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所谓纳米(NM),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纳米材料就是纳米量级 (1NM-100NM)范围内调控物质结构研制而成的新材料。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 有人把纳米称为“工业味精”,因为把它“撒”入许多传统材料中,老产品会变得令人叫绝的新面貌。 例如:砧板、抹布、地铁磁卡,这些挺爱干净的小东西上一旦加入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用 “拌”入纳米微粒的水泥、混凝土建成楼房,可以吸收降解汽车尾气,城市的钢筋水泥从此能和森林一样“深呼吸”。 现有的硅质芯片将被体积缩小数百倍的纳米管元件所替代,现在像“银河”那样的巨型计算机小到可以随手放进口袋里.未来的“纳米机器人”,它可以进入人体并摧毁各个癌细胞又不损害健康细胞。可以在人体内来回送药,清扫动脉,修复心脏、大脑和其它器官而不用外科手术。 经过“超双疏”界面材料技术处理过的棉、麻、丝、毛、绒、混纺、化纤等各种纺织面料,都具有对果汁、墨水、酱油、植物油等“不沾”的 “超疏”性能,但这种处理技术又不会改变原有织物的各种性能,即纤维强度、面料色泽、耐洗涤性、运气性、皮肤亲和性、免熨性等;...  相似文献   

2.
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技术实现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863纳米材料专项课题“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的应用与产业化”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并实现产品的产业化,该课题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合金拉拔模具内孔和其他耐磨器件表面涂覆纳米金刚石复合涂层,研究得到了制备纳米金刚石涂层的成熟工艺,完成了纳米涂层结构和性能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雨薇 《技术与市场》2010,(7):119-119
美国杜克大学的一化学研究小组成功地完善了铜纳米导线的制造方法。纳米铜导线十分细微而透明,可取代银纳米材料和铟锡氧化物,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平板电视和计算机,以及柔性显示器中。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技术的研究领域中,纳米科技被视为21世纪的主流技术之一.目前,人造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到医药工业、能源产品、机械设备部件、食品工业,以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等传统和新兴产业之中,并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已走出实验室.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光、电、热、磁等性能为建筑材料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利用纳米材料的随角异色现象开发的新型涂料,利用纳米材料的自洁功能开发的抗菌防霉涂料、PPR供水管,利用纳米材料具有的导电功能而开发的导电涂料,利用纳米材料屏蔽紫外线的功能可大大提高PVC塑钢门窗的抗老化黄变性能,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纳米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革命性技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纳米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作为纳米技术应用的“先行者”,纳米材料巳经在电子、化工、通信、环保等领域应用。在医药领域,包括我国在内的科学家正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靶向药物、纳米机器人、纳米生物芯片等。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朱红军、蒋建华教授等人研制出一种粉末状的纳米颗粒。经权威机构检测,这种直径只有25纳米的棕色纳米抗菌颗粒,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抗感染原料药,这种纳米颗粒不同于目前所有抗感染药物,具有广谱…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6,(2):8-9
纳米抗紫外线纤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完成的纳米氧化钛(TiO2) 抗紫外纤维产品,为人体护肤防晒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采用该技术制成的抗紫外织物对紫外线辐射不仅具有反射作用,而且还有特殊的选择、吸收性能,可将紫外线能量转换成热能或其他无害低能形式,予以释放或消耗,因此具有防暑、隔热、触感凉爽的性能,特别适宜织造高档T恤衫、运动服、训练服等夏季凉爽面料。同时,该技术还可广泛用于生产帐篷、遮阳伞、夏季女装、野外工作服、训练服、运动服、窗帘织物、广告布等。  相似文献   

8.
《技术与市场》2001,(4):23-24
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也能装入口袋里;世界上还将出现一微米以下的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日本到欧洲,一些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或者计划,投入巨资抢占纳米技术战略高地。最近日本设立纳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纳米技术列入新5年科技基本计划的研究开发重点;德国也把纳米技术列为科研创新的战略领域,19家研究机构专门建立纳米技术研究网,美国更是将纳米计划视为工业革命的核心,仅美国政府部门的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方面的投资,就将从1997年的1亿多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近5亿美元,试图像微电子那样在这一领域独占老大地位。一时间,“纳米热”遍及全球。 纳米科技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早在纳米科技兴起之时,中科院就紧跟国际水平,用原子 “写”出了“中国”和中国地图。 从在国际上首次把氮化镓制备成一维纳米晶体,到合成世界上最长的“超级纤维”碳纳米管,从组装世界上最细且性能良好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用探针,到合成出高质量的储氢碳纳米材料…….我国科学家纷纷联手,在这一最活跃的前沿科学领域里勇敢搏击,不仅建立了几个...  相似文献   

9.
以脱氢枞胺为基础,合成了三种N-脱氢枞基-N,N-二羟乙基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产品结构进行了UV,IR,NMR及元素分析鉴定,测定了产品的表面物理性质,并对产品的抗菌,缓蚀性能进行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形成了纳米功能纤维及纳米功能纺织品的工业化生产,满足了市场对功能纤维和功能纺织品的需求,从制造功能纤维入手生产功能纺织品,大大地提高了功能效果的耐久性。使用纳米技术制备功能纤维,可不影响纤维的纺丝性能,添加量少即有优异的功能性,且不影响纤维的其他性能,减少了添加剂对纺丝设备的磨损。我们现已筛选、制备了适用于纤维应用的纳米功能材料,研究了纳米粉体添加至纤维中的最佳工艺,制造出纳米抗菌干法腈纶以及抗菌、抗紫外线和远红外腈纶、涤纶功能母粒及纤维;研究了纳米材料用于纺织品整理的配方和工艺。  相似文献   

11.
聚酰亚胺(以下简称PI)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微电子领域。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在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不失为进一步提高PI耐热性和高温尺寸稳定性的有效手段。可溶性P1,具有微电子领域所需要的再加工性能,制备可溶性PI/SiO2纳米复合材料,使进一步再加工成为可能。 试样制备 将3,3’──二甲基一4,4──二氨基二苯甲烷(以下简称MMDA)溶解于为分析纯的N──甲基──2──吡咯烷酮(以下简称为NMP)中,加入等摩尔工业用的、且重结晶后的3,3’,4,4’一四酸M$M苯酮(以下简称BTDA),制备后得到固体含量为10%的聚四胺酸(以下简称PAA)溶液.在一定量的PAA/NMP溶液中,加人不同量的正硅酸乙酯(以下简称TEOS)和去离子水、催化剂,连续搅拌6小时成均相,即进行溶胶一凝胶(so!一ge!)反应。在玻璃板上铺膜、干燥热处理、亚胺化,即得到不同SIO。含量的PI/SIOZ纳米复合膜。其制备过程如下: 其性能如下 1.光学透明性 不同 SIO。含量的PI/ SIO。复合材料的表观为透明性,SIOZ...  相似文献   

12.
具有中空结构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备空腔、质轻等特殊性能,在器件制备、催化反应、存储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对材料进行尺寸和结构的精确控制,制备中空纳米材料,一直是材料学家所追求的热点。但是由于材料结构的特殊性,中空纳米结构的制备往往需要非常复杂的步骤,  相似文献   

13.
性能优异的纳米空心球空心球纳米材料是重要的纳米结构材料,其制备技术已日趋成熟并逐步实用化,在药物释放、气敏等领域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然而,常规制备空心球纳米材料的技术,如模板法和奥斯瓦尔德熟化生长技术,需要相对复杂的操作工艺,通用性不好,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用一种简单通用的方法,研制出性能优异的纳米等级的空心球,在纳米功能材料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对近几年来纳米改性大豆蛋白在薄膜及胶黏剂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豆蛋白基材料存在机械强度低、耐水性差、易生霉菌等缺陷,需加以改进利用。从机械增强、抗菌、提高胶合性能及材料的表面纳米构筑4个方面,总结了各种纳米材料对于大豆蛋白本体及表界面特性的影响,揭示了通过纳米材料的复合改性可以大大弥补大豆基复合材料的固有缺陷,为提升材料的产品档次、拓宽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并对大豆蛋白纳米复合材料毒性、功能化及界面相容性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NAA,BA对彩色马蹄莲品种“风韵”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NAA,BA对彩色马蹄莲品种“风韵”组织培养过程愈伤组织增殖、芽的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MS+BA04mg/L+NAA05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最佳的分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NAA02mg/L+BA10mg/L和1/2MS+NAA05mg/L。  相似文献   

16.
超细硅微粉     
一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我国国防、化工、电子、航空、航天通讯光导纤维等制造业高品位、高科技原料,“6851”高晶牌超细硅微粉,在江苏东海县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该产品洁白、无色透明,经有关专家教授鉴定,此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且质量和科技含量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 该产品是由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部门与江苏东海县高科技硅微粉厂联合研制,产品精度高3000目。这一科技成果,不仅推动我国国防、化工、电子等行业的建设,也大大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超细硅微粉  相似文献   

17.
代表当今世界领先水平的纳米界面材料技术,专家预测,该技术必将在许多领域引发一场材料革命。纳米界面材料技术,即超双亲性二元协同界面材料技术(既亲水又亲油)和超双疏型界面材料技术(既疏水又疏油)。由于此两项技术几乎可以在任何材质表面实现,必将在纺织、建材、化工、包装材料、金属加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引发一场材料革命。 据了解,为将上述纳米界面材料技术在各行业的全面推广应用,推进我国在功能纳米材料领域的产业化进程,由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了北京中商世纪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功能纳米界面材料研究组为技术依托,大力致力于功能纳米界面材料技术的开发与推广。纳米界面材料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可再生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的日益重视,纳米纤维素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纳米纤维素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电子产品、催化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和能源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浓厚兴趣。纳米纤维素与有着近100年发展历史的石油化工产品之间的竞争将是大势所趋。林业行业、建筑业、石化行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将绿色纳米纤维素引入大型消费品市场的关键。纳米纤维素的成本和性能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其两大主要产品为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纤维素纳米晶体(CNC)。目前,CNF的制备主要是用化学和酶解等方法对纤维素纤维进行预处理,再通过机械解纤法来分离和减小经过预处理的CNF尺寸。CNC则是利用无机酸、有机酸、氧化、酶解、离子液体、低共熔溶剂(DES)或超临界水法对纯化纤维素处理得到的。CNF和CNC未来的市场发展将取决于新型高效溶剂体系的开发(如固体有机酸和DES等),可大量应用纳米纤维素、有效降低总体生产成本的相关产品(如纳米纤维素复合钻井液、纳米纤维素-水泥复合材料和纳米纤维素改性塑料等)的研发,以及纤维素纳米材料的相关国际标准、生理毒性和使用规范的制订,从而帮助相关部门研发和利用纤维素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9.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功能性木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木材的功能化修饰是提高和改善其性能的有效途径, 利用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来改性木材, 可以获得新型功能化的木基纳米复合材料。文中总结了纳米材料、纳米合成技术、纳米表征技术以及纳米仿生智能构筑技术在木材功能性改良中的应用情况, 展望了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在功能性木材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旨在为木材的功能化修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纳米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环保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水热合成法等),化学气相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水解法等).讨论了纳米TiO2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对其在该领域的前景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