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牛改良冷配体系建设基本状况 永济市黄牛改良从1983年开始起步,发展到现在有38个黄牛冷配站点,50名冷配技术员,年冷配母牛在1万头左右,受胎率达到88%以上,冷配站点人员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冷配设施比较齐全,在全区来说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冷配母牛的受配率、受胎率和产仔成活率,应采取综合性的有效措施。下面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开展冷配效果 1975年开始在我县推广黄牛冷配新技术,六年来,冷配母牛头数逐年增多。由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的养牛业,自1979年开始黄牛冷配改良以来,发展较快。冷配技术大面积普及,黄牛改良取得了可喜成效。全省已在63个县(市)建立冷配点749个,10年累计冷配母牛82.67万头,产活西黄、利黄、黑黄等改良牛40.63万头。黄牛冷配改良工作,1986年后进入大面积丰产丰收阶段,从冻精生产到冷配服务,布局合理、三站配套(冻精站、液氮站、基层冻配点),以当年授配母牛13万头、翌年产活改良牛8.5万头以上的速度向前推进。冷配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正确鉴定母牛发情、适时输精、搞好冻精的解冻和活力检查、掌握输精方法及搞好母牛生殖器官疾病的防治是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黄牛冷配过程中,一些配种员愿意使用玻璃输精器进行黄牛冷配。但是由于玻璃输精器光滑,在个别情况下,会突然使母牛产生骚动,特别是当母牛中出现下坐姿态时极易造成玻璃输精器折断,且折断部位  相似文献   

6.
<正> 策勒县从1980年以来,先后引入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等4个品种的冷冻精液,与土种黄牛进行冷配改良。1980—87年用冷冻精液共输精配种母牛11066头,1986年全县9个冷配站用冻精配种的2505头母牛,在1987年已繁殖了犊牛1607头,冷配母牛的受胎产犊率平均为64.15%,名列地区前茅。该县的固拉哈马乡老巴扎冷配站输精员买买托夫达同志,输精配种的226头母牛已繁殖犊牛163头,冷配母牛的受胎产犊率达到72.12%,基本上接近国内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宁化县地处福建西北山区,是个农业大县,黄牛饲养量占三明市黄牛饲养总量的三分之一,但黄牛品质低,1996年宁化被列为三明市黄牛改良重点县,开始引进法国利木赞细管冻精对本地自然发情母牛进行人工输精,7年来黄牛冻精冷配共16200多头,情期受胎率49.3%,年总受胎率达92.5%,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对如何提高黄牛冻精冷配受胎率进行技术总结,认为要提高黄牛冻精冷配受胎率,技术人员应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省黄牛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而黄牛冷配受胎率偏低一直困扰着养牛业的发展。为此,笔者于1997年3~5月对皖北某乡镇兽医站(黄牛冷配点)黄牛冷配情况进行一次跟踪调查。报告如下。1 冷配情况 精液为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颗粒型),解冻液为维生素B12注射液,逐头体检登记实施冷配的黄牛,冷配前镜检精液,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果 跟踪调查实施冷配的191头黄牛,163头怀孕,总受胎率为8534%。3 影响冷配受胎率因素分析31 黄母牛本身的因素311 母牛膘情好的受胎率高 受…  相似文献   

9.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牛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改良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以获得最高经济效益,是推动黄牛冷配改良的关键。笔者在基层长期从事黄牛繁殖改良推广工作,认识到要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生产中必须抓好以下几点。1配前补饲,加强营养调控,确保母牛正常繁殖机能牛发情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营养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繁殖母牛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易过高,也不能过低。蛋白质不足可使犊牛生长发育受阻,育成牛初情期延迟,  相似文献   

10.
<正> 为适应黄牛改良,开展母牛冷配,现将当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与输精适期材料整理如下: 一、当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的观察1.观察目的:为提高冷配受胎率,摸索  相似文献   

11.
<正> 灵璧县共有17万农户,大家畜存栏15.8万头,其中黄牛12.7万头,占大家畜总数80.4%,能繁殖母牛5.6万头,占黄牛总数44.1%.该县黄牛属华北牛类型中的一个类群,体型小、役力弱、生长发育慢。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从1981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目前共冷配母牛40520头,近3年冷配头数连续突破万头,受胎率由1981年的42.3%提高到72.5%,已繁殖西门塔尔杂交牛2.1万头,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役用性能强,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交优势,我县黄牛改良冷配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2.
精河县的黄牛冷配技术更新从199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细管冻精新技术,在实践中证明细管冻精冷配技术比颗粒冻精提高受胎率20%~30%,1996~2001年6年时间累积冷配母牛数已达9,815头,平均受胎率达74%,技术推广第一年(1996)全县冷配母牛数为148头,其受胎率为61%,到了2001年全县的冷配母牛数达5,065头,其受胎率预计达82%左右,2000~2001年县兽医站冷配点完成冷配520头,受胎率达到86%,个别家庭牛场和养牛专业户已达90%,双胎率达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动黄牛冷配工作的开展,促进良种化进程,提高母牛的“三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吉林省公主岭市自开展“黄牛冷配配套技术”以来,在刘房子镇、陶家屯乡和范家屯镇3个乡又开展了冬季黄牛冷配技术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先后在全市15个乡(镇)、62个输精站(点)推广了冬季黄牛冷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牛冷配工作在一个地方能否开展起来,能否为广大养牛户所认可和接受,其冷配受胎率的高低一直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影响黄牛冷配受胎率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精液品质;二是母牛发情排卵机能:三是人工授精操作质量;四是输精时间的掌握。近年来,安图县黄牛冷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各乡(镇)发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草畜产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黄牛冷配改良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良种给养牛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收益,以直肠把握式输精技术为主的黄牛冷配改良技术越来越被群众所接受.笔者在多年的冷配改良技术实践中发现,部分适龄母牛受胎率低,复配率高,甚至屡配不孕的现象.为提高母牛繁殖率,根据实践,总结出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9~2001年,连续三年在本县长兴乡丰产村蹲点,负责该村的黄牛冷配工作,共冷配黄牛846头,受胎率达到90.2%。在三年的配种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想提高母牛受胎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要具有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为养牛户服务的精神;其次就是要熟练掌握人工授精技术;第三还要保证精液品质优良,母牛体况良好,保证其发情排卵机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贵德县三河地区有黄牛及杂种母牛3063头。为提高冷配受胎率,加速黄牛改良,笔者于1987年进行了发情规律及适宜输精时间观测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度开始,扎鲁特组织实施草原黄牛攻关课题,全面推行黄牛冷配改良工作,本年度在全旗共布设黄牛冷配改良站(点)487处,培训技术人员1130人次;组群适龄母牛69740头,实配母牛58907头,受配率达84.5%,情期受胎率达84.7%,繁殖成活率达67.9%;冷配改良犊牛每头新增值500元,农牧民养牛户人均新增收入200元,纯经济效益达1150.854万元,达到扎鲁特旗首创、行业先进、效益显著要求,有力推动了以黄牛为主畜牧主导产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策勒县黄牛的品种改良是从1980年开始的,但是在1995年以前极大多数母牛的冻精冷配,都是在4月中旬开始到10月下旬结束,也即春末和夏季及秋初6~7个月时间配种,而秋末和冬季及早春5个多月都不配。然而自1995年起定点进行母牛冬季冻精冷配试验,1996和1997年在农区4个乡镇进行了推广。通过试验和在农村大面积的生产实践证明,母牛冬季冻精冷配不仅能明显的增加配种的数量,而且能显著提高冷配母牛的产犊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液氮消耗和能更好的观察出发情母牛等等。现将母牛冬季冻精冷配的一些好处简述如下:1 …  相似文献   

20.
1黄牛改良的历史与现状1.1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现年存栏黄牛10万余头,其中能繁母牛5万余头,为黄牛杂交改良提供了良好的母牛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曾在峨边、峨眉、金口河等县区开展过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本地黄牛的试点工作。1998年,该市又在地方良种“峨边花牛”生产区—峨边彝族自治县重新启动黄牛品种改良生产。2000年,峨边、峨眉山两县市成为四川省肉牛项目县,黄牛品种改良生产掀起高潮。全市现建立县级牛改中心2个,乡镇牛改冷配站15个,村牛改点29个。据统计,至2003年上半年,累计黄牛品种改良1.8万头,其中黄牛冷配1.35万头;出生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