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选好良种,建立基地油桐生产必须实行良种化,以地、县为单位都应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要改革油桐传统实惯,见种育苗,商品种子直播造林,在油桐生产和科研中应作为重大课题,建立家系良种园,嫁接,杂交良种基地,培育芽苗,在良种生产过程中,力求选择本地当家优良单株,家系种子,利用不同优良品种花粉,人工授粉育种,培育优质种子供生产用种,四川省云阳县泥溪乡中岭村油桐家系种子园建于1987年,面积200亩,海拨400m,坡度20~30o,他类90%属于2~3类旱地,土为紫色土,土层厚度20~40cm。采用经过3年表型选择23个油桐化树中,经过七…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学院经济林研究室1963—1965年进行了浙江省油桐资源调查和优株选择。此后收集了省内外44个类型的优株进行试种,并从家系种植园中选择20个优株建立无性系种子园,在观察研究了无性系主要经济性状稳定性的基础上,于1980年选择了8个无性系和二个家系的优株在林业部与浙江省林业厅联办的金华市东方红林场油桐良种繁育基地试验,并在浙东、  相似文献   

3.
为给油桐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从湖南省湘西自治区永顺县青坪镇油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选取4个油桐优良家系P005、P007、P009、P012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化学分析法、索式提油法、色谱分析等方法,对此4个优良家系的果实性状、种仁性状、桐油油脂脂肪酸成分及油脂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家系P005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家系P007的桐酸含量最高;家系P009的桐油品质最好;家系P012的出油率最高,其综合性状最好。4个优良家系各性状指标值各有高低,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后认为,优良家系P005和P012均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不论是作为良种选育的原始材料还是直接用于生产繁殖,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生产提供适应性良好的油桐良种,我们按照育种程序选育成的十六个油桐品种、家系,按统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进行栽培对比试验,以了解它们的适应性。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我们在地方品种调查和优株选择的基础上收集并整理了省内外的优株资源,进行了后代测定,用二个轮回的系间和系内合并选择的方法、筛选出十四个品种、家系中的优株和杂交种65—1与58号中的两个优株,分别在黄岩,永康、遂昌、瑞安四县进行了多点适应性测  相似文献   

5.
油桐不同地方品种及家系性状变异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油桐的13个性状因子,分析了来自6省(区)不同地方品种19个家系多个层次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地方品种及不同家系的大部分性状都存在着遗传上的显著差异,并有较高的遗传力,品种G.V.C比家系G.V.C高;家系内不同个体的有些性状分离较大,但枝下高等性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油桐还存在着遗传上的地理位置效应:来自湖南的4个家系群体结实量水平最高,比浙江品种增产25.5%,尤以67号家系最佳,比最差家系增产近2.3倍;来自高纬度的河南品种生长和产量最差,而来自低纬度的品种树体生长较旺盛,但产量不很高。结果枝比、每序雌花数的结果数等性状与产量呈紧密的遗传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这些性状进行油桐良种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6.
根据油桐的两个生长性状(树高、地径)因子,分析来自11个不同地区93个家系的油桐在幼林期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油桐的树高、地径在栽植初期(2013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栽植1 a后(2014年),不同种源油桐的地径差异仍极显著,但树高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种源不同家系油桐的生长情况有所差异,造林初期及造林1a后湖南沅陵和湖南株洲地区不同家系油桐的树高、地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地区则变化不一。湖南沅陵地区油桐的树高和地径在栽植初期及1 a后均高于所有种源的平均值,生长表现较好。其中,4-11家系的树高、地径均高于种源平均值,生长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7.
油桐作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其主产物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极具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为研究油桐种仁在不同发育时期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含油率的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3个不同家系油桐种仁为试验材料,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ELISA)测定其8个发育时期的含油率与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家系油桐种仁中的含油率在各个不同发育时期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个发育时期的油桐种仁含油率在供试的3个油桐家系中均表现出S型走势,即前期积累速度较慢,中间积累速度较快,后期积累速度又放缓,进入平台期;3)3个油桐家系的ACCase活性在8个时期均表现出双峰的波浪型走势,第1个峰值出现在Ⅱ-2时期,第2个峰值出现在Ⅲ-2时期;(4)含油率与ACCase活性在3个不同家系中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9号家系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余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测定油桐种仁中ACCase活性来侧面反映其含油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8.
油桐育种程序系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义荣  夏逍鸿 《林业科学》1997,33(5):403-411
经对来自10个省(区)184个种质资源号及275个地方品种、单亲家系、双亲家系和无性系系统的研究分析与选育,基本摸清油桐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并得出油桐为“常异花授粉树种”的结论;制定了油桐育种程序和途径,选育出3个优良家系、4个优良无性系、1个“矮早丰”优良品种和1个优良杂交组合;收集了来自全国油桐产区的种质资源451个;生产并推广良种13x104kg。应用这些良种的遗传增益(△G)在34.0%-59.8%。这一研究为油桐生产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供了部分育种和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9.
陈斐 《浙江林业科技》1998,18(3):18-22,28
选自激光省各油桐产区的33个油桐优良单株单产子代在金华试验点的生长表现,按树林,结实和经济成份等性状的14个因子,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将33个家系的因子得分作展点图排序,共排为5类,研究结果表明,以16号,33号家系为代表的第V类是高产稳产的优良家系,同时对5类家系的主要性状特点进行了研究,这种用因子分析法按油桐树体和结实等性状来间接选择优良家系的方法,可靠性大且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从1995年开始在湖南省油桐主产区初选了37个油桐优良单株并造林.6年来的评比试验对其产量结构的因素及果实品质的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运用了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了综合评判,优选出了5个经济性状优良的丰产家系,其产量均比对照高67.0%,比参试家系平均产量高出59.0%,为油桐主产区;特别是石灰岩地区的油桐生产提供了新的良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引种省内外油桐主产区优良光桐品种杂交选育的优良单株后代14个F_2代单株家系和省内选优获得的41个优株家系及立枝桐品种进行推广栽培试验。在200多亩林地上结合生产测定良种的增产效果,增产达39~248%。在推广试验中继续进行选择提高。利用F_2代和F_3代的相关估计单株产果量的遗传力h~2=0.455。进一步选择的5个最优家系的遗传增益(相对值)凸G′_I=31.7%;其下一代的育种植(?)_A=11.5kg(4~6龄单株产果)。为今后的良种推广,为保存和进一步提高油桐优良种质提供了依据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油桐是原产我国的重要工业油料树种,在我国南方15个省(区)都有栽培和分布。本文选择82个不同气候条件的产区县,先用主分量分析法,将18个气候属性因子(变量),缩减为6个新变量(主分量),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全国油桐产区划分为3个气候区和7个亚区,以供布局油桐生产时参照。  相似文献   

13.
历经近20年,通过省内外油桐29个品系实生后代的测定与扩大栽培,筛选出抗寒性强、适应性广、株型较小、树冠紧凑、株产鲜果9.6kg、每公顷产油323kg、适于栽培北缘油桐混交作业的周岁桐优良家系“肖皇周1号”,并逐渐推广于全省油桐生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湘西自治州开展油桐幼林手产及家系测定的多点试验研究。选用29个第二代优良家系作为种源,营选359.32亩丰产实验林,均表现出早实丰产特性,产量指标超过国家标准;以产量为主要指标,进一步筛选出9个第三代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河南省油桐13个优株的半同胞子代多点试验,连续9年性状观察和14年测产,评出较优家系3个,又在3个较优家系中挑选最优个体进行第二轮的子2代测定,经比较试验扣育成豫桐1号等3个优良家系,增产幅度达40%-90%。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个油桐优良单株后代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正安39株油桐优树中选择20株进行子代及无性系测定,6年的观察研究表明,2号、5号家系为优良家系,家系遗传增益达12.9%;5号无性系为优良无性系,遗传增益达27.7%。5号优树在群体子代和无性系测定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遗传品质和较高的遗传增益,应加速利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油桐花序、果序类型的目的,是了解两者间的相关,从而对优良品种和优良单株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我所泸县玉蝉试验站,1964年栽植11个油桐品种,214株,经连续观察记录,发现品种不同花序类型有相同,有不相同,各类  相似文献   

18.
《经济林研究》1997,15(4):54-56
万县市油桐良种繁育技术应用效益分析报告重庆万县市油桐科研协作组1987年由万县市林业局牵头,各区、县林业局协作,组建了万县市油桐科研协作组,开展了米桐优良家系配合力和种内朵交组合试验研究,在生产中除对决选出的优良单株和已建普通种子园加强管理外,又着手...  相似文献   

19.
《湖北林业科技》2015,(4):14-16
选择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了不同桐粮套种模式,对油桐幼林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对油桐幼林的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尤其是对油桐的树高及分枝长度两个生长性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正> 1981年至1982年,我们在湖南省15个油桐新老产区县,选择250多块标准地,采用逐步回归筛选法划分油桐立地条件类型,初步应用于生产,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以湖南省石门、慈利两县调查的50块标准地为例,着重阐述油桐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和调查研究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