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段饲喂法对生长肥育猪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青 《养猪》1998,(2):23-24
目前国内外对生长肥育猪的饲养大多采用三段饲喂,即把生长肥育猪分为20~35千克,35~60千克,60~90千克三个阶段,给予相应营养水平的饲粮。而猪实际生长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渐进过程,其营养需要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三段饲养的每一个阶段的某些时期,营养...  相似文献   

2.
限制饲喂对不同阶段肥育猪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别对肥育猪20~35kg、35~60kg、60~90kg三阶段限制饲喂,分析了不同阶段限翻饲喂对肥育猪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限制饲喂对猪的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而后期限制饲喂对猪肥育性能的影响较前期限制饲喂小,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胴体瘦肉率。  相似文献   

3.
1采用适宜的肥育方法饲养瘦肉型肥育猪应采用“一条龙”肥育方法。采用这种肥育方法,就是在整个肥育期,按体重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30~60千克,后期60~90千克或以上;或者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90千克以上。根据肥育猪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对营养需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商品生产角度看,阶段肥育有三个缺点:一是猪的增重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由于饲喂大量青粗饲料,难以满足猪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无疑使日增重慢,肥育期长,维持消耗多,饲料利用率低。二是“吊架子肥育”法在猪肌肉生长强度较高的前、中期,营养物质特别是能量和蛋白质供给不足限制了肌肉的生长,而后期正当脂肪生长强度高时给予丰富的能量饲料,促使脂肪大量沉积,所以出栏的必然是肉少脂多的大肥猪,这样的胴体难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三是肥育期长,人员、设备利用率低。  相似文献   

5.
生长-肥育阶段是生猪出栏前营养需要最重要的时期,生猪在这一阶段采食量占整个生长周期的75%,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的好坏与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从生长肥育猪的氨基酸需要量、饲料中的能量和饮水等方面,探讨了生长肥育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建议这一阶段应给生猪提供品质优良、营养全面、配比合理的饲料,还要采用科学合理的饲喂技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同时要做好饮水管理,以期为生猪养殖企业的综合效益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不能用育肥猪饲料饲喂二元后备母猪 二元母猪在后备生长阶段因生长发育比较旺盛,需要饲料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营养,而育肥猪主要是需要高能量饲料,达到迅速增重的目的,所以,后备母猪与肥育猪不能用同一种饲料。二元母猪料与肥猪料相比应含  相似文献   

7.
丹麦的一些养猪场正在采用一种多段饲喂养猪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增加配料次数,使饲料水平随着猪的生长需要而变化,以满足猪的生长逐日变化的营养需要。具体方法是:首先配制两种基本配合饲料,一种营养浓度高,另一种营养浓度低,然后,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体重约20.4kg的三元杂交[杜×(大×长)]猪96头 ,分为3个处理 ,每个处理4个重复 ,分别饲喂3种营养需要模式的饲粮 ,生长期猪体重为20~50kg,肥育期为50~92kg,研究3种营养需要模式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胴体瘦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建议的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 ,获得的生产性能、胴体品质、胴体瘦肉增重和无脂瘦肉增重以及胴体瘦肉成分与采用NRC(1998)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相近 ,而且20~90kg 期间无脂瘦肉增重已达到NRC(1998)认为的具有中-高瘦肉生长速度。采用中国(1987)营养需要模式配制的饲粮饲养生长肥育猪 ,其生产性能、胴体瘦肉增重和无脂瘦肉增重都极显著低于上述两种营养需要模式的饲粮 ,综合胴体品质也较差。从本试验结果看来 ,建议的营养需要模式可满足杜×(大×长)生长肥育猪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根据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表明,给生长肥育猪饲喂理想蛋白质饲料没有优势。但是,研究人员Phillip S.Miller等报道,饲喂理想蛋白质饲料确实降低了猪排泄物中的含氮量。 试验目的是评定一种补充有前四个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构成为理想比例的合成氨基酸-玉米-豆粕饲料的效果。他们着重研究了生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血脲浓度与胴体品质。 由于理想蛋白质以一定比例提供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来满足畜禽维持与生长需要,因此理想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04,(2):21-21
<正> 丹麦的一些养猪场正采用一种多段饲喂养猪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增加配料次数,使饲料水平随着猪的生长需要而变化,以满足猪逐日变化的营养需要。具体方法是:首先配制两种基本配合饲料,一种营养浓度高,另一种营养浓度低,然后,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发育阶  相似文献   

11.
猪的肥育是养猪生产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养殖者应争取用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低、量多质优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1 生长肥育猪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 专门用来生产猪肉产品的猪称为生长育肥猪,一般将体重25~60kg的猪称为生长猪,体重60 ~ 100kg以上的猪称为肥育猪.  相似文献   

12.
正对空怀和妊娠母猪、公猪及生长肥育猪(后期)进行限量饲养效果较好,但应注意定时、定量、定质。定时是指固定每天的饲喂时间,一般仔猪日饲喂4~6次,泌乳母猪3~4次,其他猪2~3次。定食是指固定每天、每次饲料的饲喂量,给量应稳定,不能时多时少、忽多忽少。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动食槽对生长肥育猪(20~60kg)进行饲喂,采用自由采食比定时饲喂日增重高20.27%(P<0.01);每千克增重消耗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少耗0.175kg,(P<0.01)。  相似文献   

14.
何宗旷 《猪业科学》2019,36(8):74-75
以降低猪饲料成本、节约蛋白饲料资源和减少猪场含氮废弃物排放为目标,猪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研究和技术人员们,长期探究在满足猪生产性能需要基础上的猪日粮最低粗蛋白质的供给量。基于本职工作,笔者历时9年,共计对99 284头猪饲喂高蛋白饲粮和低蛋白饲粮进行对比饲养效果统计,最终结果证实,在生产条件下配制和饲喂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5~3.0个百分点的生长肥育猪饲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适合四川省实际的种猪测定饲料配方及适宜的饲喂方式,本试验采用了两因子重复设计,即三种不同营养浓度的饲料、自由采食和定量给食两种饲喂方式,对48头杜长仔猪进行试验,测定猪在30~100千克体重阶段的日增重和耗料指数,并观察不同钙、磷水平对猪四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营养浓度的饲料和饲喂方式对猪日增重和耗料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但营养浓度略低的饲料成本较低.为便于管理,采食方式建议采用定量给食的饲喂方式,对试猪四肢观察结果表明,钙、磷水平最高的一种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生长过快造成的四肢病症.  相似文献   

16.
<正> 配合饲料原料、配合饲料产品和畜产品的价格如何才能合理?它们之间的价格比例应该怎样?国家、企业、用户三方面的利益如何兼顾?本文仅以生长肥育猪配合饲料的生产为例,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粗浅意见。一、生长肥育猪每增重1公白需要多少配合饲③根据国家1993年版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中生长肥育猪每日每头营养需要量计算,20—35公斤体重时每增重1公斤需配合饲料3.04公斤,即这一阶段共需配合饲料45.6公斤;35—60公斤体重时每增重1公厅需配合饲料3.67公斤,这一阶段共需配合饲料91.75公斤;60—90公斤体重时每增重1公斤需配合饲料4.35公斤,这一阶段共需配合饲料130.5公斤。全期从20公斤开始长到90公斤结束,共需配合饲料267.31公斤,即每增重1公斤需配合饲料3.8公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对现阶段农户饲养杂种猪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将肥育期分为三个阶段,三种日粮配方分别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报酬、日增重、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当地一般饲喂方式。  相似文献   

18.
鲜啤酒糟在肥育猪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英 《饲料工业》2000,21(9):34-35
在两个不同阶段的生长肥育猪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鲜啤酒糟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30kg~60kg阶段肥育猪日粮中,添加25%的鲜啤酒糟最适宜;在60kg~110kg阶段肥育猪日粮中,添加40%的鲜啤酒糟最适宜,可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和最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将60头75~80日龄、体重45 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头,对照组猪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猪饲喂基础饲粮 1%中药制剂,试验2组猪饲喂基础饲粮 2%中药制剂,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复方制剂能显著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并能提高肥育猪血清IgG、IgA、IgM的水平,从而增强了生长肥育猪的自身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分30-60kgBW、60~100kgBW和30~100kgBW三个阶段研究了降低饲料中磷酸氢钙水平及降低磷酸氲钙的同时添加植酸酶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氢钙添加水平在生长猪(30~60kgBW)饲料中由对照组的0.920%降低到0.552%、肥育猪(60-100kgBW)饲料中由对照组的0.760%降低到0.380%时都没有显著降低猪的生长性能(P〉0.05),降低磷酸氢钙的同时添加植酸酶虽没有显著提高猪的生长速度(P〉0.05),但能降低料肉比,其中在全阶段(30~100kgBW)的作用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