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改善烤烟品种K326中部叶质量的最佳烘烤调制工艺,实现K326中部叶在烘烤过程中的提质增香。[方法]采用4种不同的烘烤工艺对重庆市烟区K326品种中部烟叶进行烘烤调制,并对各烘烤工艺下的初烤烟叶多酚和有机酸的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中部初烤烟叶总绿原酸含量和多酚类物质总含量均表现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初烤烟叶最高,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次之,三段式烘烤工艺最低;4个处理的中部初烤烟叶高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能明显降低中部初烤烟叶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其他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与其他3个处理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重庆市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和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的中部初烤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优于其他2个处理,且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处理的中部烟叶原料有利于其卷烟制品燃吸时烟气的酸碱平衡。  相似文献   

2.
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通过对散烟、烟夹、挂竿三种装烟方式的对比,研究了安康烟区不同装烟方式密集烘烤对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挂竿烘烤和烟夹烘烤烤后烟叶桔黄烟比例明显提高,挂竿烘烤中上等烟比例(93.70%~98.37%)最高,烟夹烘烤次之,散烟烘烤最低。烟夹烘烤能耗成本(0.93~1.02元·kg-1)最低,烟夹烘烤较散烟烘烤节省能耗成本0.85元·kg-1。挂竿烘烤烤后烟叶均价下部叶和上部叶最高,分别为20.50元·kg-1和22.93元·kg-1,烟夹烘烤中部烟叶均价最高,为23.20元·kg-1。  相似文献   

3.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9):27-29
为提高不同叶位烟叶可用性,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研究烤烟不同叶位与单叶重、等级结构、等级质量相关性。结果表明,打顶后留叶数20片,烤后下部叶(1~7叶位)、中部叶(8~13叶位)单叶重随叶位的升高而增加,下部叶平均单叶重6.57 g,中部叶平均单叶重11.55 g,上部叶平均单叶重10.56 g;随着叶位的升高,烟叶等级质量逐渐提升,产值、均价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下等烟比例以下部叶最高,第1、2叶位(脚叶)所占比例最大,上部叶次之,主要产生叶位为第19、20叶位(顶叶),中部叶最低。中等烟比例以下部叶第5、6叶位最高,上部第18叶位次之,中部中等烟主要产生于第8、9、10、11共4个叶位,以第9叶位为最高。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上部叶次之,下部叶最低;第7叶位(下部)、第8~13叶位(中部)、第14~17叶位(上部)可产生上等烟,占全株留叶数的55%。  相似文献   

4.
2018年湖南省烤烟新品种HN2146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以烤烟品种HN2146、云烟87、K326为试验对象,研究烤烟稳温慢烤烘烤工艺。结果表明,各品种干烟烘烤能耗成本(耗煤成本+耗电成本)在1.30~1.70元/kg之间,以K326最高,排列顺序为K326>HN2146>云烟87;不同部位烘烤能耗成本在1.05~2.03元/kg之间,以下部叶最高,中部叶次之,上部叶最低。桔黄烟比例不同品种加权平均云烟87(86.75%)>HN2146(83.14%)>K326(81.50%)。杂色烟比例不同品种加权平均K326(1.85%)>HN2146(1.82%)>云烟87(0.51%),但HN2146中、上部叶杂色烟比例较低。上等烟比例HN2146为46.16%,较云烟87高4.76个百分点,较K326高10.94个百分点。均价(含补贴)不同品种加权平均以HN2146最高,为26.35元/kg;以K326最低,为25.42元/kg,极差为0.93元/kg;HN2146均价较云烟87、K326分别高0.76%和3.53%,排列顺序为HN2146>云烟87>K326。总体而言,HN2146比较适宜采用稳温慢烤烘烤工艺,烘烤后桔黄烟比例较高,青杂烟比例较低,烟叶成熟度有所增加,叶片疏松程度也有所提高,油分较多,色度有所增强,整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
设置三段六步、中温中湿、当地烟农烘烤方法 3个烘烤工艺模式处理,开展K326烤烟品种适宜烘烤工艺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三段六步烘烤工艺综合表现较优。该工艺烘烤阶段划分明确,6个步骤目标任务操作清晰,特别是第1步变黄前期适宜宜章地区中上部鲜烟的烘烤;变黄和定色阶段湿球温度设置偏低,符合宜章地区中下部鲜烟含水量大的素质实际;定色阶段第4~5步烘烤目标步骤的确立和稳温时间的持久,也符合宜章地区中上部叶的鲜烟素质实际。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烘烤工艺对NC55中部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中温中湿条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光滑烟比例、杂色烟比例最低,上中等烟比例、均价最高,感官质量评价最高,获得理想的烘烤效益。  相似文献   

7.
裴晓东  李帆  陈坤  夏向京  龙世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602-19604
[目的]探索能够高效利用新型烤房的烟叶烘烤工艺。[方法]采用量化烘烤工艺(Ⅰ)、中温变黄高湿定色烘烤工艺(Ⅱ)和高温变黄高湿定色烘烤工艺(Ⅲ)烘烤烟叶,对3种烘烤工艺的能耗成本及其烤后烟叶经济效益、化学成分、淀粉转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Ⅱ烘烤能耗成本较低,比Ⅰ分别降低0.58元/kg(中部叶干烟)、0.12元/kg(上部叶干烟)。采用Ⅲ烤后烟叶经济效益最高,比Ⅰ分别提高了0.10元/kg(中部叶干烟)和0.15元/kg(上部叶干烟)。3种工艺烘烤过程中淀粉转化趋势基本相同,BⅢ烘烤过程中淀粉转化率最高(27.53%),CⅡ处理后烟叶淀粉含量最低,仅为4.50%,BⅠ处理淀粉转化最不彻底,烘烤后淀粉含量为6.15%。[结论]综合比较发现,Ⅱ处理能耗成本相对较低,Ⅲ处理烟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稻茬烤烟上部烟叶密集烤房烘烤工艺,在湖南桂阳烟区开展了上部烟叶四步式烘烤工艺和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比较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烟叶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比较,四步式烘烤工艺可改善烟叶结构和身份,降低烟叶厚度和单叶重,提高烟叶平衡含水率和烟叶总糖、还原糖、绿原酸含量,减少烘烤用电、燃料成本;外观质量指数、物理特性指数、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评吸质量总分、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5.93%、5.42%、0.59%、8.53%和6.14%;上等烟率和均价分别提高6.08%和7.72%;降低能耗总成本11.47%。在湘南稻茬烤烟的上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时,采用四步式烘烤工艺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装烟方式对下部叶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常规挂杆4种装烟方式,研究各装烟方式对下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挂杆烘烤烤后烟叶橘黄烟比例、中等烟比例、烟叶均价均好于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装烟方式。在下部叶烘烤时采用常规挂杆烘烤,中上部叶烘烤时再使用散叶插扦、散叶打捆、散叶筐篮等装烟方式进行散叶烘烤。[结论]研究可为提高下部烟叶烘烤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重庆烟区K326上部叶初烤烟叶质量及确定相应的烘烤工艺参数,实现烘烤过程提质增香。[方法]设定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三段式烘烤工艺、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4个处理,研究不同工艺烘烤过程中K326同一成熟度的上部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在变黄及定色阶段,内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最充分;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最少,且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50.53 mg/g。[结论]在变黄及定色阶段,外动力排湿烘烤工艺最利于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改善烤烟品种K326上部叶香气质量的最佳烘烤工艺,实现K326上部叶在烘烤过程中的提质增香。[方法]在重庆烟区,采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K326上部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在研究的47种烟草挥发性香气物质中,除了少数几种物质外,中温中湿处理的烟叶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其中,总量最高的是外动力排湿中温中湿的处理,为352.03μg/g;最低的为低温低湿的处理,为310.61μg/g。[结论]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有利于K326品种上部叶挥发性香气物质的提高,同时有利于改善其烟气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推广烟叶散叶烘烤并提高密集烤房烘烤效率,开展了烟框散叶烘烤与挂杆烘烤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挂杆烘烤,烟框散叶烘烤能明显提高装烟量,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装烟量分别增加了90.5%、73.8%、73.9%;烤烟烘烤成本降低5 247.45元/hm2,同时,烤后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及均价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推广烟叶散叶烘烤并提高密集烤房烘烤效率,开展了烟框散叶烘烤与挂杆烘烤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挂杆烘烤,烟框散叶烘烤能明显提高装烟量,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的装烟量分别增加了90.5%、73.8%、73.9%;烤烟烘烤成本降低5247.45元/hm2,同时,烤后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及均价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多雨烟区倚靠式散叶装烟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合江西省多雨生态条件下的散叶烘烤技术,通过对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进行改造,在原插签散叶装烤采用竹片分风板和单根固定方杆的基础上,优化改进制作金属网状分风板和H形可折叠方杆,进行倚靠式散叶堆积装烟,并进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倚靠式散叶堆积装烟时向隔墙方向倾斜约15°散堆烟叶,合理控制装烟密度,干烟下烤量可提高50.99%~62.88%,降低装烟下烤人工成本43.15%~46.84%;除下部叶外,散叶烘烤中部和上部烟叶相比挂竿均价提高0.18~4.92元·kg-1,感官质量提高0.2~3.9分;降低变黄期中温层烟叶变黄程度10%~20%,降低干筋期最高干筋温度2~3 ℃,可实现烟叶有序向隔墙方向倒伏,烟叶能顺利出烤,烤后烟叶皱缩明显,结构、油分、色度等外观质量明显改善,减轻低温区烟叶烤薄现象和上层烟叶枯焦气,有效改善散叶烘烤中存在的主脉及两侧颜色较深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率对比分析表明,梳式烟夹和散叶大箱均能有效节省装卸烟环节的用工成本。由于装烟量的提高,梳式烟夹和散叶插扦能耗成本均低于常规挂竿。在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方面,散叶大箱的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说明散叶大箱烘烤可提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测试闭式热泵密集烤房的烘烤效果,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利用开放式热泵密集烤房与闭式热泵密集烤房的对比试验,对两类烤房的烘烤工艺、排湿量、关键点温度差、烤后烟等级、经济性状及烘烤成本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闭式烤房的升温和排湿过程更加稳定,平面温差小,不同部位及成熟度烟叶烘烤耗电量和烘烤时长波动小。(2)闭式烤房烘烤排湿量在变黄和凋萎期、定色期、干筋期分别占比37%、47.93%、15.06%,排湿规律与开式烤房一致,均呈现出先增后减,定色期大量排湿的情况。(3)实验烤房中部叶及上部叶每公斤干烟成本较对照烤房分别降低了0.03元/kg、0.23元/kg。(4)闭式烤房烤后中部及上部烟叶均价分别提高2.6%、9.27%,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7.4个百分点,柠檬黄烟比例有所提高,青杂烟比例明显降低,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提高,主要包括身份、油分、色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以南江3号为试材,采用不同密集烘烤工艺,研究其对烤后烟叶等级质量及烘烤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叶采用T2(即变黄温、湿度为37℃和35℃,定色温、湿度为48℃和37℃,干筋温、湿度为65℃和42℃)、上部叶采用T5(变黄温、湿度为36℃和34℃,定色温、湿度为48℃和36℃,干筋温、湿度为65℃和42℃)进行烘烤时,其烤后烟叶上等烟比例最高,杂色烟比例低,收购均价高,烘烤成本低,烘烤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8.
定色前期稳温时间对不同成熟度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密集烤房烟叶烘烤采收成熟度和定色前期稳温时间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减少青光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以当地主栽品种K326为材料,在47℃稳温时间设三个处理,对下、中、上部不同采收成熟度烟叶烤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进行了研究。采收成熟度和定色前期稳温时间对烟叶质量影响较大。尚熟烟、适熟烟以T2处理(47℃稳温时间:下部叶13 h,中部叶18 h,上部叶20 h)及过熟烟以T1(47℃稳温时间:下部叶8 h,中部叶13 h,上部叶15 h)综合表现较好,能够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烤后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和桔黄烟叶比例,减少青杂糟烟叶比例;随着定色前期稳温时间的延长,青光烟叶比例减少,但杂色烟叶、糟片烟叶有所增加。采收成熟度以采收适熟烟叶烤后烟叶质量最好,能够明显提高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减少青杂糟烟叶比例,中下部烟叶要尽量避免采收过熟烟叶,上部烟叶要尽量避免采青。  相似文献   

19.
空气能热泵式与燃煤密集型烤房的烘烤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空气能热泵热水式密集烤房、空气能热泵热风上升式密集烤房、空气能热泵热风下降式密集烤房与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CK)的烟叶烘烤效果表明,空气能热泵密集型烤房具有节能、环保、提高烟叶质量、降低烟叶烘烤成本的特点。上中等烟的烘烤出烟叶的比例相比对照,下部叶增加0.52%,中部叶增加0.47%,上部叶增加0.81%;烟叶烘烤成本相比对照,下部叶降低0.42元·kg~(-1),中部叶降低0.49元·kg~(-1),上部叶降低0.23元·kg~(-1)。3种空气能热泵密集型烤房均可替代传统燃煤密集型烤房进行烟叶烘烤。  相似文献   

20.
不同散叶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完善散叶烘烤的工艺条件,对不同温湿度组合对烤烟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中温中湿条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叶片厚度和叶质重最大,挂灰烟比例、杂色烟比例最低,上中等烟比例、均价最高,感官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