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0,32(11):37-38
<正>花香型白茶即工夫白茶,系应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牡丹等),按白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又按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白茶。该茶色泽墨绿带白毫,外形自然,硬实,汤色杏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甜,具有乌龙茶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花香。近年来,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HACCP原理在金观音乌龙茶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对金观音乌龙茶生产过程的危害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建立监视系统和纠正措施,从而建立了金观音乌龙茶HACCP计划。为HACCP原理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新品种在宜兴茶区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群峰  许铭 《中国茶叶》2013,35(6):20-22
无锡市茶叶研究所自1996年起陆续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进乌龙茶茶树品种30多个,旨在发展江苏乌龙茶生产、开拓和建设我国又一个乌龙茶产区,并利用这乌龙茶树独特的品种资源,打造江苏高香型红、绿茶产业,为江苏和周边茶区对乌龙茶引种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就黄观音、金观音引种宜兴的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选取丹桂、黄观音和金观音3个茶树品种,分别加工成白茶、红茶和乌龙茶3种茶类,测定其主要生化成分,以及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采取综合模糊评价法评价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品种间、茶类间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茶类间的清除率顺序为:白茶乌龙茶红茶,茶树品种间自由基清除率的排列顺序为:黄观音金观音丹桂;抗氧化综合评价值与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组分成正相关,并且与茶多酚和EGCG差异显著,体现了多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5个不同的乌龙茶品种,包括铁观音、黄金桂、金观音、本山、毛蟹,比较不同乌龙茶茶树品种加工东方美人茶的品质差异.以台湾制作东方美人茶的传统品种青心大冇为对照组;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标准加工成东方美人茶,采用密码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椭圆形、叶色偏绿,小绿叶蝉受害指数为...  相似文献   

6.
以引种湖南长沙地区的三个乌龙茶品种铁观音、金观音、金萱鲜叶为材料进行烘青绿茶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铁观音、金观音、金萱三个乌龙茶品种均适宜制绿茶,以铁观音最优。笔者认为: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选育高香型绿茶品种时,铁观音是一个很好的亲本。  相似文献   

7.
黄观音等新品种三明点区域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在三明市小蕉布开展了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评价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后第4-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肉桂、铁观音增产28.8%-35.6%、48.7%-56.6%、47.3-55.1%,增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1995-1997年鉴定加工品质,黄观音、金观音乌龙茶品质达到金桂、铁观音的水平,新选206接近或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五种高香乌龙茶茶树品种-金观音、铁观音、水仙、本山、毛蟹的鲜叶为原料按照相同的白茶加工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制得成品茶,并对成品茶进行感官审评,以比较不同品种所制白茶的品质差异情况.结果表明:五个品种均适制白茶,但以金观音白茶品质最优,所制产品银绿较鲜活、滋味甘鲜、有明显花香味.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金观音和黄观音品种春茶新梢为供试材料,对香气成分在茶树新梢生育及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的含量变化进行GC-M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鲜叶及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共可检出香气成分365种,其与癸酸乙酯峰面积比值经数据标准化预处理后,再行相似度分析(夹角余弦)、聚类分析(欧氏距离-近邻法)和主成分分析,均可获得较为一致的可视化模式识别结果。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可按品种划分成两个类群,不同生育期芽叶香气组成化学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且能与清香型乌龙茶在制品进行较好区分。金观音和黄观音茶样的橙花叔醇、香叶醇、法呢烯和植醇等香气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香叶醇和芳樟醇伴随茶树新梢生育呈递减趋势;橙花叔醇、吲哚和法呢烯在清香型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大幅增加。由此可见,清香型乌龙茶香型品质的形成不仅与茶树品种和芽叶嫩度有关,还受制茶工艺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铁观音初制工艺与品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雅玲 《福建茶叶》2010,32(7):38-41
本文综述了安溪铁观音鲜叶特点、铁观音初制工艺特点、安溪铁观音品质要求、并针对性作乌龙茶常见品质缺陷与成因分析,提出铁观音初制工艺与品质调控技术建议,构建乌龙茶标准化加工技术体系,建立铁观音质量效益型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属于福建省茶业中所生产的重要茶叶类型,它在加工工艺流程方面趋同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工艺,但在工序技术特征方面却与闽南乌龙茶大相径庭。所以本文简单介绍了安溪县花香型安溪铁观音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对其初制加工工艺技术进行详细探析,并在最后总结了不同安溪工艺制作背景下花香型安溪铁观音的品质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12.
绿茶素以汤色碧绿、叶底嫩绿、色泽鲜绿、有熟板栗香而著称.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的引进与普及,传统上“三红七绿”的乌龙茶的外形、汤色也越来越绿,以至单就汤色论,已很难分清乌龙茶与绿茶.近年来,农业生产强调种植结构的调整,它既涉及结构内部和外部的调整,当前茶叶生产上内部结构调整的步伐正不断加快,新育成茶树良种为之提供了前提条件,金观音、金牡丹、紫观音、紫玫瑰、黄观音等“三金三紫三黄”茶树品种和台茶金萱、黄奇、丹桂等“绿乌兼用”品种的示范与推广,萎凋技术在绿茶上的生产应用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是必须的.在花茶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经采用萎凋技术加工而成的名优绿茶正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正铁观音品种适制乌龙茶类是大家公认的,加工红茶在业界存在不同看法,更有一部分人认为铁观音品种不适宜加工红茶。可是笔者从事铁观音品种加工红茶已经33年整,尤其是在2003年后经过8年努力攻关,连续取得铁观音加工高端红茶和夏暑季铁观音鲜叶制高级红茶2项技术突破。2011年"观音红芽"夺得"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红茶一等奖;紧接着"金毫""红芽"获2013年"中茶杯"一等奖;2014年"观音金芽""双塔红"红茶获国际名茶金奖;2015年"金  相似文献   

14.
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初制加工工艺流程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加工基本一致,各工序技术特点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又有一定区别。以轻晒青,轻做青(轻摇青、薄摊青、长凉青、轻发酵)、重炒青、冷包揉、低温干燥为特征。花香型安溪铁观音兰花香高扬,鲜爽度高,滋味偏向"绿茶"化,音韵不明显,但机械化加工程度高,制优率高,适合大众化消费。  相似文献   

15.
乌龙茶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7年在武夷山市对乌龙茶新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1)黄观音、金观音、新选206种植成活率高,抗寒、旱性强、与黄金枝、肉桂元明显差异。(2)成期平均鲜叶产量、黄观音、金凤音、新选206分别比对照种黄金桂、肉桂增产两成以上,增产明显。(3)加工乌龙茶黄观音、金观音、品质达到黄金桂或肉桂水平,香气明显优于福建水仙;新选206达到或接近黄金枝、肉桂水平,优于福  相似文献   

16.
邬龄盛  陈霖 《福建茶叶》2014,36(6):43-44
花香型白茶即工夫白茶,系应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牡丹等),按白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又按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白茶.该茶色泽墨绿带白毫,外形自然,硬实,汤色杏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甜,具有乌龙茶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花香.近年来,花香型白茶一经推向市场,颇受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一路飙升,供不应求.但其工艺较一般的白茶更为复杂,也更难掌握.品质风格较传统白茶更为独特.作者根据近几年从事该茶研究、生产与销售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乌龙茶品种比较试验的16个参试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抗逆性、开采期、繁殖力。制优率等经济性状,以及价格因素进行技术与经济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参试的13个乌龙茶新品种(系)与3个对照种中,综合性状表现优异的是紫观音。金观音、黄观音,其次是悦香、黄、春桃香,再次是毛蟹、铁观音、新选102、新选104。新选品种(系)紫观音表现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中生、制优率高,金观音、黄观音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早生、制优率高,悦茗香为优质。羊产、抗逆性强、中生、制优率比铁观音高,春桃香为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晚生、制优率高。依据各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排序所进行的综合评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的实际结果基本一致。上述5个新品种(系)适宜在乌龙茶区推广应用。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茶树品种的推广应用价值,行之有效,并能提高选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金观音、黄奇等四个乌龙茶品种在广东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原产福建、广东和台湾,是我国独有茶类,其生产历史源远流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进一步鉴定新品种,扩大乌龙茶生产,我所于1997年—2002年承担了第二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性试验的任务,按统一规范的试验标准方法,完成了由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提供的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乌龙茶行业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世界》2012,(4)
正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叶品类之一,品种众多且风格各异,在国内外市场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年来,随着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持续热销,乌龙茶行业整体也得到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目前,乌龙茶行业已成为我国茶叶产业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0.
福建乌龙茶种质资源极为丰富。通过收集种植分布于闽北、闽东和闽南20个适制乌龙茶品种(名枞),并调查其幼苗次年春梢生育状况,结果表明1芽1叶初展期和驻芽形成期以金锁匙最早、黄棪其次,奇丹最迟;乌龙茶品种(名枞)萌芽期主要集中于3月中下旬,多数品种从茶芽萌长至驻芽形成历时9~15d。金锁匙新梢长势最旺,其次是梅占、金凤凰、黄棪,而佛手、奇丹、水仙的新生芽叶相对较少;各品种(名枞)持嫩性较弱与乌龙茶鲜叶采制标准相符诹栊缕分钟?异性状(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在幼苗期存在与成年茶园不一致的鉴定结果,因此在筛选乌龙茶新品种(系)过程中,2~4龄茶苗新梢生育规律及生化分析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