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维菌素缓释明胶微囊制备工艺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为囊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了阿维菌素明胶微囊,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微囊制备工艺进行了优选,所得微囊粒径在2~70μm,其中20~50μm的占78%.药物包封率为(87.61±1.41)%,载药量为(15.77±0.23)%.体外释药试验,微囊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t1/2=9.2d,比原药提高5.4倍,表明所制备的明胶微囊具有一定的缓释药物效应.  相似文献   

2.
阿维菌素微囊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考察阿维菌素微囊在家免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将10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皮下注射阿维菌素微囊注射液(1.0mg/kg)和普通阿维菌素注射液(0.2mg/kg),用高效液湘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阿维菌素的浓度,3P87药动学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囊注射液和普通阿维菌素注射液药-时数据都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阿维菌素微囊注射液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是t1/2kα=21.72h;t1/2α=56.65h;t1/2β=239.43h;tmax=63.05h;Cmax=34.30ng/mL;AUC=11573.88ng/mL·h。普通阿维菌素注射液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是t1/2kα=7.38h;t1/2α=14.59h;t1/2β=32.84h;tmax=19.78h;Cmax=20.88ng/mL;AUC=1482.04ng/mL·h。说明阿维菌素微囊化后。与普通阿维菌素注射泣相比,吸收慢,消除慢,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影响复凝聚法制备明胶缓释微囊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凝聚法是制备明胶缓释微球常用的方法,笔者通过对此方法的适用范围、制备工艺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探讨了明胶与另一凝聚相的浓度、比例、反应体系温度、搅拌速度、pH、交联水平及干燥工艺等因素对成功制备明胶缓释微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试验就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释药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聚乳酸、贝尼尔聚乳酸微球中的药物含量不同对体外释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微球中的药物释药速度明显慢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微球;贝尼尔聚乳酸微球中的药物含量越高,体外释药速度越快。通过体外释药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贝尼尔聚乳酸微球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5.
伊维菌素 酸微球的研制及其体外释药试验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为载体,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含伊维菌素的聚乳酸微球,采用L18(3^7)正交设计,以微球粒径分布为主要优选指标,筛选出最佳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6.
探讨阿维菌素微囊的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试验依据,以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法进行了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微囊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1.73 mg/kg,与普通注射剂相比大了113%;再以1/10、1/20和1/50 LD50(高、中、低剂量组)给大鼠用药,连续腹腔注射21 d,给药部位未见异常,低剂量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正常,各实质性器官细胞未见组织学病变;高、中剂量组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行动迟缓等异常情况,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说明阿维菌素经微囊化后毒性明显降低,该制剂基本安全,可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比较了恩诺沙星注射剂和长效恩诺沙星注射液体外释药动力学和在山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体外释放率;选用8头健康山羊进行肌注长效恩诺沙星注射液和恩诺沙星注射液的药物动力学研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恩诺沙星的浓度。恩诺沙星普通注射液1h体外累计释药百分率达83 22%,而长效恩诺沙星注射液10h释药仅80 56%。肌注长效恩诺沙星注射液和恩诺沙星注射液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1 76±0 12hand0 34±0 04h(P<0 01);T2/1Ke7 50±0 39hand1 15±0 10h(P<0 01);Tmax4 81±0 26hand0 85±0 09h(P<0 01)。两者的体外释药率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吸收半衰期、达峰时间及消除半衰期分别为后者的5 2、5 7和6 5倍。说明恩诺沙星注射液肌注后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延长,具有缓释特征,能起到长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篮法考察替米考星微囊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的释放特性,并与市售制剂进行比较;进而对替米考星微囊的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 h时,市售替米考星微囊中的药物几近释放完全,而自制替米考星微囊样品1、2和3的药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5%、50%和26%。4 h时,样品1和样品2的药物也已经基本释放完全(约90%);而样品3的药物累积释放率才达到50%。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自制替米考星微囊的体外释药曲线与Ritger-Peppas方程拟合度最好,样品1和样品3的拟合方程分别为lnQ = 0.543 6lnt-0.949 4(R2=0.9991)和lnQ = 0.539 1lnt-1.387 6(R2 =0.997 3)。由此可见,自制的替米考星微囊表现出一定的缓释作用,而且药物释放符合Ritger-Peppas方程。  相似文献   

10.
黄藤素是从防己科植物黄藤的干燥茎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其有效化学成分为盐酸巴马汀(C21H22NO4HCl).黄藤素通过嵌到DNA双螺旋的AT碱基对中发挥抗细菌、真菌、疟原虫和肿瘤的作用,常用于泌尿生殖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治疗.黄藤素略溶于水,整个胃肠道对其吸收较差(吸收速率小于10%),严重影响临床应用效果.而纳米粒作为新的药物载体具有提高生物利用率、调节释药速率和靶向性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笔者先用乳化聚合法制备黄藤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F-PBCA-NP),然后再用膜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为黄藤素纳米粒制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制备黄体酮聚乳酸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能。以包封率、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制备黄体酮微球的主要影响因素,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特性。最佳工艺所制备的微球光滑、圆整、均匀、分散性好,包封率为(80.60±1.00)%,载药量为(10.63±0.05)%,在7 d内累积释药率达53.41%。制备微球包封率和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能有效地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自制紫杉醇-姜黄素介孔SiO_2/脂质复合递药系统的体外释药行为,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紫杉醇-姜黄素浓度;筛选适当增溶剂增加紫杉醇-姜黄素溶解度;反透析法考察各药物组的体外释药行为,绘制紫杉醇-姜黄素累积释药曲线并进行释药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不同药物组中紫杉醇-姜黄素释药行为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两种药物单药组累积释药量均高于混合组,自制递药系统累积释药量均高于裸药组。但紫杉醇不同递药系统组累积释药量由高到低分别为:MSNs>PLMSNs>LMSNs,姜黄素不同递药系统组累积释药量由高到低分别为:LMSNs>PLMSNs>MSNs。此外,PLMSNs组中紫杉醇-姜黄素释药行为均符合Hixon-Crowell释药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制备理想的胃靶向四环素掩味制剂,以聚丙烯酸树酯Ⅳ为囊材,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四环素微囊,并采用正交法优化溶剂、囊材、乳化剂、抗黏剂的相对用量,筛选得最佳工艺组微囊载药量为69.58%,包封率为48.10%。体外评价结果显示,在近中性(pH6.6)口腔介质中,四环素从微囊中的释放得到有效抑制,5 min释放总药量的2.2%,即便30 min内也仅5.6%;随着释放介质的pH下降,四环素的释放速率显著加快,在胃酸(pH1.0)介质中,5 min即可释放出总药量的47.7%,2 h可达80%以上。该四环素微囊制备工艺简便,产物具有优异的胃靶向性,可发挥掩味及保护牙齿的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阳离子醚化淀粉/海藻酸钠/黄原胶/纳米TiO2/壳寡糖为原料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为控制沙门菌感染提供生物制剂。选用沙门菌SP4噬菌体,采用液滴法来制备微囊化SP4噬菌体,并对其效价、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海藻酸钠浓度、黄原胶浓度、壳寡糖浓度、pH稳定性、热稳定性、模拟胃液稳定性、模拟肠液释放行为以及保存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阳离子醚化淀粉浓度为2.4%、海藻酸钠浓度为2%、黄原胶浓度为1%、壳寡糖浓度为0.6%时,微囊化SP4噬菌体微球外形规则,包封率为97.5%,在pH5.0~8.0、温度10~30℃、模拟胃液pH2.0、0~30 min和pH3.0、0~150 min噬菌体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模拟肠液中4 h,噬菌体完全释放,4℃环境下保存6周噬菌体效价无明显降低。综上表明,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显著提高了噬菌体的稳定性和缓释性能,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为进一步采用多因素试验制备微囊化沙门菌SP4噬菌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可生物降解材料壳聚糖为囊材,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盐酸多西环素壳聚糖微囊,考查其形态学特征、载药量、及体外释药情况等;将12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按药物剂量20 mg·kg-1灌胃,采用HPLC法,以C18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1 mol· L-1草酸溶液(2∶1∶7),在346 nm处对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研究其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成功制得外观较均一、光滑,平均粒径约10 μm,药物含量为20.60%,平均包封率为85.54%且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的盐酸多西环素微囊;家兔口服给药盐酸多西环素原药和微囊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74士0.00)和(1.10士0.00)mg·L-1,Tmax分别为3和12 h,AUC(0-t)分别为(11.71±0.17)和(32.51士0.20) mg· L-1 ·h,T1/2.分别为(1.16士0.53)和(7.51士2.87)h,T1/2β分别为(2.19士0.38)和(9.00±1.60)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9.4%,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说明微囊化后的盐酸多西环素吸收、分布缓慢,生物利用度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伊维菌素明胶缓释微囊组合剂驱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次性肌肉注射伊维菌素明胶缓释微囊组合剂,通过转阴羊比例、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验证对蒙古羊消化道线虫、绦虫驱虫效果。并对600只羊作了扩大试验,详细观察临床安全性。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注射后羊消化道线虫从第2~90天 3项指标均达100% 。对曲子宫绦虫、莫尼茨绦虫可保持30~70 d内无虫体。证明该制剂既有治疗作用,又有预防再感染效果。应用方便,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囊材料,蛋氨酸为芯材采用复相乳化法制备蛋氨酸微胶囊。应用均匀实验设计分析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及适宜的工艺条件,得出明胶溶液浓度对微囊的形成影响较大,优化参数得出蛋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为61.30%。  相似文献   

18.
喷雾干燥法是缓释微囊常用的制备方法,作者从喷雾干燥法的适用范围、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探讨囊材、温度、料液浓度、雾化速度、进料速度、增塑剂和抗黏剂等因素对成功制备缓释微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PLA)为载体,用溶剂挥发法的原理制备含贝尼尔(Diminazene Acetrras)的聚乳酸微球。制得的微球平均粒径为(74.82±3.78)μm;贝尼尔含量为(35.53±1.6233)%;微球的收得率为(70.86±4.414)%,贝尼尔的利用率为(50.26±2.1535)%;平均回收率为99.751±1.0917;利用转蓝法研究了微球的体外释药规律,贝尼尔原料药达峰时间为2h,贝尼尔聚乳酸微球的累积释放率在12h时为46.67%,微球无明显突释现象,可缓慢地释药。  相似文献   

20.
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仲谨  杨威  刘艳  赵燕  熊勇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230-234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包埋法制备了替米考星淀粉微球,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载药量和包封率的综合得分为指标,优化了替米考星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分别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和综合热分析仪对载药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4 g、替米考星0.02 g、交联剂0.95 g、乳化剂0.75 g、反应时间1 h;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交联剂的质量>替米考星和淀粉的投料质量比>反应时间>乳化剂的质量;按优化工艺参数制得的载药微球的总载药量2.24%,包封率为89.6%;替米考星载药微球具有一定缓释效果,其制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