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地玉米覆膜保墒集雨补灌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吉县黄土丘陵缓坡地上对旱地玉米覆膜保墒集雨补灌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覆膜栽培条件下补灌量不同表现差异较大,集水补灌效应最明显的最佳补灌量为362.8 m3/hm2,产量可达5938.4kg/hm2,对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有效,能达到充分挖掘旱作区增产潜力的目的,是提高旱地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旱地双沟覆膜集雨窖灌技术机理作了探讨,并详细介绍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推广旱地大豆双沟覆膜集雨丰产栽培技术,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变无效降水为有效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在榆中北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进行的玉米不同覆膜形式与集雨补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半干旱山区采用双垄面全膜覆盖沟播栽培玉米,利用集流窖水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作物缺水时适时补充灌溉,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有较好的推广利用价值,可在同类旱作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丘陵旱地水资源不足,降水利用率低,建立水窖和利用综合农艺措施,可以达到集雨蓄水节灌的目的,这是一项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抗旱、节水、夺高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沟覆膜栽培技术,可使海拔1000m以上的旱地绿豆产量达2325kg/hm^2,收入达9750-10500元/hm^2,较大田对照增产2-3倍。其技术要点是选好地块、整地施肥、开好沟、覆好膜,选用良种、适时播种,加强管理、分批采收。  相似文献   

7.
旱地红小豆双沟覆膜集水高产栽培技术,适宜于川台、涧、原、坝梯地推广,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天然降水,将无效降水转为有效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并获得高产、高效,一般亩产可达70-100 kg。  相似文献   

8.
一、集雨系统 包括集雨场、输水渠、沉淀池、拦污栅和引水管等部分.①集雨场.一般采用自然集雨面,如路面、坡面、庭院等.  相似文献   

9.
<正>集雨补灌综合节水技术模式是以修建集雨窖池蓄水补灌,综合应用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覆盖保墒等农艺节水技术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在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差、耕地不集中、不适合建设较大的水利设施的地方,通过建设集雨蓄水窖池,截留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平时用于农业生产。集雨补灌节水技术与深松深  相似文献   

10.
集雨补灌对旱地地膜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实现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实现我区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极为紧迫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北方旱区“十年九旱”、“十田九旱”的地域特点和“春旱秋雨”的气候特征,提出“在旱平地上,结合作物播种,采用双沟覆膜技术,在4~9月份集雨聚水、截流蓄存,实现多雨时蓄水,天旱时补灌”。这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增进了农田水分的生产潜力,而且有效地遏制了因地表径流引起的水土流失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田间微地形集雨技术和关键期补灌技术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在陇中半干旱地地膜玉米集雨补灌的最优组合模式为膜上沟播种植并在大喇叭口期补灌 ,在试验当年玉米全生育期降水量为 2 82 mm的条件下补灌 4 5 mm,产量可达到 8877.5 kg/ hm2 ,水分利用效率达 2 9.2 kg/ (m m· hm2 )  相似文献   

16.
17.
旱地玉米覆膜沟穴播集雨增产技术试验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农业科技》2000,(9):20-22
  相似文献   

18.
针对西吉县干旱缺水的突出问题,介绍了马铃薯旱作农业集雨节水补灌覆盖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起垄覆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发展节水农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丘陵旱区水源紧缺,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中墒十分重要。该研究在烟叶生产上通过建立水窖,利用道路集水、综合农艺措施保水,紧紧围绕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这一中心环节,取得了从蓄水、保水、节水的角度出发,进行大量的试验、示范和研究总结,水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烟叶产量增加、品质提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