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选择浙江天目山和陕西佛坪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地,运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及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与处于发展阶段的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相比,处于参与阶段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的支持度更加强烈。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效益的感知显著高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但是环境冲击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方面的感知则正好相反。这反映了两地居民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有着不同的忍耐度。最后,还探讨了影响保护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机制,发现在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感知显著提高了居民的旅游支持度,环境冲击感知和社区人际关系冲击的感知则是显著负向的;而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居民的社会效益感知和环境冲击感知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的综合价值,提出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价值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科研宣教价值、观赏价值、可开发利用价值3项共7个指标),确定了影响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价值的各因子权重,并据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定位监测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内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研究,获得了2003、2004年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羚牛等主要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样线上各物种丰富度指数、不同生境类型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指数。说明了保护区内以大熊猫为主的多种野生动物的动态变化趋势,大熊猫、羚牛等主要动物的种群状况基本处于稳定并略有增加,在垂直分布上呈上升趋势;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干扰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碎化等。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三分局佛保派出所管辖区域内公益性集体林管理为对象,调查分析了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性集体林及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总结其集体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自然保护区公益性集体林管理的对策,以为森林公安派出所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野外调查收集资料,研究了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组成、地理分布区类型,以期为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6.
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功能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掌握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的功能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采用无线电遥测和野外调查的方法, 研究了保护区内大熊猫季节性移动、在冬季和夏季栖息地的活动情况、产仔育幼巢穴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大熊猫种群活动范围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栖息地是大熊猫一年中主要的活动场所和食物来源地, 也是其产仔和育幼的主要场所.佛坪大熊猫冬季栖息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保护区区划不尽合理和人类活动干扰.建议整合秦岭地区现有大熊猫保护区, 严禁区内非法活动, 严格管理旅游和科研活动.  相似文献   

7.
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算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分值为0.761,说明南平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此外,还分析了茫荡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所处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业行政执法工作为对象,介绍其工作现状,重点调查分析了该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保护区林政执法管理的对策,以为自然保护区更好地开展林政执法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将研究区54个样地归并为23个聚组,结合实际生态学意义,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归为7个植被型、24个群落,TWINSPAN数量分类较好地反映了群落分布随海拔和干扰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主干道路项目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就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林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与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湖南省南岳、壶瓶山、天平山和舜皇山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鉴定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398种,分属于11科,169属。利用Jacard的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对4个保护区蝶类的区系相似性进行对比,并通过UPGMA聚类运算验证。结果显示南岳和舜皇山两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大于0.6,为中等相似水平;南岳、舜皇山和壶瓶山、天平山4个保护区的相似性系数都在0.4以下,为中等不相似,并分析了原因,给出了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的相似性聚类图。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林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农村快速评估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土地利用、社区林业现状、资源传统利用与管理方式、保护区现行管理体系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高、利用方式多样,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能力低,随保护力度加大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各民族人民在建房用材上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引入社区林业理论,提出改进保护区管理的方法,提高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识,将保护区管理与乡村群众的经济条件改善结合起来是实现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湖南小溪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冰  姜业芳  李菁  田启建  吴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81-17482
[目的]调查小溪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的种类及地理成分。[方法]采用水平拉线法调查了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中树干附生苔藓植物的种类,结合该保护区地面着生苔藓种类研究的结果,对该保护区的药用苔藓植物进行了筛选,并对其进行了地理成分分析。[结果]该地区药用苔藓植物共7科8属共9种,其中苔类2科2属3种,藓类5科6属6种。[结论]该地区药用苔藓植物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凉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状况,为该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的方法,对凉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该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112种,隶属39科70属,其中苔类11科13属17种、藓类28科57属95种。该地区区系地理成分主要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凉水自然保护区苔鲜植物群落可分为4种类型:水生群落、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木生群落。[结论]凉水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丰富度并不高,这可能与气候和人为干扰有关。  相似文献   

15.
油松中龄林间伐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省黄龙山林区油松人工中龄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间伐保留密度(3 900、3 000、2 250株·hm-2和1 800株·hm-2)的4类林分油松林木的生长特征及树干形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伐保留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不同,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小,林木胸径增大,且保留密度为1 800株·hm-2时,可以显著促进胸径的增大。林木单株材积随着保留密度的减小而明显增大,林分蓄积不断减小并趋于稳定;保留密度对树高的影响较弱;保留密度对林木树干形质的影响也不同,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林木尖削度、径高比、通直度、分枝数及分枝基径均增大,分叉率先降低后上升,活枝下高随保留密度的减小而降低。方差分析表明,除树高和林分蓄积外,间伐保留密度对油松中龄林林木生长及树干形质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秦岭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选取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为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实证调研,论述了长青保护区现存的问题以及其周边社区现实生活状况,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共生理论视角反思保护区与社区的关系,提出3个问题来阐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共生理念。并提出"政府-保护区-社区"共生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It is generally perceived that biodiversity is better protected from human activities after an area is designated as a protected area. However, we found that this common perception was not true in Wolong Nature Reserve (southwestern China),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1975 as a "flagship" protected area for the world-renowned endangered giant pandas. Analyses of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pre- and post-establishment periods indicate that the reserve has become more fragmented and less suitable for giant panda habitation. The rate of loss of high-quality habitat after the reserve's establishment was much higher than before the reserve was created,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high-quality habitat became far more severe. After the creation of the reserve, rates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 inside the reserve unexpectedly increased to levels that were similar to or higher than those outside the reserve, in contrast to the situation before the reserve was created.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冬季分别对淮河淮南段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采样调查,研究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两个保护区共发现浮游动物57种,均以原生动物为主体。其中淮南段保护区共38种,包括原生动物22种,轮虫7种,桡足类6种,枝角类3种;荆涂峡保护区共39种,包括原生动物23种,轮虫6种,桡足类7种,枝角类3种。淮南段保护区和荆涂峡保护区浮游动物密度均值分别为(1 313.17±500.53)个/L和(1 601.46±669.02)个/L,生物量均值分别为(0.23±0.12)mg/L和(0.41±0.50)mg/L。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两处保护区均为中度污染,荆涂峡保护区水质优于淮南段保护区。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深、浊度、p H、透明度是影响淮南段保护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而荆涂峡保护区的主要影响因子则为水温、总磷、磷酸盐、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里河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777种,隶属96科377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32种;裸子植物1科3属3种;被子植物83科356属742种。该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为:优势现象明显;地理成分复杂;区系具古老性;珍稀植物种类丰富;植被分布规律明显。近年来人为因素使该地区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指出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地处生态脆弱带,生态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较为敏感,需要科学地管理,有效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广东省土地利用规划图和各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资料,在GIS软件ARCGIS8.0和MAPGIS支持下提取广东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资料,对区域水平上广东省省级以上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广东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在区域空间水平上表现为随机分布,但保护区间连接度较差;保护区之间的隔离程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别,基本可以区分为3个类别,其中空间隔离最大的保护区有9个,占已建立保护区的28%。因此,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做好选点工作,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空间连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