件下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生长与分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用土钻法调查了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根系分布 ,并在温室内用盆栽和床栽方法测定了混栽及纯栽水曲柳、落叶松的根系生长。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在混交林中 ,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水平分布不同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水曲柳带内 1、2行间 ,水曲柳根密度分别为 32 37 2g·m- 3 和 3130 2g·m- 3 ,无明显差异。而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落叶松带内 1、2行间 ,落叶松的根密度分别为 939 4g·m- 3 和2 745 3g·m- 3 ,差异明显。水曲柳根系有向落叶松带伸展的趋势 ,而落叶松根系的分布则受到水曲柳的抑制。混交林中根系的垂直分布更加均匀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 ,0~ 10cm、10~ 2 0cm和 2 0~ 30cm土层内根量分别占总根量的 41 9%、2 8 7%和 2 9 4%。而水曲柳纯林中分别为 6 1 0 %、31 6 %和 7 4% ;落叶松纯林中分别为 5 5 6 %、2 7 9%和 16 5 %。温室栽培实验表明 :无论盆栽和床栽 ,混栽水曲柳的根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高于纯栽 ,尤其是≤ 2mm细根生物量增加明显 ,盆栽时增加 2 8 8% ,床栽时增加 36 5 %。而混栽时落叶松的根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均低于纯栽。水曲柳的地下 地上比较高 ,约是落叶松的 2倍。水曲柳的根生物量约是落叶松的 4~ 6倍。上述结果说明 ,水曲柳的地下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尖砬沟森林培育实验站23a生水曲柳落叶松带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对落叶松林带进行不同方式结构调整后水曲柳林带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结构调整方式,对水曲柳林带土壤物理性质未产生显著影响,对土壤部分化学性质影响显著。去边行调整后水曲柳林带土壤,上层和中层的水解N含量显著大于其它调整及对照组对应层次的含量(P<0.05),上层的有机质含量也明显大于其它调整及对照组的含量(P<0.05)。对落叶松去边行与隔株去株和品字型均匀伐相比,去边行表现出更好的改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生态林的保护和经营是森林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混交林生物量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森林经营水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生态功能上考虑混交林生物量是实现水源涵养、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文章从水曲柳和日本落叶松混交林生物量研究入手,分析了2个树种带状混交林整株活立木根、枝、干、叶等不同器官的生物量所占的百分比,为研究混交林生物量的收入关系和协同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对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中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比较,得到了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根际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变化趋势为:除钠外,落叶松的各项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均大于水曲柳,钠与钾、钙、镁存在拮抗作用,营造落叶松混交林有利于促进落叶松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13.
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需求,本文依据落叶松营林调查资料,提出了落叶松人工中、幼林价值有偿转让林价计算方法,为林价的有偿转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和经营好娄烦县现有人工华北落叶松林资源,在实地调查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拟将娄烦县3343hm^2华北落叶松优良林分建成山西省较大的华北落叶松采种基地之一,该文分析了建设这一采种基地的有利条件,及基地建成后必将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时提出了适于采种基地的经营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丛燕  魏荣华  袁强 《林业科技》2011,36(2):17-19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系列的方法,对阔叶林和白桦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生物量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阔叶林和白桦落叶松林的火烧迹地中,总生物量随着火烧后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在中、重度火烧迹地中,草本生物量、灌木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在火烧后15年间波动比较大,15年后趋于稳定;在轻度火烧迹地中,火烧1年后波动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影响培育落叶松人工林的不利因素,提出落叶松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对策,使落叶松在培育过程中能充分发挥短期效益。  相似文献   

17.
河岸带落叶松林土壤氮素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庞泉沟河岸带落叶松林的土壤氮素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了解河岸带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储量以及氮素的空间格局,为河岸带对河流氮素的净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土壤表层氮素含量较高,土壤中全氮、铵态氮、硝态氮空间异质性明显,并且氮素在土壤层之间、高地连续体上存在不规则的垂直格局和水平格局。2)在高地连续体上,河岸带土壤全氮与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r=0.613),全氮与铵态氮呈正相关(r=0.114),全氮与与河岸带宽度呈负相关(r=-0.075),铵态氮与硝态氮呈负相关(r=-0.004)。土壤氮素格局受多因素影响,氮素的形态与含量主要受地形、林分、降水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龙江省五营林业局丽林林场30株人工落叶松2 190个枝条基径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建立了落叶松枝条基径模型:BD=b1+b2DINC+b3DINC2+b4DBH.DINC2。然后,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拟合线性枝基径模型。采用AIC、BIC、对数似然值和似然比检验等模型评价统计指标对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拟合枝条基径模型时,b1、b2、b3同时作为混合参数时模型拟合最好。为了矫正混合模型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异方差现象,把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加入到枝条基径混合模型中。指数函数显著提高了枝条基径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且消除了异方差现象。模型模拟表明:对于大小相同树木,枝条基径随着着枝深度(DINC)的增加而增大,对于大小不同的树木,枝条基径随着胸径(DBH)的增加而增大。林木的胸径变量很好地反映了不同大小树木的枝条基径的变化。在不知道详细林分信息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树木变量合理地预测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枝条基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2001年5~9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下设立临时标准地,采用"之"字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取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植物残渣法,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查氏琼脂培养基(CzA)分别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纯化.初步鉴定出16个不同种的土壤真菌,其中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