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同生长期使用同一种豆科作物除草剂进行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用于大豆田、花生田的除草剂——7.5%氟·喹乳油对柱花草草地的杂草有较高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田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除草剂在糜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以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土壤封闭型除草剂330 g·L?1二甲戊灵乳油、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糜子播种后出苗前喷施;茎叶型除草剂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在糜子三叶期时喷施。各除草剂选用推荐剂量进行喷施,喷施15 d后开始调查杂草鲜重,以此作为防效标准,糜子抽穗后调查糜子植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和苯·唑·2甲钠杂草防效较好,鲜重抑制率达99.7%和88.4%;与不除草对照相比,除草剂对糜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4种除草剂提高了糜子主穗重,糜子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单嘧磺隆与苯·唑·2甲钠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增加了271.66%和275.34%。综上,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单嘧磺隆和茎叶型除草剂苯·唑·2甲钠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鲜重抑制率在糜子全生育期均较高,对糜子产量提升最大,为糜子田较为适宜的除草剂类型。  相似文献   

3.
探究不同除草剂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田杂草的防效以及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除草剂在糜子田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试验以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材料,土壤封闭型除草剂330g·L-1二甲戊灵乳油、10%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在糜子播种后出苗前喷施;茎叶型除草剂36%唑草·苯磺隆可湿性粉剂、55%苯·唑·2甲钠可湿性粉剂在糜子三叶期时喷施.各除草剂选用推荐剂量进行喷施,喷施15d后开始调查杂草鲜重,以此作为防效标准,糜子抽穗后调查糜子植株干物质积累、叶片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单嘧磺隆和苯·唑·2甲钠杂草防效较好,鲜重抑制率达99.7%和88.4%;与不除草对照相比,除草剂对糜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功能叶叶绿素相对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4种除草剂提高了糜子主穗重,糜子产量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单嘧磺隆与苯·唑·2甲钠增产效果显著,较清水对照增加了271.66%和275.34%.综上,土壤封闭型除草剂单嘧磺隆和茎叶型除草剂苯·唑·2甲钠杂草防除效果较好,鲜重抑制率在糜子全生育期均较高,对糜子产量提升最大,为糜子田较为适宜的除草剂类型.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裸燕麦田的适宜高效除草剂,研究了10种除草剂在常规剂量下对田间杂草防效、燕麦产量及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除草剂在燕麦田的表现差异显著(P0.05)。其中,苗期茎叶除草剂双氟·唑嘧磺草胺和人工除草的防效较高,均在80%以上;而双氟·唑嘧磺草胺对产量的增效高于人工除草,可使白燕2号干草及种子产量分别达到10 739.0、3 238.3kg/hm2,比对照增产28.7%。其次,播前土壤处理除草剂仲丁灵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精异丙甲草胺也具有较好的防效和增产效果。而除草剂氟乐灵、乙氧氟草醚、唑草酮对燕麦田杂草防除效果较差,且对燕麦表现出一定的药害,2,4-D丁酯还可使裸燕麦籽粒出现带壳现象。各产量构成指标中,施用除草剂对燕麦的株高、穗长、千粒质量等影响较小,对小穗数、穗粒数、干草产量、种子产量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燕麦田安全高效的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在甘肃中部地区开展了田间试验,选取72% 2,4-D丁酯、20%氯氟吡氧乙酸、48%麦草畏、50%草除灵、50%二氯喹啉酸、40%二甲·溴苯腈(2甲4氯钠含量20%、溴苯腈含量20%)、55%苯·唑·2甲钠(苯磺隆含量2.6%、2甲4氯钠含量50%、唑草酮含量2.4%)7种激素型除草剂和1种非激素型除草剂75%苯磺隆,每种除草剂设低、中、高3个浓度,研究不同处理对裸燕麦田杂草的控制及对裸燕麦带壳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2% 2,4-D丁酯药害严重,导致裸燕麦带壳率显著增加,不宜在裸燕麦田施用。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燕麦种子产量也随除草剂及其浓度的增加而变化。结合安全性、杂草防效和种子产量,以40%二甲·溴苯腈1350 mL/hm2、55%苯·唑·2甲钠750 g/hm2在裸燕麦田的综合效应最佳,不仅防效高,而且持效期长;燕麦种子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1.26%和18.41%。  相似文献   

6.
注意事项 化学防除药田杂草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专一性和时间性,不可误用、乱用除草剂,防止杀死药苗。  相似文献   

7.
3种除草剂对燕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仲丁灵、金都尔和使它隆3种除草剂,研究不同施药浓度对燕麦田杂草的防效及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类型除草剂不同浓度对燕麦田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并且安全性好,无药害发生。48%仲丁灵,96%金都尔,20%使它隆在燕麦田的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5 625,1 350和750mL/hm2,30d株防效分别为79.7%,84.4%和87.8%,增产率分别为25.8%,31.8%和39.2%。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除草剂对土壤内环境产生的生态效应,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除草剂分别在三个浓度施入燕麦田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在4种除草剂作用下,除草剂皮、裸燕麦田有相似的表现,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所占比例都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细菌数量放线菌真菌。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随微生物种类和除草剂浓度而异,与对照相比,施用除草剂的燕麦田土壤中的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真菌降低幅度最大,其次是细菌,放线菌对除草剂敏感度最小。高浓度除草剂对微生物数量的抑制水平和抑制期均明显超过低浓度处理,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抑制减弱。  相似文献   

9.
1确定使用除草剂品种的原则 大豆田可选用的除草剂品种比较多,安全、有效、经济是选择除草剂品种的重要原则。在选择使用品种时,首先要考虑对作物安全、不易产生危害;其次是考虑对杂草的防效,即防效要好,在防效好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药费较低的品种。大豆田的杂草有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2大类。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我省苜蓿产业的蓬勃的发展,但苜蓿草田杂草危害已经成为制约黑龙江苜蓿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杂草防除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除草剂的药效难以发挥,而且时常发生田间药害,导致苜蓿杂草防除不尽,发育生长受影响,或发生大面积药害而导致减产、绝产。因而,正确分析影响除草剂药效和药害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使除草剂的药效发挥到最大程度,确保苜蓿产业安全、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对燕麦产量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施用不同浓度仲丁灵和精异丙甲草胺除草剂的皮燕麦陇燕3号田间进行防效调查及燕麦种子产量测定,并进一步测定不同时期燕麦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除草剂对燕麦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除草剂适宜浓度范围内,高浓度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较好;与对照相比,除草剂处理对燕麦籽粒产量均有增产作用,最高增幅达30.7%。不同生长期的燕麦受到除草剂胁迫后,叶片MDA含量逐渐上升,且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随着除草剂浓度的升高,燕麦叶片各种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试验期内,POD活性的变化与SOD相似,即随着燕麦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CAT活性较为稳定,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两种除草剂中,精异丙甲草胺对杂草的防效和增产作用均优于仲丁灵,且对燕麦叶片各种酶活影响较小,适宜在皮燕麦田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刘欢  慕平  赵桂琴  焦婷 《草地学报》2015,23(1):187-193
试验采用前期筛选的2种最佳除草剂仲丁灵和二甲·辛酰溴施用于燕麦田(Avena sativa),调查燕麦鲜草、种子产量及防效,并初步研究不同浓度除草剂对后茬植物出苗率、株高及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15 d,30 d株防效及鲜重防效表现为施用高浓度二甲·辛酰溴 > 中浓度二甲·辛酰溴 > 高浓度仲丁灵.表明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对燕麦产量均有增产作用,2种除草剂都在中浓度增效明显,且二甲·辛酰溴优于仲丁灵.低浓度除草剂处理过的土壤对后茬冬油菜及皮、裸燕麦出苗无影响,在中、低浓度下对后茬成株期株高和鲜重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除草剂对后茬出苗率及成株期生长有抑制作用.仲丁灵中浓度对后茬影响最小,高浓度二甲·辛酰溴对后茬抑制最大.因此建议燕麦田施用40%仲丁灵和40%二甲·辛酰溴分别不超过5625 和2025 mL·hm-2.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地区紫花苜蓿封闭灭草除草剂及剂量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哈尔滨地区种植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进行了封闭灭草试验,结果表明,10种除草剂的封闭灭草效果达到50%以上;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都产生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因除草剂种类及其剂量配置的不同而异.综合封闭灭草的灭草效果和对紫花苜蓿幼草生长发育、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优化筛选出苜草净中剂量、苜草净低剂量、豆草特中剂量可在紫花苜蓿田大面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苜蓿田中,杂草的种类、数量也在不断变化,并严重影响苜蓿品质和产量。如何科学合理的应用除草剂是提高苜蓿田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在榕江县生长表现良好,产量高,群众很接受.但由于黑麦草根系发达,春季翻犁田时,劳动强度大,主要表现为根系牵扯、泥团大而结实,不易翻犁.为此特开展除草剂喷施和石灰水浸泡试验,以观察是否能减轻黑麦草田翻犁强度以及对黑麦草田的影响,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苜蓿专用除草剂 ,为此 ,特地选取主要用于大豆田的除草剂咪草烟进行了苜蓿田除草效果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药剂 通用名称为咪草烟 ,商品名称为豆施乐 ,化学名称为 5 -乙基 -2 ( 4 -异丙基 -4-甲基-5 氧代 -2 -咪唑啉 -2 -基 ) -3 -吡啶羧酸 ,制剂为 5 %豆施乐水剂。1 2 试验地点 设在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四合镇黄家沟村 80 0 40 0平方米水浇苜蓿草地。供试苜蓿田为沙壤土 ,pH值 6 8,有机质含量 0 78。 5月 1 7日播种 ,品种为巨人 ,播量 1千克 667平方米 ,试验期间苜蓿田二次灌水。1 …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2种除草剂在燕麦(Avena sativa)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特性,2016年4月分别以二氯喹啉酸推荐剂量225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337.5 g a.i.·hm~(-2),苄嘧磺隆推荐剂量34 g a.i.·hm~(-2)、1.5倍推荐剂量51 g a.i.·hm~(-2)于燕麦3–4叶期喷施,探究2种除草剂在燕麦田土壤中0~60 d的自然降解情况。残留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二氯喹啉酸在燕麦田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6~26.7 d,苄嘧磺隆半衰期为17.9~20.1 d,均为易降解农药。该方法下,土壤添加水平为0.05、0.5和1.0 mg·kg~(-1)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的回收率分别为85.63%~89.27%和80.26%~91.6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7%~6.33%和3.28%~6.52%。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鸭是以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参与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种养业.通过2年三季稻田养鸭试验,稻田养鸭除虫效果与使用杀虫剂相当,除草效果优于除草剂,可减少施肥,促进水稻生长,减少喂鸭饲料,提高稻米和鸭肉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从目前玉米田除草剂的配方看,异丙草胺与莠去津是今后玉米田除草剂更新换代较理想的产品,对此,农民在选用时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杂草种类选用不同配方的除草剂,选购时一定要向经营单位说明你所用除草剂地块土壤类别及杂草种类,以便选用适时对路的除草剂产品,提高除草效果。因此,选择对路的除草剂品种并掌握好使用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尤为关键,在此介绍几种常用玉米除草剂的种类及使用技术。使用除草剂时,除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省力化栽桑养蚕技术体系的发展,化学除草被普遍应用。桑园使用除草剂既能省力,又有好的除草效果,但要注意除草剂对桑树是否有害,故应先了解除草剂的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对桑和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