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重庆市2005年水稻区域试验64个新组合的主要品质指标及产量性状分析结果表明,我市杂交水稻组合的稻米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主要品质均已有组合达国颁优质稻米一级标准,54.69%~73.44%的组合胶稠度达国颁优质稻米一、二级标准,但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粒率较高影响了稻米整体品质的提升.垩白粒率、垩白度与直链淀粉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粒形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整精米率与垩白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整精率、直链淀粉呈显著的正相关.适当增加有效穗、降低穗粒数和穗重,培育穗粒兼顾的组合可协调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脂类是稻米的重要营养组分之一,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阐明稻米脂类的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脂肪含量相关QTL的定位。本文对稻米脂类的分布,种类及组成、脂类对水稻生长发育,稻米品质的功能特性及稻米脂类的生物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脂类相关稻米品质改良育种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浅析水稻栽培各环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稻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提高稻米品质不但能够促进稻米市场发展,还能够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在当前科技兴农的发展要求下,科学应用水稻栽培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并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水稻栽培的技术环节对稻米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分析水稻栽培主要技术对稻米造成的影响,旨在促进我国稻米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有效保证稻米品质、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分析了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并详细列举了播种与插秧、施加有机肥、灌溉技术与稻米品质的影响,希望能够给农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发受到社会的重视。水稻种植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出的优质稻米能够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我国人口众多,需要在确保稻米的产量与质量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稻米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因稻米品质受到水稻栽培技术的影响,通过对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的影响展开多分析,以期为提升稻米品质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稻米品质的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环境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及加工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诸多因子中,肥料的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主要包括碾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及大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和看机肥料对碾米品质的影响,肥料对稻米形状、垩白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蒸煮及食昧品质的影响,并扼要分析了肥料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评价区域稻米气候品质提供技术支撑,该研究基于2008-2018年安徽省区域性试验稻米品质资料及对应站点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明确了稻米品质形成关键期和最佳温度,建立了中籼和中粳稻米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利用2018年分期播种试验稻米品质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中籼和中粳稻米品质形成关键期分别为齐穗后33 d和36 d,稻米品质形成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4.8 ℃和23.0 ℃。将稻米气候品质划分为"特优""优""良好""一般"4个等级,对应中籼稻米气候品质指数(IACQ)范围分别为:IACQ≥3.40、3.09≤IACQ<3.40、2.73≤IACQ<3.09、IACQ<2.73,中粳稻米气候品质指数范围分别为:IACQ≥3.36、3.08≤IACQ<3.36、2.68≤IACQ<3.08、IACQ<2.68。经验证,与实际等级相比,模型计算得到的中籼和中粳稻米气候品质等级准确率均为80%。该研究建立的评价模型可用于中籼和中粳稻米的气候品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苏打盐碱地大规模开垦种稻过程中稻米品质较差的实际问题,开展了水稻结实初期不同叶面肥喷施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在正常氮磷钾肥料施用基础上,进行不施叶面肥对照(CK)、锌铜叶面肥调控(ZC)、镁素叶面肥调控(MG)、微生物叶面肥调控(MF)、微生物+镁素叶面肥调控(MF-MG)和微生物+锌铜叶面肥调控(MF-ZC) 6种处理。结果表明,5种不同叶面肥喷施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稻米加工、营养和食味品质,其中ZC和MG的综合表现较好,MF处理部分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MF-MG和MF-ZC组合处理的效果略低于ZC或MG的单独处理。综合来看,盐碱地稻田短期内微量元素配合微生物菌剂调控稻米品质提升效果不理想,微量元素单独调控是提升盐碱地稻米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稻米品质形成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盐浓度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江苏省大面积种植水稻品种南粳9108和盐稻12号为试验材料,种植于土培池中,全生育期以盐水灌溉代替淡水灌溉,盐浓度设置0.10%、0.15%、0.20%、0.25%、0.30%、0.35%,并以淡水(盐浓度0%)灌溉为对照(CK),研究不同盐浓度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在低盐浓度(0.10%~0.15%)下,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稻米淀粉黏滞特性(RVA谱)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最终黏度增加,米饭的外观、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值在0.10%盐浓度下高于CK,南粳9108和盐稻12号的胶稠度在0.10%盐浓度下分别较CK高4.5和3.5 mm;在中、高盐浓度(0.20%~0.35%)下,稻米的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稻米淀粉黏滞特性明显降低。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综上可知,在低盐浓度(0.10%~0.15%)下,稻米的品质总体有一定的改善;高盐浓度(0.35%)下,稻米品质明显变劣。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盐浓度下水稻的品质状况,为滩涂水稻高产与品质调优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氮素穗肥对不同品种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4种不同类型的稻米为材料,采用4个不同的氮素穗肥处理,利用黏度分析仪和XRD技术测定其淀粉特性,探索氮素穗肥对稻米品质及淀粉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素穗肥对稻米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支/直比和胶稠度的影响,品种间存在差异。各品种稻米的黏滞谱曲线随着氮肥的增加均呈整体下降趋势;相对粳稻而言,杂交籼稻和糯稻黏滞谱曲线在不同的氮肥处理下降幅度较小。各品种稻米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均表现为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小,17和18的两个衍射峰的分离状态逐渐减小。氮素穗肥施用量与稻米品质和淀粉特性关系密切,可通过调控氮素穗肥水平来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1.
从无公害稻米生产角度,分析了影响优质稻米品质的生态因子,提出优质栽培的评价因素,为完善沿湖生态区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稻米蒸煮特性和感官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其遗传复杂.为挖掘与利用优异的稻米品质基因,本研究利用籼稻昌恢121为受体亲本和优质粳稻越光为供体亲本构建的一套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对稻米的吸水率(WA)、延伸率(CRE)和膨胀率(VE)3个蒸煮特性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4个QTL,分布于第8和第11号染...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时段效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根据3点4年水稻6个品种多播期品质试验结果,运用直线相关和积分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灌浆结实期4时段气温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及作用效应系数ad,发现水稻灌浆结实期3时段(约齐穗后30d内)平均气温与稻米品质关系密切且效应系数较大,这将有助于我国优质稻米研究和气候生态区划时对时间指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稻米产业是越南的基础性产业,对该国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但1986年革新开放前,越南稻米种植分散、经营规模有限、品质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严重,限制了稻米产业的发展。为此,越南政府在革新开放后,逐渐重视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研发与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通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利用政策、金融支持等手段,提高稻米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强越南稻米的出口竞争力,以此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适宜稻田施氮量以保障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提升,协调土壤养分和水稻品质之间的供需平衡。【方法】以“沪旱61”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了4个稻田施氮量(折合纯N分别为0、100、200和300 kg hm-2)以解析稻田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施氮处理的水稻产量在5.2~9.0 t hm-2范围,比对照提升41.0%~71.7%。随施氮量的增加,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而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食味值下降。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下降,降幅分别达9.7%~45.5%和23.3%~70.7%。稻米食味品质是影响稻米综合品质的关键因素。统计学分析表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与土壤中硝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呈负相关,而直链淀粉含量与土壤中硝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在保证水稻稳产和稻米品质提升的前提下,“沪旱61”水稻栽培的最佳氮素用量为200 kg hm-2。  相似文献   

16.
水稻胚乳淀粉合成及其育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是稻米胚乳的主要组成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经济价值。籽粒胚乳淀粉合成和贮藏于一种异质化的质体中,即淀粉体。而籽粒形成期,胚乳中富集大量淀粉以充实淀粉体胞内空间并形成晶体状的淀粉颗粒,因此胚乳淀粉组成和结构会极大地影响稻米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形成。本文综述了胚乳淀粉合成的分子途径,改良稻米产量和食味品质的分子策略,以期为优质稻米育种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氮肥对稻米垩白及蒸煮食味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4  
利用稻米品质特性不同的 7个粳稻品种 ,研究了氮肥对稻米垩白率、理化特性及淀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 ,稻米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逐渐降低 ,胶稠度变短 ,蛋白质含量提高 ,而在稻米淀粉谱特性中除糊化开始温度略提高外 ,其余特性均降低或变小 ;在水稻全生育期施同等量的氮肥时 ,与生育前期追施氮肥相比 ,抽穗期追施氮肥 ,其稻米的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 ,胶稠度变短 ,蛋白质含量提高 ,但对稻米淀粉谱特性的影响很小。品质特性对氮肥的反应敏感程度品种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川南冬水田杂交中稻品种与气候互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大面积生产的水稻稻米品质,2015年和2016年以杂交中稻优质稻品种‘旌优127’、高产品种‘Ⅱ优602’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并设置高氮低密与低氮高密两种栽培方式,研究了杂交中稻品种、气候及栽培方式互作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整精米率、长宽比呈升高趋势,垩白度、胶稠度呈下降趋势,垩白粒率则呈"V"字型变化;高氮低密与低氮高密两个栽培方式间稻米品质差异不显著,栽培方式与年度、品种、播种期对稻米品质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长宽比同时受年度、播种期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胶稠度在年度和品种间互作效应显著,直链淀粉含量在播种期和品种间互作效应显著。对稻米品质影响程度的降序排列是品种、气候、栽培方式。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的气象条件为:播种—移栽相对湿度小、日平均气温高,移栽—拔节期日平均气温低、日照时数少,拔节—齐穗期日最高气温低、日最低气温高、日均相对湿度低,齐穗—成熟期日照时数少。水稻抽穗前的气象因子通过改变穗粒结构而间接影响米质,抽穗后温度升高引起籽粒灌浆速度加快致稻米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在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水稻的品质。水稻的品质除会受到品种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栽培技术的影响,如果栽培技术不佳,就会使稻米的品质下降。基于此,论述了水稻栽培中各种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湖南怀化市花洋溪村“贡田”生产的稻米品质优良,历史上一直作为贡品。我们研究了品种和“贡田”的理化性状和环境,以分析形成优质稻米的影响因素。  【方法】  在湖南怀化市花洋溪村的“贡田”与非贡田中采集0—20 cm 耕层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全量及速效氮磷养分含量。在两块田中同时种植了‘禾中香’、‘穗晚香’、‘农香25’ 3个水稻品种,测定了灌溉水、稻谷和土壤的22种元素含量,分析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外观、黏度、硬度、平衡度、食味值)及营养品质(蛋白质、脂肪、淀粉)。通过冗余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解析“贡田”对水稻食味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结果】  与非贡田相比,“贡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铁、铝含量均明显较高。“贡田”中生长的水稻籽粒中含有较高的锌、铷、锶含量和较高的脂肪含量 (营养品质),而稻米的食味品质(黏度、外观及食味值)则更多地取决于水稻品种。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解释了59%的水稻食味及营养品质差异。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土壤中22种元素含量与水稻中的相应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灌溉水元素含量较少,对稻米食味及营养品质影响也较小。  【结论】  “贡田”通过长期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维持了较好的土壤生物性状,因此,在同样施肥量下,可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相比于土壤肥力,稻米品种特性决定着稻米的食味品质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响应。依据当下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含秸秆还田),稻米中较高的脂肪含量和较低的蛋白含量均有助于稻米食味值的增加。因此,维持高的土壤肥力和适当的施肥水平,是获得优质稻米和较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