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年的造林实践中,对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技术进行了探索和试验.总结了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东栎实生苗主根发达,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容器可控根系生长的方法,繁育辽东栎容器苗。分析比较了1、2年生容器苗和大田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解决了辽东栎在六盘山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安塞县城区绿化栽植了大量1.5米以上的容器油松苗,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研究,对大苗油松造林成活率得出了结论,为以后的城区绿化造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的栽植方法对油松容器苗造林成活率的对比,结果表明,背光栽植法可明显提高油松容器苗造林的苗高、地径及成活率,发挥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耿 《现代种业》2008,(6):61-62
本文重点介绍了油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分析容器苗的苗木质量、育苗成本及造林效果。  相似文献   

6.
油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张家口地区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油松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油松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油松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油松,常绿针叶乔木,树形美观。喜光,适应干冷气候;深根性,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为荒山造林及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通过选定不同造林类型区,采取不同造林密度,并在同一地类上进行油松裸根苗和油松容器苗对比造林试验。油松是较为理想的绿化树种之一,采用油松容器苗造林可以一次成林,其造林成本相对较低,是在类似生态地区值得推广的一项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8.
容器苗造林耐旱、无明显缓苗现象,抗逆性强、成活率高。在半山干旱地区造林尤为明显,油松容器苗造林后,根系伸展活动活跃期开始于造林后第二年,随树龄增长,根系生长无显著差异。造林时应选择适宜规格容器苗。  相似文献   

9.
油松大田移植容器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油松移植容器苗的芽苗、幼苗和成苗的培育技术,为提高油松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成活率提供育苗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羽叶山黄麻进行了苗木培育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苗期生长差异明显;育苗方式对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影响明显,大田苗造林成活率极低,塑料袋容器苗造林后缓苗现象明显,对伏旱季节的适应能力差;黑色硬质塑料控根容器苗造林后能平稳生长,受伏旱季节影响不明显;直播造林苗分异明显,优势株形成后,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不同的整地方式和地面覆盖对成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对苗木地径生长影响明显,爆破整地明显有利于苗木地径生长;羽叶山黄麻用于岩溶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在松动土石坡可优先选用直播方式造林,在土层浅薄的石漠化灌草地块造林,可选黑色用硬质塑料控根容器苗。  相似文献   

11.
针对2008年南方雨雪灾害后马尾松林地急需造林更新(非春季造林)的现状,研究了苗龄和造林时间对马尾松容器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苗龄的增加,马尾松成活率逐渐降低,3个月的幼苗造林当年成活率可达96.1%,而10个月的幼苗造林成活率仅为78.2%;不同的造林时间也对马尾松成活率有重要影响,7月下旬造林成活率普遍高于6月中旬和9月中旬造林。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晾晒失水时间的油松苗木进行含水量、生根潜力、相对电导率及晾晒后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松苗木根系含水量越高,苗木活力越强,其造林成活率越高。经过0~7 d的晾晒,相对含水量从51.04%下降到17.40%,苗木平均相对电导率从17.40%增加到49.0%,平均新根生长点数从24.3个·株-1下降到2.3个·株-1,造林成活率从77.78%降低到33.33%。在起苗、贮藏、运输过程中应作好苗木保护,特别是根系水分的保护。西北林学院学报22卷第6期吕月玲等油松苗木活力与相对电导率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邹尚庆  李国雷  刘勇  祝燕  庞薇  蒋乐  史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10-11714,11740
[目的]研究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氮吸收和抗寒性的影响。[方法]对在生长期经过不同指数施肥水平10、40、80和120mg/株处理过的油松容器苗进行秋季施肥,设置4个处理水平0(对照)、12、24和48 mg/株,苗木在温室培育一个生长季并在翌年进行造林试验。[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为最佳处理,在40E-24处理下,N含量相比对照增加了15.9%,抗寒性在-20℃下更提高了95.2%,造林效果最佳。[结论]秋季施肥可有效提高苗木体内养分含量,抗寒性及翌年造林效果。但过量的秋季施肥(48 mg/株)并不促进苗木生长甚至有抑制或者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施入不同物质组成的抗逆配方,对主要造林树种侧柏和油松成活率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逆配方对侧柏和油松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配方A13、A22、C3和C5在侧柏苗木成活率、生长量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均高于其他配方;配方B5在提高油松苗木成活率、生长量和地径等方面的作用普遍优于其他配方。初步说明上述配方可应用于林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15.
柠条容器育苗在青海造林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212-5213
[目的]为了提高造林质量、确保较高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方法]以柠条种子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容器育苗对人工造林的影响。[结果]留袋处理的苗木成活率比破袋、去袋、裸根处理分别提高5.8%、11.5%、48.2%,苗高分别提高0.4%、1.2%、2.0%,根面积指数分别提高69.9%、109.8%、126.9%,高径比分别降低0.7、2.4、11.1。容器育苗120 d的苗木栽植成活率分别比容器育苗360和480 d提高11.4%和18.9%,苗高分别增加0.4和0.2 cm,根面积指数分别提高17.2%和25.8%,高径比分别降低0.8和22.7。丛植处理的苗木成活率分别比单植、双植、窄缝处理提高10.5%、6.3%、21.7%,苗高分别增加0.7、0.5、0.9 cm,根面积指数分别提高18.1%、3.7%、20.45%,高径比分别降低5.8、0.4、1.2。[结论]容器育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比直播造林、裸根苗造林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3种造林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3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采伐迹地、林冠下和生物防火林带3种不同类型栽植地上开展1~2年生轻基质网袋容器苗与裸根苗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能显著地提高3树种的造林成效,在不同栽植地类型下3树种不同苗龄容器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7.6%~1421.8%,树高、地径、当年抽梢长及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性状较裸根苗造林提高了22.0%~86.7%。1年生容器苗可进行周年造林,在2月、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分别为93.8%~98.0%、90.7%~96.3%和84.5%~89.4%,皆能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而1年生裸根苗在5月和9月的造林成活率仅分别为26%~53%和10.4%~34.4%,无法达到造林合格率的要求。经比较分析,3树种1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10.3%~18.4%,2年生容器苗的造林成本较裸根苗低7.1%~14.4%。采用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优势明显,而且造林成本低,宜在绿化造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陕西陇县引种美国黄松生长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陇县3个林场的美国黄松引种育苗、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黄松(Pinus ponderosa)苗期生长量大于油松.八渡林场、龙门洞林场和陇县苗圃的黄松高生长量分别是油松的108.8、105.5和123,陇县苗圃的黄松与油松有极显著差异,而且黄松苗木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陇县八渡林场7 a生美国黄松幼树,平均高为1.21 m,平均地径生长量为3.69 cm,与本地相同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油松比较,树高生长量小12.4,地径生长量大27.6.与省内其他引种地比较,八渡林场黄松的高生长量明显大于榆林黑  相似文献   

18.
伊金霍洛旗樟子松和油松引种试验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调查了伊金霍洛旗地区的油松和樟子松生长状况、二者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植株的含水率和生物量以及其在生物体各构件中的分配 ,并测定分析了植物体的蒸腾速率 .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樟子松的生长状况要明显好于油松 ;该地区种植这两种树种有出现地力衰退的趋势 ,提倡营造针阔叶混交林 ;从蒸腾速率来看 ,油松的抗旱性要比樟子松强 ,但二者都是弱蒸腾树种 ,且樟子松所具有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较油松的高 ,在该区沙地应更提倡营造樟子松 .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后幼林生长建成差异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马尾松和木荷容器苗、裸根苗造林后幼树的生长建成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开展其1年生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造林3a后,对其保存率、生长量、根系特征及N、P养分质量分数等幼树生长建成指标进行调查、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容器苗林分4年生幼树平均地径、树高及调查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35.52 mm、200.59 cm和105.59 cm,分别比裸根苗显著大31.71%、18.25%和21.13%;相对裸根苗,木荷容器苗林分生长量亦表现出较大优势,其地径和树高分别较裸根造林大4.36 mm和26.72 cm,并且调查当年的新梢生长量和保存率分别显著较裸根造林大19.68%和33.73%;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平均单株干质量均近等于裸根苗的2倍;容器苗林分根系发育均较相应裸根苗林分优,马尾松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主根长、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裸根苗相应指标大6.02 cm、14.30 cm和4.13条,木荷容器苗林分幼树平均根幅和一级侧根数分别比其裸根苗幼树相应指标显著高出14.24 cm和6.75条;两树种容器苗林分幼树N、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裸根苗。因此,从马尾松和木荷不同类型苗木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等相关结果看,容器苗根系的完整性保障其林分幼树根系的较好拓展和发育,利于造林初期其对养分的吸收进而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容器苗造林效果不仅体现在当年的成活率高、缓苗快,造林第3年幼林的生长建成及养分吸收优势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