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红霞 《齐鲁渔业》2001,18(5):16-17
日照市岚山办事处拥有滩涂面积2.2万亩,适宜养殖的浅海水域50万亩,现有滩涂养殖池 2 700亩,浅海养殖16 000亩。现将我处开展对虾、扇贝“二次创业”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 扇贝养殖“二次创业” 我处浅海扇贝养殖开始于1987年,起步于1993年,到 1997年迅速发展到 3万多亩。利益的驱动使养殖单位一哄而上,扇贝养殖区过于集中,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在盛夏高温季节影响下连续2年造成栉孔扇贝大批死亡。我处以科技为手段,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思路,发展多品种多模式养殖。1.1 大力椎…  相似文献   

2.
潍坊市浅海面积6.7万hm^2(100万亩),其中-5—10m等深线浅海面积3万hm^2(45万亩)。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浅海养殖一直处于空白,宝贵的浅海资源未能转化为有效生产力。近年来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导致近海渔业资源衰竭,滩涂养殖面积、养殖品种、养殖产量短期内也不会有大的突破,这给沿海渔民增收带来了困难,阻碍了全市海水增养殖业的发展。2007年潍坊市海洋与渔业局在莱州湾潍坊近海进行筏式养殖试验,取得成功。这对改变全市浅海利用现状、推动浅海养殖业发展、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带动涉渔行业的发展、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都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本文对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初步总结,为大面积推广海湾扇贝筏式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谈谈港湾浅海筏式养殖区“老化”与贝类排泄物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贻贝、扇贝和牡蛎是港湾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筏式养殖贝类面积已达10万余亩。其中扇贝养殖生产发展最快,仅引进海湾扇贝养殖面积达5万多亩,年产鲜贝达12—13万吨。近年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养殖区水域容纳量的限度,出现盲目地扩增筏架和挂笼。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大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造成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特别是养殖贝类的排泄物对水质污染问题,迄今尚未引起生产单位的足够重视。因为养殖区潮流受阻,沉积底层的有机物逐年增多,溶解氧的含量也随之下降。导致养殖贝类的病害相继发生,并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浅海筏式养殖的主导品种栉孔扇贝连续3年发生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栉孔扇贝养殖优势如东方对虾养殖一样跌入低谷,为此,与广大养殖户共同探讨,以效益为中心,采取了多品种混合养殖的模式,确保了浅海筏式养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耀泉 《齐鲁渔业》1996,13(3):33-33
筏式养殖贝类排泄物对水质的污染吴耀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贻贝、扇贝和牡蛎等贝类是浅海筏式养殖的主要对象,其中扇贝养殖发展最快。随着筏式养殖面积的盲目扩大和养殖密度的过高,出现了养殖区水体得不到充分交换、港湾浅海水质恶化的现象。而...  相似文献   

6.
正扇贝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之一,1996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783.5万t,其中贝类产量412.7万t,扇贝产量达90万t,占海水养殖产量的11%,贝类产量的22%[1]。同年,世界扇贝的产量约98万t,可见我国扇贝养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海洋贝类主要有底播和浅海筏式两种养殖方式,其中贝类筏式养殖以其养殖种类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成本低、管理方便等优点,逐步发展成  相似文献   

7.
栉孔扇贝换季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任宗伟 《水产科学》2001,20(1):31-31
1997年以来,日照市东港区浅海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连续3年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死亡率高达90%,部分海区甚至绝产.针对这种情况,及时进行了养殖结构和养殖方式的调整,推广栉孔扇贝的换季养殖,就是改变"春放秋收”的传统等殖方式为"秋放春收”,避开夏季高温死亡期和台风期,有效地制止了浅海养殖栉孔扇贝的滑坡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死亡率约10%,台筏利润约为1 000元(表1).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齐鲁渔业》2010,(4):67-67
为了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项任务目标,日照市积极推广筏式立体养殖等海水养殖新模式,今年计划再发展浅海生态养殖0.1万hm2(1.597亩),建成0.67万hm2(10万亩)浅海生态养殖基地,培育渔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贻贝作为我国较早养殖的贝类品种之一,其养殖面积曾一度占据了浅海养殖的主导地位,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栉孔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的兴起,大量繁殖的贻贝又成了浅海筏式养殖的一种负担,养殖单位曾想尽一切办法清除养殖筏架上的贻贝,以防影响其它品种的生长,但又随着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的实际情况,贻贝的苗种易附着、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良特点又显现了出来,再一次成为部分地区的主导养殖品种。现将贻贝浅海筏式养殖的方法介绍如下:一、养殖海区及器材1.养殖海区 选择水质清新,水流畅通的外海区。内湾型海区由于存在水流交换差,…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以来,浅海筏式养殖的主导品种栉孔扇贝连续三年发生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栉孔扇贝的养殖优势如虾池养殖东方对虾一样跌入低谷。为此,我们渔技人员与广大养殖户一同探讨,采取了多品种混合养殖的模式,确保了浅海筏式养殖的健康发展。现把我们的做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1.进行栉孔扇贝的换季养殖改变传统的春放冬收的养殖模式,购买当年培育的较大规格苗种或越冬渡夏的“老头苗”,把分苗时间提前至当年11月份,每层放苗40-50粒,第二年6、7月份收获,扇贝规格可达5-6cm,一般笼产6-8kg。2.进行海湾扇贝养殖搞好海湾扇贝养殖…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浅海筏式养殖的栉孔扇贝连续几年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现象,死亡率高达90%,部分海区甚至绝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进行了养殖结构的调整,推广栉孔扇贝的换季养殖,就是改变“春放秋收”的传统养殖方式为“秋放春收”,避开夏季高温死亡期和台风期,有效地制止了浅海养殖栉孔扇贝的滑坡现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把我区林孔扇贝换季养殖的做法介绍如下: 1、海区及器材养殖海区和养殖器材均与原养殖方式相同。 2、苗种栉孔扇贝换季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购得大规格的苗种。大规格扇贝苗来源有二种,…  相似文献   

12.
海湾扇贝 (Argopecteninradians)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养殖发展 ,现已成为我省浅海养殖的重要产品 ,主要养殖区分布于秦皇岛市的三区两县和唐山市的乐亭县 ,养殖规模 1 5万hm2 ,近 1 0万台 ,每年直接产值近 3亿元 ,利税近亿元。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也带动了苗种生产、扇贝加工、  相似文献   

13.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海水养殖按区域分为:浅海养殖、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三种,其中浅海和滩涂养殖在我国海水养殖业中占主导地位:1986年,浅海养殖产量包包产量的5225%,港湾、滩涂和浅海的养殖产量比为1:4.49:6刀1,1996年.港湾、滩涂和浅海的养殖产量比为1:5.14:6.48。1986-1995年间,浅海养殖发展起伏较大:1988年、浅海养殖产量增长43D7%,1990年只增长了O.52%,1992年和1993年有所提高,分别为33.77%和36.67%,到了1996年,浅海养殖产量增长为负值。滩涂养殖发展,1986-1990年年均增长赔.63%.1990年以后发展更快,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在扇贝浅海筏式养殖过程中,附着敌害生物的多寡是直接影响扇贝养殖产量、贝柱大小及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效控制敌害生物的附着是扇贝养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最近,全国渔业大县福建省连江县在掀起的第二轮创业热潮中,把浅海开发当作渔业的重头戏来抓,制定“水产支柱产业启动年”战略,下大力气,力争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大浅海养殖面积15000亩以上。连江县海岸线长达209公里,浅海面积42万亩,现实际利用浅海只占10%左右,开发潜力大。去年,该县水产品总量超过36万吨,其中浅海养殖的产量占互0万吨。为实施“启动年”战略,去年底今年初,连江县深入探索开发浅海渔业的路子,进行了四大调整,即调整品种结构、调整养殖区域、调整养殖方式、调整经营方式,建立起大官板垦区、黄歧半岛、罗源湾网…  相似文献   

16.
贻贝浅海筏式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贻贝作为我国较早养殖的贝类品种之一,其养殖面积曾一度占据了浅海养殖的主导地位。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栉孔扇贝为代表的贝类养殖的兴起,大量繁殖的贻贝又成了浅海筏式养殖的一种负担,养殖单位曾想尽一切办法清除养殖筏架上的贻贝,以防影响其它品种的生长。但随着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情况的发生,贻贝苗种的易附着、生长快、产量高、成本低等优势又显现了出来,再一次成为部分地区的主导养殖品种。2001年日照市东港区的养殖单位创造了每台筏架产贻贝4000 kg,产值2000元的高效益,现将其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30年来,河北省海洋水产业实现了从单一的捕捞业向以增养殖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水产增养殖产量已占到水产品总产量的68%,其中贝类增养殖的快速发展是一决定性因素,其占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已达49.2%。目前我省海水贝类增养殖主要有两大模式:一是浅海筏式养殖,主要养殖海湾扇贝;二是通过底播贝类苗种进行浅海与滩涂增养殖。贝类增养殖不仅提供了大量优质、健康的绿色海洋食物,同时又对减排大气  相似文献   

18.
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刺参的养殖过程中密度是关键。根据试验,体长4cm的大酋,放养密度适于在2万头/亩以下;浅海网围养殖,放养密度为1万一1.5万头/亩;沉箱养殖,最好位于海带或扇贝养殖筏架下,建议投苗量也不超过60头/平方米。对刺参养殖密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葫芦岛市浅海筏式养殖海湾扇贝发展迅速,仅绥中县止锚湾海区已养殖两万多台筏,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缺乏对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了解,只是受暂时和局部利益的驱动.因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致使目前面临许多严重生态问题.如病害、超负荷养殖、扇贝小型化、污染严重等.  相似文献   

20.
王文堂  丁原 《齐鲁渔业》2002,19(6):13-14
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自1998年开始利用浅海夏季高温期反季节栉孔扇贝收获后空闲的扇贝笼,进行了三疣梭子蟹的浅海筏式养殖试验。经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