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渴乌到撞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渴乌到撞井山东济宁农机所周昕《后汉书》卷一0八《张让传》中有这样一段话:“灵帝时……令毕岚……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弗。”唐·李贤注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宋·杨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器械发明中,利用静水压力差输送液体的虹吸和倒虹吸是独具特色的。它们不仅在机械发明史上应有一定地位,而且也是我国古代水力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不过长时期来,这两种器械并未为人们所熟知,并由此产生各种猜测。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并阐述它们在水力学史中的地位。有关虹吸管的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张让传》。范晔在这里记述了这样一件史实: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有一个名叫毕岚的能工巧匠,制造了许多灵巧的机械,其中“(毕岚)又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翻车一般公认作龙骨水车。至于渴乌是何种引水器械,后代人则解释不一。李贤在唐初首先为《后汉书》的这段文字作了注解,他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也就是说,渴乌是一个弯曲的筒状物。其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我国水车灌溉事业最发达的时期。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中国传统的各种类别的水车——如王祯《农书》中所列举的翻车、筒车、牛转翻车、驴转筒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刮车等,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使用地区上不断扩大,在某些先进区如西蜀、江浙一带甚至形成了水车灌溉网;明末传入我国的西洋龙尾车、风车,入清以后,特别是在清朝晚期,在江南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使用,部分地解决了龙骨车立踏、坐踏之劳;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水稻田的开发,积极地发展立井及河流所用的水车灌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淘井     
正"穴地出水曰井,井,清也。"《汲冢周书》:"黄帝作井。"《字源释义》:"甲骨文的井,像木交叉筑起的井口形。在井的中心加了一点,表示这里有水,井的本意就是水井。"如此看来,井至少有4000年历史,恐怕在没有文字记载之前,就有井这一事象存在,《易经·井》第48卦,有取法于井水养人,淘井、修井的记载。挖井、淘井、修井三部分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嫘祖,亦作雷祖、累祖,传说为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居轩辕之丘而名)正妃。据《史记·五帝本纪》《后汉书·礼仪志》《路史后纪》《轩辕本纪》等书记载,嫘祖为西陵氏之女,是黄帝正妃。传说嫘祖在5000年以前,出生于西阴之地(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西北),她是古代最早养蚕缫丝的发明创造者。反映夏代物候情况的《夏小正》中可以看到"三月摄桑,妾子始蚕",即当时于阳历四月采伐桑叶开始养蚕,表明那时北方的养蚕比现在要早45 d,  相似文献   

6.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手鉴《笔耕园》收录有60幅我国宋代至明代的绘画。其中传郭忠恕绘的《柳龙骨车》和传李嵩绘的《龙骨车图》描绘有我国传统的农具"牛转翻车"。前者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柳阴云碓图》有密切关系,后者较写实地描绘了龙骨车(翻车)的构造,它们为研究我国农业史、技术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王夫之对《诗·小雅·采薇》末章"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评语,是其对《采薇》断章取义式的误读,既与《采薇》的主旨不符,也与其"以意为主"、"情景相生"、"超以象外"等基本诗学观念相悖。但船山在评《采薇》时提出的"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观点却是很有见地的,它强调了诗人观察景物时的即景会心,揭示了审美意象创造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8.
三千年前,当我们进入农耕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把牛当作六畜之一,牛与人类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周易》中有"乾为马,坤为牛"的记载.春秋时《礼记?月令》中记载:周代习俗冬末官府祭鬼,作土牛、送寒气以迎春.后世改为立春日举行,所作土牛叫"春牛".近现代,历书开篇多以春牛图为首,以示一年之歉丰.  相似文献   

9.
<正>1产品的人文特征1.1"抚顺辽五味"的历史渊源辽宁省《旧方志·抚顺卷》———《抚顺县志》(民国廿(辛未)年编修)中记载:"五味子,蔓生叶厚而光,夏末开白花,实红色。"《尔雅》:"植株因蔓藤中具五味故名。入药以北五味为佳。"《兴京县志(民国十四年卷十三)·物产》:"五味子《尔雅》谓植株一名`嗽神'。本产地道,服之已嗽。"五味子是神经系统的强壮剂,它和人参、刺五加一样,被并称为"适应原样物质"。五味子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并能帮助祛痰,被称为"嗽药"、"神药"。  相似文献   

10.
《晋书·刘颂传》记载"郡界多公主水碓",然其文意难通。水碓原被军民用以磨麦舂米,在晋代又成为公王产业或皇帝赏赐,象征着财富与荣誉,其所有者既可经营致富亦可游娱观赏。古籍作"王公"者多而作"公王"者少,考《晋书》亦有"公王"之说,《太平御览》《通志》皆作"公王水碓",可知《晋书》"公主水碓"是因形近致讹。  相似文献   

11.
李广德 《农业考古》2020,(2):216-218
茶与舞的关联。“御舞”非“舞”而为茶。“乌程之御舞”出于宋·杨伯嵒《臆乘》一书的《茶名》。迄今首次发现文献上记载“乌程”即今之湖州市吴兴区有名茶“御舞”。其他典籍史料均未记载。《臆乘·茶名》将“丹丘之仙茶”与“乌程之御舞”并列,对比突显名茶之优异。“谢氏论茶”疑为皎然《茶诀》内容。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四川水车使用的全盛期,传统水车中的多数类型在四川地区均有应用,其中筒车的使用最具典型性。四川筒车的使用呈现出制式大、集群使用的特点;在那些筒车无法使用的地区翻车也得到推广。民国时四川水利专家改进传统提灌水车,极大提高了其灌溉效率。新中国成立初四川仍重视对传统水车的利用与改进;直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泵灌技术推广,传统水车才逐渐让出灌溉主力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玉台新咏·枚乘杂诗》中的《兰若生春阳》一诗中说兰草、杜若"涉冬犹盛滋",据宗长白之说当为汉武帝太初改历以前作品。或者"冬"当是"秋"字之误。由诗中"美人在云端,天路隔无期"、"愿言追昔爱"看,应同《迢迢牵牛星》为组诗,彼以织女口吻言之,此以牵牛口吻言之。两诗皆西汉时所传古乐府辞。《古诗十九首》中有十四首篇幅较长者皆文人之作,而五首民歌色彩较浓者同《兰若生春阳》皆篇幅较短,应为西汉时乐府诗。  相似文献   

14.
春兰秋菊     
屈原《楚辞·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各有专长,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春兰究竟是什么样的植物呢?《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草兰,叶短而狭,春花者名春兰。"  相似文献   

15.
茶,钟山川之灵禀,集天地之风露,含华咀华,吐香韫玉.宋徽宗《大观茶论》"夫建茶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芽,本是大自然之杰作,天赋予人类的最佳饮料.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以前,"茶"写成"荼"读作"tu".据查荼字最早见于《诗经》,在《诗·邶风·谷风》中记载着:"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但对《诗经》中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菜,至今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16.
灵芝,素有"仙草"之称,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灵芝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都对灵芝的功效有详细的极为肯定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正海马是鱼,生活在海中,它不是马,因其头部形似马头,故习称海马。中国是利用海马入药、保健最早的国家。梁(公元502~557年)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就已有海马入药的记载。公元739年,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将其列为上品。陈藏器按《南州异物志》云:"生西海,大小如守宫,虫形若马形。"故名海马。《本草纲目》引徐表《南海异物志》云:"海中有鱼,状如马头,其喙垂下,或黄或黑。海人捕得,不以啖食,暴干熇之,以备产患,即此  相似文献   

18.
凤凰的古代记载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其形态据《尔雅·释鸟》:“凤其雌皇。”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孟子·公孙丑上》:“凤凰之飞鸟”《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诗经  相似文献   

19.
宋霞 《农业考古》2021,(2):202-206
水的择取和烹煮对茶之真味真香的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品决定茶品,故有"水为茶之母"的说法。陆羽《茶经·五之煮》详细记载了烹茶之法,以及对水次第品级的等级排列。在《茶经·六之饮》中陆羽将水品的评判视为"茶之九难"的核心,可见宜茶之水鉴别之重要。"水"的意象在道家视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水"几于道"的无为品格和其对本真自性场域的开显,使其在诸形万物中成为"道"的现实表征。故而对宜茶之水的择取、烹煮和育华,便成为温润滋养茶叶和成就茶人精行体道的契点。  相似文献   

20.
糁之香     
<正>糁(Sà),是山东临沂千年历史风味名吃,用禽畜肉类、麦米、葱、姜、盐、面粉、酱油、胡椒粉、味精、五香粉、香油、醋等多种精料调制而成的一种肉羹。它沿着过去"巷口路边、马扎矮凳、油条烤牌"的路子一直走了2400多年,如今渐渐沉淀成了一种深厚的饮食文化。"糁"字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墨子非儒下》"孔子穷于陈蔡,藜羹不糁"。据《礼记·内则》记载:"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