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adonnel)DDVP抗性品系(RDDVP)和PH3抗性品系(RPH3)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生物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比较发现嗜卷书虱RDDVP品系和RPH3品系的酶原蛋白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P<0.05),2个抗性品系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RDDVP和RPH3品系的AChE活力和比活力都明显低于敏感品系,且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RDDVP品系的Km值较敏感品系显著升高(P<0.05),是敏感品系的1.33倍,说明酶发生了质的变化,与底物的亲和能力显著降低;而RPH3品系无显著变化.从Vmax看,RDDVP无明显变化,而RPH3却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2个抗药性品系都存在靶标抗性,其抗性的形成与AChE在量和(或)质上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比较了嗜卷书虱的抗高二氧化碳(RHCO2)、抗低氧高二氧化碳(RHCLO)、抗敌敌畏(RDDVP)和抗磷化氢(RPH3)4个抗性品系及敏感品系不同虫态的个体在鲜重及其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抗性品系的体重和呼吸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抗气性品系(RHCO2和RHCLO)各虫态的鲜重均比抗药性品系(RDDVP和RPH3)增加.RHCO2品系和RDDVP品系(除卵期外)每个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均比敏感品系显著增加;从全生育期来看,RH-CLO品系的耗氧量最低,而RDDVP品系最大.RHCLO品系单位时间呼出CO2量明显多于其他品系.成虫的代谢速率RDDVP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92倍,而其余几个抗性品系的代谢速率均比敏感品系低,RHCLO品系的代谢速率最低,仅为敏感品系的44.41%.  相似文献   

3.
系统报道了重要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的气调抗性品系RHCO2,RHCLO和药剂抗性品系RPH3,RDDDVP与敏感品系S间的羧酸酯酶的活力、比活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差异.结果表明,(1)RHCLO品系CarE的活力最强,是S品系的1.7倍,而RDDVP品系的活力最低,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2)RPH3品系CarF的比活力最高,比S品系高57.1%,而其他几个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及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RDDVP品系的Vmax最大,是S品系的1.20倍,而RHCLO品系仅为S品系的46.3%;(4)米氏常数Km以S品系最大,RHCO2品系最小.该项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品系的形成与CarF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变化的质和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抗性品系间可以形成交互抗性,但交互抗性的程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嗜卷书虱抗气性与抗药性品系间羧酸酯酶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报道了重要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的气调抗性品系RHCO2,RHCLO和药剂抗性品系RPH3,RDDVP与敏感品系S间的羧酸酯酶的活力、比活力、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的差异.结果表明,(1)RHCLO品系CarE的活力最强,是S品系的1.7倍,而RDDVP品系的活力最低,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2)RPH3品系CarE的比活力最高,比S品系高57.1%,而其他几个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及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RDDVP品系的Vmax最大,是S品系的1.20倍,而RHCLO品系仅为S品系的46.3%;(4)米氏常数Km以S品系最大,RHCO2品系最小。该项研究的结果明确了不同抗性品系的形成与CarE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变化的质和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抗性品系间可以形成交互抗性,但交互抗性的程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嗜卷书虱抗气性和抗药性品系呼吸代谢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境地比较了嗜卷书虱的抗高二氧化碳(RHCO2)、抗低氧高二氧化碳(RHCLO)、抗敌敌畏(RDDVP)和抗磷化氢(RPH2)4个抗性品系及敏感品系不同虫态的个体在鲜重及其呼吸代谢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抗性品系的体重和呼吸代谢发生了显著变化。抗气性品系(RHCO2和RHCLO)各虫态的鲜重均比抗药性品系(RDDVP和RPH2)增加。RHCO2品系和RDDVP品系(除卵期外)每个发育阶段的耗氧量均比敏感品系显著增加;从全生育期来看,RH—CLO品系的耗氧量最低,而RDDVP品系最大。RHCLO品系单位时间呼出CO2量明显多于其他品系。成虫的代谢速率RDDVP品系是敏感品系的1.92倍,而其余几个抗性品系的代谢速率均比敏感品系低,RHCLO品系的代谢速率最低,仅为敏感品系的44.41%。  相似文献   

6.
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抗性品系筛选、现实遗传力分析、离体酶活力测定,对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及其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 发现: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发展较慢,利用田间低抗种群(RR 6.9倍)进行室内筛选,24代后抗性仅增加到21.2倍,其抗性现实遗传力较小,仅为0.041.利用室内筛选的氟虫腈抗性和敏感性品系进行解毒酶活力的对比研究发现:抗性灰飞虱体内的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与敏感品系没有显著差异,但P450单加氧酶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8倍.增效试验表明:在敏感品系中3种增效剂对氟虫腈均没有明显增效,但在抗性品系中,PBO对氟虫腈的增效比达到13.68,TPP和DEM的增效比仅分别为1.39和1.35.表明: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主要是由多功能氧化酶活力升高所致.  相似文献   

7.
在室内模拟田间药剂的选择压力,用辛硫磷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逐代处理,以选育其抗性种群,并测定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的活性变化。选育至12代,对辛硫磷抗性增长到4.524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AChE和CarE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在抗性选育过程中,小菜蛾AChE酶活性增长迅速,其比活力由F0的0.035μmol/L·mg·min上升为F12的0.209μmol/L·mg·min;小菜蛾不同选育世代CarE酶活性差异显著,F12比活力增长到F0的12.944倍。  相似文献   

8.
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筛选获得了麦长管蚜对吡虫啉的抗性品系(25.22倍),并利用增效试验和解毒酶活力测定,对其抗性机理进行了研究.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都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氧化胡椒基丁醚和磷酸三苯酯在2个品系均有增效作用,而且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3.49和2.62)显著大于敏感品系(1.59和1.29).解毒酶活力测定发现,抗、感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没有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系中羧酸酯酶的比活力是敏感品系的1.53倍(P<0.05).综合分析认为,多功能氧化酶和羧酸酯酶活力增强在该麦长管蚜品系对吡虫啉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连续对南京、吴江和安庆3个地理种群的褐飞虱进行了吡虫啉的抗性动态监测,并对相关的室内筛选品系进行了适合度分析.结果显示:虽然2005年以来国内已经较少使用吡虫啉防治褐飞虱,但褐飞虱对吡虫啉的抗性并没有显著下降(由26.6~147.8倍到37.4~87.3倍).然而通过构建褐飞虱不同品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发现,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后,其适合度显著下降,仅为敏感品系的0.191,表明褐飞虱杂合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具有不稳定性,在不接触药剂的情况下,田间抗性会逐步下降.对这一矛盾现象的讨论分析认为,目前田间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没有显著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局部地区还在使用吡虫啉,主要用于早期防治白背飞虱;另一方面目前使用的某些替代防治药剂可能与吡虫啉具有某种交互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测定小菜蛾Cry1Ac抗性品系(Cry1Ac–R)、Cry1Ac敏感品系(Cry1Ac–S)3种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小菜蛾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高于敏感品系;敏感品系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高于抗性品系,但2品系的解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测定小菜蛾Cry1Ac抗性品系、敏感品系及Bt抗性品系(Bt–T2)消化酶活性,结果小菜蛾敏感品系海藻糖酶、蔗糖酶活性均最高,Bt抗性品系最低,但各品系的2种消化酶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小菜蛾敏感品系蛋白酶活性最高,抗性品系最低,各品系的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桃蚜抗性品系选育及其3种解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桃蚜进行室内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及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磷酸酯酶酶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桃蚜酸性磷酸酯酶对底物的km,kmax差异都不显著;碱性磷酸酯酶Km差异不显著而Vmax则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12.
对久效磷抗性棉铃虫品系的选育及其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久效磷对采集于山东聊城抗性地区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ebner)进行抗性品系选育,经过10代的室内选育,抗性倍数达211.88倍,为选育前的6.67倍,发现筛选后对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灭多威的抗生分别下降了8.13,7.44和13.36倍,对甲基对硫磷和辛硫酸的抗性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久效磷与其他5种被试药剂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抗性,还对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了研究,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锦铃虫体内AChE的交互抗笥,还原抗,感棉铃虫体内AChE进行研究,对久效磷抑制粗酶液的实验表明,抗性品系棉铃虫体内AChE的I50是敏感品系的3.18倍,酶液纯化使抗,感品系AChE的I50分别下降6.69和3.49倍,说明粗提液中存在AChE保护因子,且这种保护因子在抗性品系中更有效,但纯化后,抗,感品系的AChE敏感性之间仍存在1.66倍的差异,此外,两品系AChE的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显差异,由此认为AChE敏感性降低与其它因子共同组成了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机制。  相似文献   

13.
The sensitivity of a susceptible and two resistant strains of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to phoxim, malathion and methomyl was determined by a topical application of bioassay method. YG strain, collected from field of Yanggu,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 possessed 7-, 13- and 20-fold of resistance to the above three antiacetylcholinesteras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LD50 values with a laboratory susceptible strain.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specific activity and the Vmax value among the three strains. But the affinity of AChE to acetylthiocholine (ATCh), in YG strain was the lowest among the three strains tested. A eDNA encoding partial AChE gene was cloned from the three strains by RT-PCR and there was one nucleotide acid difference between YG strain and other two strains which resulted in no amino acid mutation. This partial AChE gene was used as a probe to perform Southern blo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no gene amplification in resistant cotton bollworm. Altered AChE with a decreased sensitivity to inhibitors appeared to be one of important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cotton bollworm against OP and carbamat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内对桔全爪螨进行辛硫磷抗性选育,选育12代后抗性上升了18.6倍。比较抗辛硫磷品系和相对敏感品系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酶学特性及辛硫磷和增效醚(PBO)对该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桔全爪螨抗性品系多功能氧化酶的活性、比活力和米氏常数(Km)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辛硫磷对敏感品系体内MFO的抑制效果显著强于抗性品系,且MFO活性抑制率与药剂抑制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以PBO作用于桔全爪螨,相对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MFO的活力均受到抑制,但对抗性品系的抑制效果强于敏感品系。研究结果说明桔全爪螨对辛硫磷的抗性形成与多功能氧化酶的活力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掌握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能力,为挖掘具有特色的家蚕抗病材料及培育适应当地的抗病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龄起蚕经口添食相同浓度病毒、逐日调查存活率的方法,对200个家蚕品种(品系)进行BmNPV抗性评价和筛选;并通过接种后每日存活数、各发育时期存活率等指标分析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对BmNPV的抗性水平、发病死亡规律、不同抗性品种的发病死亡时期及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抗性差异.[结果]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中抗BmNPV的品种有731、795、854B、872A、966B、B黄肉色茧、P50、山河B、选二甲白和竹印,感病品种包括955、242A、242B、963B、DW3、锦秀A、锦秀B、日、野乙和云夏A油.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首次出现死亡差异的时间截点分别是接种后96和48 h,二者相差48 h;部分抗病品种在秋季对BmNPV的抗性水平低于春季;同一家蚕品种A系和B系的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中大多数品种的抗BmNPV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其中P50为BmNPV抗性最强品种.对未知品种进行抗BmNPV测定时,可选择接种后168 h作为抗性评价的时间截点.  相似文献   

16.
17.
溴氰菊酯在家蝇体内诱导蛋白的二维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蝇经过溴氰菊酯12代的筛选,抗性品系的LD50是敏感品系的17.5倍,且与有机磷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进一步对成虫的双向电泳结果显示,抗性品系中至少有3个多肽点在敏感品系中未出现,这些点很可能就是由抗药性基因诱导产生的抗性蛋白质。而由敏感品系表达的一些蛋白却在抗性品系中缺失,可能是抗药性基因的被诱导而抑制了另外一些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小菜蛾nAChR靶标敏感性与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杀虫双、杀螟丹和溴氰菊酯品系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及与它们对沙蚕毒素类药物的抗性间的关系。【方法】测定不同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与125I标记的α-银环蛇毒素的结合率。【结果】抗杀虫双、杀螟丹品系小菜蛾的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沙蚕毒素药物有显著的靶标不敏感性,它们与配体的结合率大约分别是敏感品系的66%和60%,在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中没有明显变化。【结论】神经乙酰胆碱受体对杀虫剂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沙蚕毒素药物产生抗性的一种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