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是华中棉区首要的害虫,每年普遍发生,棉花遭受损失一般在2、3成以上,也是限制两熟棉区棉花产量与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往本棉区对红铃虫缺乏系统的研究,对红铃虫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基本上不够了解,因而不能达到有计划扑灭红铃虫灾害。若盲目喷药,则将造成成本高、增产效果不显著的不良影响。四年(1951—1954)来,我们针对着红铃虫间题,在武昌和松滋两地进行了系统的红铃虫生活规律的研究,同时布置越冬和大田药剂防治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提供出来以便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新品系对棉红铃虫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 2 7个陆地棉新品系、新组合为材料 ,在网室条件下对其抗红铃虫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有 13个材料高抗红铃虫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 48.1%;有 14个抗红铃虫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5 1.9%。不同类型棉花材料的抗虫性强度顺序为 :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 >常规抗虫棉≈常规抗虫杂交棉F1 >常规棉 (CK)。  相似文献   

3.
2001—2002年,对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16个参试品种(系,组合)分别进行了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鉴定,另对3个抗虫品种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抗枯萎病鉴定结果:有2个品种抗枯萎病,占鉴定材料的12.50%;I3个品种耐枯萎病,占81.25%:1个感枯萎病,占6.25%.抗黄萎病鉴定结果:有15个品种耐病,占93.75%,1个感黄萎病,占6.25%。抗红铃虫鉴定结果:3个抗虫品种对红铃虫均达到高抗水平.与1999~2000年相比,新品种的抗病虫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红铃虫在我国是危害棉花最主要的害虫。解放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系统研究结合大面积防治运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越冬期的防治,如东北棉区(辽宁),每铃虫数平均由零点三一头压低到零点零零七头,进一步徹底肃清即将实现。惟在发生代数较多的黄河流域棉区的南部、长江流域棉区和华南棉区,只进行越冬期的防治,还不能消灭红铃虫为害,必须结合  相似文献   

5.
对于红铃虫产卵习性,前人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许多研究,但棉花不同器官浸提液对红铃虫产卵习性的影响则未见报导,我们结合棉花品种对红铃虫的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棉花品种(系)品比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品种(系)品比区域试验是对各当地新引进的新品种(系)与当地主栽品种相比较,鉴定其早熟(生育期)、优质、丰产性和抗病虫等特性以及经济性状、纤维品质。主要鉴定供试品种(系)在各棉区的表现,为各棉区选用优良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地选择选择的试验地要具有代表性和一致性。要求土地平整,肥力中上且均匀,前作一致,灌排方便,试验小区位置适当,光照充足,不受小气候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1952年傅胜发等估计长江流域棉区因红铃虫危害损失棉花28.1%以来,国内引用者颇多。从七十年代末起,关于红铃虫危害损失的研究又在各地相继开展。曹赤阳等(1979)报道用棉籽被害率推算皮棉损失率和用每铃活虫数推算籽棉铃重损失率,荆州地区植保站(1979)提出用羽化孔测算铃重损失率和皮棉产值降低率。蔡述宏等(1985)报道了单铃含虫量与受害损失的直线回归式。但是涉及到长江流域棉区这样大范围红  相似文献   

8.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网室人工接卵、接成虫,室内单头饲养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北部棉区多个主栽的棉花品种(系)和近年来新疆从内地引进的一些棉花品种(系)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初步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棉铃虫的发生情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棉铃虫对中棉42等表现出较高的选择适应性,其种群在各发育阶段有较强生存力;新陆早10号等表现出较高的自然耐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辽宁棉花育种60多年的发展历程.该省现已培育了一大批特早熟棉花亲本材料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先后选育近60个短季棉品种,推广到特早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棉花育种和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针对辽宁省棉花育种实际情况及地域特点,探讨了辽宁棉花育种主攻目标是:在加强优异资源收集鉴定筛选及核心亲本创新研究基础上,改善纤维品质,增加纤维类型,加大杂交棉选育力度,扩大品种适应区域.根据南北疆、黄河流域棉区生态条件及对棉花品种的需求情况,制定相应育种目标.进行异地选择、生态鉴定和生产试验,以加速辽宁棉花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根区施用杀虫双防治棉红铃虫取得田间防治效果的基础上,为了弄清杀虫双毒杀红铃虫的作用方式,我们先后对红铃虫初孵幼虫和成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笼罩观察试验,现将结果分析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品及生物材料: 25%杀虫双水剂(沙市农药厂) 棉花品种鄂荆92 红铃虫卵为荆州地区微生物研究所养虫室提供。 (二)杀虫双对红铃虫初孵幼虫的内吸毒力作用试验用25×20试管插在试管架上,配制五种浓度杀虫双溶液,设清水对照,每支试管插入一根从田间摘回留有一个幼蕾的果枝,管口用脱脂棉和凡士林封好,待水培24小时后接  相似文献   

11.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将新疆棉区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新陆中51号引种到黄河下游的山东棉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该品种的需钾特性。结果表明,引种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使株高在不用施钾水平下增加了0.6%~15.4%。在当地习惯施钾条件(K2O,225 kg/hm2)下,该棉花品种与主栽地区相比籽棉产量减少约14%,而增施钾肥(K2O,450 kg/hm2)可显著增加棉花的单株结铃数,使棉花籽棉产量比西北内陆棉区增产约26%。增施钾肥同时显著提高了棉花体内脯氨酸的含量,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推测其可能是高钾促进新疆棉花品种适应高温高湿的山东棉区的一个因素。因此,增施钾肥是使新陆中51号成功引种到黄河下游山东棉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晋棉4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丰产、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晋棉10为母本,用抗病、早熟的品种辽101作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而成的特早熟棉花新品种。2004年在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皮棉产量832.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棉37增产13.96%。经鉴定,该品种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标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在特早熟棉区春播,黄河流域棉区夏播。  相似文献   

14.
棉花抗红铃虫品种选育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 2 0 0 0年 ,对来自长江流域棉区的 14 0份次陆地棉材料在网室进行了抗红铃虫鉴定。结果表明 ,有 4 8份次材料高抗红铃虫 ,占鉴定材料总数的 34.3% ;抗级材料 30份次 (占 2 1.4 % ) ;中抗级 30份次 (占2 1.4 % ) ;感虫 2 2份次 (占 15 .7% ) ;高感 10份次 (占 7.1% )。  相似文献   

15.
棉红铃虫是世界性的棉花大虫害。在我国某些地区危害猖撅,严重地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多年来,棉区一直使用剧毒农药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且易产生药害和污染环境,因此需要另外寻找更好的防治手段,目前着来这种诱杀红铃虫的方法,可能是一种可取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红铃虫雌蛾粗提物(能引诱雄蛾的天然粗制品),来诱杀红铃虫。上海川沙县,安徽省巢县井庐江县等地都在大田做了试验:在棉田里放上一个盆式诱杀器,里面  相似文献   

16.
正北疆地区是新疆重要的植棉区,棉花早熟性是决定北疆棉花夺取丰产稳产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北疆地区棉花品种多、乱、杂,主要原因是种子管理力度不够,乱引、乱调,不遵循品种试验、示范、推广程序,在引种鉴定、试验、示范上缺乏统一管理。为了验证自育的棉花品种(系)在沙湾县种植表现,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在沙湾县四道河子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旨在为该单位开展育种工作,和为本地区选择棉花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棉花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特性。[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2份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13份新疆棉花品种(系)为材料,对棉花农艺性状、产量进行比较分析,鉴定参试棉花品种(系)在哈密棉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表现。[结果]棉花品种(系)尼科3号、44-23、库1506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表现高于其他品种(系)。[结论]通过综合比较,初步筛选出尼科3号、44-23、库1506这3个适合哈密棉区种植的品种(系),可进一步试种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用3个试验的资料,对棉花抗红铃虫的一些鉴定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5个主成分对总变异的贡献率达90%以上。卵量、籽花含虫量、僵黄花率等是棉花抗红铃虫的主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1983-1985年在河北邯郸,广平对216个棉花品种(系)进行了416品种(次)的抗蚜性筛选鉴定,并对筛选鉴定技术作了研究。根据蚜情指数,将抗蚜性程度分为抗、中抗、感、高感4级,选出多毛早3号等13个抗蚜品种材料;提出了新的蚜害程度分级标准和蚜情指数计算公式,可提高筛选鉴定的效率;室内接虫鉴定技术研究表明,其结果与田问鉴定相一致(r=0.8028,r_(0.01)=0.641);根据不同棉花品种苗期受蚜害后恢复能力(耐害性)的差异,认为棉花品种抗蚜性筛选在苗蚜发生后期进行最为适当,这有利于对品种抗性作出全面评定。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在安徽省不同棉区,试验比较了8个棉花品种(品系)的产量表现和纤维品质,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徐州553在8个品种中的丰产优质性表现较好。各品种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纤维品质之间,仅纤维长度与产量表现显著正相关。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实现棉花高、稳、优的问题,提出了安徽省不同棉区棉花良种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