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的SRAP和EST-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30对SRAP(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引物和11对EST-SSR引物对西瓜9份栽培自交系、3份美国材料和6份非洲野生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栽培种与野生种间多态性比率高达92.11%,野生种间多态性比率为34.11%,栽培种间多态性比率仅为21.05%。3份美国材料的扩增带多数与栽培种相似,但也扩增出了一些特异条带。试验表明SRAP和EST-SSR用于西瓜作物的遗传分析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李华  顾才东  李树华  韩国敏  马静 《种子》2006,25(7):66-69
利用花粉管通道导入技术将普通野生稻(从染色体组)DNA导入宁夏水稻栽培品种宁粳23号、宁粳16号中,获得163个变异后代,变异性状极其广泛,对其中22份材料在全生育期经苗期、成株期抗病性鉴定,表现广谱抗性的材料有4份,其中2005D3-136、2005D3-60无论在农艺性状还是在抗病性上变异都优于受体。  相似文献   

3.
4.
刘宏 《中国种业》2012,(4):16-17
西瓜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年栽培面积133万hm2左右,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随着西瓜产业化进程的加快,西瓜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逐渐形成。产区的相对集中、土地轮换周期的缩短、重茬种植等因素导致西瓜枯萎病发生日趋严重,枯萎病已成为影响我  相似文献   

5.
西瓜野生种质幼苗耐冷性的生理生化特性与遗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西瓜野生耐冷材料PI482322幼苗在偏低温(12±1)℃、光流密度140 μE*m-2*s-1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耐冷性.在低温光照条件下,西瓜幼苗叶片内保护酶SOD,CAT的活性均下降,但野生耐冷材料PI482322较冷敏品种97103的下降幅度小,体内活性氧的积累少,是其表现出耐冷性的主要生理原因.野生耐冷材料PI482322的耐冷性由一个单显性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西瓜枯萎病菌专化型鉴定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82~1987年间自黑龙江、北京等10个省市采集到60份西瓜病株,分别进行分离和培养鉴定,结果有尖孢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致病性试验是将3个镰刀菌分别接种于西瓜品种郑州3号,结果尖孢镰刀菌致病,茄病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不侵染。分别从黄瓜和甜瓜枯萎病株分离出来的尖孢镰刀菌,与西瓜病株分离得的尖孢镰刀菌进行交互接种于西瓜、甜瓜和黄瓜的幼苗上。鉴定的结果是不同的专化型,即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niveum(E. F. Smith)Snyder et. Hans.〕。在防治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经过1989~1990年试验,防效达90.91%~92.70%,增产58.95%~64.93%。  相似文献   

7.
西瓜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瓜抗白粉病种质P1482246和感白粉病品种中信1号为亲本,建立了F2、Bc1.1和Bc1.2分离群体.从白粉病菌收集物中分离鉴定得到Px生理小种2 France,采用孢子悬浮喷雾法对各世代进行白粉病抗性苗期接种鉴定,并进行抗性遗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1482246对Px生理小种2 France的抗性由一对不完全隐性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8.
“七五”期间,在南京、昆明、太原和丹东等地对我国2028份玉米材料进行大斑病抗性鉴定的结果,高抗材料3份,抗病55份,中抗169份,感病1801份。自交系的中抗以上种质占的比例高于农家品种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西瓜枯萎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及抗病育种的现状,并对今后的抗病育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瓜抗枯萎病相关EST-SSR的信息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诱导的抑制差减杂交cDNA文库测序获得的4000条EST进行分析,经过前处理后拼接得到1487条unigene序列,全长为759 kb.在其中978条unisene序列中共检索出2136个EST-SSR,出现频率为53.4%.EST-SSR的平均分布距离和平均长度分别是1/0.36 kb、19.59 bp.EST-SSRs中的重复单元以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二者在总EST-SSRs中的出现频率为98.08%.GA/TC和GAA/TTC是二、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类型,分别占二、三核苷酸重复的25.78%和12.97%.西瓜抗枯萎病相关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为进一步建立西瓜EST-SSR标记和探索其在西瓜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国槐DNA导入花生栽培品种选育抗叶斑病新种质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培育抗花生叶斑病的新种质,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国槐DNA导入花生栽培品种79266,在变异后代筛选抗叶斑病材料,对选出的5个种质系进行叶斑病抗性和农艺性状的田间鉴定,并进行抗病种质系与受体DNA差异的SSR多态性分析。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受体品种79266感染叶斑病(包含花生褐斑病、黑斑病和网斑病)病程曲线的线下面积(AUDPC值)为205.3,5个抗病种质系的AUDPC值极显著低于受体品种,其中05D1128的AUDPC值最小,为112.0,感病最轻;收获前7 d调查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发病程度,05D1148对花生褐斑病的抗性最强,其病级和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受体品种,抗性比受体品种提高17.56%。05D1128对网斑病的抗性最强,其病级和病情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受体品种,抗性比受体品种提高31.83%;叶斑病抗性最强的05D1128与受体品种相比,百果重和百仁重明显提高,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极显著降低。褐斑病抗性最强的05D1148与受体品种相比,二者所考察农艺性状间无显著差异;采用4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在05D106、05D1128、05D1144、05D1148、05D1172 5个新种质系与受体间检测到的多态性位点数分别是9,8,5,6和7。因此,利用国槐DNA导入花生栽培品种提高其对叶斑病的抗性的育种方法是有效的,所选育种质系中05D1148对叶斑病的抗性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表现最好,可以作为新的花生抗叶斑病种质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研究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西瓜育种团队创制的16份西瓜新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及其抗枯萎病性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 表明,16份西瓜种质资源均表现较强的耐低温弱光性,其中,WBY-1-1、WBY-2-3、WYY-3-2和WBY-2-1等属于特早熟高品质黄瓤小果型西瓜新种质;WJ-80-1、W15-7-11和W16-1...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瓜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 ,危害西瓜的主要病害枯萎病 (又称为蔓割病或萎蔫病 )日益加重 ,一般年份发病率在 10 %~ 30 % ,严重时高达5 0 %以上。1 枯萎病的症状及发病时期西瓜的枯萎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 ,但以伸蔓期至结瓜中期发病较为严重。幼苗期发病时子叶萎蔫下垂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疆是我区的主要优质棉生产基地。然而随着棉花种植年限的增加、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连年重茬及盲目引种调运,使得我区枯萎病迅速扩展蔓延,危害日益加重,已成为我区棉花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严重障碍和隐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是培育种植早熟、丰产、优质的抗病品种。为寻求适合北疆棉区种植的抗病品种,我站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植保站和种子管理站委托,承担了北疆棉区引进品种及参加区试品系抗枯萎性的田间鉴定任务。1996~1999年共对29个外引品种(系)和39个本地自育品种(系)进行了抗性鉴定,现将其主要的45份材料后期剖秆鉴定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漫话西瓜     
《科学种养》2011,(2):15-15
西瓜,原系南非沙漠上的野生浆果,号称夏季瓜果之王。因其性寒,能解暑热,故亦称寒瓜。有的地方还有夏瓜、水瓜等俗称。远在4000年以前,古埃及人即开始栽培西瓜。  相似文献   

18.
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68-368
开展高油大豆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有利于加快育种进程、缩短育种年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油脂企业效益;利用筛选和鉴定出的高油大豆种质资源和优异的外引品种资源材料进行杂交、复合交时基因的重组、累加、互补与突变等遗传效应,对后代(F6)进行品质化验分析,从中鉴定出油份含量在22.5%以上的高油大豆创新种质资源,并利用创新种质资源进行审定推广成为高油大豆新品种,改良了遗传组成,拓宽了高油大豆血缘,为今后高油大豆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45 份野生橡胶新种质的生长进行鉴定, 并通过方差分析表明, 其中有5 份种质的茎围生长量与全部46 份种质的总平均值相比较达到显著水平。以来源不同分析发现, 来自朗多尼亚州的种质中有较多的种质生势比对照种 R R I M600 强。  相似文献   

20.
“七五”期间对全国蔬菜菜豆入国家种质库品种2034份进行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采用下胚轴注射接种法和相对抗性指数作为抗性评价标准。介绍了抗病菜豆品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和部分菜豆抗病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