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唐海县适应农业新形势的变化,坚持内引外联相结合,积极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以河鲀鱼养殖出口基地建设为纽带,强内功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张洁 《河北渔业》2008,(4):19-23
唐海县河鲀鱼养殖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是本县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所养规格达600g河鲀鱼商品鱼以冰鲜的方式主要经海运出口日、韩。为纯正红鳍东方鲀品种,走自繁、自育、自养之路,本县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养成攻关”项目并获得成功,苗种培育成活率80%以上,同时完善了东方鲀温室大棚越冬新工艺,越冬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下面就本县河鲀鱼全人工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1河鲀毒素所在部分和季节上的变化 河鲀毒素所在部位为鱼体内脏.其包括:生殖腺、肝脏、肠胃等部位,其含毒量的大小,又因不同养殖环境及季节上变化而有差别,按长江河鲀和人工养殖河鲀的实例证明,各器官毒性比较如下:卵巢>脾脏>肝脏>血筋>眼睛>鳃耙>皮>精巢>肌肉.养殖河鲍(2龄以上)其器官毒性比较与野生河鲀一致,但含毒素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我公司1957-1968年拖网渔场统计资料写成。目的是想通过多年拖网生产实践的资料分析说明河鲀鱼的渔场和渔期及其历史变迁。为开发河鲀鱼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产养殖》2011,(11):5-5
2011年5月,浙江舟山嵊泗县长山嘴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上海水产研究所引进条纹东方钝、黄鳍东方鲍、菊黄东方鲀共4000尾,苗种大小规格为2-3cm。河鲀食性为杂食性,没有专门的配合饲料,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动物性饵料(小鱼、小虾)为主。河鲀养殖周期长,从苗种开始一般要18—24个月才能养成上市规格。  相似文献   

6.
以昌黎县刘震养殖场6个养殖池塘作为试验池,进行了河鲀鱼和日本对虾生态立体混养试验.通过对养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技术控制,探索了河鲀鱼和日本对虾立体混养的高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7.
河鲀鱼内脏、血液中含有的剧毒,曾夺去无数的生命,致人们对河鲀鱼望而生畏。长期以来,使得这一宝贵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河鲀鱼的食用与医用价值,国内、外研究与利用现状及如何利用我省海域的河鲀鱼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报道了从河鲀鱼精巢中提取DNA-Na的方法,在对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条适宜于河鲀鱼精巢的合理提取工艺;由此工艺提取的DNA-Na产品其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1试验器材及药品1.1器材50个容积2万ml的长方形玻璃缸槽,若干充气管,60目散气石,lml、10ml的移液管,500g的托盘天平,5000ml的三角烧瓶,1600X显微镜一台,载玻片、盖玻片若干,以及镊子等。1.2药品及浓度84消毒液(3、5、8、9、10、12、15、20、25、30X106),新洁尔灭(5、7、8、9、10、12、15、20X10-e),高锰酸钾门、2、5X10'),氯化汞(0.15、0.20X10一勺,甲醛(80、100、150、200X106),硫酸铜(2、6、SX10-'),孔雀石绿(0.05、0.1、0.5、0.SX10-'),硫酸钢与硫酸亚铁合剂(2、2.5、3X10-'),戊M醛(50…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河鲀鱼的人工孵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卵的选择 孵化用卵应选择优质卵。优质卵的卵粒晶莹透明、规则、略带粘性,且卵与卵之间不互相粘连在一起,在水中呈分离状存在。而劣质卵卵粒暗淡发白不规则、无粘性,卵在孵化用水中以结块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日本、韩国等国家河鲀鱼需求量的逐渐增加,我国河鲀鱼养殖的规模也随之加大。但是,许多问题也日趋明显,如:鱼塘使用费过高、水质交换不及时,饵料投喂不当等。要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海上网箱养殖势在必行。本人将几年来进行海上网箱养殖河鲀鱼的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日本、韩国等国家河鲀鱼需求量的逐渐增加,我国河鲀鱼养殖的规模也随之加大。但是,许多问题也日趋明显,如:鱼塘使用费过高、水质交换不及时,饵料投喂不当等。要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海上网箱养殖势在必行。本人将几年来进行海上网箱养殖河鲀鱼的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网箱养殖河鲀具有机动、灵活、简便、水域适应广、操作简单等优点。1 养殖水域 选择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质清新、无污染物、无障碍物、水面宽阔、日照条件好的水域作网箱养殖水域。网箱的箱底离水底要有0.5m以上高的距离,防箱搁浅。设置网箱的水域  相似文献   

14.
几种常见类型的鱼病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在淡水养鱼生产中,有多种不同的病因引发的鱼病症状相近,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往往造成严重损失。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对于由不同病因引发的相近症状的几种类型的病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作如下归纳: 1 烂鳃型 1.1 烂鳃病:属细菌性鱼病 症状特点:除鳃内粘液增多,鳃丝膨大、弯曲、腐烂外,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名“开天窗”。  相似文献   

15.
张策  李莉 《科学养鱼》2021,(2):48-49
在水产养殖业中,淡水鱼的小瓜虫病被称为"白点病"。鱼类感染小瓜虫病多难以治疗,有时一夜之间全部死亡,原因是小瓜虫生存和繁殖能力极强。作为受害者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前人的经验,总结心得分享给大家,望广大渔友提早预防。一、小瓜虫的来源每年秋冬之际是小瓜虫暴发的时期,对于池塘养殖水体的小瓜虫大家尚可以理解,但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图1),笔者养殖的草鱼苗仍然遭受了小瓜虫的侵害,这说明小瓜虫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  相似文献   

16.
夏初,正是鱼类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时期,也是鱼病开始流行的时期,如何尽早发现鱼病,减少病害损失,提高经济效益,是众多养鱼工作者所关心的。下面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介绍如下,仅供大家参考。1鱼病的鉴别鱼类的发病有其共同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体色、体形和摄食活动几方面,只要坚持定期巡塘,细心观察,勤记录,多整理,必要时借助多种检测手段综合分析,就可以及时发现水产动物的疾病。1.1体色或体形健康的鱼类体色鲜艳有光泽,体表完整无损。如出现背部和头部发黑,则可能患上细菌性肠炎病;如体色消退,无光泽,可能是烂鳃病、感冒病;如皮肤灰白色或白色,披有棉絮状白毛,肌肉腐烂,则可能是水霉病;如皮肤充血,体表粘液增多,部分鳞片竖起或脱落,鳍条残缺不全,可能是竖鳞病、鳍腐烂病;如在肛门附近出现红色印章,可能是患了打印病;如体表分布白点,可能是粘孢子虫病或小瓜虫病;如体表象裹了一层面粉,可能是打粉病;肌肉出血发红或红鳍红鳃盖,则可能是出血病;鱼体象披着蓑衣,则可能是锚头鳋病;如夏花阶段在水中看见鱼额头和口周围变成白色,可能是白头白嘴病;如鱼体上有气泡,则有可能是患了气泡病。1.2摄食健康的鱼一般食欲旺盛,投喂饵料后很快来食场吃食,而且每天食量正常...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综合利用养殖水体资源,近一二年来,我县沿海部分池塘实行河豚鱼与日本对虾混养的增产措施。日本对虾以河豚鱼残饵、粪便为饵料,既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又有利于水环境的安全稳定;河豚鱼能够将患病害的虾吃掉,防止疾病蔓延,且其体表分泌的粘液能够抑制水中病菌的滋生;由于日本对虾的昼伏夜出,故二者的活动与摄食基本上互不影响。所以,河豚鱼与日本对虾能够互利共生,大大提高生产效益。生产实践表明,除河豚鱼的养殖收入,混养的日本对虾每667m~2单产15~25kg,产值在1000元以上。现将混养技术介  相似文献   

18.
河鲀异钩虫病是日本养殖红鳍东方鲀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我国在2002年首次确认此病在养殖红鳍东方鲀时发生,笔者于2002年在暗纹东方鲀亲鱼越冬时发现,2003年和2004年一龄暗纹东方鲀越冬时又多次发现,是目前长江口区域养殖暗纹东方鲀鱼种时发病最严重的,损失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危害各生长阶段的河纯鱼,并且常常和纤毛虫病、车轮虫病、细菌病并发。  相似文献   

19.
To confirm the toxicity or the tetrodotoxin (TTX) content of cultured puffer fish in China, 565 specimens of cultured puffer fish (Takifugu rubripes, Takifugu fasciatus or Takifugu obscurus, Takifugu flavidus and Takifugu bimaculatus) were collected from five provinces from November 2007 to November 2008. The toxicity of the skin, muscle, liver and testis/ovary was examined using methods based on a mouse assay for TTX.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kin, muscle, liver and testis of specimens were ‘non‐toxic’ in both of the mouse assays [<10 mouse unit (MU) g?1 or 2.2 μg g?1] from the viewpoint of food hygiene. However, TTX was detected from an ovary sample of the cultured T. rubripes collected from the Shandong province in March 2008, which was 125.43 MU g?1 tissue. The average TTX contents in the muscle, liver and skin of T. rubripes from Hebei and Shandong provinces were the highest in May or July (1.31, 0.90 and 0.62 MU g?1, respectively, in Hebei, and 1.57, 0.32 and 0.16 MU g?1, respectively, in Shandong) and the lowest in January (<0.1 MU g?1 or 0.02 μg g?1). Thus, non‐toxic cultured puffer fish could be produced successfully in mainland China.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