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小麦联合收获机杂质清理技术路线和方案,对小麦联合收获机杂质清理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和完善,增加小麦精选清理系统,并进行实地收获应用,对增加精选清理系统前后收获的小麦进行取样和统计分析,有效降低了小麦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的含杂率,使收获小麦含杂率由符合国家农业行业"谷物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NYT 995-2006)标准"提升到符合国家"小麦(GB 1351-2008)"商品粮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三夏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全省农机部门组织联合收获机7000余台、脱粒机60万台以及其它收获机械共百万台机具上阵,奋战在麦收第一线,成为三夏生产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特别是小麦联合收获机“西进东征”跨区作业,提高了联合收获机的利用率,加快了麦收作业进度,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邵桂芳副省长亲临各地机械化收获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并多次驾机作业,极大地鼓舞了全省广大农机人员的士气。以下为全省小麦联合收获机“西进东征”跨区作业活动剪影。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前景广阔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小麦收获在使用联合收割机以前还属半机械化(首先割晒机割晒,然后脱粒机脱粒),但是玉米收获就是全手工作业(手工刨、手工掰、手工剥皮),农民迫切希望能有替代劳动力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以下称玉米收获机),因此,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逐渐完善成熟,玉米收获机将成为农民最肯接受的新的热门机械。二、玉米收获机的改进要末根据现有玉米收获机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要玉米收获机很快的完善成熟起来,还需有所改进。1.玉米收获机必须自行开道,不需人工开道。因…  相似文献   

4.
<正>花生机械化收获作业包括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方式。收获方式和机具应根据当地土壤条件、经济条件和种植模式进行选择。品种、土壤、地块条件和种植方式适宜联合收获的采用花生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分段收获建议采用花生收获机挖掘、抖土和铺放,捡拾摘果机完成捡拾摘果清选,或人工捡拾、机械摘果清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农业生产作业中,为能够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大量人力与时间,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机械被广泛应用。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在玉米收获期间玉米联合收获机也开始不断投入生产。在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应当进行正确操作,从而提高玉米收获效率,并且要能够将玉米联合收获机常见的故障排除,保证其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6.
张林田 《农机化研究》2017,(12):156-160
目前,我国决明子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其种植收获主要靠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在山西省荀董村药材种植专业户基地,开展了决明子机械化种植及联合收获的探索,并针对雷沃谷神GE60(4LZ-6E2)小麦联合收割机用于决明子的收获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总损失率为6%,含杂率为5%,破碎率为3.8%,含杂率和破碎率符合大豆联合收割机械作业质量检测方法(N Y/T 7 3 8-2 0 0 3)国家标准;总损失率为该国家标准最高值的2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从收获的生产效率看,采用收获机械收获省时、省工,联合收获机收获效率是人工收获的8~10倍。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了玉米收获机械的分类,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主要结构,玉米收获机的割台收获方式,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工艺流程,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收获机类型,黑龙江省种植的玉米品种与机械收获的有关参数,玉米联合收获机性能测试主要指标合格标准。  相似文献   

8.
1996年前,梁山县没有一台能从事作业的小麦联合收获机。通过我们大力宣传,多方面开展工作,1998年猛增到73台,其中自走式的30多台。为了提高小麦联合收获机的使用率,我们组织了35台小麦联合收获机,先后到河南、安徽、江苏、青岛、威海等省、市跨区作业。平均每台收获小麦73.3hm~2,收入4.5万多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但在作业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急需改进,特归纳如下,供有关领导、专家、科研、生产单位参考。一是大中型联合收获机经济资金投入大,作业时间短,经济效益差,推广难度大。二是不适应山区、丘陵  相似文献   

9.
<正>1购买新农机具注意事项(1)考虑区域适用性。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割台有对行收获和不对行收获二种类型。如果购买对行玉米联合收获机,因各地玉米行距不一,区域适应性会受到一定限制,在不同县市跨区作业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购买不对行玉米收获机不需要人工开  相似文献   

10.
联合收获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机械,主要用于完成不同农作物的高效率收获及处理作业,具有作业效率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智慧农机理念的普及和发展,联合收获机的作业能力和智能化程度也应得到相应提升。基于此,结合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特征,在总结近年来联合收获机定位与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分析并说明了卫星定位控制在联合收获机上的应用优势与条件,总结了联合收获机远程管理技术的应用类型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玉米机收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省农机化发展较快,但玉米生产机械化却发展相对较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点。 一、农机与农艺不配套。玉米种植规格极不统一,套种形成的大小行,极不适应玉米联合收获。 二、机收玉米效益低于小麦联合收获。玉米联合收获机价格高于小麦联合收割机,但作业收入却不足小麦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省莱州市,连续三年小麦联合收获打了一场场漂亮仗、翻身仗。全市小麦联合收割机已达1100多台,联合收获面积2.7万公顷,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62%,还外出作业0.7万公顷。眼下夏收已过,秋收将至,可对玉米联合收获机,上至市政府、市农机部门,中间有...  相似文献   

13.
在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天津市小麦收获机械化现状,小麦收获机械化水平已达99%,分析了影响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的因素(联合收获机趋向饱和、跨区作业利润下降、秸秆转化利用程度不高),并提出了天津小麦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是指利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一次性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装袋(箱)多项作业的农机化技术。本技术要点是针对我国现有花生联合收获机水平和主要种植模式编制的。  相似文献   

15.
邵珠山 《农业工程》2013,3(3):33-35
玉米联合收获技术是利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收获玉米的机械化技术。装备类型主要有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玉米割台3种。介绍了作业注意事项、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的方法、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不同环境因素下玉米收割机的操作技术以及安全生产要求,以期为用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玉米联合收获作业五注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政府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民购机积极性的提高,玉米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不断增加,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逐年大幅提高。如何提高机械的作业效率,增加机手收入,成了农机部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在玉米联合收获作业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做好计划安排做好作业计划安排是玉米联合收获作业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机械作业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作业市场信息。诸如玉米的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宜机收面积、成熟时间、作业价格等。借鉴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经验做法,玉米联合收获跨区作业已逐步开展,如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青豌豆机械化播种、收获问题,以农机农艺融合为切入点,选取中豌6号和荣涛9号两个品种用小麦播种机和青豌豆专用收获机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用小麦播种机种植青豌豆达到农艺要求。在两个品种70%~80%成熟时机械收获,中豌6号的收获损失率和作业效率明显好于荣涛9号;在完全成熟时机械收获,两个品种的损失率和作业效率差异不明显。两个品种在不同收获期,人工收获损失率、收获效率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由于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大、各地小麦成熟时间差异明显、而小麦收割机保有量却很有限,开着收割机参加"三夏"小麦西进东征进行跨区机收,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增加机械作业的收入,似乎是每个收割机手不二之选.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作用日益显现,小麦联合收获机呈现爆发式增长,加之交通运输、燃油、人工等成本的增加,"三夏"跨区作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小麦收获时间由过去的半个月缩短到现在的1周或者更短,单纯依靠传统的跨区作业,农机手很难在小麦机收市场纷争的状况下获得高收益.  相似文献   

19.
由乳山市农机局组织的20台经改装的小麦联合收获机于10月3日启程,前往江苏省东海县作业,首开了该市水稻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先河。 近几年,乳山市小麦联合收获机发展较快,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增加到45台。为调动和保护农民购买、经营农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廊坊市2006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7万公顷。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57台,全市保有量达到113台,机收作业面积7080hm2,平均单台作业面积63hm2,农民开始逐步认识和接受此项技术,购机热情高涨,玉米收获机械化呈快速发展的态势。据调查,2006年廊坊市玉米收获机单机作业时间最长的为60天,最短的仅为20天,平均30天,作业面积最高的超过133hm2,最少的仅为27hm2,为延长玉米联合收获机作业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寻求增加机手收入新途径,借鉴小麦联合收获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2006年秋收期间,廊坊市农机推广站进行了组织玉米机收远程跨区作业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