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令洌 《中国林业》2011,(24):24-24
近几年来,以“杉木之乡”著称的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贵州省锦屏县,树立了“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文化是旅游的根基和支撑,没眼球形成不了旅游,没文化底蕴的旅游就失去了源头活水”的工作理念,将文化外宣认知提升到更深层面,在打造隆里古城、三板溪风光和以文斗、瑶白等重点民族村寨风情景观三大景点景观的同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民族文化挖掘,积极打造“本色文化”(锦屏文书与人文历史、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绿色文化”(生态林业)、“红色文化”(红军长征过锦屏)品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分析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发展现状,阐述了文化旅游产业链在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移动智能终端与文化旅游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针对目前亳州旅游业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以文化旅游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对亳州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屈中正 《湖南林业》2010,(12):12-13
以森林为主要景观的森林旅游业,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为有效保护森林、改善人类生活环境而兴起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旅游成长环境,中国森林旅游中存在着森林景观与传统文化景观共存的现象,形成一种独特的森林旅游文化。现将我国森林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略予分析,以便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桂东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发展成为近年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旅游资源文化的正确定位和开发层次是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的关键。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丰富,特色是侨乡风情文化、喀斯特———丹霞地质文化、自然生态文化和名人历史文化等。文章首先阐述旅游与文化的关系,进而论述旅游资源文化的内涵,然后深层次挖掘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提出桂东南旅游资源文化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6.
邓保青 《绿色科技》2013,(11):238-241
指出了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产业,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旅游与文化互为载体,互相促进,二者应协调发展,以冕宁县茶药村为例,分析了灵山寺旅游景区的开发对其周边地区的造成的经济、文化等影响,并提出了对灵山寺旅游景区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湖南挪溪森林公园文化旅游资源的组成,分类描述了挪溪森林公园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绿色文化旅游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等景观资源;对各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坑头,是江西省婺源县一座有着千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在婺源努力建设经济强县、旅游大县、文化名县的今天,坑头以其独特的景观,吸引着八方能人志士,来观光、旅游、投资。2002年,一位南昌客商到该村旅游后,签订了600万元的投资合同,开发该村的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梅花文化的延伸,以及与当地的月亮文化结合,形成“梅开月都,土沃甘泉”的规划主题,遵循生态引领规划,绿色立体开发,文化注入旅游,健康主导生活,创新管理体制,特色构筑优势的原则,进行一轴、二心、三脉、十景的结构布局,划分产权酒店区、温泉度假区、农业观光区、人口商住区,将梅花国际温泉主题公园度假区规划成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内涵深刻、休闲度假设施丰富齐全的旅游度假胜地。  相似文献   

10.
杨秀翠 《绿色科技》2013,(12):240-242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大众旅游”给旅游目的地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关注,“负责任旅游”应运而生。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开始于1965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研究体系。国内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相对较晚,对国内“负责任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我国“负责任旅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花文化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花卉文化被不断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游人青睐花卉旅游。因此,花卉旅游成为会展、节庆、生态旅游中的新兴旅游项目,发展前景极为广阔。作者论述了花卉旅游的价值及花卉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湿地作为独特的造景资源,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旅游形象建设尤显重要。以东洞庭湖湿地为例,通过分析东洞庭沏湿地人-地感知旅游形象定位: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东洞庭湖湿地人-人感知旅游形象定位,提出东洞庭湖湿地旅游形象的传播途径,包括围绕核心理念,打造形象口号;强化光环区,突破阴影区;借助媒体广告,协调内外传播;精选旅游线路,浓缩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3.
论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本质上是旅游者对森林文化的旅游经历与体验,但现实中森林文化内涵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森林旅游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森林旅游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基于旅游体验视角,依托营造氛围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A)、森林物质文化旅游产品(M)、森林行为文化旅游产品(B)、森林精神文化旅游产品(M)4个层次(A-MBM架构)构建了产品库式的森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并对各层次开发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对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系列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城市文化旅游是指以城市文化为依托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活动。城市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城市旅游开发的灵魂,脱离城市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旅游只能是一种低层次的城市旅游。因此,我们要挖掘城市的文化来发展旅游,以城市文化为发展城市旅游的凭借,以文化兴旅游,以文化兴城市。  相似文献   

15.
蔚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蔚县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分类体系,对蔚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个大类、21个亚类和36个基本类型,并确定了主要旅游单体资源137个,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在树立文化旅游主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推广文化旅游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蔚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阐述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的关系,探讨在森林旅游中注入、挖掘森林文化,开展文化层次的森林旅游的重要性,对当前发展森林旅游、保护森林资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赤山湖湿地公园的文化挖掘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而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湿地文化旅游的精神底蕴。以江苏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野外踏勘、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湿地水利文化、秦淮文化、湖熟文化、渔家文化的挖掘,从文化旅游景点设计、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组织3个方面构建了湿地文化旅游产品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文化关系的总和。本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旅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内涵、分类及旅游文化建设应该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以葛牌文化旅游古镇为例,从古镇规划建设思路、发展定位、游憩系统结构等方面对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进行探讨,以期为古镇提出操作性强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指导以旅游为引导的新型文化旅游古镇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0.
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基于对文化旅游的理解和对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实践研究,探讨如何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的模式和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文化元素的旅游价值,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促进文化旅游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