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小麦新品种山农22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使良种良法配套,故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山东不同区域的4个点分别进行了每公顷120万、150万、180万、240万、300万基本苗的密度试验,分析研究该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山农22号小麦新品种具有良好的高产、稳产和广适特性,在适宜的种植区域内,获得9 000 kg/hm2以上产量的合理种植密度为120万~180万/hm2基本苗。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确定江苏沿江地区宽幅带播小麦高产栽培的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以春性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设置10月26日、11月5日、11月15日3个播期和150万苗/hm2、225万苗/hm2、300万苗/hm2、375万苗/hm2 4个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宽幅带播(20 cm麦幅,40 cm行距)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的穗粒数、千粒重影响不显著,但对单位面积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3个播种期中,10月26日播期的平均产量最高。与10月26日播期相比,11月5日和11月15日播种小麦的平均产量分别降低了5.98%和19.50%,其中11月15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之间,300万苗/hm2、375万苗/hm2两个水平之间的平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150万苗/hm2和225万苗/hm2的产量。根据各播种期与密度组合的产量分析,10月26日至11月5日为较适宜播种期范围,其相应的适宜密度为300万~375万苗/ hm2的基本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晚播小麦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扬麦20号小麦为试验品种,11月18日晚播(比最佳播种期推迟18~24 d),分析基本苗密度对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播种量为160.95~214.5 kg/hm2时小区产量较高,但不同播种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基本苗数低(255万株/hm2)、高(435万~480万株/hm2)时,均能实现0.75万kg/hm2以上产量,但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低种植密度处理群体发展缓慢,个体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结论]扬麦20号小麦晚播,大面积播种量控制在262.5 kg/hm2,基本苗数控制在255万~330万株/hm2比较适宜,最高基本苗数不宜超过375万株/hm2,有利于控群体、壮个体,在争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增粒重。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冀东夏秋粮作物主栽品种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轮选987在基本苗数225万株/hm2、京冬12号在基本苗数375万株/hm2、京冬8号在基本苗数525万株/hm2条件下均能获得高产,平均产量在6 180 kg/hm2以上;夏玉米郑单958在密度6.75万株/hm2以上、浚单20在密度不超过6.00万株/hm2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平均产量在8 505 kg/hm2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冀东地区充分挖掘夏秋粮作物的增产潜力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对青稞品种甘青4号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密度为375万~525万粒/hm2,平均折合产量为5 590.0~5 990.0 kg/hm2。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糯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糯小麦新品种华糯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氮肥施用量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糯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为120×104~240×104/hm2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明显增加,籽粒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当基本苗种植密度达300×104/hm2时,籽粒产量增加不明显,面团形成时间明显缩短、评价值明显降低。氮肥施用量为75~225 kg/hm2,增施氮肥可同步提高籽粒产量、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评价值,而当氮肥施用量达300 kg/hm2时,籽粒产量和评价值下降,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增加,但增幅较小。本试验条件下使华糯1号高产和优质的最佳组合是基本苗种植密度为240×104/hm2、氮肥施用水平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7.
2014年,针对郑麦9023、鄂麦580两个品种设置4个播种密度(基本苗),即:225万/hm2、300万/hm2、375万/hm2、450万/hm2,进行稻茬田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300万/hm2和375万/hm2的播种密度下,小麦的生物产量要显著大于其他3个处理。同时,在375万/hm2的播种密度条件下,小麦的穗长和穗粒数都达到最大值,小麦的籽实产量也最高(郑麦9023实产7 002 kg/hm2,鄂麦596实产7 488 kg/hm2)。  相似文献   

8.
在半干旱地区对春小麦新品种甘春25号进行了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小麦甘春25号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构成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有效成穗、穗长、小穗结实性、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产量在不同密度条件下有较大差异,在旱地条件下种植密度为375万粒/hm2时,甘春25号折合产量最高,为3379.13 kg/hm2.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不同密度对晚播冬小麦产量形成和茎秆抗倒性能的影响,并为小麦高产稳产和抗逆应变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以济麦22为材料,设225万、300万、375万、450万、525万/hm2基本苗5个种植密度,研究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对冬小麦的群体变化、干物质分配、穗部性状、产量构成及茎秆重心高、机械强度及抗倒指数的影响,并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扬辐麦3号在不同播期、密度下的产量情况,结果表明:扬辐麦3号在10月28日栽植基本苗225万株/hm2产量最高,为6 901.5kg/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玉米新品种临玉3号获得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对临玉3号进行了5个处理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试验密度中,以4.5万株/hm2产量最高,其次为3.75万株/hm2,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75万-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在平凉的适宜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平凉市泾川县川水地的露地条件下进行了玉米新品种甘玉23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95万~5.25万株/hm2,综合经济性状优良,平均折合产量为14 953.3~15 040.0 kg/hm2。  相似文献   

13.
山西雁门关生态区甜高粱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在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大力士、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3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均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最优;晋甜杂3号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1 125 kg/hm2、尿素225 kg/hm2和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品质均较佳。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在雁门关生态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为晋甜杂3号,密度为11.25万株/hm2,施肥量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其产量及品质综合效益值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4.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邯麦14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冀南麦区冬小麦品种邯麦14号的适宜播期和密度,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播种期为主区、种植密度为副区,研究了不同播期(10月10日、15日和20日)和密度(270万株/hm2、345万株/hm2、420万株/hm2和495万株/hm2)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较小,对单位面积穗数和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显著影响;播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均有显著影响。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播种期和种植密度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小。本研究条件下,邯麦14号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15日、基本苗密度为345万~42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密度条件下强筋小麦的冠层特征与产量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密度条件下强筋小麦豫麦34号的冠层结构特征与产量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120万苗/hm2、225万苗/hm2、330万苗/hm23个密度对豫麦34号的冠层结构特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孕穗期以后,225万苗/hm2密度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指数和消光系数最大,冠层开度最小,平均叶倾角居中,小麦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认为,3个密度处理之中,以225万苗/hm2处理的小麦冠层结构适宜、株形最佳、群体光分布合理,是最佳的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16.
赵振邦  李明  王诗印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2):259-259,263
连续 2年对皖麦 46进行了氮肥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总量一定 ,不同施肥处理对皖麦 46产量作用大小为 :返青肥 +孕穗肥 >拔节肥 >返青肥 >拔节肥 +孕穗肥 >孕穗肥 ,5种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 ;从 6种不同密度对产量的贡献作用看 ,随着密度增大 ,产量逐渐提高 ,其中 30 0万、375万、450万/hm2 基本苗较 2 2 5万 /hm2 以下基本苗增产显著 ,生产应用以 30 0万/hm2基本苗为最佳播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丽薯7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2015年进行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丽薯7号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肥水管理条件下,以种植密度8.2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57 761.2 kg/hm2;其次是种植密度为9.00万株/hm2,平均产量为54 552.2 kg/hm2,综合商品性状分析,丽薯7号最佳栽培密度为6.75万~8.25万株/hm2,适宜隆阳区马铃薯种植区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氮素与密度互作对强筋小麦烟农19号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筠  任立凯  刘耀鸿  王龙 《现代农业科技》2007,(10):101-101,105
以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号为材料,采用密度与氮肥二裂区设计测得的产量性状指标,研究氮肥与密度对烟农1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和密度互作对产量及其形成因素影响显著,烟农19号以基本苗在180~270万苗/hm2、施纯氮225~300kg/hm2产量表现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桂糖3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在河池蔗区推广桂糖32号提供栽培技术指导。[方法]试验研究5种不同的种植密度(1:7.5万芽/hm2、2:9.0万芽/hm2、3:10.5万芽/hm2、4:12.0万芽/hm2和5:13.5万芽/hm2)对桂糖32号萌芽率、分蘖率、产量构成因子、蔗茎产量及含糖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种植密度对桂糖32号的萌芽率和茎径影响不大;桂糖32号分蘖率随其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有所降低;有效茎数、产量及含糖量随其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与7.5万芽/hm2相比,9.0万、10.5万芽/hm2种植密度能增产3.99、4.47 t/hm2和增糖0.23、0.74 t/hm2,而12.0万、13.5万芽/hm2种植密度能显著增产7.63、12.01 t/hm2和显著增糖1.57、1.75 t/hm2。[结论]河池蔗区桂糖32号适宜的种植密度在12.0万~13.5万芽/hm2,最佳的种植密度在13.5万芽/hm2左右,在此密度下可获得较高的蔗茎产量和含糖量。  相似文献   

20.
为小黑麦(triticale)东农96026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获得高的产量及较优的饲用品质,从栽培措施的密度及氮肥施用入手,采用裂区设计,4个密度水平(基本苗750万株/hm2,600万株/hm2,450万株/hm2,300万株/hm2),3个施氮水平(纯氮75 kg/hm2、150kg/hm2、225 kg/hm2),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肥处理对小黑麦东农96026生长发育、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密度和增加氮素营养水平利于提高东农96026的生物产量,并具有较好的饲用品质.在种植密度为450万株/hm2、施氮水平为150 kg/hm2时产量结构比较协调,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