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在农业种植中,地膜覆盖技术因具有提墒保墒、抑制杂草、提高产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1]。沂水县为低山丘陵区农业大县,从1988年开始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主要用于花生、黄烟、生姜、芋头、土豆等作物、蔬菜种植。据统计,2022年全县使用地膜达4100t以上,使用后的残膜回收率却不足60%,长期大量覆膜种植,加之残膜回收不彻底,致使耕层土壤中残膜常年积累,易造成农田“白色污染”[2],这对农业现代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菏泽市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1%。菏泽市耕地面积8.6×105hm2,其中花生每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5.3×104hm2,夏花生种植4.9×104hm2。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引导和示范园的辐射带动下,机械化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一、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一)花生播种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夏花生机械化种植模式有三种:一是免耕播种,即小麦收获后直接进行播种,采用穴播式花生播种机进行播种,约占65%;二是起垄覆膜播种,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技术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上不可或缺的农艺措施,对保障我国农产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带来的残留污染已成为困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据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华北丘陵区及东北风沙区是地膜残留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在局部地区残留地膜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活动。影响农田地膜残留污染因素很多,主要包括覆膜年限及投入量、作物种植模式、人均耕地面积、地膜质量和是否采取回收措施等。为了有效解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亟须从政策法规、新型生物降解地膜、回收处理技术等多方面着手,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促进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利用和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
1节能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应用节能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能量消耗,并且能够控制有害能源排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升农村建筑的生态效益[1];现阶段我国政府发布了《农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施工节能标准》等,其为农村建筑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提供了指导标准[2];节能技术能够提升农村建筑施工的技术应用水平,同时还能够丰富施工工人的实践经验与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5.
南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南疆地区近5年平均覆膜面积为1.326 78×106 hm2,棉田覆膜率为100%。随着覆膜面积的扩大、地膜使用量的增加,棉田残膜污染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仅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也构成了巨大威胁。运用5点采样法对南疆各团场和县市覆膜超过10年以上的棉田进行数据采集,按照不同耕层以及不同面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南疆地区平均棉田地膜残留量为237.36 kg/hm2,棉田残膜在0~30 cm中均有分布,3个层次(地表、0~12 cm和12~30 cm)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占棉田地膜残留总量的8.33%、53.99%和37.68%;南疆地区各县市和各团场残膜污染有显著性差异,各县市棉田地膜残留量高于各团场,残膜主要以4~25 cm2大小存在于土壤中。南疆残膜污染情况处于上升的状态,主要与当地的耕作方式与管理方式有关。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南疆地区棉田残膜污染状况,从地膜的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回收以及无污染可降解地膜方面提出防治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6.
巴州地区地膜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巴州农业节水、增产、增效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又导致残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全面了解巴州农田地膜残留情况,做好地膜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安排专业人员对全州地膜污染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1地膜使用污染现状2008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新疆地区棉田中地膜残留量平均265.3 kg/667m~2,并且覆盖年限越长、污染越严重,在新疆连续铺膜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地膜残留量分别为262 kg/667m~2、350 kg/667m~2、430 kg/667m~2,最严重的地方农用地膜残留量高达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膜力学性能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旭  靳伟  张学军  罗凯 《农机化研究》2019,(10):203-207,212
农用地膜大量残留于土地中对土壤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引起农作物的减产。当前,农用地膜回收的技术不成熟、回收机械效果不理想,为解决农用地膜回收困难、效率低下的问题,分析影响回收效率的因素至关重要。由于地膜自身的力学性能对机械化回收的效果影响显著,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六团对不同厚度、不同覆膜时间、不同薄膜厚度、不同耕层深度的地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地表残膜覆膜时间相同时,厚度为0. 018mm的残膜拉伸负载荷最大,0. 014mm的残膜断裂伸长率最大;地膜厚度相同时,90d的残膜拉伸负载荷和断裂伸长率都最大;耕层内残膜厚度相同时,浅层地膜的拉伸负载荷和断裂伸长率都较深层残膜的大;耕层深度相同时,地膜厚度越厚,拉伸负载荷越大,断裂伸长率越小。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发布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方针,其中要求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针对这一要求,我们结合当地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开展了农用薄膜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情况的调查。一、农用薄膜使用和回收情况当地作物以棉花为例:种植面积80万亩,地膜使用超3000吨,平均亩用膜量3.75kg。现阶段薄膜回收工作进展缓慢,主要集中在春季播种前使  相似文献   

9.
正1阿克苏地区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现状阿克苏地区是国家及自治区重点产棉区之一,也是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地区,全地区农膜覆盖面积常年在56.6万hm2左右,其中地膜棉种植面积已达46.6万hm~2以上,地膜栽培种植作物由地膜棉发展到地膜玉米、地膜甜菜、地膜蔬菜等。由于长期使用、回收困难,农田残膜污染日益突出,给农业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部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结合自治区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部署和要求,多措并举,合力推进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19年,全区地膜使用量4.356万t,回收量3.631万t,回收率达到83.3%,有效遏制了地膜残留增量。  相似文献   

10.
<正>地膜覆盖种植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目前,已成为旱作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既起到了保水保肥、提高地温的作用,又起到了增加和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对农田残膜污染的认识和残膜回收机械研究投入不足,加之农用残膜综合治理的机制不健全,使农用地膜残留得不到及时回收,  相似文献   

11.
<正>《方案》指出,2015年,我国农膜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全国农膜回收利用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残留地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检索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农用地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膜覆盖面积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最大覆膜面积达到22.65万hm~2,主要区域集中在朝阳市和主要沿海城市;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地膜回收方式为人工地膜回收,人工捡拾率高达92.7%,但回收后处理方式较为粗放;非标准地膜大范围使用阻碍了地膜回收再利用;推广应用普通标准地膜和可降解地膜是降低残膜污染危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最优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随着覆膜年限和覆膜面积的增加,农田地膜残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不但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对农田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也构成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开鲁县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本文通过总结开鲁县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利用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归纳国内研究文献,对开鲁县废旧地膜机械化回收应用、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同时针对废旧地膜回收存在的问题,从地膜的推广应用、高效回收、机具的选择及资源化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覆膜滴灌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覆膜对土壤的增温、保水、除草和压盐都有一定的作用。覆膜滴灌提高水肥利用率,增产效果显著。但地膜的广泛使用产生大量的地膜废弃物,而且覆膜滴灌减少水的渗透和养分的运移,常年使用对土地利用也产生不利影响。系统介绍我国覆膜滴灌技术的发展进程、优势及存在问题和技术要点,并提出今后应着重于改进薄膜的使用标准、开发残膜回收机械和研发多用途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宁夏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使用覆膜种植技术,为解决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粮食短缺,实现宁夏粮食"十一连丰"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随着覆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覆膜种植技术已经出现了由"白色革命"演变成"白色污染"的事态,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已上升到国家层面,农用残膜的回收利用已引起国家及各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农膜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喜也参进了忧,农用残膜的回收给残膜回收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农用薄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我国农用薄膜覆盖面积大、应用范围广,在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丰富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地区农用薄膜残留污染严重,成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用薄膜污染治理工作,对建立健全农用薄膜管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东北大红萝卜生产机械化需求迫切。为此,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东北大红萝卜的物理特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大红萝卜可食用根质量、长度、直径、土下埋藏深度、茎叶高度及距根茎结合部20mm处茎叶直径等物理特征的分布区间、分布比例、极值和平均值等数据,为设计大红萝卜联合收获机械进行了技术储备。对自然土壤状态下大红萝卜的拔取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拔取力为[174.9,190.2]N,二次曲线数学模型为y=1.7557×10-5x2+3.7765×10-2x+1.1384×102;对拔取速度对茎叶拉断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茎叶拉断力为[164.2,181.6]N,二次曲线数学模型为y=-7.3593×10-4x2-2.3835×10-1x+1.9055×102。结果表明: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算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农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地膜覆盖栽培在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我国地膜覆盖种植面积超过2 000万hm~2,为作物增产增收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覆膜年数和覆膜面积的不断增加,废旧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逐步增多,残膜污染已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对现阶段国内外残膜回收技术及装备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播前、苗期和秋后收膜的代表机型及其优缺点,最后概述了国外关于农膜回收和治理的政策法规,简述了国家和部分省区的残膜污染治理政策,对目前本领域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残膜污染治理技术及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花生覆膜种植可以达到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目的,但其残膜回收问题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通常农户做法是:田中地膜不进行回收,随耕整地混入土壤;收获时混入残膜的花生秧被遗弃掉。这种做法会逐年加重土地污染,同时也造成花生秧这一高营养的饲料资源的浪费。2018年我们在阜新市阜蒙县大固本镇对花生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成功,总结出农户可以接受的田间残膜回收、秧膜分离相结合的作业路线及方法。一、采用的技术路线及机具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对青贮机籽粒破碎装置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仿型设计阶段,具体的设计参数缺乏理论研究[1],而喂入速度、切碎速度、破碎辊速差3个参数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破碎效果。由于破碎装置的破碎效果和破碎辊的形状有着密切的关系[2],故着重对破碎辊进行研究和运动分析,通过对不同的喂入速度、切碎速度、破碎辊速差进行试验选取合理的参数[3]。通过实地试验可知:籽粒破碎的两个破碎轮在特定的速度差下有更好的效果,定破碎辊转速为3600r/min,浮动破碎辊转速为3960r/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