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耐热性不同的4个芹菜品种(韩育黄芹,3号,黄心芹,申香芹)为材料,在15,25,30,35℃不同温度条件下(以20℃为对照),通过对不同耐热品种的比较分析,研究高温胁迫对芹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30℃高温条件下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且品种耐热性越强,受抑制程度越低.高温对幼苗的根系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影响不明显.同时,在35℃高温处理下,不同耐热性芹菜品种植株相对生长量表现差异显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和qP都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表现为芹菜品种耐热性越差,下降趋势越明显,NPQ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进一步模拟38℃高温,调查热害指数发现72 h高温处理后各品种芹菜差异最显著,且与田间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寒地冬小麦的安全越冬受制于 3个外界因素, 分别是低温驯化程度、 越冬期间温度、 以及返青期温度。为分析低温驯化对冬小麦抗寒性的影响, 笔者以抗寒性不同的 2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 在其生长的低温驯化阶段分别对其进行脱驯化及低温处理, 测定不同处理下冬小麦植株的成活率及保护酶活性。研究结果得出, 10℃脱驯化处理 2天对植株造成的伤害较 20℃脱驯化 2天显著降低; 抗寒品种 ‘东农冬麦 1号’ 只有在 11月 10日发生 10℃脱驯化 2天其成活率显著降低, 而不抗寒品种在 10月 26日发生10℃脱驯化 2天其成活率为 50%; 20℃脱驯化 2天再-12℃ 3天处理, 抗寒品种在 10月 31日后其成活率低于 50%, 相同处理下不抗寒品种所有时期成活率均低于 50%。抗寒品种经历 20℃脱驯化 2 天后再经历-12℃ 1天低温植株的 SOD酶活性达到最高。由此得出, 低温驯化期发生脱驯化冬小麦植株的成活率降低。  相似文献   

3.
根系分区施肥对黄瓜植株生长与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植株根系供肥方式,是黄瓜高效栽培的关键。【方法】分别以“津绿露优”与“中农203”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根系分区施肥对黄瓜植株生长与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在黄瓜植株各1/2根区分别采用标准溶液与半倍标准溶液施肥时,施肥总量减少了25%,植株总鲜重与果实产量并没有显著降低;在采用两倍标准溶液与清水以及倍半标准溶液与半倍标准溶液时,施肥总量不变,但植株总鲜重分别显著增加了23.2%和16.6%,果实鲜重显著增加了34.2%与27.1%。【结论】黄瓜根系分区施肥可以达到节约施肥或者增加植株生长量与果实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8个不同番茄品种利用人工气候箱低温处理研究了其低温适应性的生理变化,从苗期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及植株生长量等方面比较了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常温昼28℃/夜18℃为对照,在昼14℃/夜8℃的低温处理条件下,中杂105、1056两个番茄品种的生长指标表现出较强的耐低温性,其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也与其耐低温性相一致,因此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番茄品种耐低温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嫁接提高黄瓜耐热性的问题,以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日本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甬砧8号’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Yongzhen No.8’)、‘五叶香’丝瓜(Luffa cylindrica‘Wuyexiang’)和‘傲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n‘Aomei’)为砧木,‘春秋王2号’黄瓜(Cucumis sativus‘Chunqiuwang No.2’)为接穗,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25℃(CK)和35℃根际温度下处理5天及恢复生长5天后不同砧木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生长、光合及生理特性变化。结果表明,35℃根际高温处理后,不同嫁接苗和自根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都有所增长,其中‘五叶香’丝瓜砧木嫁接苗生长量最大,且‘五叶香’丝瓜砧木嫁接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其他几种嫁接苗及自根苗,同时,丙二醛(MDA)含量最低。‘五叶香’丝瓜作为砧木嫁接黄瓜能更好地提高其对根际高温的耐受性,为黄瓜的耐热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蒋燕 《种子》2004,23(12):29-31,35
通过米瓦罐栽培种与野生种种子特性与植株特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米瓦罐种子在较高温度下有3~4个月休眠期,在低温下可打破休眠;栽培种种子休眠浅且短,野生种种子休眠深且长.植株生长特性表现野生种叶片长、薄,根短;栽培驯化种叶宽、厚,根长.经驯化的米瓦罐向有利于人工栽培的方面发展,产品品质有所改良.  相似文献   

7.
水稻穗分化期高温胁迫对颖花退化及籽粒充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水稻穗分化期高温胁迫对颖花退化和籽粒充实的影响,选用耐热性品种黄华占和热敏感性品种丰两优6号进行人工气候箱盆栽试验,于倒一叶心叶抽出时(花粉母细胞形成至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处理(10:00-15:00,40℃) 1 d、3 d、5 d、7 d、9 d,并以同时段适温处理(10:00-15:00,32℃)为参考,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株为对照(CK),分析不同持续天数高温对颖花退化、花器官发育和籽粒充实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处理天数的增加,高温加剧颖花退化,与适温处理及CK相比,高温处理9 d黄华占颖花退化率增加45.8%和62.9%,丰两优6号颖花退化率增加81.7%和136.1%,丰两优6号增加幅度大于黄华占。(2)高温处理1~3 d降低花粉活力,5~9 d抑制花药充实。花药发育不良,花粉形成受阻是导致结实率显著下降的原因,两品种趋势一致。(3)高温处理缩短颖花长度,降低籽粒充实性,使千粒重显著下降,热敏感性品种丰两优6号下降幅度大于耐热性品种黄华占,籽粒充实在5 d以上高温处理下降显著。研究说明倒一叶生长时期高温胁迫影响穗生长发育,生产中需加强相应栽培措施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定量化研究迷你型黄瓜的生育特性,对深入了解品种特征,进行精准化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生长度日(GDD)为度量单位,对迷你黄瓜京研迷你2号的生育进程、形态特征、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形成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并比较了秋冬季和春季不同栽培茬口环境下京研迷你2号与普通型黄瓜瑞光2号在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方面的差异。在生育特性上,京研迷你2号在缓苗期株高增长率为0.022 cm/(℃?d),缓苗后为0.585 cm/(℃?d),并且株高受低温抑制作用相对明显;出叶速率在缓苗期为0.016 叶/(℃?d),缓苗后为0.040叶/(℃?d);缓苗期叶片扩展速率为2.833 cm2/(℃?d),缓苗后为15.873 cm2/(℃?d),并且受高温抑制作用相对较小,而瑞光2号叶片扩展受高温抑制作用相对明显。在产量性状上,京研迷你2号在GDD达到773 ℃?d时进入结果期,坐果率为7.7 果/株,干物质向果实分配比例大,产量也相应较高,每100株产量在秋冬茬高出瑞光9.35kg,春茬高出瑞光4.17kg,并且两品种在春季茬口产量明显高于秋冬季茬口。京研迷你2号在形态特征、生育进程及干物质分配上与瑞光2号存在差异,由此也造成了产量的差异。因此,针对迷你型黄瓜结果期早,产量高,不耐低温的特点,应相应调整栽培管理措施,加强温度及水肥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其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为黄瓜高水分利用效率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用2个生态型相同但生长型不同的黄瓜品种(津育5号和迷你2号)为试材,温室栽培,相同灌溉量和灌溉频率水分处理,比较其灌溉水在渗漏量、蒸发量、蒸腾量和土壤储水量的分配比例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以及不同品种根系特点.除迷你2号(MN)在秋冬茬结果有所差外异,两供试品种在不同茬口灌溉水的分配均呈现蒸腾量>渗漏量>蒸发量>土壤储水量的趋势;两供试黄瓜品种在冬春茬的蒸腾量、渗漏量、蒸发量和土壤储水量占灌溉水总量的分配比例分别为38.25%,32.15%,23.10%和6.50%,而秋冬茬则分别为34.35%,34.15%,20.65%和12.85%,故不同栽培茬口可影响黄瓜灌溉水分配状况,冬春茬蒸腾和蒸发量占灌溉水分配比例较高,而秋冬茬土壤渗漏水和土壤储水比例则有所提高.津育5号和迷你2号植株蒸腾占灌溉水分配的比例平均分别为37.15%和33.45%,而土壤渗漏占灌溉水分配的比例平均分别为30.10%和36.20%;津育5号两茬口经济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422.5,585.90 ks/(hm~2·mm),而迷你2号则分别为394.2,541.7 ks/(hm~2·mm).不同黄瓜品种间灌溉水分配状况及利用效率明显差异,造成不同品种灌溉水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原因主要与其根系生长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分析杨树不同品种在江汉平原地区插干造林与带根造林的生长情况,以4个黑杨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插干造林与带根造林当年苗木的根系发育特征对比,以及连续5年的生长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造林当年,4个品种插干造林的平均生根区间长度、平均总根数及总根重量皆明显大于带根造林的对应品种,两种方式造林的单根均长相差不大;造林当年苗木的总根重量和生根区间长度与苗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高度相关,且插干造林一年生苗木生长量明显优于带根造林。4个品种两种造林方式连续5年的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同品种间,无论是胸径和树高累计生长量还是各年度的净生长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且4个品种5年间插干造林的苗木胸径和树高总生长量都大于带根造林的相应品种;在不同造林方式间,连续5年的胸径和树高性状总生长量及各年度净生长量也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造林前3年,插干造林各品种的胸径和树高净生长量皆大于带根造林各品种,但随着林龄的增加,两种造林方式的苗木生长量差异呈逐年变小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