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5类毒素免疫预防 70年代。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研究室曾为天津市出口的商品鳖进行治疗试验.用患赤斑病病鳖的肝、肾等内脏制成类毒素疫苗,注射病鳖后大部分痊愈.疗效非常显著。刘茂春(1980)用患红脖子病病鳖内脏制成类毒素疫苗.用来预防.效果也很显著。凡是大型、中型的养鳖场应该自行制备类毒素疫苗.解决传染性鳖病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鳖病由环境、病原、鳖体相互作用引起。因此 ,要采取改善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药物消毒、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现将各项防治措施分述如下。1 改善生态环境水是鳖的生存环境 ,水质的稳定符合鳖“喜静怕惊”的生态习性。因此应从环境稳定 ,建立生态平衡着手 ,尽可能少换水 ,以避免换水时鳖相互撕咬 ,为细菌等致病因子打开门。过去 ,鳖一旦发病 ,手忙脚乱 ,天天换水 ,结果无济于事 ,仍有大量死亡。经过多年摸索才取得“少换水”这样的经验 ,目前已有许多养鳖者知道这一方法 ,应用效果显著 ,成活率高达 95 %以上。少换水 ,还要采取相… 相似文献
7.
9.
14.问:前面回答问题中提到多种鳖病防治药物都有呋喃唑酮,该药有些什么特性?药效是否稳定?使用时应注意哪些方面才能保持药效? 答:呋喃唑酮又名“痢特灵”(Furazolidon-um),是一种广谱杀菌药,对鱼鳖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极显著的杀灭作用。该药是黄色结晶性粉末。没有臭味,味苦或微苦。通常防治鱼、鳖病可用医药或兽用原料粉剂。该药的缺点是难溶于水。若能正确选择浓度和使用方法,药效是稳定的。呋喃唑酮对鱼、鳖类的毒性很小,使用后很安全,且不影响生长。但 相似文献
10.
11.
12.
3实行科学饲养科学饲养是提高鳖机体抵抗能力,抑制鳖病发生的内在条件。实行科学的、细致的、全面的管理,鳖病就能得到较好的控制。3.1注意放养密度任何环境都有自己的负荷量,即一个环境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若超出环境负荷量则会影响种群的生长,甚至引发疾病。1... 相似文献
13.
14.
15.
广东绿卡实业有限公司(原广东省东莞市虎门绿卡实业发展总公司),是以中华鳖为主要开发项目的、集科、教、农、工、贸、旅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拥有中华鳖繁育基地53.3hm2。在生产实践中,对鳖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建立起一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鳖病防治新... 相似文献
16.
17.
鳖腐皮病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养鳖业发展较快,群众养鳖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今年来,鳖病发生较严重,尤其是鳖腐皮病感染快,危害大,死亡率高,严重地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如邵阳市郊区一养鳖户,一次因鳖腐皮病死亡鳖50多kg,直接经济损失万余元。针对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稚鳖在温室内进行高密度加温养殖,是目前一个较普遍的快速高效的养殖项目,但由于密度大、投饵量大、鳖的排泄物和残饵积存多,加上因燃料费用的限制不能经常换水,水质极易恶化。也容易使稚鳖发病,特别是池水发黑发臭,水中硫化氢、氨气、甲烷、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很高,而水中溶氧又减少,稚鳖会因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而缺氧发病,甚至大量死亡。这种因水质恶化而引发的鳖病症状:大量病鳖爬上休息台,反应迟钝,病鳖体表无伤,鳖体象充了气一样膨胀,手微捏腹部有气泡从口、鼻排出,排出的气体带有刺鼻的臭味。解剖病鳖时,有强烈刺… 相似文献
19.
20.
钟形虫病是很普通的鳖病,整个养殖周期都可能发生,各种规格都会出现。由于鳖有晒背等习性,能杀灭背甲一部分钟形虫,因而,在环境安静、有足够晒背场地的鳖池,单一钟形虫病不会引起死亡,只会造成食欲减退、消瘦,影响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它的寄生,损伤表皮,导致病源的侵入,产生其它鳖病,危害较大,那是需要充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