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奉贤区为例,采用1984~2008年单季晚稻产量、产量结构及苗情监测资料,结合同期气象灾害发生资料,列举和分析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实例及成因。结果显示,水稻生长期间高温干旱,6~7月分蘖期低温,8~9月孕穗至抽穗期低温阴雨以及籽粒灌浆和成熟收割期遭遇暴雨、大风、热带气旋(台风)是单季晚稻生产中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这与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结构年际增减变化的状况相当吻合。最后,针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灾害频发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析2013年气象因素对奉贤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2008—2013年机插和直播单季晚稻大田考查苗蘖动态、农艺性状及穗粒结构、产量等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2013年气象因素对单季晚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年异常高温和持续无有效降雨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暖对上海奉贤地区单季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上海市奉贤区1959-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和1984-2008年单季晚稻苗情、产量和产量结构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的基本特征,计算了单季晚稻产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系数,以研究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显示:单季晚稻产量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日平均气温稳定≥15 ℃、≥20 ℃初终期早晚、间隔日数长短及活动积温对产量影响显著,且这些气象因子总体演变趋势使单季晚稻生育可利用的适宜生长期延长,提高了气候资源利用率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播种育秧期平均气温在21.7~24.3 ℃产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抽穗扬花期最适宜平均气温为25.3 ℃,籽粒灌浆期平均最高气温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延迟型低温冷害和阶段性低温冷害对单季晚稻产量或产量性状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南京单季晚稻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南京1991—2018年5—10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中筛选出4个主成分,与单季晚稻相对产量构建回归分析模型,最后与实际产量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水稻的关键生育期可分为播种—分蘖期、拔节—抽穗扬花期、灌浆—成熟期;影响南京单季晚稻产量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分蘖期的气温、拔节—抽穗扬花期的气温和降水量、灌浆—成熟期日照时数;构建的单季晚稻相对气象产量模型,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预测结果准确率61.5%~99.9%,平均预报准确率为89.0%,模型模拟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单季晚稻直播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季直播晚稻自2003年开始在我地区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且因其工本轻、产量高、效益明显等优点已为我地区和周边乡镇广大农户所欢迎.为了进一步规范单季直播晚稻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标准,作为单季直播晚稻的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免耕栽培具有省工节本的优势,是农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技术内容。为明确免耕栽培对直播单季晚稻和移栽单季晚稻的影响,以及土壤调理剂Agri-SC免深耕的使用效果,2004年在单季杂交晚稻生产中开展本试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永定县加大了大田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早季烤烟、“六月红”早熟芋、西瓜等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双季早稻调减,单季晚稻面积随之扩大。为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针对单季晚稻土壤肥力、光温资源等条件优越的特点,对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2003—2004年引进Ⅱ优航一号、D奇宝优527、特优175等3个组合进行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试验及示范45公顷,经实割测产亩产量分别是675公斤、668公斤、659公斤。现就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3年桐乡市太麻镇直播单季晚稻面积达到9165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直播单季晚稻高产要走足穗和争大穗、增粒重的高产路子.配以促全苗、除草、防倒和肥水早促控为主的一套完整技术。主要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桐乡市属纯单季晚稻种植区,稻纵卷叶螟是单季晚稻最重要的叶面害虫,危害代次多、面积大。2002、2003年,我市稻纵卷叶螟都达到大发生程度,且两年发生规律基本相似,呈现一些新的特点。总结这两年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分析其大发生成因,优化治理对策,对正确指导防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单季晚稻杂交组合的大区对比试验,在山区、平原两地进行,旨在探求相关组合的产量表现,筛选出高产优质抗病和适应性广的优良组合,为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单季晚稻双百工程是浙江省十五农业重点推广项目,其目的是通过推广一系列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措施,实现单季晚稻每亩单产增百斤,效益增百元,品质明显优化。为全面促进我市单季晚稻生产的发展,全面实施单季晚稻双百工程配套技术推广,经一年精心组织实施,取得显著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贝母——单季晚稻的栽培模式是一项既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能增加粮食产量的栽培措施。莲都区黄村乡上郑村于2001年引种贝母,进行贝母 单季晚稻的试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仅贝母亩纯收入就达到3000元以上;2002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亩效益在7000元左右;2003年全村2/3的水田都种植贝母,每亩净收入35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直播稻减产的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奉贤县单季晚稻生产连续十余年稳产增产,1996-1998年连续三年单产突破550kg/亩,1998年单季晚稻产量达576kg/亩,创历史最高水平,然而1999年单季晚稻受气候因素的严重影响,产量仅为525kg/亩,比上年减产达51kg/亩,减幅为8.9%,减产幅度量大的乡镇达19%。近年来直播稻栽培面积占单季晚稻总面积的50%以上,明显高于其他栽培类型。为此,本文着重对1999年影响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气候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未来气候变化及影响,提出利用气候资源的途径,为合理直播稻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两优培九在我县作单季晚稻种植的最佳播种期,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不同播种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岳忠 《新农村》2005,(11):10-10
2003年,绍兴县从浙江省种子公司引进杂交晚粳新组合秀优5号(秀水110A/XR69),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作单季晚稻直播栽培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单季晚稻单产水平,推广强化栽培配套技术,进一步明确强化栽培的最适有机肥配比,并获得最佳产量及效益,于2005年在农业局指导下进行了单季晚稻不同有机肥配比试验研究,以便为今后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强化栽培省工、节本、增收的技术优势,探索单季杂交晚稻采崩免耕强化栽培的技术优势及增产效果,笔者在2005年晚稻生产中,开展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直播单季晚稻产量结构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市松江区1993-2009年直播单季晚稻大田考察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直播单季晚稻产量结构的因素.结果表明:(1)大穗型品种和高产群体栽培法的推广是每穗总粒数增加、有效穗数减少的主要原因;(2)千粒重随每穗总粒数增加而减少,随开花灌浆期日照时数增加而增加;(3)8月下旬至9月中旬的降水量、暴雨日数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气象因子,结实率与气温的关系不密切,此结论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结实率的年际波动是造成直播单季晚稻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4)产量结构要素对单产贡献依次为结实率、干粒重、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单产变化的61.13%是由产量结构要素波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适宜前作为四季豆的单季晚稻品种,笔者于2008年对几个单季晚稻当家品种进行了适应性高产攻关,结果表明,适宜该种植模式的单季晚稻品种为“Ⅱ优0293”、“Ⅱ优明86”等迟熟品种。  相似文献   

20.
对东阳市巍山镇单季晚稻高产创建示范的主要工作做法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为单季晚稻高产建设提供经验和依据,促使单季晚稻进一步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