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宁南山区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陇薯3号为试验品种,在宁夏南部地区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全膜双垄大垄面膜侧种植技术的马铃薯综合性状最好,产量达55935kg/hm^2,大中薯率74.1%;其次为起垄覆膜种植技术,产量居第2,较对照满天星常规种植增产效果十分显著。马铃薯全膜双垄大垄面膜侧种植技术和起垄覆噗种植技术可在该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一项集覆盖抑制蒸发、垄面集流、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使土壤水分、地积温增加,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探讨最佳马铃薯适宜的种植密度,提高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增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2013—2014年度脱毒马铃薯专用肥不同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施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 350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可达44 066.7kg/hm2,其次是施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 575 kg/hm2的处理,但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马铃薯产量反而呈递减趋势。因此,七星关区马铃薯种植施用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 050~1 500 kg/hm2最佳,可以达到42~45 t/hm2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旱砂田马铃薯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砂、膜双覆模式,既可垄沟集雨,又能增温保墒,增产效果非常显著。从2009~2010年全县共推广1 776 hm2,平均产量达19 050 kg/hm2,较露地栽培增产8 370 kg/hm2,增产率为78.4%。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模式下施肥对马铃薯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覆膜栽培方式下,如何优化养分管理措施是目前旱作区马铃薯生产急需突破的瓶颈。为了实施水肥的高效管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集雨种植模式(F0:露地垄作;F1:全膜覆盖双垄垄播;F2:全膜覆盖双垄沟播)下施肥(N0:不施肥;N1:配方施肥;N2:农民习惯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块茎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马铃薯增产增效的最佳种植模式及与之配套的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双垄种植和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全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其中F2N1处理对块茎膨大期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影响最大,而在淀粉积累期和成熟期以F1N1处理的块茎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比F2N1处理增加了5.59%和2.88%,差异显著(P0.05)。可见,相比沟播种植而言,马铃薯垄上种植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块茎的膨大。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施肥处理的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F1N1处理的最高,F2N1处理的次之,分别比F0N1处理显著增加了40.26%和34.10%、16.33%和14.77%,但F1N1与F2N1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的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表现为氮素农学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以F1N2最高,而与其他处理相比,F1N1处理的磷、钾素农学效率显著增加了0.21~6.68倍和0.21~3.47倍,且磷、钾素偏生产力的增幅达0.05~0.91倍和0.05~0.40倍。这表明F1N1不仅可以协同增加马铃薯的块茎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还促进了磷、钾素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的提高。综上所述,F1N1处理更有利于实现马铃薯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是半干旱区马铃薯增产增效的最佳覆膜种植模式和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6.
南疆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温度11.4℃,无霜期187~230天,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主,适合马铃薯的春、秋2季栽培。新疆本地4~7月无新鲜马铃薯上市,疆内及出口市场对新鲜马铃薯需求量很大,主要从内地调运,导致市场上鲜食马铃薯价格较高。近年来,南疆地区大力发展林果业,主要种植核桃、红枣,果树株间有大量耕地可利用。目前,南疆林果种植面积已达1.1万千米2,如果南疆充分利用林果耕地资源,采用早熟马铃薯双膜覆盖技术,鲜薯可在5月上市,填补本地马铃薯的市场空白,能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黑色地膜全膜覆盖双垄沟栽培技术就是按照一定带幅起一大一小双垄,采用黑色地膜对农田全部覆盖种植马铃薯的抗旱增产栽培技术。经3年的示范种植,平均单产21 699kg/hm2,比露地(ck)每公顷增产5 962.5kg,增幅37.90%,比露地每公顷增收10 685.20元。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是一项能使薯农增收的抗旱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
白榆平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11):68-70,73
在宁夏盐池县麻黄山对马铃薯克新1号进行6种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半膜单垄处理可以推迟马铃薯全生育期1~2 d;半膜单垄播种期土壤含水量高于全膜双垄,土壤水分耗散也是半膜单垄高于全膜双垄;不同覆膜处理半膜单垄产量高于全膜双垄产量。马铃薯产量最高的为播种期半膜单垄处理,为51 550.5 kg/hm2,最低的为秋季全膜双垄处理,36 385.5 kg/hm2。说明在盐池县南部黄土高原区马铃薯以半膜单垄方式种植较好。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主要的粮经饲作物乐都县常年种植面积达1.47万公顷。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对马铃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乐都县马铃薯种植有马铃薯双膜栽培、马铃薯地膜栽培、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三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是一项抗旱技术,该技术的推广运用为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马铃薯增产增收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覆膜技术、良种选用、播种及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1.
双垄高墒栽培的马铃薯,因无病害、增产幅度大,薯形好、商品率高而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因而,双垄高墒栽培已成为很多农民普遍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马铃薯“双垄高墒”栽培的特点是将良种、良法与良好的生长环境优化集成;目的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技术的核心是“六改”,  相似文献   

12.
张纲 《农技服务》2012,29(7):848-849
为了给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钾肥,在马铃薯上进行了硫酸钾型40%(氮、磷、钾比例为16-14-10)配方肥对于山旱地全膜双垄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产值及淀粉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配方肥施用量为900~1 050 kg/hm2时,马铃薯经济性状、产量、淀粉含量及效益均比较显著,其中产量较对照增加72.5%~75.5%,纯收入增加1 625.3~12 568.7元/hm2。  相似文献   

13.
正马铃薯是东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短、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粮菜兼用、用途广泛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年葫芦岛市的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马铃薯双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低温问题,提前20多天上市,在集中上市之前,价格增加1~2倍,达到每千克0.8~1.2元左右,产值2000~2400元,一般露地常规生产的每千克0.5~0.6元,产值1000元。  相似文献   

14.
安康市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技术。主要介绍安康市马铃薯双膜栽培技术要点和双膜栽培技术推广前景,旨在为安康市发展马铃薯双膜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马铃薯种植效益的提高,农民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已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但仍有部分农民还没有掌握该项实用新技术。为此,笔者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山旱地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种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在播种前15~20 d要进行催芽,以打破休眠。以冬春马铃薯和秋马铃薯种植为主,冬春马铃薯播期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采取深沟高垄地膜覆盖,单产1 500~2 500 kg/667 m~2,高产可以达3 000 kg/667 m~2,秋马铃薯分旱地种植和稻田免耕种植两种,旱地种植采取深沟高垄地膜覆盖,播期在8月中旬至9月底,稻田免耕最适播期是9月中旬,最迟在9月底之前播完,秋马铃薯单产1 500 kg/667 m~2,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约2 00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正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7.9~11.3℃,≥10℃的积温2847.2~4147.9℃,无霜期平均134~169d,年日照时数2593.5~2914.2h,全年平均降水量316~513㎜。虽然光照充足,但无霜期短,大田农作物一年一熟。近年来,当地农业通过推广马铃薯双膜覆盖技术,在马铃薯收获后还可种植番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甘肃省的多点试验示范,总结出了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马铃薯栽培技术。该技术是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收获后不再揭膜,不再翻耕土壤,来年春季在原来地膜上种植马铃薯的一项集节本增效、集雨保墒、保护环境于一体的抗旱增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与玉米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两者进行搭配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是增产创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马铃薯地膜玉米的双套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通过按带幅起大小垄,实施全地面覆盖,集保墒、集雨、增温、增产为一体的一项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区的抗旱种植技术。本文介绍了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在段家堡乡的推广应用情况,并对该项技术的特点、生态效果、实施要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