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巴什拜羊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巴什拜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2年7 ̄8月配种,2003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4年9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巴♀和萨♂×寒♀其后代胴体重比巴什拜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重比巴什拜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重显著(p<0.05)。但萨♂×巴♀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巴什拜羊母羊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巴什拜公羊各2只作父本,分别组成1个萨♂×巴♀杂交组与巴♂×巴♀对照组。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胴体重、净肉重分别比对照组高5.15 kg、4.46 kg。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萨福克羊与哈萨克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产肉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公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3年7~8月配种,2004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2004年9月中旬,即育成羊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寒♀其后代胴体重,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千克和4.12千克,净肉重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4.81千克和3.86千克,差异显著(P<0.05)。萨♂×哈♀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千克和10.49千克,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萨福克羊、哈萨克羊、小尾寒羊杂交后代生产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并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配种。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寒♀其后代的胴体重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重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重显著(P<0.05);而萨♂×哈♀后代胴体重、净肉重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三元杂交(欧拉藏羊♂×小尾寒羊♀×特克塞尔羊♂)效果,选择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母羊16只和杂交母羊(小尾寒羊♀×欧拉藏羊♂)8只,分为3组,试验Ⅰ组母羊为欧拉藏羊和小尾寒羊的杂交母羊,用特克塞尔公羊配种;试验Ⅱ组母羊为小尾寒羊母羊,用欧拉藏羊公羊配种;对照组为试验Ⅱ组随机抽取后所余的8只小尾寒羊母羊,用小尾寒羊公羊配种.对3组母羊的产羔率、成活率,羔羊的体重、体尺及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对照组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50%、175%和210%;藏×特×寒杂交羔羊初生重4.20 k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1.18 kg和1.37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平均日增重175.72 g,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增加了35.89 g和61.76 g,差异也极显著(P<0.01);藏×特×寒杂交羔羊屠宰率51.12%,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提高了2.73个百分点和5.1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的净肉率87.14%,分别比藏×寒杂交羔羊和小尾寒羊羔羊高6.19个百分点和10.7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藏×特×寒杂交羔羊羊肉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的评价标准;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表现出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选择3~4岁,体重相近的适龄土种母羊8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种公羊、土种公羊各2只作为父本,分别组成萨♂×土♀杂交组与土♂×土♀对照组。结果表明,杂交组后代日增重比对照组高200~250g,差异显著。为今后的改良研究工作中严格、认真按照生长发育规律对杂种后代选育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3~4岁,体质量相近的适龄小尾寒羊和哈萨克母羊各90只作母本。成年萨福克公羊、小尾寒羊、哈萨克公羊各2只作父本,组成4个杂交组合,以小尾寒羊和哈萨克羊为两个纯繁对照组。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于2003年7~8月配种,2004年1月产羔完毕,哺乳期4个月,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于2004年9月中旬,即8月龄时,进行屠宰试验和产肉性能分析。萨×哈和萨×其后代胴体质量,比哈萨克羊和小尾寒羊分别高出5.72kg和4.12kg,净肉质量比哈萨克羊和小尾羊分别高4.81kg和3.86kg。增加质量显著(P<0.05)。但萨×哈后代胴体质量、净肉质量比小尾寒羊分别高出12.01kg和10.49kg。增加质量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旨在分析萨福克公羊和湖羊公羊与伊犁哈萨克羊母羊杂交后的生产性能,选用哈萨克羊公羊(1只)、萨福克公羊(1只)、湖羊公羊(1只)与伊犁哈萨克羊母羊(60只)分别进行纯繁和二元杂交,每组选取7只羔羊,测定杂交后代(萨×哈F1组、湖×哈F1组)和哈萨克羊纯种后代(哈纯组)的生长性能(3月龄和6月龄日增重和主要体尺等),6月龄时每组屠宰2只测定产肉性能(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等)。结果表明:萨×哈F1组的6月龄重极显著大于湖×哈F1组和哈纯组,萨×哈F1组的体长、胸围极显著大于其他2组,萨×哈F1组的胴体重极显著大于湖×哈F1组,显著大于哈纯组。综合分析,萨♂×哈♀组合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麻城黑山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城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兼用型品种,主产于湖北省麻城市.它具有体形高大,被毛纯黑,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育肥性能好,繁殖能力突出,屠宰率和净肉率高,肉质好,膻味轻,耐粗饲,适应性强等优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哺乳期日增重♂96g、♀91 g,6月龄体重♂18.3 kg、♀16.1kg,成年体重♂51.5kg、♀45.0 kg,平均年产羔率330%以上,周岁羊屠宰率51.6%、净肉率81.6%、骨肉比14.42.  相似文献   

10.
麻城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兼用型品种,6月龄体重♂18.3kg、♀16.1 kg,成年体重♂51.5kg、♀45.0 kg,育肥期日增重120 g,平均年产羔率346%.周岁羊屠宰率51.5%,净肉率79.5%,肉骨比3.88.  相似文献   

11.
1测定时间2004年~2005年。2测定地点四川省宁南县、越西县、会东县、西昌市。3测定范围“金×本”、“南×本”杂交组合F1的羔羊初生重,周岁母羊、成年母羊体重体尺;调查测定杂交F1母羊、本地母羊产羔率。4测定结果4.1羔羊初生重“金本F1”公羔64只,母羔51只,其初生重分别为2.42±0.72kg和2.23±0.63kg,分别较本地羔羊提高1.7%和4.2%;“南本F1”公羔32只,母羔41只,其初生重分别为2.40±0.68kg和2.21±0.73kg,分别较本地羔羊提高1%和3.8%。见表1。4.2周岁母羊体重体尺“金本F1”周岁母羊30只,其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分别为31.26±3.82kg…  相似文献   

12.
陶赛特杂一代羊生产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陶赛特做父本的三个杂交组合,杂一代初生重A组(陶×寒藏F1)为4.1kg,B组(陶×寒)为3.8kg,C组(陶×藏)为4.3kg,比对照组(藏羊)提高0.9kg、0.6kg和1.1kg;断奶重以C组为最高,比对照组提高15.7kg,A组和B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9kg和7.5kg;6月龄活重也以C组最高,比对照组提高19.4kg,A组比对照组提高15.7kg,B组比对照组提高10.5kg;A、B和C组12月龄羊胴体重比对照组提高109%,89%,59%;日增重提高幅度以C组为99.6g,A藏组为93.3g,B组为92.6g,几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一代羔羊肉用性能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6个试验组合97只羔羊断奶前生长发育情况,其中的49只羔羊断奶后1月内对自然放牧条件的适应情况及增重效果进行了观察和测定,自然放牧期末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特克赛尔♂×甘细♀”屠宰率达到46.038%,校正净肉重达到10.247kg,净肉率达到77.49%,三项指标均居最高,显著地高于甘细肉用类群自繁组(P<0.05)。各杂交组合胴体重平均达到12kg以上,屠宰率在44.17%~46.04%之间,净肉重在9.36~10.25kg,净肉率在72.65%~77.49%之间。“特克赛尔♂×甘细肉用♀”组生长发育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达到190.97g,显著高于甘细羊自繁组(P<0.05),断奶重和断奶校正重也居最高,分别达到26.23kg和27.56kg,均比甘细自繁组高(P<0.05)。“特克赛尔♂×甘细肉用♀”组和甘细肉用类群自繁组断奶后对自然放牧环境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建议在细毛羊产区选择特克赛尔为父本,与甘肃高山细毛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类群杂交,能够获得较为理想增重及产肉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特克塞尔羊、欧拉藏羊、小尾寒羊杂交后代横交固定效果,选择(特×藏×寒)F_2杂交母羊15只与F_2杂交公羊配种作为试验Ⅰ组(横交组合■F_2×♀F_2)、F_3杂交母羊(♀F_2×■特)15只与F_2杂交公羊配种作为试验Ⅱ组(横交组合■F_2×♀F_3)、F_2杂交母羊15只与F_3杂交公羊配种作为试验Ⅲ组(横交组合■F_3×♀F_2)、小尾寒羊母羊15只与小尾寒羊公羊本交作为对照组(小尾寒羊×小尾寒羊)进行横交固定试验,并对横交母羊产羔率和横交后代羔羊体重、体尺、产肉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羔羊成活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6月龄羔羊的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和Ⅱ组(P<0.05);6月龄羔羊的胸宽、胸深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组(P<0.01),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和Ⅱ组(P<0.05);6月龄羔羊屠宰后的屠宰率、净肉重、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P<0.05)和小尾寒羊组(P<0.05)。说明3种横交组合以■F_3×♀F_2组合效果最佳,其次为■F_2×♀F_3组合和■F2×♀F2组合。  相似文献   

15.
经过系统的体尺体重及屠宰测定和繁殖性能统计结果表明 ,简阳大耳羊是一个具有生长速度快、体格高大、繁殖能力强、屠宰率高、产肉性能好的肉用山羊品种。初生公羔重 3 2 6kg ,母羔2 89kg ;0~ 2月龄日增重公羊达 185 32 g ,母羊达到 15 7 0 0g ;周岁公羊和 1~ 6月龄母羊均可保持10 0 g以上的日增重。成年 (2 4月龄 )公羊体重平均达到 6 8 12kg ,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到 4 7 5 3kg ,成年公羊体高平均达到 79 31cm ,成年母羊体高平均达到 6 7 0 3cm。 7月龄公羊屠宰率达到4 9 6 2 % ,净肉率 38 79%。一年产仔 1 75窝 ,第一窝产仔平均 1 5 3只 ,二至五胎平均产仔 2 17只。  相似文献   

16.
不同山羊杂交组合增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地方山羊(黔北麻羊)为对照,通过对羔羊出生重、1月龄重、3月龄重、6月龄重、9月龄重、1~3月龄日增重、6~9月龄日增重、销售收入等指标的比较,研究了两种模式三元杂交羊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育肥效果。结果波尔山羊♂×(努比亚山羊♂×地方山羊♀)♀杂交羊和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地方山羊♀)♀杂交羊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波×(南×地方)杂交羊和波×(努×地方)杂交羊相比,6~9月龄日增重前者极显著高于后者(P<0·01),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用肉用品种无角道赛特羊为父本,西藏绵羊为母本,进行两品种的杂交试验。结果表明:杂交受胎率为75%,产羔475只,羔羊繁殖成活率80%;F1的出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8.16%、4.77%、24.70%,差异显著(P<0.05);道×藏F1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同龄藏系羔羊分别提高3.69 kg和2.26kg,差异显著(P<0.05);屠宰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杂种一代羔羊早期的生长发育、产肉性能、肉质均优于西藏绵羊羔羊,杂种一代羔羊对藏东南的气候条件、饲草饲料、管理方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初步认为,无角道赛特羊是西藏东南地区开展肉羊杂交生产较为理想的父本品种。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8):1-4
为检测绵羊在感染绵羊肺炎支原体(MO)前后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将6只巴什拜羊和6只盘羊杂交羊人工感染MO,在感染前后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IL-1β、TNF-α、IL-8、IL-10及IFN-γ含量。结果显示:两组羊在感染后IL-1β浓度均升高,第21天巴什拜羊的IL-1β含量降低,且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感染后两组的TNF-α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TNF-α含量开始下降,且第14天显著低于杂交羊(P0.05),第21天极显著低于杂交羊(P0.01);感染后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的IL-8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且杂交羊IL-8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两组羊的IL-10含量在第5天达到最高,且杂交羊极显著高于巴什拜羊(P0.01),而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杂交羊;感染后两组羊的IFN-γ含量逐渐升高,第14~21天,巴什拜羊的IFN-γ含量开始下降,而杂交羊则继续升高,第14和21天巴什拜羊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杂交羊。结果提示:绵羊感染MO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明显,巴什拜羊和杂交羊细胞因子变化也有差异,这对研究支原体肺炎发病机理及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波尔山羊改良仁寿山羊产肉性能测定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波尔山羊(Boer)对仁寿县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其产肉性能显著提高,屠宰测定结果表明,杂交一代公羊100日龄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11.35±0.21kg,8.79±0.23kg,49.77%和38.22%,比同龄本地公羊提高了77.90%,85.84%,8.54%和7.74%(P〈0.01),杂交一代母羊110日龄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为12.15±0.92kg,9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河西肉牛最优杂交组合,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将河西肉牛5个杂交组合的F1代公牛架子牛分为5个试验组(夏♂×西杂♀组、西♂×西杂♀组、皮♂×西杂♀组、安♂×西杂♀组、德♂×西杂♀组),用自行设计的配方日粮进行育肥及屠宰试验。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F1代育肥牛的始重、末重(屠宰前活重)、胴体重及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安♂×西杂♀F1代肉牛日增重最高[(2.18±0.06)kg],且与其他4个组合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安♂×西杂♀为最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