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鸡传染性法氏襄病(IBD)是一种严重危害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达80%-100%,病程短,为“一过型”,典型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主要危害是降低机体免疫力,常诱发或继发新城疫、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近年来,虽然养殖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制措施也有所加强,但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将该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人们一直用接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疫苗的方法来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 ,然而却出现越来越多的免疫失败现象。由于工作的关系 ,我们走访了河北省 2 0多个鸡场 ,并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 ,结合当前该病流行特点和剖检病变 ,分析其免疫失败原因 ,提出预防措施 ,现归纳如下。1 导致免疫失败的因素1.1 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参次不齐 ,首免时间不当因雏鸡来源于不同的种鸡场、不同日龄的种鸡群 ,大多数的种鸡场在 2 ,5 ,18,4 0周龄各免疫 1次 ,以保证种鸡后代的高母源抗体。依据这种免疫程序 ,雏鸡初免应在 15日龄左右进行。而部分种鸡场不完…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疫苗的使用 ,曾使本病一度得到控制 ,但进入 80年代中期后 ,由于 IBDV变异株和超强毒 (vv IBDV)的出现 ,经常导致免疫失败。虽然各国学者在 IBD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均未能从根本上扭转IBD流行日趋严重的现状 ,这可能与各地本病的流行病学、IBD疫苗本身质量、疫苗毒株的特点、疫苗的选择、鸡群的母源抗体、管理条件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 ,本文就 IBD免疫失败原因及机制做一探讨。1  IBDV变异株和 vv IBDV与免疫失败1985年 ,…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抗体水平及免疫失败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98-2001年间,深圳市各大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称IBD)免疫体水平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原因,对如何更好防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世界出现常见变异毒株有U-28株。GLS株、3232株.GLS株GA株.AIK株、DLL—A、D、E、GALN株、Miss株等。免疫鸡群频频发生IBD,也是由于变异毒株、超强毒株、中等毒力疫苗株在鸡群中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地区某鸡场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对鸡群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后,仍然在33日龄时发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针对上述情况,笔对该鸡场的饲养管理、应激因素、母源抗体、疫苗种类、免疫方法、免疫间隔、鸡群生化状况、疾病防治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寻求传染性法氏囊免疫失败的原因。经调查发现该鸡场免疫失败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该鸡场雏鸡来源于北京某种鸡场,该种鸡场的曾祖代鸡群有传染性法氏囊病史。(2)饲养管理条件、环境因素及免疫时一些细节因素,都影响免疫效果。(3)一些应激因素及鸡群生长发育状况对免疫效果都有影响,有时可能成为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999年夏季,某个体养鸡场购进海兰褐商品蛋鸡雏11 000羽,饲养至20日龄发病,到23日龄发病及死亡近700余只,前后病程近10 d,共计死亡2 000余只,经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和火鸡(较罕见)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性传染病,引起腔上囊的坏死和萎缩。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性症状与病变为精神高度沉郁,厌食,间歇性腹泻,高度虚弱和震颤;严重脱水,骨骼肌出血,肾小管尿酸盐沉积和法氏囊肿大出血。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则是受到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该病的经济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相似文献   

11.
鸡,鸭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及理化性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鸡及同群饲养的鸭体内各分离到1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证明两病毒均为IBDV,病毒血清型为Ⅰ型。病毒可致死鸡胚,适应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理化性质比较表明,两病毒为同源IBDV。研究表明,鸭可成为IBDV的携带者或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鸡IBD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自行分离的IBD超强毒株COB-C1株及CUIM、UNIVAX株混合研制的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经实验室6批次的安全试验,共接种成鸡48只,观察21~40d均未发生异常反应,采食饮水正常,效力试验结果保护率达91.6%以上。四年来在广东佛山,河北沙河等地广泛应用60万只份,结果证实该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对从黑龙江省分离的4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通过易感鸡接种,用病理学技术进行了致病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各毒株毒力有一定差异,其中H3、H4株毒力高于H1、H2株,且有迅速致法氏囊萎缩的特性;H3、H4株引起试验鸡法氏囊指数显著下降(P<005),脾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H3、H4株接种50日龄D78疫苗免疫鸡,免疫保护指数分别为50%、60%,传统疫苗不能提供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4.
采用 RT- PCR技术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细胞适应株 GZ911中扩增了 A片段的 2个片段 GA5和 GA3,从中国分离的 IBDV超强毒株 L X中扩增了 B片段的 2个片段 L B5和 L B3。将 GA5和 GA3克隆到质粒p Bss K的 Eco R / Kpn 位点 ,将 L B5和 L B3克隆到 p Bss K的 Eco R / Xba 位点 ,获得携带 GZ911完整 A片段基因的质粒 GA- p Bss K和携带 L X完整 B片段基因的质粒 L B- p Bss K。然后将 GZ911的 A片段 c DNA和 L X的 B片段c DNA分别插入带有巨细胞病毒立即早期加强子 /启动子的质粒 p AL TER- MAX中 ,获得重组质粒 GA- p AL TER和L B- p AL TER。用 GA- p AL TER和 L B- p AL TER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 ,获得具有感染活性的重组 IBDV,命名为 r IBDV- GZ L X。该方法的建立为在体外对 IBDV的基因组进行遗传操作 ,进而彻底了解 IBDV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感染后SPF鸡免疫器官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IBDV超强毒株LX株接种2周龄SPF雏鸡后,其致病性不同于经典强毒株CJ801株,它主要引起接种鸡全身性炎症反应,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等免疫器官中大量异嗜性白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淋巴细胞严重坏死崩解,胸腺皮质严重萎缩、坏死,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增生。在接种后14d法氏囊淋巴滤泡严重萎缩、淋巴细胞排空形成囊腺样结构,未见恢复正常,其它免疫器官形态基本恢复正常。电镜观察,接种后2和4d可见胸腺淋巴细胞胞浆浓集、染色质周边化形成新月形,表现细胞凋亡特征;在法氏囊坏死淋巴细胞胞浆中可见60nm大小呈晶格排列或散在的病毒粒子。研究初步探明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通过DF-1细胞增殖获得高效价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抗原。通过病毒接种量、收毒时间、接毒时间、温度和维持液血清浓度5个培养条件的筛选和优化,对IBDV BJQ902株在DF-1细胞上的增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BDV BJQ902株在DF-1细胞上最佳增殖条件为:在37℃条件下培养,接毒量在0.01%~0.1%之间,接种时间为细胞传代后生长48~72 h,维持液血清浓度为1%~2%,收毒时间为病毒接种后60~72 h。在此培养条件下增殖病毒毒价在108.3~108.7 TCID50/0.1 mL之间。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A片段c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繁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天水毒株。用提纯的病毒颗粒提取基因组RNA。根据已报道的英国52/70株的序列设计引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1558bp和1590bp两个部分重叠的片段。结果表明,所克隆片段为3099的IBDV大开放读框。经与已报道的多个毒株相应序列比较后发现,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7.4%-99.8%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8.1%-99.5%。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produce high titers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 antigen,the proliferation technology of chicken IBDV BJQ902 strain in DF-1 cell line was studied by the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following five culture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amount of inoculated virus,harvest time,inoculation time,culture temperature and serum concentration in maintenance med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roliferation conditions of IBDV BJQ902 strain in DF-1 cell line were obtained as follow:The culture temperature was 37℃,the inoculum concentration was between 0.01% and 0.1% (V/V),the inoculation time was between 48 and 72 h after cell passage,the serum concentration in maintenance media was between 1% and 2%,the harvest time was between 60 and 72 h after inoculation.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the virus titers were between 108.3 and 108.7 TCID50/0.1 mL.  相似文献   

19.
麻雀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的鸡场捕杀麻雀54只,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阻断ELISA检测抗体,阳性检出率为7.4%(4/5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11.1%(6/54);RT-PCR阳性样本病毒分离亦为阳性。结果表明,IBD流行的鸡场里的麻雀能够发生IBDV自然感染,麻雀可能是IBDV的贮存宿主或二次传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的致病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GC902株可引起10日龄SPF鸡胚肝脏坏死和脾脏明显肿大及较高的死亡率。接种2周龄SPF雏鸡,同时设标准I型强毒CJ801株和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接种对照,该毒株接种后第3天才出现法氏囊粘膜浆膜出血、个别黄化、质硬等病变,且于第4天法氏囊明显萎缩变小,至接种后20天法氏囊仍严重萎缩;接种后第2天引起脾脏显著肿大,于第12天时大小恢复正常。试验结果表明,该GC902株对SPF雏鸡的致病性与标准变异株基本一致,仅有一定的差异,但明显不同于标准I型强毒株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