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械化设备已经运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机械化可以有效提高农地产率。我国农业发展制度虽然已经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可利用水资源相对短缺,使得农业节水灌溉方面需要做出改善。对现在农业节水制度进行完善,督促农民合理运用水资源,使农地得到全面的改善,为农民生活做出改善。  相似文献   

2.
应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国农业机械化制度的变迁过程,指出由于制度收益递减,新的农业机械化制度能够带来潜在利润,在制度环境出现变化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化利益集团经过长期博弈、反复试错,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制度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制度创新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制度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以英、美、日、韩为代表的国外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农业机械化的支持政策以及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以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和农业机械化科技与推广制度为主体的制度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重点分析了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劳动力、土地状况等和农机产品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对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产业保障制度;促进农机产业的自主创新;农机服务专业化,旨在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历史原因和农业人口数量导致经营的农地规模小,农地细粹化,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土地流转,能有效改变这一状况,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配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必须首先完善我国的土地立法,使土地达到规模经营;并通过立法确定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扶持政策,对现行的户籍制度、劳动工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以保证因实行农业机械化而使节约的劳动力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同时还需建立和完善农业机械管理和农机推广法律制度,以此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台湾当局的各项农业扶持政策是农业机械化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台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府扶持经验主要有:制定农业机械化发展计划;鼓励农业机械化并进行示范推广;农机贷款及补助;农地重化政策和企业化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科研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是借助于臻于完善制度、市场和科技三者实现的。文章笔者就分析美国、日本和西欧等三种农业现代化模式,结合对我国资源禀赋、科技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分析,总结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特点,提出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机械化、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等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农地使用权流转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比较法的视角考察和研究发达国家的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与实践,可以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和启示。一、国外农地流转制度简介(一)大陆法系国家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国家的农地用益权、永佃权流转法律制度目标是通过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实现农地合理流动和提高农地使用效率最大化。其中的用益权范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农业机械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此,通过分析基层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的发展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认为新生的基层农业机械化合作组织既保证了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活力,又为集约化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民间社会通过对基层生产组织的创造性发挥,在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将小规模家庭生产整合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其经验对其他行业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