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英华 《齐鲁渔业》2009,(11):63-64
一是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认真开展“渔业质量年”活动,积极做好渔业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和技术服务,加快各类渔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到2010年。争取建成无公害标准化水产品生产基地4万hm^2(60万亩),认证“三品”基地40处、“三品”产品50个。二是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在抓好寿光、昌邑等重点县市区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同时,着重加强市渔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能力建设,增强在渔业产品质检、水生动物防疫检疫、  相似文献   

2.
一是在北部沿黄高青县,建设池塘精养区。充分发挥沿黄地理优势,已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6处,建成3处优质鱼种养殖基地,注册有“大芦湖”水产品商标,认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处、品种8个。今年,在高青县北部沿黄乡镇稻田中,将组织实施“百千万亩稻田养蟹(鱼)”开发工程,力争通过3~5年努力,发展稻田养蟹(鱼)667~2000hm2(1~3万亩)。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04年初承担了“无公害罗非鱼养殖技术”项目,实施面积50亩,商品鱼总产量47.7吨,获经济效益48.07万元,实施效果达到立项标准要求。一、产地环境和池塘条件该项目选点在郑州中牟国营渔场无公害生产基地实施,基地场内和周边无工业“三废”,鱼池总面积500亩,生产规模集中连片。养殖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引黄为辅,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GB11607- 1989渔业水质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4.
《河南水产》2006,(4):48-48
漯河市位于豫中南地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无公害食品示范市。全市有大小河流33条,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全市宜渔池塘面积5万亩,建设商品鱼养殖基地11个,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养殖基地2300亩。200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500吨,渔业总产值3901万元,农渔民人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目前,山东沿黄河有低洼盐碱地约700万亩。为了开发利用这片国土资源,实行综合养鱼,探索以渔改碱的新路子,我所从1988年开始,先后对山东沿黄九地市的低洼盐碱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了“顺应性改碱”的生态改造方案。采取挖池抬田方法,进行池里养鱼,台田种植综合治理,不仅可为发展淡水渔业开辟新的生产基地,而且可以  相似文献   

6.
《河南水产》2006,(3):F0004-F0004
漯河市位于豫中南地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食品名城”,河南省无公害食品示范市。全市有大小河流33条,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全市宜渔池塘面积5万亩,建设商品鱼养殖基地11个,通过省级认定无公害养殖基地2300亩。200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500吨,渔业总产值3901万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3281元。水产业已成为部分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7.
从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出发,以建设鱼类优质霉白资源库为目的,提出设立小浪底水库生态环境与渔业监管机构的设想,并分析了其意义、目标、任务以及对实施沿黄绿色渔业带计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加快渔业无公害建设步伐,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当前渔业生产发展的当务之急。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水产局于2004年初承担了“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项目,且实施效果达到了立项标准要求。现将罗非鱼无公害养殖技术总结报告如下:一、产地环境和池塘条件项目实施地点在德州市德城区科技示范基地,该基地处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光照充足、生态环境良好的城郊,场内和周边无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等污染,占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鱼塘水面积450亩,生产规模集中连片,养殖水源以地下水为主,引黄河水为辅,水质良好,无污染,符…  相似文献   

9.
无锡市郊区濒临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是全国城郊养鱼高产地区之一。全区现有池塘养殖面积1.1万亩,年上市养殖水产品7600吨,是无锡市区淡水水产品的重要生产供应基地,实施“九五”计划以来,全区渔业生产从过去的稳产高产转向优质、高产、高效,基本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一、深化经营机制改革,走渔业产业化道路在肯定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鱼池租赁承包责任制,实行“承包到户、责任到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定额上交”的经营承包政策。发挥了渔民的生产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化的渔业经济结构和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武陵县委县政府把水产业作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围绕“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争取最大效益”的思路,大力发展水产业,形成了以县东乔庙、圪垱店、嘉应观、詹店四乡(镇)为中心的水产养殖基地,养殖面积4000余亩,水产品年产量达1200吨。 武陟县有黄河背河洼地13万亩,由于受黄河高水位测渗的影响,地下水位浅,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了引导群众有计划上规模发展水产业,武陟县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沿黄渔业综合开发的通知”制定  相似文献   

11.
我省水域资源丰富,全省总水面达3498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为981.3万亩,目前已利用发展养鱼生产水面550万亩。为了充分开发挖掘我省渔业水面资源的潜力,迅速提高我省的科学养鱼技术水平,从1987年起,我省开始承担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12年来,已累计推广了以“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稻田养鱼综合技术”等为代表的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20个,平均每年实施部下达项目1.67个。从“七·五”到“九·五”期间,全省组织推广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各项水产技术58.2万亩,其中池塘养鱼完成32.4万亩,稻田养鱼完成25.8万  相似文献   

12.
周定  姜海平 《内陆水产》2004,29(7):13-14
建湖县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渔业是其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化渔业发展要求,在省市渔业、质监等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把实施国家无公害虾蟹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作为全县渔业新一轮结构调整和提升产业层次的着力点来抓。通过3年的建设,建成无公害虾蟹标准化示范区800h評,示范农户342户,分别比实施前增加560h評和241户,年新增产值804万元,新增效益273万元,并带动全县发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3300h評,促进了产业升级。示范区生产的九龙口牌河蟹荣获“2001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农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以示范区生产的青虾为原料…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本情况青海水产养殖面积64.85万亩,其中各类水库57.4万亩(沿黄大中型水库53.4万亩、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中小型水库共4万亩)、池塘1.15万亩、湖泊(可鲁克湖)6.3万亩。全省水产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等地的4市13县,共有水产养殖场134家,其中从事综合性休闲渔业的养殖场109家,占全部养殖场的81%;全省有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26家,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家。  相似文献   

14.
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关键质量保证实用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无公害水产品是今后渔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也是渔业由数量型向质效型转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尤其是西北地区仍然主要采用传统作业模式,随意施肥、用药、投饵,不管来源,不做记录,生产者本身就对产品质量心中无数,则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出现病害或者药残超标,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笔者根据多年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经验及沿黄渔业基地的生产、推广实践,认真分析总结其关键,现就主要实用的质量保证技术总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珂 《齐鲁渔业》2006,23(12):58-58
截至目前,山东省制定了近100项省级地方渔业标准,建设了28处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和254处无公害水产品基地,无公害养殖面积达15万hm^2(225万亩),有363个水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16.
“九五”以来,高青县的渔业面积、产量、产值由1995年的3.6万亩、8850吨、7269万元分别上升到2000年的4.3万亩,1.3万吨、1亿元,在科研项目的引进实施,“上粮下渔”开发,稻田养蟹及小网箱养殖,特种水产品的引进推广,科技服务体系配套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九五”国家渔业科技攻关项目在我县顺利实施 1996年3月,“九五”国家渔业科技攻关项目《沿黄低洼盐碱地以渔改碱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落户我县。项目实施5年来,完成了氧化物水型池塘水质、生物特性及变化规律的研究,研究出了以CaCl…  相似文献   

17.
刘永进 《齐鲁渔业》2012,(11):31-32
东平湖是山东省第2大淡水湖,常年水面1.67万hm2(25万亩),是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随着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东线引水就要启用,为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国务院、山东省政府要求积极防控渔业养殖污染,提高湖水水质标准,在大湖内取消投饵性网箱、网围养殖,减少渔业养殖污染。而增殖放流鲢鳙,实施“清洁”养殖和无公害网围养殖河蟹就可净化水质,有效控制养殖污染。  相似文献   

18.
明确2003年工作目标:2003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80万亩,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51万亩;水产品总量23万t,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4万t;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达11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品牌新增6个;水产品加工量2,000t;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5个。  相似文献   

19.
1987年以来,全国各地组织实施渔业“丰收计划”,依靠科技进步.把科研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加以组装配套,应用于生产,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研、教育、推广“三渔”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渔业,实现大面积、大范围、大幅度地增产、增效,在科教兴渔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成为水产技术推广的龙头计划,推动了渔业生产稳步、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据初步统计,1987年至1994年8年间,列入全国渔业“丰收计划”项目累计28项次,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组织实施,累计推广水产养殖面积789.4万亩,增加鱼虾贝类等水产品产量45.2万吨,占全国年增加水产养殖产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2006,27(4):45-46
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获悉,由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原因,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日前首次对江苏省一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予以“摘牌”或“停牌”处罚,其中7家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的产地证书被撤销,7家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的产地证书被暂停使用。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有关人士介绍,为严格规范我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监督管理,依据该局日前对全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监督检查结果,对江苏省部分不符合规范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证书予以撤销或暂停使用。其中:因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而予以撤销证书的基地3个,计3.2万亩;因证书到期未按要求复查换证而予以撤销证书的基地4个,计2万亩;因产地环境需要整改而予以暂停使用证书的基地7个,计6.25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