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转Bt基因玉米对棉铃虫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m(Htlbner)是常年危害玉米的重要害虫。转Bt基因抗虫玉米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采用室内离体生物测定方法测定了孟山都转Bt基因抗虫玉米Yield—Gard不同组织对棉铃虫初孵幼虫的杀虫活性以及田间人工接虫抗性鉴定。Bt玉米花丝、苞叶和幼嫩雌穗对棉铃虫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取食Bt玉米花丝和幼嫩雌穗(籽粒和穗轴)的棉铃虫初孵幼虫不能存活和完成幼虫期发育,而对照分别有51.0%和22.0%个体完成幼虫期发育。以Bt玉米雌穗苞叶饲养棉铃虫初孵幼虫,5天后幼虫全部死亡,而非Bt玉米对照仅为16.0%,差异显著。田间花丝期人工接种棉铃虫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Bt玉米雌穗被害率为3.5%,危害级别为0.007,百株存活幼虫14.3头。而非Bt玉米雌穗被害率达到82.5%,危害级别为2.51,平均百株存活幼虫79.6头,显著高于Bt玉米。这些结果说明转Bt基因玉米穗期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明理.  相似文献   

2.
桑橙瘿蚊DiplosismoriYokoyama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我省至今未见报道。1990年前后,修水县偶见个别桑株受害,为我省首次发现。笔者于1993年6月7日赴现场调查,现将情况简报如下。一、发生为害概况1993年修水县桑橙瘿蚊大发生,我们目睹了桑园受害状况,多数杂交桑园受害株率近100%。在征村乡夏代后的桑园调查,桑株桑芽长b~刀m,芽被害率达ZO%以上。据修水县反映,全县发生面积达5万余亩,占桑园总面积50%,桑园桑株被害率高的达明.5%,一般56.3%,低的18.9%。尤以山口,太阳升,清水岩,山岭和征村等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小麦雪霉叶枯病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引起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0.8%~32.9%,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9.8%,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6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粒重减少11.7%~51.5%,千粒重下降12.1%~18.3%。  相似文献   

4.
沟金针虫是新沂市旱作农田的主要地下害虫,尤以麦田受害最重。据调查,小麦平均株被害率26.7%,茎蘖被害率15.6%,严重田块死苗80%以上,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改种其他作物。为此,笔者对麦田沟金针虫的发生为害特点和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1发生为害特点1)种群分布有明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中华稻蝗发生动态与危害损失。结果表明,中华稻蝗在浙江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早稻和早播单季晚稻。水稻分蘖期接入虫量10~50头/m2,叶被害率为52.61%~78.81%,叶被害指数为14.51~25.00,产量损失率为2.31%~27.42%,孕穗至破口期接入虫量1~17头/m2,叶被害率为56.63%~88.00%,叶被害指数为14.69~31.32,产量损失率为1.28%~32.74%,随着虫口密度增加,危害程度上升,产量损失率加大,两者具有密切相关性,建立了危害损失关系式。水稻叶片受害、光合能力减弱、幼穗分化不良、实粒减少、秕谷增加和粒重下降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模拟测试表明,随着水稻受害生育期推迟损失增大,且分蘖期危害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2.5%~3.0%;2~3龄蝗蝻为防治适期,氟虫腈、三唑磷等有较好防治效果。提出水稻分蘖期和孕穗至破口期防治指标分别为10头/m2和5头/m2。  相似文献   

6.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是小麦上的主要病害之一。2000~2002年在塔额垦区大面积发生,3a受害面积4000hm2以上,小麦发病株率达85%~100%,平均病株率98%,减产20%~30%,并且造成品质和等级下降。1症状小麦细菌性条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是叶鞘、茎秆和穗。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下扩展,变成长条状,呈现油渍发亮褐色斑。湿度大时,可从病组织溢出黄白色菌脓,干缩后呈黄色菌胶粒。以抽穗和扬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变小,籽粒干秕,造成减产。2病原及侵染循环小麦细…  相似文献   

7.
梨实蜂为害梨树早花型品种金水二号、二宫白初初花期株被害率为100%,危害幼果率为96.74%、95.92%,危害新梢率为17.42%、14.93%,征于晚花型品种早酥、晚三吉等。防治方法采用花谢时树体喷药,成虫出土前树冠下喷药、撤毒土触杀等。  相似文献   

8.
麦穗夜蛾的生物学特性蔡有华,贾长盛(青海互助县农技推广中心,810500)麦穗夜蛾(Apameasoudens)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河北、内蒙、黑龙江等省区均有发生,我县受害面积约1万hm2,小麦、青稞(裸大麦)被害率一般为10%~30%,重者...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田间用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抑制土壤中线虫虫口,测定分析田间小麦孢囊线虫对3个小麦品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模型为聚集分布,土壤中其卵密度范围为0~42.8粒/g土,平均密度为6.5粒/g土,已达到危害水平以上。小麦中前期生长调查表明,小麦孢囊线虫没有对分蘖期小麦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孕穗期小麦孢囊线虫的危害能造成小麦每株穗数减少13.8%、鲜重降低14.5%,但对株高没有影响;孕穗期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的反应差异显著,受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后,新麦12和皖麦50的单株鲜重量分别降低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了25.9%和11.1%,但徐州8562孕穗数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莱州市麦田杂草扁穗雀麦(BromuscatharticusVahl.)大面积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5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37.5%,其中较重发生的面积400hm2。据笔者调查,受害田内平均有该草7.5株/m2,重者达十几至几十株,以致在田内形成“草坪”。扁穗雀麦发生面积之广,发生程度之重,在莱州历史上尚属首次。扁穗雀麦,俗称“野麦子”,为禾本科一年生或两年生杂草,以往多发生于田边、沟边,麦田内很少发生。其外形及生理特性与小麦非常接近。成株高达100cm,秆丛生,叶条形,叶鞘密被白毛,叶舌干膜质;穗状…  相似文献   

11.
小麦根腐病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近年在河北北部麦产区发生普遍,已成为制约小麦产量提高的─大障碍。迁安市2001年种植小麦2.3万 hm2,小麦根腐病发生面积达1.7万 hm2。─般减产10%~30%,严重的可减产30%~70%。 1为害   小麦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小麦根腐病为害,为害幼苗和成株期的根、茎、叶、穗以及种子。感病严重的播种后不能发芽或发芽而幼苗未出土便变褐而死;受害轻时病苗茎基部、叶鞘以及根部产生褐色病斑,幼苗瘦弱,叶片发黄。土壤潮湿病情加重,常引起烂根死苗。该病以春季小麦返青后发生最为普遍…  相似文献   

12.
板栗干枯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李国元板栗干枯病又名胴枯病、栗树腐烂病。在我省北部山区大部分板栗产区均有发生。据近几年在我省大悟县、孝昌小悟乡栗区调查,栗树被害率达40%~65%,枝干被害率达18%~30%。部分产区受害严重造...  相似文献   

13.
福建龙海小麦赤霉病综防措施郑金朝(龙海市植保站,363100)赤霉病是本地小麦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中等流行年份,发病面积0.17~0.27万公顷,穗发病率30%~50%,约损失小麦10%~20%。为探讨此病的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近1...  相似文献   

14.
校园林木白蚁危害调查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广西大学校园危害园林树木的白蚁有2科3属3种。调查38种树木中,有31种树木受到白蚁的侵害,占81.58%,树木受害株率20.16%,严重受害株率3.44%,台湾家白蚁是危害林木的优势种,在217株受害林木中,有201株受台湾家白蚁危害,大叶桉、侧柏、小叶桉和樟树等树种白蚁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云斑天牛Batocerahorstieldi(Hope)是一种食性较杂的林木蛀干害虫,2~3年发生1代,幼虫在树干内生活,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对林木危害重。近几年来,该虫在余干县发生面积扩大,危害日趋严重,牌坊林场5年生板栗林受害株率达52.5%,洪家中学5年生杨树林受害株率达63.4%。为寻求高效可行的防治方法,尽快控制其危害,我们用6种化学农药、3种施药方法进行了防治板栗林中云斑天牛幼虫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位于余干县本溪水库旁缓坡地带。地上的板栗林于1992年冬用嫁接苗营造,平均树高ZIDem,基径gCm,冠幅2…  相似文献   

16.
仙居县春玉米大螟为害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螟在仙居县历史上仅零星发生,从未造成过严重危害。但自从80年代末面积推广小麦套种春玉米以来,大螟危害逐渐上升,近年来发生普遍,为害十分严重,一般田块被害率为10%-30%,严重田块株被害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发现蜗牛严重危害农作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泾阳县桥底镇1986年首次发现蜗牛危害农作物,受害面积40亩左右,1987年扩展到100多亩,1988年达1000多亩,1989年蔓延到11个自然村,受害农田达万亩。蜗牛食性很杂,取食小麦、玉米、棉花、辣椒、果树等作物。1989年调查被害株率小麦为90%,棉苗71%,麦套玉米高达97%。小麦受害后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江淮地区二化螟严重发生。尤其是干旱严重的村、组,螟害率高达7%~20%。10月中、下旬田间活虫残留量达8000~15000头/667m2。由于秋季气温偏高,10月份多雨,田间湿度大,加之二化螟食性杂,又无明显滞育现象,故在刚移栽的油菜上产生为害。据在受旱村组田间调查,移栽油菜的被害率一般为10%~30%,最高达80%,每棵有虫3~5头,多则16~17头,致使根茎被蛀,心叶受害,甚至出现整株枯死现象。为确保移栽油菜的成苗率,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1坚持苗床打药,实行带药下田。油菜移栽前6…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抗麦红吸浆虫指标的制定是筛选抗虫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实行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通过分析比较危害指数、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相对指数及聚类分析等指标鉴定结果,发现以感虫品种为对照,以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和单穗虫数等多个指标为依据的聚类分析法的鉴定结果最符合客观实际,建议今后在麦红吸浆虫抗性鉴定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发生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美洲斑潜蝇1993在海南三亚市首次发现,现已成为当地危害瓜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海南周年均可发生,年发生21~24世代,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以冬春季为害更重。瓜类受害重于豆类,豆类又重于叶菜类蔬菜。叶被害率一般为30%~40%,严重达80%以上。寄主有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茄科、旋花科、藜科、锦葵科、菊科、大戟科、苋科、百合科、伞形科、芸香科和车前科等14科69种植物。2龄幼虫高峰期或叶片受害率达10%~20%时为该虫防治适期,应用10%赛波凯乳剂3000倍液或40%氧乐果100mL/667m,加25%杀虫双25mL/667m和少量煤油,对水60kg喷雾,防效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