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简况与效益 五龄蚕斜面条桑育技术方便、省工、节本,减少蚕病发生,尤其能缓解蚕桑生产与粮棉生产争工争时的矛盾.2001年我镇506张春蚕,其中278张推广此法,以后在我镇春蚕饲养中此法使用率达80%以上.据对14个行政村28个蚕农典型考察:人均管理张数增1.5张,节省桑叶11.3%,蚕座简单且缩小面积9.5m2/张,蚕发病率降低3.2%,每张蚕增产鲜茧4.73kg,每张产值净增收益114.86元,全镇累计增收10.3万余元.  相似文献   

2.
(一)蚕室的布置 蚕室消毒后在四周墙壁设单面蚕台.室中设若干排地面蚕台.每排蚕座宽1米.蚕台两端及中间设30~40厘米高的支架.支架上放一根竹竿。如养蚕数量多.可在地面蚕台上方再架1层蚕台(蚕台面积接每张蚕15平方米左右设置)。  相似文献   

3.
4.
5.
近年来,本地推广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技术,以春、秋两大期为主,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可以承担5张种,养蚕工效提高4倍,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操作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栽桑养蚕主要依靠手工操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养蚕成本中,劳力成本占60%,其中用工占养蚕用工的一半,而大蚕条桑育技术就是采用带叶枝条喂蚕的一种省力化养蚕技术。大蚕期劳力紧张,采用条桑喂蚕,叶长在枝条上保鲜时间长,可减少给桑次数,节省采叶劳力70%和减轻劳动强度;又由于  相似文献   

9.
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比平面片叶育产茧量平均提高7.2%以上,张种产值平均提高10%以上,可节省1/3的蚕室,节省蚕具等一次性投资;采用剪伐方式收获条桑,可节约采叶与养工近50%,秋蚕期效果尤其明显;全年实行5龄期斜面立体条桑育技术,能明显降低蚕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蚕茧产量和质量,有助于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石宣珍 《现代农业科技》2008,(4):182-182,184
条桑育是省力化养蚕的重要技术之一,分别介绍条桑育的3种形式,即大棚蚕台条桑育、立体斜面条桑育和地面条桑育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田时铭 《新农村》2007,(6):21-21
大蚕期,特别是五龄蚕,用桑量占全龄期85%左右,除沙、给桑等大量用工都集中在五龄期。据调查,传统的蚕箔养蚕,张种用工16工左右。采用大蚕固定蚕台育与自动上簇,同传统的蚕箔育相比,可节省劳力50%以上。1.简易蚕台制作用木料制作成蚕架,蚕架宽、长度应结合簇具宽、长度(塑料折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地蚕条桑育与蚕台片叶育进行对比试验,得出的结果表明:地蚕条桑育比蚕台片叶育节工、省本。  相似文献   

13.
五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即多层片叶平面育,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张种,还要起早带晚,费工费力.为解决这一难题,根据蚕的生理发育要求,我县从1994年起试验研究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技术.经过几年探索和改进,形成了较为配套的操作规范,春、秋两大期五龄蚕均实施条桑斜面育,特别是秋蚕五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利用条桑搭成斜面,简称秋季五龄蚕条桑斜面育.推广应用后,真正实现了"快乐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可承担5张种,普通农户每期可养蚕10张,养蚕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节省蚕匾(扉)和蚕架投入.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吴中区引进了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促进养蚕技术发展,笔者对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技术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是一项比较先进的养蚕技术,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特点,指出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斜面立体条桑育养蚕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蚕桑生产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迫切需要省力化技术.为此,苏州市于1999年引进了南通市开发的斜面立体条桑养蚕技术,2000年春蚕期在苏州市横泾镇新齐村进行斜面立体条桑养蚕试验获得成功,2001年至今在横泾镇得到全面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蚕桑生产是河南省传统的优势产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目前表面看,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并未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有一部分蚕农在心理上仍迈不开步子,没有打破传统观念。低效的经营方式,缺乏扩大规模产业经营的胆识,以及一直没有引用养蚕新技术导致了养蚕产量、质量仍在低谷中徘徊,直接影响河南省蚕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大棚养蚕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并已初见成效。一、大棚养蚕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