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豆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药剂对豆蚜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虫剂对豆蚜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澳氰菊酯和吡虫啉对其均无抑制作用;抗蚜威、辛硫磷和氧乐果对其有明显抑制作用.抗蚜威和氧乐果对豆蚜羧酸酯酶的抑制中浓度(I50)是辛硫磷的1.16倍和1.66倍,辛硫磷和氧乐果对豆蚜乙酰胆碱酯酶的I50是抗蚜威的2.54倍和27.13倍. 相似文献
2.
采用生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取食不同植物对禾谷缢管蚜酯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及对吡虫啉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取食不同植物的禾谷缢管蚜的酯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禾谷缢管蚜对吡虫啉的敏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与其酯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可诱导禾谷缢管蚜体内酯酶活性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对吡虫啉敏感性的变化,但寄主植物对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桃蚜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与乙酰胆碱酯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室内对桃蚜进行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比较两个品系乙酰胆碱酶活性个体频率分布发现,更多的桃蚜个体向酶活性高的区域分布。酶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抗性桃蚜酯酶对底物的Vmax、Km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测定了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对桃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亚致死剂量吡虫啉处理桃蚜后AChE的活力明显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且不同剂量间AChE的活力差异显著;酶动力学分析表明,AChE的Km值显著降低,而Vmax显著升高,表明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处理桃蚜后AChE与底物的亲和力明显增强,且最大反应速度显著加快。用LC10的吡虫啉处理桃蚜后AChE的活力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且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AChE的Km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Vmax均升高。此外研究了LC10的吡虫啉处理桃蚜后AChE在不同亚细胞层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ChE比活力的高低次序依次为:微粒体>细胞核与细胞碎片>线粒体>细胞质液;吡虫啉亚致死剂量处理后虽然没有影响AChE在亚细胞中的分布,但是却改变了对底物的亲和力和最大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5.
寄主植物对棉蚜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研究了5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种群对灭多威的敏感性,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灭多威对AChE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取食石榴和花椒的棉蚜AChE活性最高,是冬青上棉蚜(最低)的2.00倍和3.33倍,说明寄主植物可以影响棉蚜AChE的活性,灭多威对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棉蚜个体的AChE进行抑制后,发现棉花和冬青上的棉蚜种群中AChE对灭多威不敏感的棉蚜个体多于花椒,木槿和石榴上的棉蚜种群,这与棉花及冬青上的棉蚜对灭多威耐药性较其它三种强的趋势近似,表明AChE敏感度的降低是棉蚜对灭多威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甲酸乙酯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影响,甲酸乙酯对米象表现出很高的毒力,25℃下熏蒸处理24 h的LC50为28.65μL/L。亚致死剂量的甲酸乙酯可以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比活力显著下降,用20μL/L的浓度处理24 h,AChE的比活力由15.684 nmol/mg.min下降至9.530 nmol/mg.min;酶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酸乙酯可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Km值明显增加。对于羧酸酯酶,在活体条件下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规律,离体条件下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抑制率也增大。 相似文献
7.
杀虫药剂混用对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联合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辛硫磷、对硫磷、敌敌畏和氧乐果4种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及灭多威和甲萘威两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分别以1∶1、1∶3和3∶1的比例混用,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为试虫,分别测得单剂和混剂对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抑制中浓度(I50),以联合抑制系数作为增效作用的参考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种药剂不同配比的混剂对同种酯酶的联合抑制作用也往往不同。对AChE和CarE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只有其中的对硫磷+甲萘威(1∶3)、辛硫磷+对硫磷(1∶3)和灭多威+氧乐果(1∶3),而甲萘威+敌敌畏(1∶3)、甲萘威+氧乐果(1∶1)、辛硫磷+甲萘威(1∶1)、对硫磷+氧乐果(1∶1)、对硫磷+氧乐果(1∶3)、敌敌畏+氧乐果(1∶3)、灭多威+对硫磷(1∶1) 7种混剂对AChE和CarE都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在褐飞虱对甲胺磷抗性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室内抗药性筛选表明,褐飞虱对甲胺磷的抗性呈"快-慢-快"的发展趋势:第1到第4代抗性上升缓慢;第5代到第15代迅速上升,其中又呈现2个发展阶段,以第9代为拐点;第15代后抗性上升变慢。羧酸酯酶在抗药性上升中可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LD50变化存在很高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90 6。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性在抗性发展后期变化很大,第8代到第16代间,与LD50变化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0 1。由此可见,羧酸酯酶可能在褐飞虱对甲胺磷抗性的持续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性在抗性发展的后期阶段可能起到很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寄主植物上桃蚜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1996年,在陕西耀县、乾县对101种植物的24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桃蚜的寄生植物有43种,其中主要危害寄主36种,偶发寄主7种,越冬寄主3种。通过系统调查,查明了桃蚜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迁移规律,为桃蚜种群数量测报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于室内对桃蚜进行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比较两个品系乙酰胆碱酶活性个体频率分布发现,更多的桃蚜个体向酶活性高的区域分布.酶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抗性桃蚜酯酶对底物的Vmax、Km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11.
12.
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酯酶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和嗜虫书虱L. entomophila羧酸酯酶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嗜虫书虱的羧酸酯酶活性明显高于嗜卷书虱,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羧酸酯酶对底物α-NA的Km值分别为0.665 7、0.285 7 mmol/L,Vmax值分别为1.672 2和2.463 1 mmol·(mg·30 min)-1。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差异不显著,嗜虫书虱略高于嗜卷书虱。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出8条嗜卷书虱、7条嗜虫书虱酯酶同工酶谱带,嗜卷书虱的酶谱分布比嗜虫书虱广。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物防治田和化学防治田内不同发育期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化防田拟环纹豹蛛各发育时期AChE活性均较生防田中的低,其各发育期AChE的Km值也均明显高于生防田种群。从整个发育期来看,幼体的AChE活性最高,卵囊的最低,说明不同发育阶段AChE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而CarE的活性正相反,化防田种群卵囊、幼蛛、雌成蛛和雄成蛛的CarE活性均高于相应生防田种群,且幼蛛的CarE活性高于相应成蛛,生防田种群每一发育阶段CarE的Km值也均高于相应的化防田种群。表明化防田中的拟环纹豹蛛有可能对部分农药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豆科植物作为繁育烟蚜和扩繁烟蚜茧蜂寄主植物的潜力,本研究测试了烟蚜在豌豆、蚕豆、大豆和绿豆4种豆科植物上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随后比较了豆科植物和烟草繁育的烟蚜茧蜂以及蚕豆烟蚜茧蜂回接烟草所获得的子代蜂在羽化率、体型、成虫寿命和寄生力等重要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豌豆和蚕豆相比,大豆与绿豆上蚜虫发育历期更短;大豆与绿豆单头烟蚜总产蚜量为22.3头和25.2头,显著高于豌豆和蚕豆的21头和18.2头;不同植物上蚜虫扩繁速度有显著差异,绿豆不适合作为扩繁烟蚜和烟蚜茧蜂的寄主植物;豌豆与大豆上僵蚜羽化率为67.5%和78.33%,显著低于其他植物;各植物上子代蜂性比无显著差异;烟草繁育的子代蜂成虫寿命(6.89 d)和后足胫节长(雌蜂573.5 μm,雄蜂493.5 μm)均显著高于豆科植物;不同寄主植物繁育烟蚜茧蜂的寄生力由大到小为烟草,蚕豆,豌豆,大豆;回接组烟蚜茧蜂各项指标均不低于烟草组。综合考虑扩繁周期、时间、空间利用率及经济成本等因素,蚕豆有望成为烟蚜茧蜂规模化扩繁的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5.
田间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颈双缘姬蜂Diadromus collaris和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对敌敌畏的敏感度及AChE的Ki值远高于其寄主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与对照(25℃)相比,高反应温度(37℃)可显著增高敌敌畏对所测试的5种昆虫AChE的抑制率,而低反应温度(5℃)对5种昆虫AChE的抑制率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还表明,高温对3种寄生蜂AChE的影响明显高于对2种寄主害虫AChE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用萝卜苗作桃蚜植物寄生主繁殖烟蚜茧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萝卜苗作桃蚜寄主植物繁殖烟蚜茧蜂的技术。结果表明,在温度20-25℃、湿度75%的条件下,桃蚜的繁殖速度最快,10d内即可获得大量的桃蚜。用不同虫龄的蚜虫接蜂,蚜龄越低寄生率越高;在不同温中,25℃下寄生率最高。桃蚜的密度能影响烟蚜茧蜂的寄生率,密度在100-200头时接蜂1对(雌:雄),寄生率最高,可达80%。经连续10代分别在不同蚜龄时繁峰,虽然寄生率均随代数的增加而降低,但对低蚜龄时开始寄生的蚜茧蜂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其寄生率仍较其它蚜龄为高。在繁蜂室内用萝卜苗饲养桃蚜繁殖烟蚜茧蜂取得满意的结果。该技术设备简单,短期内可以获得较大量的烟蚜茧峰,供防治桃蚜之用。 相似文献
17.
四种杀虫剂对桃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毒性及 害虫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测定了吡虫啉、鱼藤酮、阿维菌素和印楝素4种杀虫剂对桃蚜及其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成虫的相对毒力。4种药剂对桃蚜的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吡虫啉>鱼藤酮>印楝素,其LC50分别为0.042、1.96、6.54和10.17 mg/L。对异色瓢虫的LC50则分别为1009.42、201.89、8202.90和大于7500 mg/L,益害毒性比分别为24033.81、103.01、1254.27和大于786.63。4种药剂在有效防治桃蚜的前提下对天敌异色瓢虫的安全性依次为阿维菌素>鱼藤酮>印楝素>吡虫啉。阿维菌素、吡虫啉、印楝素和鱼藤酮这4种药剂均可在蚜虫综合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Mitsuro KAMEYA-IWAKI Kimiaki MURAKAMI Shin-ichi ITO Kaoru HANADA Shuhei TANAKA 《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2000,66(1):64-67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tests of Peanut stunt virus (PSV) and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 systemically infecting commo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were conducted using Myzus persicae allowed to fast for 2 hr and then to acquisition feed on infected common bean plants or purified virus for 10 min. In the
sequential transmission tests using either one or 10 aphids per assay plant, three isolates of PSV (J,S,Y5) and one of CMV
(V) were transmitted from and to common bean up to a third or fourth inoculation access. Many aphids transmitted these viruses
to two or three plants. Purified viruses of PSV-S and CMV-V were also transmitted up to a third or second inoculation access
at low percentage. On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aphids transmitted PSV-S and CMV-V only in the first inoculation access, although PSV-S was transmitted to only one plant
in the fourth and fifth inoculation access. These viruses may be transmitted in two phases by aphids, depending on the plant
species.
Received 16 April 1999/ Accepted in revised form 1 September 1999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