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技术应用遗传学理论,采用烟台黑猪和长白猪、斯格猪进行杂交的方法,选育出生产性能高而稳定的瘦肉系。该品系毛色纯白,繁殖性能和育肥性能均好,育肥猪日增重747克,料重比为2.97:1,瘦肉率为61.55%。同时进行了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的杜洛克X瘦肉系商品猪,日增重827克,料重比2.94:1,瘦肉率63.35%,取得了很好的杂交效果,现已向社会推广瘦  相似文献   

2.
昌潍白猪Ⅰ系由乙型哈白猪和本地里岔黑猪杂交育成。1989年通过省级鉴定,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项生产性能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经产母猪平均产活仔11.16头,56日龄断奶窝重166.97千克,育成率89.07%,肥育期平均日增重682—737.82克,精料重比2.91—3.18:1,胴体瘦肉率55.64—56.43%,肉质各项指标均在理想范围;皮厚0.26厘米,符合高档革出口标准。筛选出杜×昌组合,其一代育肥猪平均日增重739.62克,精料重比2.78:1,胴体瘦肉率59.63%。昌潍白猪Ⅰ系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生产商品瘦肉猪的杂交母本,现社会存栏基本母猪近万头,广大饲养者普遍反映该猪适应性强,耗料少,长的快,瘦肉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培育品系。  相似文献   

3.
提高日增重,缩短肥育期,降低料重比,增加瘦肉率是育肥猪生产者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农科院原种猪场从法国引进 ,并先后 3次引进新的血统 ,经过科技人员十多年的精心培育 ,已成为较理想的瘦肉型优良品种。繁殖性能 :种母猪 7月龄发情 ,8月龄体重达 90千克时可开始配种 ,产仔数约1 0头。纯种繁育 :日增重 732克 ,料肉比 2 87∶1 ,瘦肉率70 1 4 %。杂交配套 :杂交优势组合日增重 774克 ,料肉比2 6 4∶1 ,瘦肉率 6 5 5 % ;皮特兰、长白猪和梅山猪杂交后代日增重 6 46克 ,料肉比2 6 9∶1 ,瘦肉率 6 4 88% ,四元杂交———皮特兰、杜洛克、长白猪和上海白猪的杂交后代日增重 72 1克 ,料肉比 2 87∶1 ,瘦肉率达…  相似文献   

5.
选择二元杂交组合“大莱”24头、“汉莱”24头作育肥试验,与三元杂交“长大莱”组合作比较,三元杂交猪试验分四批90头。结果表明,三元杂交猪“长大莱”平均日增重742.48克,比二元杂交猪“大莱”平均日增重526克、二元杂交猪“汉莱”平均日增重476克,差异极显著(P<0.01);三元杂交猪料重比2.39∶1,比二元杂交猪“大莱”3.45∶1,二元杂交猪“汉莱”料重比3.57∶1,差异极显著(P<0.01);三元杂交猪平均瘦肉率57.65%,比二元杂交猪“大莱”平均瘦肉率51.50%、二元杂交猪“汉莱”平均瘦肉率50.40%,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最适宜的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日粮消化能(DE)水平,根据育肥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能量需求差异,试验分20~60 kg和60~100 kg两个阶段,测定日增重和料重比。试验结果表明,20~60 kg阶段,对照组育肥猪的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都相对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不显著。60~100 kg阶段,试验2组育肥猪的个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相对高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20~60 kg生长阶段,加×(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的最适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3.4 MJ/kg;60~100 kg育肥阶段,最适日粮消化能水平为13.2 MJ/kg。  相似文献   

7.
新沂蒙黑猪选育导入杜洛克猪肉用性状基因成分比重约占35%左右,采用家系内选择与个体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选育。经过4~5年的选育与原沂蒙黑猪相比,新沂蒙黑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产活仔数分别达到12.69头和11.81头,略有减少,而初生重达到1.31kg,提高24.76%。育肥猪平均日增重754g,料重比2.90∶1,胴体瘦肉率60.5%,分别比原沂蒙黑猪提高19.87%(P<0.01)、14.71%(P<0.05)和8.12个百分点(P<0.05),肉品品质达到良好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选用杜洛克猪与松辽黑猪为实验猪,测定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松辽黑猪窝产仔数10.2头,优于杜洛克组.松辽黑猪与杜洛克猪的育肥期日增重分别为686.01 g和684.74 g,料肉比分别为2.76∶1和2.88∶1.松辽黑猪略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不同氨基酸水平饲养试验进行里岔黑猪的生长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试验选用16头去势(11.66±0.34 kg)的健康里岔黑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进行饲养试验。整个试验期分为保育期(11~30 kg)、生长期(30~60 kg)和育肥期(60~90 kg)3个阶段,分别饲喂4个不同氨基酸水平的饲粮,各阶段饲粮的赖氨酸、蛋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的比例保持一致。结果发现:饲粮中氨基酸水平对整个饲养阶段以及各个生长阶段的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保育期,饲粮总赖氨酸水平不影响里岔黑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生长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7%和0.8%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为0.7%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育肥期,总赖氨酸水平为0.6%和0.7%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总赖氨酸水平为0.7%组的料重比低于其他组(P0.05)。综上,结合各项,在理想蛋白质模型下,里岔黑猪在保育期、生长期和育肥期适宜的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7%和0.7%。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黑猪适宜能量蛋白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96头70日龄四川黑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饲养于同一个圈,在生长猪(25~60kg)和育肥猪(60~100kg)阶段分别随机饲喂3种日粮(3个能量水平、2个蛋白水平),以便探明生长肥育阶段四川黑猪的适宜能量和蛋白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四川黑猪在生长猪和育肥猪阶段,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日粮营养水平分别为消化能3.2Mcal/kg、粗蛋白15%和消化能3.3Mcal/kg、粗蛋白14%。  相似文献   

11.
TD-1瘦肉鸭是由浙江省农料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选育而成,其生长速度、饲料转换率、瘦肉率、含脂率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鸭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生长快,育肥周期短.一般饲养至49日龄即可上市,体重达1.757公斤,体型中等.2、用料水平低,饲料报酬高.日粮中的消化能为11.55~11.97兆焦/公斤、粗蛋白含量为16.5%~18%时,料肉比为2.8∶1.3、瘦肉率高,脂肪含量少.据屠宰测定,胸腿肌率达23.17%.4、适应性强,耐粗饲.放牧与圈养均可,饲养管理上与一般肉鸭基本相同.(原载《饲料饲养快讯》)  相似文献   

12.
嘉兴黑猪新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嘉兴黑猪新品系是以优良地方品种嘉兴黑猪为基本育种素材,导入18.75%外来瘦肉型公猪血缘,采用现代遗传育种学原理,经过10多年的精心培育而成.尤其是经过"九五"期间6年5个世代系统严格选育,其主要经济性状均已达到或超过育种目标.初产母猪头胎平均产仔数11.27头,产活仔10.86头,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达14.36头;纯种猪肥育期(25~75kg)日增重493 g,料重比3.36;75 kg屠宰胴体瘦肉率52.1%,平均背膘厚2.75 cm.以新品系猪为母本,用长白公猪、大约克公猪、皮特兰公猪进行二元杂交,3个杂交组合肥育期(25~90 kg)平均日增重587 g,料重比为3.29;90kg屠宰平均胴体瘦肉率为55.5%,屠宰率72.17%,平均背膘厚为3.04 cm,其生产水平达到了"二洋一土"杜长嘉三元杂种猪的水平.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长白猪×新品系,日增重634 g,料重比3.07,胴体瘦肉率55.4%,是一个较理想的高产、优质杂交组合,值得生产上大力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3.
新清平猪母系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清平猪中导入50%杜洛克猪血统,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新清平猪母系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比清平猪均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了育种目标。新清平猪母系保持了清平猪妊娠期短的特点,平均妊娠期110.69d,头胎产仔数10头以上,乳头数7对以上;育肥期日增重662g,料重比3.09,瘦肉率55.77%。以新清平猪母系为母本,大白猪和长白猪为父本生产的杂种猪日增重678~759g、瘦肉率(57%~59%)和肌内脂肪(3.19%~3.21%)含量高,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对纳雍糯谷猪(可乐猪中的1个特殊类型)导入50%的杜洛克血液,经过相应的初步选育,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瘦肉率比纯种纳雍糯谷猪均有大幅提高,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妊娠期短,初产仔数8头以上,母猪奶头6~7对,育肥期日增重368.6 g,料重比3.09:1,瘦肉率53.94%。以纳雍糯谷猪杂交母系为母本,大白、长白为父本生产杂种猪日增重381.5 g和397.9 g。瘦肉率57.00%和59.06%,肌间脂肪3.21%和3.19%,肉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肉兔日粮添加纤维素酶曲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114只杂交肉兔观察了在粗蛋白水平相同,消化能不同(10.88兆焦/千克和9.62兆焦/千克)的条件下,添加3%纤曲对肉兔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观测了不同能量水平对肉兔的饲喂效果。结果表明:1、在较低营养水平条件下,添加纤曲可提高育肥兔的日增重9.0%,差异显著(P<0.05),并对其饲料转化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添加纤曲的增重效果与饲粮营养水平有关,对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P>0.05)。2、本试验所设两个能量水平的10.88兆焦/千克组比9.62兆焦/千克组能明显提高增重(P<0.05)和改善饲料转化率(P<0.01),对成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五莲黑猪及其杂交猪的育肥性能较好,原种平均日增重481.12 g,二元及三元杂交组合的日增重均达到540 g以上;原种瘦肉率达到47.52%,二元及三元杂交组合的瘦肉率53.3%~58.5%;原种、二元及三元杂交猪肉质各项评价也较高,适宜培育瘦肉型猪。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川藏黑猪配套系优质风味猪为对象,开展了关键养分需要量、不同阶段饲养方式和适宜屠宰体重的研究。采用3因子交叉试验设计,以多性状综合指数大小判定各因素最佳水平。结果表明,育肥前期(20~60 kg)的消化能和粗蛋白分别为776.75 k J/kg和16.5%,育肥后期(60 kg~出栏)的消化能和粗蛋白分别为740.90 k J/kg和13.5%,前期自由采食,后期限制饲养并添加适量青绿饲料;适宜屠宰体重为90 kg。按此方式饲养,商品猪日增重达589.21 g,瘦肉率达59.19%,料重比为3.09,肌内脂肪含量为4.59%,嫩度为4 993.66 g。  相似文献   

18.
张济福  崔超 《猪业科学》2024,41(4):118-120
仔猪是养猪业的基础,仔猪初生重大小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仔猪初生重与仔猪成活率、断奶重、均匀度、日增重、育肥猪出栏体重等呈正相关,因此,提高仔猪初生重是生猪生产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笔者根据多年里岔黑猪养殖经验,对提高里岔黑猪仔猪初生重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究,文章着重从仔猪初生重的重要性、影响因素和措施作一简要综述,以供养猪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在我国养猪发达地区,育肥猪(20~100kg)150d出栏,日增重在700g以上,料肉比33∶1以下。甘肃省育肥猪生产的平均水平是180d出栏,日增重在600g左右,料肉比38∶1,总体而言存在着饲养周期长,整体效益低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配套技术赶不上,饲养管理落后,兽医卫生制度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甘肃省临泽县新华种猪场实施了育肥猪配套技术的推广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日增重平均提高到725g以上,料肉比34∶1以下,育肥期缩短到155d,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 栏舍建造规模…  相似文献   

20.
潘祖荫 《猪业科学》2014,(10):126-128
为了解苏太猪、野猪×苏太杂交猪的生产性能,对二者的育肥性能及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显示,苏太猪平均日增重591.50±5.71 g;料重比3.30∶1;日采食量1.95 kg;胴体重(64.96±4.20)kg;屠宰率(71.8±3.79)%;胴体瘦肉率(57.85±1.66)%;背膘厚度(2.25±0.08)cm;野猪×苏太平均日增重(481.33±5.13)g;饲料利用率3.97∶1;日采食量1.91 kg;胴体重(51.87±5.12)kg;屠宰率(68.2±4.56)%;胴体瘦肉率(50.23±7.34)%;背膘厚度(2.91±0.1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