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缩短小麦基部以上5个节间,降低株高,增强抗倒性,以喷施多效唑效果明显,但对生育期和产量有不利影响,说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应切实掌握好使用时间和使用量。  相似文献   

2.
用水提法从无花果叶中提取杀虫有效成分,选取适当的溶剂、乳化剂、稳定剂等配成4%蜜果速杀乳油;对供试蚜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致死中浓度LC50为112μg/g,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00倍液喷施3 d后校正虫口减退率为66.51%。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东总干渠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现状,对河东总干渠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提出应从输配水、田间灌水等方面,减少灌溉用水管理损失。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废弃鲜烟叶发酵后沼液的再利用方式,开展了沼液不同叶面喷施方法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的试验。试验分别对比了在烤烟团棵、旺长、打顶后不同时期喷施沼液的5个处理组的数据,结果表明:废弃鲜烟叶发酵沼液对烤烟主要田间病害无诱发或传播作用;喷施沼液对中上部叶片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有促进作用,与不喷施沼液相比,烤烟产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有所提高,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有所改善;以旺长期喷施效果最好,其次是团棵期,打顶后喷施效果不如前两个时期明显,不同时期多次喷施对相关性状的改善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健 《现代农业》2011,(5):52-53
文章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番茄上喷施普乐康水溶性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番茄开花坐果期每隔10天喷施一次普乐康水溶性肥,番茄植株生长健壮,叶色油绿,每亩比对照增产433.5千克,增产率为10.0%,投入产出比为1:22.2,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夏花生团棵期、开花下针期以及荚果膨大期各喷施一次植物生长调节剂芸乐收(其有效成分是芸薹素内酯和吡唑醚菌酯),结果表明,芸乐收对降低夏花生秕果率,增加百果重,提高产量有一定效果,增产荚果产量700kg/hm~2,增幅为16.6%。从田间长势上看,喷施与对照前期没有明显差异,后期差异明显,喷施后花生植株叶斑病轻,叶片颜色较绿,田间长势较好,成熟前不早衰。  相似文献   

7.
小麦富硒技术关键在于“富硒增产素”的施用。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富硒增产素”拌种技术,取富硒增产素250克,用水稀释拌1亩地种子,拌匀放一小时播种穴如进行喷施可不拌种雪。二是“富硒增产素”喷施技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头水后、二水前结合喷施除草剂,喷施富硒增产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405-1406
采用翻耕烟田时生石灰消毒、搞好田间卫生、大田生长期喷施不同药剂等对比试验研究香料烟青枯病防控技术。结果显示,翻耕烟田时撒生石灰消毒,青枯病发病率明显降低,产量、产值及均价明显升高;搞好田间卫生,青枯病发病程度减轻,产量、产值及均价明显提高。大田生长期,喷施药剂青枯病发病率、病情指数明显降低,且喷施农用链霉素预防青枯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杂交水稻控苗方法试验、化控试验、控苗时期试验、增加粒重技术效应试验研究,探讨利用优势分蘖、优化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促进杂交水稻高产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在田间苗数达到预定穗数的90%时喷施2.4-D和绿叶素,控制最高苗、提高成穗率效果较好;在水稻齐穗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铵对增加粒重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面喷施中微量元素对麒麟区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喷施中微量元素B、Mg、Zn、Mn、Mo、Cu及上述6种元素混合液对烤烟云87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中微肥的处理田间长势较强,综合表现都比对照好。其中喷施锌、铜肥和各元素混合液有利于烟叶的成熟落黄;喷施钼、镁肥能明显提高烟株产量;喷施硼肥能增加中上等烟比例;喷施锰、硼肥和各元素混合液能明显改善原烟外观质量。故在烟草生产中,适当施用含有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能明显促进烤烟生长,改善烟叶外观质量,提高烟叶的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叶面肥在苹果树上应用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居阳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101-101,107
在田间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下,进行苹果树喷施叶面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舍氨基酸的叶面肥的苹果树生物学性状明显变好.产量比常规对照增产达13.3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广西稻纵卷叶螟田间调查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调查,分析了广西昭平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15%安打悬浮剂120m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喷施7d后防效可达93.81%,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3.
硼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探讨硼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肥对水稻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从田间喷施效果看,速乐硼溶解度高,吸收性好,叶面喷施速乐硼可增加水稻产量,其中在硼肥用量2水平下,叶面喷施速乐硼225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8209.5kg/hm2,增产率4.3%。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虫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现代农业科学》2008,(8):37-37,50
用5种新型杀虫剂对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5%高氯、1.8%阿维菌素、0.2%爱诺虫清一号、10.5%阿维.毒对甘蓝小菜蛾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喷施后14d的防除效果在90%以上,且对甘蓝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蔬菜品质,并有效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红菜园上和冲积菜园土条件下喷施稀土、铜肥、钼肥、锌肥、锰肥、硼肥后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对其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和锰肥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也显著增强了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大粒蚕豆"大朋一寸"产量、农艺性状及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籽粒翠绿、口感香甜、丰产稳产、适应性广。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大朋一寸"花荚期叶面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和打顶、疏枝、疏花等田间调控技术对青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B或B+Mo、打顶、疏枝、疏花等调控技术均能显著提高青荚产量,增产效应大小为:打顶喷施微量元素B+Mo疏枝疏花喷施微量元素B。打顶比不打顶增产13.38%、喷施微量元素B+Mo比不喷施的增产7.87%、疏枝比不疏枝增产5.06%、疏花比不疏花增产4.16%、喷施微量元素B比不喷施的增产3.43%。综合应用喷施微量元素和打顶、疏枝、疏花等田间调控技术,青荚产量可增产28.62%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水稻喷施有机水溶肥料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喷施有机水溶肥料后,能明显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较同期喷施等量清水的对照增产5.16%~5.63%,增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较同期不喷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增产5.84%~7.69%。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河东总干渠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现状,对河东总干渠灌区的灌溉用水管理损失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认为影响灌区用水管理损失的因素有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水费、水价政策;农耕技术与种植结构等.提出应从输配水、田间灌水等方面,减少灌溉用水管理损失.  相似文献   

19.
喷施沼液对棉花新陆早13号蚜虫数量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棉花不同生长发育期喷施沼液、磷酸二氢钾和清水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喷施沼液和磷酸二氢钾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田间虫口数量增长和蚜虫扩散,对蚜虫的虫口数量减弱作用可持续10d左右。蚜虫迁入高峰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蚜虫迁入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沼液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蚜虫大发生期间不宜喷施沼液,沼液对叶片营养的改善有促进蚜虫虫171数量增加,延缓虫口数量减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竹醋液对番茄生长发育及桃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萌发、盆栽灌根、田间喷雾等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竹醋液对番茄种子萌发、桃蚜Myzuspersicae、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 000×稀释竹醋液显著促进番茄种子萌发,500×则显著抑制番茄种子的萌发。(2)500×的竹醋液灌根显著增加了番茄的根长、株高、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各种浓度对侧枝数均无显著作用。(3)田间叶面喷施300×、500×和700×的竹醋液后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其它浓度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4)田间叶面喷施各浓度的竹醋液对桃蚜的虫口减退率在药后3 d、5 d均显著高于对照,且浓度愈高,虫口减退率也愈高。(5)田间叶面喷施500×的竹醋液后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叶面喷施其它浓度的竹醋液对产量均无显著影响。(6)田间喷施各种浓度的竹醋液均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100×的竹醋液喷施后显著降低了果实中的VC含量,300×、500×、700×、1 000×和1 500×的竹醋液均显著提高了VC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